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送春》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5-07-08 08:46:38 晶敏 古籍 我要投稿

王令《送春》翻译及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令《送春》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原文

  送春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阅读题

  1. “子规”的别名是什么?它常在什么季节啼鸣?

  2. 子规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常借以抒写悲情,在这首诗歌中所表现的是怎样一种情感?

  参考答案:

  1. 别名杜鹃鸟,它常在暮春季节啼鸣。

  2. 子规不停啼叫,不信唤不回已消逝的春光,作者借此抒发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作品注释

  1.更:再,重。

  2.檐:屋檐。

  3.子规:杜鹃鸟。

  4.啼血:形容鸟类啼叫的悲苦,一般指杜鹃鸟的啼叫。

  5.不信:虽则不信,然春去依旧

  作品译文

  暮春三月,花谢了又开;低矮的屋檐下天天有小燕子飞来。子规鸟不分白天、黑夜地啼叫,只到啼出血来。它们不信春风呼唤不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春光未逝;“燕飞来”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春光未逝,生机犹存的特点。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

  王令(1032—1059),字逢原,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北宋诗人,因幼年丧父。王令的高祖父、曾祖父都曾在朝廷坐过。其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为生,往来於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为知己,之后文学知名。1059年(嘉祐四年)六月初二,年仅二十八岁的王令便在贫病交加之中离世而去。在极其短暂的一生,却留下了480余首有价值的诗作,代表作有《广陵先生文集》、《十七史蒙求》。

【王令《送春》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王令送春原文翻译及赏析08-19

王令送春古诗10-09

《送春》原文及翻译赏析03-16

《送春 》原文及翻译赏析03-21

送春原文翻译及赏析02-23

《送春》原文及翻译赏析06-23

蝶恋花送春翻译赏析11-08

蝶恋花·送春原文,翻译,赏析08-26

蝶恋花·送春原文翻译及赏析10-13

蝶恋花·送春原文、翻译及赏析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