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赠史昭的原文和注释
《赠史昭》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据考,王昌龄与同时代的书法大家史惟则关系甚密,“常以诗索字”;史昭者,惟则族人,才高八斗,亦深受王昌龄仰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赠史昭的原文和注释,欢迎阅读。
《赠史昭》作品介绍
《赠史昭》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0卷第15首。
《赠史昭》原文
赠史昭
作者:唐·王昌龄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赠史昭》注释
①廓落:广大,空阔。星与汉:星星和银河。指夜空。
②鸿始来:指终于盼来了书信。
③眇然:高远微茫的样子。
④水声:全诗校:“一作声孤。”
⑤瑶草:征草。此泛指芳草。
⑥海鳞未化:谓鲲尚未化为鹏,尚不能展翅高飞。
《赠史昭》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赠史昭》繁体对照
卷140_15贈史昭王昌齡
東林月未升,廓落星與漢。
是夕鴻始來,齋中起長歎。
懷哉望南浦,眇然夜將半。
但有秋水聲,愁使心神亂。
握中何爲贈,瑤草已衰散。
海鱗未化時,各在天壹岸。
译文
东林寺外月亮还未升起,天上星汉寥廓稀疏。
到了晚上才有书信寄来,我在吴中起身长叹。
望着分别的南浦想念你,昏昏然夜已过半。
只听到秋水流动的声音,离愁使我心神烦乱。
将书信握在手中,不知有什么可以赠予你,仙草都已衰败枯散。
鲲还未化而成鹏时,我们就已经天涯分别了。
作者简介
王昌龄,中国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与李白及当时边塞诗派、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人物过往甚密,唱酬不断。曾到过西北边塞。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鸿词科,授汜水县尉。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途经襄阳,孟浩然有诗相送;经岳阳,有诗送李白。次年回长安,又出为江宁县丞。数年后贬为龙标县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李白有诗遥寄。安史乱起,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诗生前已负盛名。殷璠《河岳英灵集》收24人诗作,其中王诗最多,并誉之为中兴高作。他擅长七言绝句,以之与李白并称,人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绝句长于抒情,善于心理刻画,能以典型的情景、精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涵,意味浑厚深长。传世诗180多首,五七言绝句几乎占了一半。今存《王昌龄集》2卷,《王昌龄诗集》3卷,《全唐诗》编录其诗为4卷。新、旧《唐书》有传。
【赠史昭的原文和注释】相关文章:
赠史昭王昌龄唐诗及注释08-12
《赠薛校书》原文及翻译和注释01-11
《赠李白·五古》原文和注释07-02
韦应物《赠旧识》原文及注释06-24
赠汪伦原文及注释06-19
和原文、注释11-10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原文翻译和注释08-07
赠孟浩然原文,注释,赏析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