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的阅读答案附赏析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的阅读答案附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 注释: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
2.诗中的老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答案:
1.颔联描绘了微雨濛濛,“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斑剥陆离,绿草纤细低垂。(2分)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2分)勾画出一幅凄清冷落、寂寞萧条的景象。(1分)
2.心境寂寞孤单中不乏闲适自得的曾经征战沙场的老将形象(2分)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有一种不得已的无奈;“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却“渐欲似”,这就把老将的孤寂无奈揭示出来。(2分)颈联“井放辘轳闲浸酒”,辘轳是汲取井水的装置。老将取井水之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体现老将与鹦鹉为伴,以饮酒自娱,闲适自得中透露出孤寂。(2分)
赏析:
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概括点出老将心境的寂寞及其门第的冷落。一个“翻”字,甚妙。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渐欲似”,这就把这位老将不同于一般的性格揭示出来。
颔联、颈联四句,作了具体刻画。“墙头雨细垂纤草”,“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无人问津,年久失修,已是“纤草”丛生,斑剥陆离。状“纤草”着一“垂”字,见毫无生气的样子,荒凉冷落之意,自在言外。“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这里只用了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风自吹拂、花自飘零、湖面凄清、寂寞萧条的景象。园林冷落如许,主人心境可知。这是诗人寓情于物之笔。
“井放辘轳闲浸酒”,辘轳是汲取井水的装置。老将取井水之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这两句从侧面借助物情来反映人情,不仅使画面的形象鲜明生动,构成一个清幽深邃的意境,而且深刻细腻地揭示出老将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状态,手法相当高明。
尾联“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用反诘的句式对老将进行规劝与慰勉,揭出诗的主旨。“凌烟阁”指唐太宗为表彰功臣,绘其画像于凌烟阁上事。据《新五代史》载:蜀王建五年曾起寿昌殿于龙兴宫,“画建像于壁”,并且还起“扶天阁,画诸功臣像”。这两句是说,在凌烟阁画像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呢?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感到寂寞与萧条是大可不必的。
这诗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前六句铺写老将寂寞闲适的“仙家”生活,后二句笔锋一转,点明旨意,文势波澜曲折。本来,以“百战”之功赢得封侯的老将,在诗人看来更应竭力报国。可“功成”反爱起“静”来,这是出人意外的;“静”且不说,还愈来愈欲“似仙家”,一点世事也不关心了;不唯如此,竟连自己居住的园林也懒得去经营修葺了。铺写老将的消沉,一层比一层深入,反过来证明规劝老将的理由越来越充分。如果说,前者是“画龙”,那么后者就是“点睛”;二者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使诗歌的“理”,在情景交融的画面中表现出来,规劝之旨,体现于诗情画意之中。(邓光礼)
阅读答案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以对比手法展现老将百战功成后反而爱上宁静,府邸渐渐如仙境般超脱。颔联"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通过细雨润草、风旋落花的细腻画面,营造出恬淡又略带寂寥的夏日林亭景致。
颈联"井放辘轳闲浸酒"的"闲"字有何深意?
"闲"字既写老将取井水浸酒的闲适生活,又暗含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辘轳空转与酒瓮闲置的意象,暗示曾经的壮志豪情已随岁月消磨。
尾联如何体现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以凌烟阁功臣画像的典故反诘:多少留名青史者未曾真正沙场搏杀?既讽刺功名虚妄,又暗赞老将真实战功,表达对历史评价的深刻质疑。
诗歌赏析
艺术特色
反差营造张力
将"百战功成"与"翻爱静"、"侯门"与"仙家"并置,形成戎马与隐逸的强烈反差,凸显老将心境转变。
以景传情
颔联中"垂纤草""聚落花"的柔弱意象,与将军刚健形象构成微妙对比,风雨中的草木花絮恰似老将沉淀的往昔峥嵘。
典故反用
尾联凌烟阁典故的反问,打破传统对功名的歌颂,体现晚唐诗人对历史价值的重新审视。
情感内涵
诗人通过老将林亭的夏日图景,完成三重递进:
个人层面:展现英雄暮年的闲适与孤寂
社会层面:质疑功名分配的真实性
哲学层面:思考永恒与瞬间的辩证关系
"水面风回聚落花"一句尤为精妙:风旋使落花暂聚,终将消散,恰如凌烟阁虚名,不及老将塞沙交锋的真实生命痕迹。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的阅读答案附赏析】相关文章:
《夏日题老将林亭》描写夏天的古诗10-28
《山亭夏日》阅读答案09-05
山亭夏日阅读答案12-16
水调歌头题剑阁阅读答案附赏析08-18
《夏意》《山亭夏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10-13
溪亭林景熙翻译与阅读答案及赏析10-03
醉翁亭记阅读题附答案09-08
《顾亭林居家》阅读答案06-23
王昌龄《出塞》阅读题答案附翻译赏析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