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阿里山纪行导游词(通用9篇)
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阿里山纪行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阿里山纪行导游词 1
各位游客:
今天早上我们将要欣赏是阿里山日出云海。阿里山日出闻名中外,多年来,为数众多游客,不辞早起,摸黑上路,只为等待光芒乍现与太阳蹦出顷刻喜悦。“阿里山云海”为台湾八景之一,其云层翻腾,波诡涛谲,极具神秘快感,在气候干冷秋冬晨昏,最易见著。
看完日出,我们将进入阿里山森林。阿里山为台湾三大林场之一,因地形、气候影响,森林自山下而上呈热、暖、温三带垂直分布,林相清晰可辨,资源富而不竭。 其中最显著,要数神木了!在阿里山蓊郁俊美大片森林中,以已逝旧神木最负盛名,是阿里山地标。由于其主干苍劲挺拔,枝桠突出有力,加上树型优美,一直深受世人喜爱。然而,神木惨遭雷劈而成为枯木,取而代之新神木群,多达20余株,树龄从数百年至数千年不等,此外,阿里山名木尚有以奇著称三代木、象鼻木,和仅次于旧神木小一号神木——千岁桧、光武桧。
阿里山素以花卉闻名,百花争艳中又以樱花称冠,早年即博得“樱都”雅号。3月中旬至4月中旬则有成片樱海怒放,称为阿里山花季。4、5月,当地特产一叶兰及森氏杜鹃、牡丹、芍药、紫藤、金雀儿、毛地黄陆续报到,外貌像风铃成串毛地黄,有紫、黄、白三种颜色,因造型讨喜,常引人亲近,但请游客门注意,他们其身含剧毒,碰触不得。
好了,下面请游客朋友们自行赏花,但请您在12点之前务必回来,否则,您将欣赏不到“眠月石猴”奇观哦!
阿里山纪行导游词 2
朋友:
我是你们导游。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著名旅游胜地——阿里山了,接下来时间就让我陪伴各位一起去领略阿里山美丽景色吧!
阿里山登山铁道、云海、森林、日出、樱花,被称为“阿里山五奇”。首先,我们来观赏登山铁道。阿里山登山铁道建于1912年,呈螺旋形。铁路好像一个大弹簧圈,一半露出山坡,另一半埋在山隧道中,往往过一座山要转几个圆圈。车既要绕山,又要钻洞,忽进忽退,十分惊险。
再来看看云海。阿里山云海名列台湾八景之一,通常出现于晴朗天气。层层云雾波浪起伏,时而像连绵起伏冰峰从山谷中冒出,时而像波涛汹涌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我们置身其间,真有飘飘欲仙感觉。
受镇宫奉祀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和注生娘娘,香火非常鼎盛,传说以往每年3月都有三只神蝶飞来朝拜,不吃不飞一周后就不见踪影,传为神迹;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后荣,重覆长出祖孙三代树木。
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内还有许多著名景点如慈云寺、贵宾馆(蒋公行馆)、树灵塔、高山植物园、塔山断崖、石猴、三代木、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桧、高山博物馆及眠月支线铁路也是到阿里山旅游不可错过景点。
阿里山纪行导游词 3
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来到台湾阿里山!此刻我们正站在海拔 2216 米的祝山观日台,请看东方 —— 天边的云层正被染上胭脂色,再过十分钟,朝阳就会像颗熟透的橘子,从玉山群峰间跳出来。记得上回有位老先生说,阿里山的日出会 “害羞”,总在云层里躲躲闪闪,今天咱们可有眼福了。
沿着这条木栈道往下走,我们会遇见阿里山的` “老寿星”—— 千年红桧群。眼前这棵 “光武桧”,树龄足有 2300 年,树干要十个人手拉手才能抱住。它的树心虽然空了,却依然抽出新枝,当地人说这是 “老祖宗在跟我们打招呼”。注意看树皮上的纹路,像不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风雨的故事。
