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故宫后廷的导游词(精选7篇)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故宫后廷的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故宫后廷的导游词 1
各位游客朋友们
我们现在踏入的便是故宫最为神秘的区域 —— 后廷。相较于前朝的庄严肃穆,后廷是明清两代帝王与家眷生活起居之所,承载着无数宫廷秘事与帝王柔情。
穿过乾清门,眼前这座巍峨宫殿便是乾清宫。“乾清” 二字取自《道德经》,象征天的清朗高洁,曾是明代十四位皇帝以及清代顺治、康熙两位皇帝的寝宫。殿内高悬的 “正大光明” 匾额,背后藏着清代秘密立储制度的玄机。当年雍正皇帝为避免皇子争储的悲剧,将传位诏书一式两份,一份皇帝随身保管,另一份就藏于这块匾额之后,直到皇帝驾崩才取出对照宣布继承人,这一制度深刻影响了清代皇位传承。
再往后走,交泰殿映入眼帘。“交泰” 取自《易经》,寓意天地交合、康泰美满。殿内珍藏着象征皇权的二十五方宝玺,这些宝玺是皇帝行使权力的重要凭证,不同的宝玺用于不同的政务场合。每年皇后生日,这里会举行盛大的庆贺仪式,尽显皇家尊荣。
最后我们来到坤宁宫。“坤宁” 对应 “乾清”,代表地,体现着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明代时,坤宁宫是皇后的正宫;清代则按照满族习俗进行改建,东暖阁成为皇帝大婚的洞房,顺治、康熙、同治、光绪等皇帝都在此举行过婚礼。西暖阁则改为萨满教祭祀的`场所,每天清晨,这里都会举行祭祀仪式,香烟缭绕中,古老的满族文化在此延续。
漫步后廷,每一座宫殿的砖瓦都诉说着历史,每一处角落都藏着故事。希望大家能在这红墙黄瓦间,感受古代宫廷生活的独特魅力。
故宫后廷的导游词 2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欢迎来到故宫后廷。这里是帝王的私密天地,见证了无数皇家生活的点滴,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一探究竟。
乾清宫作为后廷的第一座宫殿,建筑规制极高。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着九五之尊。步入殿内,宝座上方的蟠龙藻井精美绝伦,金龙口衔轩辕镜,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在明代,皇帝不仅在此居住,还在此批阅奏章、召见大臣。到了清代,自雍正皇帝起,皇帝移住养心殿,但乾清宫依然是举行重要典礼和召见外国使节的场所,如元旦、冬至等重大节日,皇帝会在此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
交泰殿居中而立,宛如后廷的一颗明珠。它不仅是收藏皇家宝玺的重地,还存放着象征皇后身份的 “金册” 和 “金宝”。乾隆皇帝曾亲自撰写《交泰殿铭》,刻于殿内屏风之上,表达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祈愿。殿内的铜壶滴漏和大自鸣钟,是古代重要的计时工具,大自鸣钟每到整点便会发出清脆的鸣响,声音可传至整个后廷。
坤宁宫作为后廷的最后一座宫殿,风格独特。改建后的坤宁宫,保留了满族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 的建筑特色。东暖阁的`大婚洞房装饰华丽,红烛高照,墙上的喜字与金色的龙凤图案相映成趣,营造出喜庆的氛围。而西暖阁的祭祀区域,摆放着各种祭祀器具,每天的祭祀仪式,展现出满族文化与宫廷生活的深度融合。
后廷的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能感受到这份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
故宫后廷的导游词 3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所处的后廷,是故宫中充满生活气息的区域,这里曾是皇帝、皇后及妃嫔们生活的家园,让我们一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乾清宫作为后廷的核心,建筑气势恢宏。宫殿前的'月台之上,铜龟、铜鹤昂首而立,寓意长寿吉祥;日晷、嘉量静静伫立,象征皇权的公正与威严。走进殿内,宝座两侧的立柱上缠绕着金龙,尽显皇家气派。明代的皇帝们在此起居、理政,留下了无数历史故事,比如万历皇帝在此长达三十年不上朝,引发了朝廷内外的诸多争议。
