篇一
迎新年送旧年,新的一年又到了。今天是大年初一,到爷爷家拜年是我家的传统节目。我们全家人都穿着新衣服,新鞋子,全身上下都焕然一新。吃过早饭后,便提着年货到爷爷家拜年。
到了爷爷家,我抢先一步跑到爷爷跟前说“爷爷,孙女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心想:这下爷爷一定会给我一个大红包的。果然不出我所料,爷爷真的从口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递到我手上,我拆开一看,“哇噻!100耶”,我惊叫着。
没过多久,爷爷家已是人山人海了,爷爷笑得合不拢嘴。包完红包,又是拿糖,又是倒茶,明明知道我们都吃过早饭,硬是请我们再吃些干丝(我们这一带的特色喝茶菜,卜页、生姜丝、大蒜加上油盐酱糖)喝点茶,还说是应该的。
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这可是团圆饭哟!再也不是爷爷经常讲的六大碗了,桌上素菜荤菜一应俱全,大大小小,碟儿碗儿,祖孙三代一同围坐,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这一天,家家门上贴着新对联,人人脸上挂着甜甜的笑脸。正所谓“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嘛。
这一天,人人说着吉祥话,处处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隆隆的鞭炮声,哈哈的欢笑声,不绝于耳,在屋间、在庭院里、在乡村的每个角落。
篇二
元旦节这天我们一般都会的,这个时候我们一家人就可以聚在一起啦,一家人聚在一起会干什么呢?哈哈,看看小作者元旦节都在做什么事情吧,看看和大家的安排一样吗?
元旦,我、妈妈和外婆去超市。出门一看天气,就跟放了很多烟雾弹一样,阴森森的。
到了超市,妈妈第一件事就是给外婆买衣服,买完了又给她买,我想什么时候才轮到我?都两个多小时了,终于看到了玩具,我跑过去挑了一盒厨具模型,外婆给我买了一盒,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回到家,外婆切了一点萝卜丁给我,我放在小锅子里,倒点水,放在我家电暖器上,热了以后,放了点芝麻、盐,给我妈妈吃。
开始她不吃,在我的请求下,她才把“饭”吃下去,给她也尝尝非吃不可的感觉!哈哈。
篇三
有时候元旦节这天本来应该是热热闹闹的,可是有时候这一天又很冷清,朋友们,元旦节快到了,要提前计划好哦,好了看看小作者元旦节的一天吧。
今天是周二,妈妈外出了,家里没一个大人。快中午了,我的肚子早向我提出抗议了,可妈妈还没回来,咋办呢?对了,几天前老师教育我们要多为父母分担家务,我何不乘此机会帮妈妈做顿饭?
说做就做,我找来几个马铃薯,好不容易去了皮,并且洗干净了。
切马铃薯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抡起菜刀,可菜刀在我手上却不听使唤,我往东它偏往西。再看看马铃薯,也好像故意跟我作对,在菜板上滚过来滚过去。我定了定神,握紧菜刀,按住马铃薯,小心的切起来。这会儿,它们好像听话了一点,我一片一片地切着,心里乐滋滋的。
一切准备就绪,该炒马铃薯了。我先打着火,然后座上锅,往锅里倒了点油。等油热了,我赶紧把马铃薯推进锅里,顿时,一股油烟扑面而来,呛得我直流眼泪。我一边抹眼泪,一边打着“退堂鼓”: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可转念想起老师几天前的话,又打消了刚才的想法。“咦,哪来的焦味?不好,马铃薯糊了。”我操起铁铲胡乱的铲起来,只见马铃薯在锅里跳起了“迪斯科”,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还有好几片跳出了锅。尽管我炒得大汗淋漓,可马铃薯糊锅却越来越厉害,我只好往锅里添了一小瓢水,盖上盖,焖起来。大约过了五、六分钟,我揭开锅盖一看,还好,焦得并不厉害,我暗自庆幸。
接下来,我又做了几个菜,还有一个鸡蛋汤呢!我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将菜端上桌,等妈妈回来。
1:00,妈妈终于回来了,我急切地将她迎上桌,拉着她吃我做的菜。妈妈夸了我一番后,拿起筷子“品尝”起来,我美滋滋的看着妈妈。突然妈妈眉头一皱,我一怔,赶忙问:“怎么啦?”妈妈继而一笑,说:“好吃,好吃!”我伸出筷子一试,“啊!马铃薯又焦又淡。”我失望的伸了伸舌头,不好意思的望着妈妈。妈妈见状,安慰我说:“第一次能烧成这样,很不简单了,不要难过。”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自己平时缺乏锻炼,还要多下功夫,多为父母分担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