前面传来叮咚水声的地方,就是姊妹潭了。传说两位高山族姑娘为等待出海的爱人,化作了这两个相依的湖泊。现在潭边开满了山樱花,花瓣落在水面,像给湖水系了条粉围巾。拍照时别靠太近哦,小心惊动潭底的 “精灵”—— 其实是成群的高山鲴鱼,它们可是阿里山的 “水质监测员”。
中午我们会在邹族部落用餐,尝尝用马告(山胡椒)调味的石板烤肉。饭后不妨跟部落的小朋友学几句邹语,“你好” 是 “伊拿桑”,“谢谢” 叫 “麻吉”,学会了说不定能收到他们编的花环当礼物呢。
阿里山纪行导游词 4
各位贵宾:
咱们脚下的每一块木板都在 “唱歌”—— 这条森林铁路枕木,是用阿里山特产的红桧制成,踩上去会发出咚咚的回响,像森林在跟我们打招呼。1912 年修建的这条铁路,曾是运送木材的 “功臣”,如今成了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高山铁路之一。待会儿坐小火车时,请注意看窗外的 “阿里山五奇”:云海翻涌时,列车像在仙境里穿行;偶尔还能瞥见蓝腹鹇 —— 台湾特有的.鸟类,羽色比彩虹还鲜艳。
前面那片墨绿色的林海,藏着阿里山的 “活化石”—— 扁柏。它们的枝叶有股清香,当地人说用扁柏叶泡茶能安神。不过可别乱采哦,这些树木都受严格保护。看树干上的寄生植物,像不像给大树披了件绿蓑衣?这是大自然的共生智慧。
听到清脆的鸟鸣了吗?那是台湾蓝鹊在 “聊天”。这种鸟性格活泼,常成群结队飞行,当地人叫它们 “长尾山娘”。如果运气好,还能看见它们在红桧树上筑巢,用树皮和苔藓搭的房子,比咱们的手工课作业精致多了。
傍晚建议去奋起湖老街逛逛,尝尝 “火车饼”—— 形状像小火车的奶油酥饼,咬下去会掉渣。老板会跟你说,以前火车在这里加水,乘客总要买几包当伴手礼,久而久之就成了阿里山的招牌。
阿里山纪行导游词 5
各位朋友:
阿里山的四季像四本不同的画册,今天我就当大家的 “翻书人”。此刻咱们站的樱花步道,春天会变成粉色的隧道 —— 山樱花、绯寒樱、吉野樱接力绽放,花瓣落在肩头,像收到春天的明信片。去年有对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新郎说:“阿里山的'春天,连空气都是甜的。”
转过这个弯,夏天的阿里山就铺展开来。看那片柳杉林,树干笔直得像被尺子量过,阳光透过枝叶筛下来,在地上画满铜钱大小的光斑。避暑的最佳方式,是在森林浴步道散步,深呼吸时,能闻到松针和腐叶混合的清香 —— 科学家说这是 “芬多精”,能让人心情变好。记得带件薄外套,山里的夏天早晚只有 18℃,比空调房舒服多了。
前面那片金黄是枫树,秋天的阿里山最是热闹。枫叶红得像燃烧的火焰,鸡爪槭却透着胭脂色,还有银杏叶洒下一地碎金。当地人说,秋天的云海最厚,站在塔山观景台,能看见云浪在脚下翻滚,远处的玉山主峰像浮在海上的仙山。
冬天的阿里山会下雪吗?偶尔会!2018 年那场雪,让红桧树挂满冰棱,像童话里的水晶城堡。不过更多时候,冬天的阿里山是雾凇的世界,树枝裹着白霜,轻轻一碰就簌簌往下掉,像撒了把碎钻石。
阿里山纪行导游词 6
各位游客:
阿里山不只是森林的王国,更是邹族文化的宝库。前面那个挂着猎幡的茅草屋,是邹族的传统家屋 “库巴”,过去是部落议事的地方。注意看屋梁上的兽骨,那是猎人的荣誉勋章 —— 只有捕获山猪、水鹿的勇士,才能把猎物的下颚骨挂在这里。
穿蓝色织布的那位是部落长老巴奈,他手里的 “鲁布”(邹族笛子)能吹出七种调子,每种都有不同含义:短促的高音是召集族人,悠长的'低音表示平安。待会儿他会为我们吹奏《高山青》的原型曲调,比我们熟悉的版本多了几分苍凉,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味道。
看到广场上正在编织的妇女们了吗?她们用苎麻织的 “达悟” 布,要经过捶打、染色、晾晒等十二道工序。深蓝色的底布上,红色的菱形图案代表山峦,白色线条是溪流 —— 这是邹族人的 “地图”,比 GPS 还准呢。买块小手帕当纪念吧,每一针都藏着祝福。
晚上的篝火晚会千万别错过。邹族青年会表演 “战舞”,舞步刚劲有力,腰间的银饰叮当作响;姑娘们的 “迎宾舞” 则像蝴蝶飞舞,裙摆旋转时会露出彩色的里布。记得学跳几步,跳得好的话,长老会赠你一杯 “马告酒”—— 用山胡椒酿的米酒,辛辣中带着清香。
阿里山纪行导游词 7
各位朋友:
