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延寿《闲居》原文阅读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延寿《闲居》原文阅读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闲居
延寿
闲居谁似我,退迹理①难过。
要势危身早,浮荣败德多。
雨催虫出穴,寒逼鸟移窠。
野径无人翦,疏窗入薜萝②。
【注】①退迹:辞官回家。理:按道理。②薜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 野林木或屋壁之上。
1.“闲居谁似我,退迹理难过”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这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闲居与退迹的心境区别。(2分)闲居的真意在于远离尘世烦恼;(1分)辞官回家而心系朝廷、俗世、名利等并非真正的闲居,这样的人内心是难以平静的。(2分) (意思对即可)
2.细雨蒙蒙,虫儿应声出穴;寒气袭来,鸟儿自会移动家巢。(2分)野径荒芜,无人翦饰; 葛藤缠绕,透进疏窗。 (2分) 描绘了闲居的自在生活,表达了诗人沉醉在自然景物之中的超脱心境。(2分) (意思对即可)
作者
延寿(904—975)
杭州人。法眼宗传人。曾入仕途,命运多舛。30岁出家,后于天台山国清寺参谒德韶国师,嗣其宗法。建隆二年,吴越忠懿王建成永明寺,请延寿住持,故世称永明大师。
赏析
这是一首闲居叙趣诗。首二句以对比的手法讲述闲居与退迹的心境区别。退迹而心系庙堂俗尘并非真正的闲居,这等人内心难以平静也是可以理解的。接着,作者以哲理化的诗句,阐明了一个觉者对要势浮荣、利禄功名的深刻认识。地位越是显赫,越是早早自顾不暇;为了浮荣虚禄,往往做出许多见不得阳光的败坏自己的德行的坏事。这几乎是一种自然规律,就像春雨催醒冬眠的小虫,鸟儿因寒气相侵移巢南飞一样。认识到这是一种宇宙理法后,无怪乎诗人陶然于野径疏窗的清淡境界。
他的许多风标俊秀的诗偈均高蹈了禅者清纯的禅悦、空境。如示法偈:“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亦有《山居》一首:“真柏最宜堆厚雪,危花终怯下轻霜。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
赏析二
《闲居》是宋代诗僧延寿创作的一首展现闲居生活与人生感悟的诗作。这首诗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身闲居状态的描述以及对世事的洞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 诗的开篇“闲居谁似我,退迹理难过”,诗人便以自问自答的方式,道出了自己闲居生活的独特性。在这纷扰的世间,能真正做到闲居的人少之又少,而自己却在践行着这种生活。“退迹”一词,可理解为远离尘世的纷扰,不再追逐世俗的功名利禄。“理难过”则生动地表现出旁人对诗人选择闲居生活的不理解,在世人眼中,放弃那些世俗的追逐似乎是难以理解、不合常理的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与世俗观念的差异,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超脱、悠然的基调。 接着,“要势危身早,浮荣败德多”,诗人从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描述转向对世事的深刻洞察。“要势”指的是那些掌握重要权势的位置,在诗人看来,身处这样的高位,往往早早地就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历史上有诸多因追逐权势而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权势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一时风光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浮荣”即虚荣,为了那些虚幻的荣耀,人们常常会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从而败坏自己的德行。诗人以这两句诗,揭示了追逐权势与虚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展现出他对世事的清醒认知,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价值观。 “雨催虫出穴,寒逼鸟移窠”两句,诗人的笔触从对人世的思考转向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春雨淅淅沥沥,仿佛是大自然发出的召唤,催促着虫子从洞穴中爬出;寒气袭来,鸟儿感受到了寒冷的威胁,不得不迁移巢穴,去寻找更温暖适宜的地方。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暗示着世间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适应着变化。就如同人类社会一样,人们也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改变着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生动描绘,将自然规律与人生境遇巧妙地联系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野迳无人翦,疏窗入薜萝”,诗人再次回到对自己闲居环境的刻画。野外的小径因无人修剪,长满了荒草,显得格外荒芜。“无人翦”不仅描绘出小径的荒凉景象,更透露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无人打扰的宁静氛围。而“疏窗入薜萝”,则进一步展现了居所的清幽。薜萝是一种蔓生植物,它顺着窗户攀爬而入,给人一种自然质朴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闲居环境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与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相契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延寿的这首《闲居》,不仅描绘了一幅闲适、清幽的生活画卷,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自身闲居生活的描述,以及对自然现象和世事的思考,传达出对世俗功利的摒弃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境界和艺术风格,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对生活和人生的启示。
【延寿《闲居》原文阅读及赏析】相关文章:
闲居原文、翻译及赏析06-07
闲居原文、翻译及赏析01-29
《闲居》阅读答案及赏析08-11
九日闲居原文、翻译及赏析12-02
赵延寿塞上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8-31
九日闲居_陶渊明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13
韦应物《闲居寄诸弟》阅读训练及赏析08-16
《闲居》阅读答案08-30
《诗》的原文阅读与赏析11-29
《汉书·韩延寿传》原文及翻译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