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一个学校可以报几个专业

时间:2025-06-26 13:51:44 高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5高考志愿一个学校可以报几个专业

  由于各省高考模式有所不同,所以志愿填报设置也存在差异,随着新高考的推近,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新高考的行列,在新高考模式下很多省份采取40个专业组填报模式,实际上就是指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以填报最多40个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的志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5高考志愿一个学校可以报几个专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高考志愿一个学校可以报几个专业

  2025高考志愿一个学校能报几个专业

  1、广东、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安徽、江西、广西、甘肃、吉林、黑龙江、四川、陕西、山西:

  本科批通常可以填报45个志愿。

  每个志愿可填1所学校,且1所学校+1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

  专业组内设6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服从调剂选项。

  2、河北、重庆、贵州、青海:

  考生可以填报96个志愿。

  普通类本科批设96个志愿,以 “专业(类)+ 学校” 作为1个志愿单位;

  3、辽宁:

  本科批可以填报112个志愿。

  专科批可以填报60个志愿。

  4、上海:

  本科批考生可以填报24个志愿。

  每个志愿可填4个专业。

  5、浙江:

  普通类专业平行志愿分三段填报志愿。

  每段均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以1所学校的1个专业(类)作为1个志愿单位。

  6、山东:

  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

  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

  7、北京:

  本科普通批实行平行志愿,可设置30个志愿。

  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设置单位。

  每个志愿一般设置6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8、天津:

  本科A段设置50个平行院校(专业组)志愿。

  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栏中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本科B段有25个志愿,专科设置20个平行志愿。

  9、海南:

  本科设置30个志愿,专科则为10个志愿。

  2025高考志愿有哪些填报技巧

  1、客观评估自身分析待选院校投档线水平

  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院校、专业选择,这可能关系到未来就业方向。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考生入围、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考生各学科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前题下,才依照考生专业志愿情况进行招录。因此,考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

  2、排查志愿细节“冲稳保”合理组合方案

  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

  3、合理搭配平行志愿

  在同一批次的一组平行志愿中,院校的搭配非常重要,既不要全部填报“热门”院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冷门”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在全省的位次(如果考试院有公布的话)等,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中填报2-3个比较“热门”的院校,填报2-3个比较“冷门”的院校(以填报5所院校的批次为例,有些省份有更多院校志愿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一旦“热门”投不出去,还有“冷门”的院校保底。

  高考志愿录取方式

  有顺序志愿,也有平行志愿,每个省份不同,报考时应以单招志愿设置为准。

  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每个志愿只能报一所院校。考生在志愿投档时,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也就是说每所院校各排各的队。第一志愿投档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是指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平行院校,投档时根据高分录取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一考生投档时,根据每个考生所投档的院校,投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政策变化: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可能因年份、地区等因素而有所变化,请考生及家长密切关注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政策信息。

  合理安排志愿梯度:无论所在省份志愿数量多少,考生都应合理安排志愿梯度,采用“冲稳保”策略,以提高录取机会。

  仔细研读招生简章: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应仔细研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专业录取要求、学费标准等信息,避免误填误报。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1、阅读招生计划

  注意:有些高校对填报志愿的要求以及一些有特殊规定的院校和专业进行了提示,请考生仔细阅读。为确保填报无误,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先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并遵守相关规定。

  2、拟定志愿草表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可以先把选报的志愿列在志愿草表上,再根据志愿草表的内容进行网上填报。这样可以减少在网上反复修改的次数,也能够降低出错的可能性。

  3、登录指定网页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

  4、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5、阅读考生须知

  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考生应仔细阅读,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6、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修改的密码一定要牢记。

  7、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先选择要填报的批次,然后根据提前草拟的志愿表填报院校代码和所选专业代码到志愿栏,千万不要错栏错位。仔细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

  8、检查核对

  在输入完毕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会将填写的代号转换成相应的院校和专业名称。屏幕上将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以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

  这时候,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应该仔细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核实所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否为自己想要填报的。如果出现红色字体提示“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说明填写的代号有误,必须更正。否则,就会填错代号,导致志愿填报错误。如果需要修改或补充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充。这是高考网上填报志愿时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

  9、保存志愿 信息

  在确认志愿信息无误后,务必点击“保存”按钮,以便将填报的志愿信息储存到网报系统中。如果未点击“保存”按钮,则填写的志愿信息不会保存,相当于没有填报志愿。每完成一个批次志愿的填报,都需点击“保存”按钮,以保存该批次的志愿信息。完成保存后,即可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全部填报完毕。