阿里山的每块石头都在讲传说,每棵古树都藏着故事。前面那座双连潭,就是 “阿里山与玉山” 传说的发生地。相传阿里是位勇敢的青年,为救被恶龙抓走的爱人玉山,化作山脉挡住恶龙的去路,两人隔谷相望,泪水汇成了这两个湖泊。现在当地人还说,月圆之夜,站在潭边能听见他们的低语。
那棵被雷劈过的红桧,有个霸气的名字 ——“三代木”。第一代树枯死后,从树头冒出第二代,第二代倒下后,第三代又傲然挺立,像祖孙三代接力守护这片森林。林业专家说这是植物的 “茎干萌芽” 现象,但邹族人更愿意相信,这是祖先在告诉我们:生命永远不会终结。
前面那块刻着 “永结同心” 的巨石,是年轻人最爱打卡的地方。传说曾有对不同部落的恋人,因家族反对在此殉情,化作了这块石头。现在反而成了爱情的象征,好多情侣来这儿锁同心锁,不过提醒大家,锁要挂在旁边的爱心架上,可别往树上缠哦,古树会 “疼” 的.。
想知道阿里山的 “神木” 为什么都有名字吗?早期伐木工人为了记住树木,会根据形状或故事命名,比如 “象鼻木” 长得像大象喝水,“将军桧” 树干笔直如佩剑。后来停止伐木,这些名字就成了森林的 “身份证”,提醒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活了千年的 “老邻居”。
阿里山纪行导游词 8
各位吃货朋友:
今天咱们的阿里山之行,嘴巴可不能闲着。前面那个冒着热气的小摊,卖的是 “阿里山奋起湖便当”—— 用竹编盒子装着,里面有卤蛋、梅干扣肉、山笋,最绝的是那片腌黄瓜,酸脆解腻,是用山里的泉水泡的`。老火车司机说,以前跑这条线,就盼着在奋起湖吃份热便当。
转角处的 “高山茶坊” 一定要进。阿里山的金萱茶带着奶香,冻顶乌龙则有兰花香,都是海拔 1000 米以上的云雾滋养出来的。老板会用 “功夫茶” 泡法招待你,紫砂壶里的茶汤琥珀色,第一泡先洗杯,第二泡才能喝,抿一口慢慢咽,舌根会泛起甜味,这叫 “回甘”。
看到树上挂着的黑色果实了吗?那是山桐子,成熟时像一串串黑珍珠。当地人会摘来做果酱,酸甜中带着草木香。别自己摘哦,山桐子是鸟类的粮食,我们可以去游客中心买瓶装的,配面包吃绝佳。
傍晚推荐尝尝 “邹族石板烤肉”。用阿里山的黑石当烤盘,烤山猪肉、马告香肠,油脂滴在石头上会冒白烟,香味能飘半条街。搭配着吃的 “高山蔬菜” 也别错过,龙须菜、山苏都是现摘的,用山泉水焯一下,蘸点酱油就很美味,这才是大自然的本味。
阿里山纪行导游词 9
各位游客:
阿里山的美,离不开一代代守护者的付出。前面那个穿着迷彩服的是森林警察阿明,他每天要巡逻 20 公里,查看有没有盗伐、有没有山火隐患。他口袋里总装着盐巴,遇见台湾猕猴会撒一点 —— 不是喂食,是防止它们过度依赖人类。
那间挂着 “生态监测站” 牌子的.小屋,是科研人员的 “战场”。他们每天记录气温、湿度,给树木做 “体检”—— 用声波仪器听树干里有没有虫蛀,用生长锥测量年轮。墙上的图表显示,近十年阿里山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 3%,这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
看到路边的太阳能板了吗?阿里山的路灯、监控全靠它供电,连游客中心都用雨水收集系统。当地人说:“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现在景区的垃圾会分类运下山处理,连厕所都是环保型的,用微生物分解粪便,没有异味还能当肥料。
临走前,建议大家去 “认养一棵树”。花很少的钱,就能成为某棵红桧或扁柏的 “监护人”,景区会定期给你发树木的生长照片。去年有位上海的小朋友认养了棵小树苗,今年暑假特地来看它,说要跟小树一起长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阿里山的守护者,哪怕只是不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都是在为这片美丽的土地添力。
【阿里山纪行导游词】相关文章:
阿里山纪行的课文原文08-30
阿里山纪行 阅读答案09-03
阿里山纪行课文原文10-27
阿里山纪行阅读答案06-19
阿里山导游词12-13
雨中纪行散文07-10
阿里山游记03-05
元稹纪行组诗创作原因08-17
阿里山游记【优】03-07
阿里山是哪个省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