交泰殿在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起到了连接 “乾”“坤” 的作用。这里不仅收藏着皇家宝玺,还陈列着清代乾隆年间制造的铜壶滴漏和大自鸣钟。铜壶滴漏通过水的流动来计时,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大自鸣钟则是通过机械传动计时,其精准程度在当时堪称一绝。每逢重大节日,皇后会在此接受后宫妃嫔的朝拜,场面隆重而热闹。
坤宁宫作为皇后的寝宫,承载着许多传奇故事。明代的皇后们在此主持后宫事务,管理众多妃嫔和宫女。清代改建后,它兼具了居住与祭祀的双重功能。东暖阁的大婚洞房,见证了多位皇帝的浪漫时刻,光绪皇帝大婚时,在此与隆裕皇后共度良宵;西暖阁的祭祀区域,每天都进行着满族传统的祭祀活动,让我们得以窥见满族独特的宗教文化。
后廷的每一座宫殿都像是一部史书,记录着宫廷生活的点点滴滴。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能用心感受这份独特的历史韵味。
故宫后廷的导游词 4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我们已经告别了前朝的庄严,来到了故宫后廷这片充满温情与故事的区域。
首先映入眼帘的乾清宫,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建筑风格大气磅礴,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明代时,皇帝们在这里处理政务、生活起居,这里曾是整个宫廷的生活中心。到了清代,虽然皇帝的寝宫有所改变,但乾清宫依然是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每年除夕,皇帝会在此举办家宴,邀请皇室宗亲共同庆祝,席间歌舞升平,尽显皇家的团圆与欢乐。
交泰殿的存在,让后廷的布局更加和谐。这座宫殿内珍藏的二十五方宝玺,代表着皇帝行使权力的不同方面,从颁布诏书到调兵遣将,都需要使用相应的宝玺盖章生效。此外,交泰殿内的铜壶滴漏和大自鸣钟,不仅是实用的计时工具,更是古代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铜壶滴漏的设计精巧,通过多级水柜的配合,保证了计时的准确性;大自鸣钟的机械结构复杂,每到整点,钟声悠扬,回荡在后廷的上空。
坤宁宫作为后廷的最后一座宫殿,有着独特的魅力。明代时,它是皇后的专属寝宫,皇后在此主持后宫,母仪天下。清代改建后,它成为了满汉文化交融的象征。东暖阁的大婚洞房装饰华丽,红色的帷幔、金色的龙凤图案,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西暖阁的.祭祀区域,供奉着满族信奉的神灵,每天的祭祀仪式,传承着满族的文化传统。
后廷的每一处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游览中,能有一段难忘的历史文化之旅。
故宫后廷的导游词 5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走进了故宫后廷,这里是帝王的私人生活空间,与前朝的严肃形成鲜明对比,充满了生活气息与历史故事。
乾清宫是后廷的首座宫殿,建筑规模宏大。殿外的丹陛上,精美的雕刻栩栩如生,展现着皇家工匠的高超技艺。殿内,“正大光明” 匾额高悬,见证了清代皇位传承制度的变革。在明代,这里是皇帝生活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许多重大决策都在此诞生;清代时,虽然皇帝的居住场所发生了变化,但乾清宫依然是举行重要典礼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如皇帝的生日庆典、接见外国使臣等。
交泰殿位于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寓意天地交合、阴阳和谐。这座宫殿内收藏的二十五方宝玺,是皇帝权力的象征,每一方宝玺都有特定的用途,如 “皇帝之宝” 用于发布诏书,“敕命之宝” 用于敕封官员等。除了宝玺,交泰殿内的铜壶滴漏和大自鸣钟也极具特色。铜壶滴漏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计时工具,而大自鸣钟则是通过西方传入的机械原理制作而成,二者并存,体现了当时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坤宁宫作为后廷的重要宫殿,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明代时,它是皇后的正宫,皇后在此管理后宫事务,主持各项礼仪活动。清代经过改建后,坤宁宫成为了满族文化的展示窗口。东暖阁的大婚洞房,装饰得金碧辉煌,见证了多位皇帝的婚礼;西暖阁的祭祀区域,保留了满族的祭祀习俗,每天都会举行祭祀仪式,香烟袅袅中,古老的文化得以延续。
