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范例(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范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
1.了解与托尔斯泰及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 掌握对比、景物烘托的写法。
3. 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妙处。
一、导入新课:(介绍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一生始终不渝的真诚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他努力从事体力劳动,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放弃贵族的种种特权。因为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毅然与贵族家庭决裂,以八十二岁的高龄离家出走,孤独的病倒在一个小站上。
托尔斯泰是茨威格“从心底深深热爱”的作家,托尔斯泰以他“非凡的人性和前所未闻的深厚感情”,令茨威格折服。1928年,茨威格去参加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在苏联逗留了两周,写下了《世间最美的坟墓》,表达了对托尔斯泰的真诚敬意。
二、预习检测
1.给划线的词注音
茨威格 ( ) 尘嚣( )墓冢( )声名所累( )
禁 锢( )心弦( )穹窿( )
2.走进文学常识
茨威格是 国作家,文中的列夫.托尔斯泰是 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 。
三、整体感知
1、自主阅读
1.文章的题目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如果我们忠实于我们的眼睛,托尔斯泰墓应该是“世间最 的坟墓”?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同学们一边速读课文,一边勾画出有关的语句。
2.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了托尔斯泰墓的美?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面对托尔斯泰的墓地,人们(作者)有什么感受?从表达方式上看,这些句子属于什么?
4.人们如此敬仰他,仅仅因为他的坟墓极为朴素吗?结合人物资料考虑。
5.总结写法。
四、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中除了写到托尔斯泰的墓地,还写了谁的?这是什么写法?作用是什么?文中还有哪里运用了此法?
2.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例回答。
五、归纳总结
六、课堂质疑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托尔斯泰墓 “朴素” 的特点,学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托尔斯泰高尚的人格魅力,体会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托尔斯泰墓 “最美” 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以朴素的语言表达深刻情感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名人豪华陵墓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其特点,随后展示托尔斯泰墓的图片,引出课题《世间最美的坟墓》,引发学生好奇心。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教师纠正读音和字形。
(2)思考并回答问题:文章围绕托尔斯泰墓写了哪些内容?托尔斯泰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精读课文,深入探究(20 分钟)
(1)小组合作探究:托尔斯泰墓 “最美” 体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2)重点研读文中描写托尔斯泰墓环境和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探讨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托尔斯泰高尚的人格魅力。
拓展延伸(8 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在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外在的`奢华,托尔斯泰这种对朴素的追求有何现实意义?
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托尔斯泰墓 “最美” 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布置作业(1 分钟)
(1)以 “朴素之美” 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短文。
(2)课外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准确理解文章中关键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本文简洁、质朴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析语言、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托尔斯泰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对高尚人格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理解托尔斯泰墓 “最美” 的深层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复杂情感,理解朴素与伟大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方法
品读法、对比分析法、问题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宁静、朴素的乡村风景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宁静之美,进而引入托尔斯泰墓的朴素之美,揭示课题。
检查预习,疏通字词(5 分钟)
(1)指名学生朗读生字词,教师点评。
(2)解释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如 “禁锢”“荫庇” 等。
整体感知,梳理思路(10 分钟)
(1)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2)思考: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展现托尔斯泰墓的 “最美” 的?
深入研读,品味语言(20 分钟)
(1)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分析其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2)将本文与其他描写墓地的文章进行对比,体会本文语言简洁、质朴的独特之处。
(3)引导学生思考朴素的托尔斯泰墓为何能被作者称为 “世间最美”,理解朴素与伟大的关系。
情感升华(5 分钟)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所敬仰的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物,探讨他们的.精神品质对自己的影响。
课堂总结(3 分钟)
教师总结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色,强调托尔斯泰精神的价值。
布置作业(2 分钟)
(1)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
(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写一篇读后感。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茨威格及相关文学常识,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体会托尔斯泰墓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托尔斯泰的选择中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象征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文学常识导入(5 分钟)
介绍作者茨威格的生平及创作风格,展示其相关作品,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世间最美的坟墓》。
初读感知(10 分钟)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托尔斯泰墓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名人墓地的地方?
(2)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明确文章的'行文思路。
合作探究(20 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托尔斯泰墓周围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何作用,分析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探讨托尔斯泰选择这样朴素的墓地背后的原因,理解其蕴含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念。
(3)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拓展迁移(8 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应该如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或自由发言。
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和托尔斯泰精神的启示。
布置作业(4 分钟)
(1)仿照本文的象征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某种情感或哲理。
(2)阅读茨威格的其他作品,感受其文学魅力。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想象、分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托尔斯泰的伟大灵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效果,理解托尔斯泰墓 “最美” 的实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境界,将文本内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想象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5 分钟)
讲述一个关于托尔斯泰的小故事,如他的生活趣事或创作故事,激发学生对托尔斯泰的兴趣,进而导入课题。
朗读课文,体会情感(15 分钟)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
(2)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然后推选代表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3)思考:作者在描写托尔斯泰墓时,融入了哪些情感?
深入分析,品味意境(20 分钟)
(1)引导学生描绘自己脑海中托尔斯泰墓的画面,体会文中景物描写营造的意境。
(2)分析文中借景抒情的语句,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环境描写表达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
(3)探讨托尔斯泰墓 “最美” 在何处,结合文中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
联系生活,拓展思考(8 分钟)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身边具有朴素、高尚品质的人和事,思考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课堂总结(3 分钟)
教师总结文章的情感表达和主旨,强调托尔斯泰精神对我们的启示。
布置作业(4 分钟)
(1)观察身边的一处景物,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一段文字。
(2)阅读托尔斯泰的名言警句,选择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独特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文章结构,通过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托尔斯泰的'人格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人生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艺术特色,理解托尔斯泰墓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文化和哲学的层面理解朴素之美,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法、角色扮演法、创意写作法
四、教学过程
悬念导入(5 分钟)
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说托尔斯泰墓是 “世间最美的坟墓”?这 “最美” 究竟美在哪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梳理结构,绘制导图(15 分钟)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2)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进行讲解,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总结完善。
角色扮演,深入体验(20 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作者茨威格、游客、托尔斯泰等角色,围绕托尔斯泰墓展开对话和讨论。
(2)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展示,其他小组从语言、情感、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和人物情感。
创意写作,拓展思维(8 分钟)
让学生以 “我心中最美的______” 为题,进行创意写作,可以是一处风景、一个人或一种品质等,要求运用本文的写作手法。
课堂总结(3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活动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布置作业(4 分钟)
(1)完善自己的创意写作作品,进行修改和润色。
(2)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文化中对墓地的理解和看法,写一篇关于文化差异的小短文。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教学设计05-26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10-05
《世间最美的坟墓》语文教学设计05-25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设计08-21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07-29
《世间最美的坟墓》精品教案06-20
《世间最美的坟墓》导学案08-31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秀教案05-25
《世间最美的坟墓》导学教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