  高考填报志愿具体方法

  方法一:线差法

  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例如一本线,二本线等等。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为避免偶然性,专家建议中采用院校近几年的平均线差(即线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线差来比较。

  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方法二: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如果我们选择志愿也这样做,得出的结果就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位次法的机理是在全省考试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如果用来评价院校,那么录取线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

  方法三:线差为主,位次为辅

  从使用范围来看,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线差,而非排名。线差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而通过数据统计表明,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应该以使用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在线差法与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况下,考生可以优先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种加以检验,两者的分析数据应该大致吻合。

  关于“位次”概念的具体表现为: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综合后的综合排序;

  2、高考分数最高的考生“位次”为第一;

  3、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6、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为主。

  7、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

  如何根据高考位次选大学

  学校每年录取的位次有一定的规律就是几乎不变。报考时合理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迅速锁定理想院校。由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即执行“分数优先、遵从志愿”的原则,所以位次法被很多人重视并应用。大学在每个省份的招生位次是一个大概的区间,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明确高校在本省市录取的位次区间。

  1、知道自己的位次以后,再查阅往年的“一分一段统计表”就可以知道往年和自己相同位次的考生是什么成绩,然后再查阅往年录取数据,可以知道往年和自己相同位次的考生都录取到什么院校的什么专业。

  2、将往年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按往年的“一分一段统计表”转化为位次,与自己的位次比较。

  位次法的最适用的范围

  “位次法”选大学理论上是适用于每一位考生的,但是,招生录取时最主要的依据始终是考生的排名,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尤其是高分段考生,应注重采用“位次法”。即考生今年的成绩在全市排多少位,对比往年某所学校在我市录取的位次,看自己的名次是否能达到。

  从全国范围来看,考生总人数比较少并且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比如北京和天津,家长和考生可以着重运用一下“位次择校法”。这些地区地区重点大学的录取率较高,位次的参考意义更大。从各省市区来看,高分段考生运用“位次择校法”的价值更大,分数越低,参考价值越小。考生在填报的时候要注意:

  1、少冲多保。通常情况下,填报平行志愿讲究拉开梯度,分为冲、稳、保、垫四个层次,但今年的情况,建议考生少冲多保,减少“冲一冲”的高校,多填几所稳妥院校,同时注意垫底高校。

  2、不要扎堆报市内高校。取消三本,专科合并,二本线和专科线相对会走低,同时原本的三本线可能会走高,因此,考生不要扎堆填报市内院校,可考虑一些省外的二本或三本院校。

  3、注意区分二三本院校。二三本合并,实行统一划线,考生要注意分清二三本的区别,以免“高分低就”。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区分:一是名称,二本一般叫“_大学”,三本通常叫“_学院”;二是学费,二本相对稍少一些,三本院校学费相对更高;三是二本大多数是“公办范畴”的,三本主要是公办民助范畴。

  4、注意看招生章程。这是每一位考生都应该注意的问题,高校的录取规则、特殊要求、招生计划等都在《招生章程中》作了明确说明,考生家长一定要仔细阅读,避免因成绩之外的因素而退档。

  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不重视所填大学招生简章内容,只知其名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招生简章内容的全面了解。每一年填写志愿过程中都会出现“只清楚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却不了解学校招生具体要求”的一类考生。他们在填写志愿时就走入了只知学校名称,其他全然不知的误区。

  误区二:形成跟风趋势,认为热门专业就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主见性。很多考生在填写志愿时,都会形成跟风思想。既然人人都说这个专业好,那我就选择这个专业,心里认定这专业就是最好的。这时候就已经忘了自己的实际分数以及各方面条件是否符合的前提了。这样的盲目跟从,没有主见的选择,可能造成最终的落榜。

  误区三:家长的话就是最好选择,忽略了主观意愿。高考志愿填报,常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就是家长包办,家长认为这个专业好,你就一定要听他的话,而自己面对这种情形没有任何反驳。在志愿选择的问题上,家长过度干涉,只会让孩子更加茫然,如果没有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选择了一个毫无兴趣的专业,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因为那代表了你大学四年都是在不乐意及学不好的心境中度过。

【高考志愿一个学校可以报几个专业】相关文章:

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06-07

2024广东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06-28

2024上海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06-26

2020年青海高考可以填报几个志愿06-14

2025年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可以报多少个志愿06-26

2021高考415分能上什么学校可以报哪些学校06-10

体育特长生高考可以报哪些专业06-07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06-07

怎样填报高考志愿2021报志愿流程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