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原文及翻译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赵普》原文和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赵普》文言文阅读原文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赵普》文言文阅读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赵普》文言文阅读题目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2分)
阖户启箧取书()普明日复奏其人()
普性深沉有岸谷()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小题3:根据文意发挥想象,说说“太祖乃悟”悟出了什么?(4分)
《赵普》文言文阅读答案
小题1:关第二天严肃刚正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小题2:(1)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2)等到作了相,太祖常常劝他读书。
小题3:悟出内容:赵普对朕,对国家忠心耿耿;他举荐的那个人必定是有才能的;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3:只要内容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赏析
赵普,是宋初政坛的风云人物,曾三度为相,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课文《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的后半部分,保留了原文四个细节中的两个。一个历史人物的传记,除反映人物概貌外,重要的是抓住了关键的细小事件,让细节成为亮点,让人物鲜活生动起来。让我们拭去历史的灰尘,擦亮细节,感悟人物的精神魅力。
闭门读书,深思熟虑,彰显发奋读书的精神。
“晚年手不释卷”,是赵普勤奋学习的最为概括的形象表述。他身居高位,事务繁杂,而且年岁已高,本是功成名就享享清福的时间,他却用来读书。文章只用寥寥10多个字写了读书的细节:“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阖户”这个关上大门的动作写出了静心读书的决心,关上这道门,就关闭了外面世俗的纷扰和繁杂,也许就关闭了为个人谋取利益的机会。“启箧取书,”点活了两个细致传神的动作,“竟日” 突出时间之长,表露赞叹之意。仔细品读这个细节,可以看到一幅清晰的画面:一位身材略显臃肿的老人,头发稀疏,白发苍苍,行动缓慢,打开了老旧的书箱,摸出线状的书,坐到书案下,细细地品读。四周一片寂静,听得见外面清脆的鸟鸣……日光的影子,透过窗格从屋子的一端爬到另一端,直到消失了踪影,于是清辉的灯光,照亮了老人的书本和眼睛。一个“每”字写出这个老人的读书情景不是偶然,加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就是这个年迈老人充实的读书工作的真实的场景。一部20篇的《论语》这样品读,该有多精细,该有多少深深的思考啊,一个老人读书的勤奋溢于言表,令人惊叹。
为国荐才,锲而不舍,显露一心为国的品格。
在简单的对比(他人为相的“龌龊循默”与赵普的“刚毅果断”)之后,用简练传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动人心魄的事件:四荐人才。赵普“奏荐”“复奏”“又奏”“复奏如初”;宋太祖“不用”“亦不用”“大怒”“卒用其人”,短促的语言凸现了戏剧矛盾的紧张感,人物的个性便在这个矛盾中表现出来。最为惊心动魄的细节场景是“太祖大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碎裂”“ 掷地” 写出宋太祖愤怒的动作和神态,表现愤怒的程度,反衬赵普的镇定。赵普“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极写他镇定自若的神态动作和恭敬的态度。“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面对已经大怒的皇上,补好奏章第四次上奏,足见赵普的决心和毅力,足见他的冒死推荐人才的精神。在这里无论是赵普还是宋太祖,描绘简练传神、形神兼备,读来栩栩如生,仿佛一千年前的事件就发生在眼前。赵普一心为国的品格和太祖的贤明都被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无论写赵普的刻苦读书,还是写冒死荐才,都着眼于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他“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尽管他“多忌克”,但是他是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这得益于文章生动细致传神的细节描写,因为这些细节,寥寥200字让一个历史人物从历史的尘埃中鲜亮起来,照耀着后人前进的路。
【《赵普》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赵普原文及翻译06-27
赵普文言文原文翻译10-28
赵普宋史文言文原文及翻译04-16
《赵普》原文及译文04-10
《宋史赵普传》原文及文言文翻译02-11
赵普《宋史》课文翻译11-12
赵普文言文翻译08-23
赵普文言文的翻译04-25
《别赵子》原文及翻译05-22
义士赵良原文及翻译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