后廷的每一座宫殿、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能感受到这份独特的宫廷文化魅力。
故宫后廷的导游词 6
故宫后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布局,在观念上应天象而建。乾、坤是《周易》中的卦名,乾表天,坤表地,乾清宫前东有日精门,西有月华门,寓有“乾坤日月明,四海皆升平”之意。后廷的东西分布着东六宫、西六宫、东五所、西五所,东西六宫象征着十二地支,东西五所象征着十天干。还有一说故宫后廷布局与《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泰”卦相应,表示调阴阳,顺天意,国泰民安。总之,这组建筑表现出了中国古典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乾清门广场是紫禁城前朝和后廷的分界线。广场北侧是乾清门,这里举行的最重要的活动是御门听政。御门听政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的上朝方式,康熙年间作为一种制度逐渐完善,但咸丰以后就不再举行了。乾清门东侧是内左门,通往内东路。内左门东面的排房是九卿房,这里是文武大臣奏事待漏之所。九卿房对面是宗室王公的内朝房。乾清门西侧是内右门,通往内西路。内右门西面的排房是军机处。军机处建于雍正年间,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处官员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事务,手握重权。直至宣统三年,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广场最东边是景运门,通往外东路;最西边是隆宗门,通往外西路。
进入乾清门就是乾清宫的院落。乾清门内丹陛桥与乾清宫前月台相连,桥下有通道以便往来,俗称“老虎洞”。乾清宫前的陈设和太和殿的类似,只是这里的嘉量是圆的,太和殿的是方的。另外,这里有灯杆石座两对,一对在台上,一对在台下,逢年过节用以立杆挂灯。丹陛台下东西两侧有文石台两座,台上置金殿,称之为“江山社稷”,金殿顶部为重檐,上檐圆下檐方,代表着天圆地方。
乾清宫九五开间,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宫内地平床上设有宝座,座前为御案,座后为雕龙漆金屏风,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话说雍正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即皇帝将继承人的名字写在两份诏书上,一份藏就在“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留在皇帝身边。皇帝驾崩后,将两份诏书拿出来核对无误后,确定新的皇位继承人。用这种方式继承皇位的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位皇帝。
明清时期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直到清雍正皇帝为了给康熙皇帝居丧守制将寝宫移到了养心殿,乾清宫就成为了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明朝的“壬寅宫变”、“红丸案”、“移宫案”,都发生在这里。另外,清朝的康熙和乾隆皇帝还曾经在这里举行过千叟宴。
乾清宫在院落的北面,院落东面是日精门,西面是月华门,南面是乾清门。乾清门东一间是上书房,是皇子皇孙们读书的地方。东二间是祀孔处,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上书房的.老师和皇子们上、下学都要在这里向孔圣人行礼。西一间是敬事房,是专管宫内太监的地方。西二间是南书房,传说康熙擒鳌拜就在此处。东庑的端凝殿用于存放皇帝的衣冠,溥仪剪下的辫子曾存放在此处。西庑的懋勤殿曾是皇帝进行“朝审勾到”的地方。朝审是明清两代在秋天会审死刑案件的地方。如果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就用朱笔把死刑犯的名字勾去,称“勾决”。
乾清宫的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是在明嘉靖年间加建的,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交泰殿是皇后的正宫,逢年过节,皇后都要在此接受朝贺。亲蚕仪式前,皇后要在这里阅视采桑工具。交泰殿内悬挂康熙御笔“无为”匾额。“无为”是指不施刑罚、以德感化人民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意思。殿内设皇帝宝座,宝座四周有25个玺匣。大殿内东侧是古代计时工具铜壶滴漏,西侧是嘉庆年间由清宫造办处制造的大自鸣钟。
交泰殿后是坤宁宫,九五开间,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明朝和清初是皇后的寝宫,雍正以后就不再是皇后的住所了。清初按照满族风俗改建了坤宁宫,中门东移,窗台放低,外装满式可糊窗户纸的吊搭窗。坤宁宫前东侧有一个白色基座,清朝祭神时,在此石上立祭神杆。殿内东暖阁是皇帝大婚的洞房,西暖阁是满族祭祀萨满的场所。
坤宁宫后是坤宁门,从坤宁门往北行,就到御花园了。御花园东西宽130米,南北长90余米。在御花园的正中是一个独立的院落,院落正门是天一门,院落中央是钦安殿,钦安殿前有一棵树称“连理柏”,它是人工将两颗柏树联结在一起的。钦安殿重檐盝顶,黄色琉璃瓦。殿内供奉着北方玄武水神。清康熙年间为了避讳康熙的名字玄烨,改玄武为真武。殿中央龛内明代所铸的巨型真武铜像披发跣足,脚踏龟蛇,十分威武。钦安殿是紫禁城内中轴线上最北端的一座宫殿,也是北京中轴线上唯一的宗教性建筑。四象中北方之神为玄武,在此供奉玄武神也是应天象之举。明初,仁宗朱高炽病死在这里。另外,天一门前摆放着一对独角神兽叫“獬豸”,它浑身火焰鳞,传说有辟邪的作用并且能够辨忠奸、明是非。
绛雪轩位于御花园的东南侧,平面呈“凸”字形,以前在绛雪轩门前有多颗海棠树,花开时节,微风袭来,红色的花瓣纷纷落下,似雪花飞舞,故名。养性斋位于御花园的西南侧,平面呈“凹”字形,与“凸”字形的绛雪轩相对应。嘉庆、道光两位皇帝经常到此休息读书,溥仪曾在这里学习英文。
摛藻堂位于御花园东北角。乾隆年间是皇帝藏书和读书的地方,《四库全书荟要》曾存放在这里。摛藻堂的西面是堆秀山,山顶建御景亭,清朝时每年重阳节皇帝后妃在此登高。
钦安殿西北侧是延晖阁,清朝皇帝经常来此游玩赋诗。这里也是清代选秀女的地方(一说在坤宁门北)。延晖阁正南是四神祠,供奉四神。关于四神祠的说法不一,一说是供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一说是供奉风、雨、雷、电四神。
御花园内还有四座代表四季的亭子,万春、浮碧、千秋、澄瑞四个亭子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算上这四座,御花园中共有亭式建筑12座。
御花园最北面是顺贞门。清嘉庆年间,嘉庆皇帝从圆明园回宫,在顺贞门遇到一个叫陈德的刺客,后来卫队及时护驾,嘉庆才幸免于难。最后,陈德被凌迟处死,他的两个儿子也被斩决。顺贞门再往北就是紫禁城的后门,即神武门,明朝时叫玄武门,轻康熙年间为避讳康熙的名字玄烨,改为神武门。门楼上设钟鼓以报时,如果皇帝不在宫中,起更击钟108响,以后每更击鼓,第二天早上再鸣钟;皇帝如果在宫内,只击鼓不鸣钟。
另外,清代选秀女时进出此门。
故宫后廷的导游词 7
后廷外东路的主要景观有:宁寿全宫、珍宝馆、乾隆花园、畅音阁和珍妃井。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宁寿全宫。明朝时这里是一个面积很大的空旷区域,只零星分布着几组供养已经去世皇帝的妃嫔的宫殿。清朝时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最初是康熙皇帝为了给皇太后养老,把这里改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宫殿区。乾隆年间,清高宗弘历为了归政后有个地方养老,又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增建了宁寿宫等建筑。但乾隆归政后并没有过来居住,此后,这组宫殿空置了百余年。直到光绪年间,为了给慈禧养老,花了60万两白银对宁寿全宫进行了修缮。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宁寿全宫这组建筑实际上就是微缩的紫禁城。皇极殿、宁寿宫为前朝;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为后廷;宁寿宫花园为御花园。而且,宁寿全宫的东路有紫禁城内最大的戏台——畅音阁。
九龙壁位于皇极门前,是宁寿全宫的照壁。这座九龙壁宽29.4米,通高3.9米,由270块各色琉璃拼接成的九条巨龙,跃海腾波、形态各异。从东面数第三条白龙腹部的一块构件是用木头钉上去的,据说这块琉璃当时烧坏了,工匠想出了这种补救办法瞒过了检查的官员,避免了一场灾祸。现在国内共有3座明清时期遗留的九龙壁,另外两座分别在山西大同和北海公园,而皇极门前的这座是三座中最精美的。
穿过皇极门,我们就来到了皇极殿。皇极殿始建于康熙年间,初名“宁寿宫”。乾隆年间仿乾清宫规制改建,并改名为“皇极殿”。这里是乾隆皇帝准备等自己当太上皇时,接受百官朝贺或举行典礼的`地方。乾隆六十一年,即嘉庆元年,在这里举行了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千叟宴。当时乾隆已经退位,实为嘉庆元年,但在紫禁城内仍习惯用乾隆的年号,直到乾隆去世。清代前后共举行过4次千叟宴。第一次是在康熙五十二年,清圣祖玄烨60大寿,地点在畅春园;第二次是康熙六十一年,地点在乾清宫;第三次是乾隆五十年,地点在乾清宫;第四次是乾隆六十一年,地点在皇极殿。
皇极殿后面是宁寿宫,建于明代,康熙年间修葺,乾隆年间仿坤宁宫重建。
宁寿宫再往北是养性殿。养性殿建于乾隆年间,是仿照养心殿建造的。现在是展示各种礼器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是玉磬和编钟。
养性殿后是乐寿堂。乐寿堂原设计为乾隆的寝宫,但乾隆一天也没在这里住过。现在这里是珍宝馆展示馆藏艺术品最多的地方,主要展品有:寿山和福海玉雕、大禹治水玉山和象牙席。
寿山和福海玉雕是用两块巨大的和田青玉雕成的。寿山名“丹台春晓”,玉山上刻青松云峰、瑞兽出没,下以铜座承托,象征“寿比南山不老松”。福海名“青玉云龙玉瓮”,缸形,雕以九条游龙升腾于波涛云雾之间,下以海水铜座承托,象征“福如东海长流水”。
大禹治水玉山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玉雕作品,高224厘米,重达5吨。材质为和田青玉,由扬州玉工雕琢而成,历时10年。内容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背景进行创作,人物场景,形态各异。玉山背面刻有乾隆皇帝的御题诗文。
象牙席是用象牙为材料编成的凉席,工艺水平极高。这种席是选用上好的象牙劈成宽3毫米、厚1毫米的象牙条编织而成的。席长216厘米,宽139厘米,原有5件,现在还剩下3件。
乐寿堂之后是颐和轩,里面有清宫留下来的最大最重的金塔。金塔是乾隆皇帝为了纪念其母亲而制作的,塔高147厘米,采用藏传佛教中覆钵式塔的建制,眼光门内有一尊金佛,原来金佛手中捧着一个金盒,里面放着乾隆母亲生前梳头时落下的头发,故称“金发塔”。此塔共用3440两黄金,塔身用翡翠、宝石、祖母绿装饰,塔顶的太阳用红珊瑚制成,底下的月亮用绿松石制成。
宁寿宫花园又叫乾隆花园,位于宁寿宫西侧,园中有古华轩、倦勤斋等建筑。乾隆当年常在这里赐宴、听曲。其中倦勤斋,“倦勤”二字为倦怠于勤政之意,反映乾隆准备退位后不再过问朝政之事。而实际上,乾隆退位后仍然把持朝政,直到乾隆去世,嘉庆才真正开始管理这个国家。
畅音阁位于养性殿东侧,是紫禁城内最大的戏楼。戏楼分为上中下三层,被称为福禄寿三台。它与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颐和园的德和园并称清代三大戏楼。
珍妃井位于宁寿全宫的最北端,因井内淹死珍妃,故名。珍妃是光绪皇帝的宠妃,因同情并支持光绪皇帝变法维新的主张,被慈禧打入冷宫。1900年庚子国变,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西逃前命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推入此井中淹死。第二年清廷与八国联军议和,慈禧派崔玉贵先行回京将珍妃打捞上来,装殓入棺。后来瑾妃在井边房屋内设立了灵堂用于祭祀珍妃,房屋取名“怀远堂”。
最后我们介绍一下神武门。神武门明朝时叫玄武门,清初为避圣祖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清代选秀女时进出此门。门楼上设钟鼓以报时,皇帝不在宫中,神武门上报时,起更击钟108响,以后每更击鼓,第二天早时再鸣钟。皇帝如果在宫内,只击鼓不鸣钟。
【故宫后廷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参观故宫后的感想10-02
故宫导游词02-14
故宫导游词(精选)08-09
口试故宫导游词05-30
故宫导游词[推荐]07-16
沈阳故宫的导游词02-12
沈阳故宫导游词11-21
北京故宫的导游词04-18
故宫导游词通用06-25
最新故宫导游词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