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翻译赏析

时间:2025-07-07 08:56:36 银凤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翻译赏析

  《过垂虹》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作者过吴江垂虹桥时的情景,风格轻快,语调低缓而不哀,表现出一种如歌如画的幽情雅韵。下面是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翻译赏析,欢迎参考!

  《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前言】

  《过垂虹》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作者过吴江垂虹桥时的情景,风格轻快,语调低缓而不哀,表现出一种如歌如画的幽情雅韵。

  【注释】

  ⑴垂虹: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范成大《吴郡志·桥梁》:“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县尉王廷坚所建。有亭曰垂虹。而世并以名桥。”王象之《舆地纪胜》: “垂虹本名利往,前临县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

  ⑵自作:《砚北杂志》引此,“作”作“琢”。按“自作新词”,言其自制曲《暗香》、《疏影》等。

  ⑶小红:范成大送给姜夔的一个歌女。

  ⑷低唱:轻柔地歌唱。

  ⑸松陵:吴江县的别称。陈沂《南畿志》:“吴江本吴县之松陵镇,后析置吴江县。”

  ⑹烟波: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⑺十四桥:指沿途经过的众多石桥。全句说回头张望,烟波缥缈,已经走过了许多路。

  【翻译】

  我自创的新调,音韵是如此和谐美妙;小红轻轻地唱着,我为她伴奏,吹着洞箫。一曲唱完,小船已摇过了吴江县城;回望经过的水路,轻烟绿波,还有那一座座美丽的石桥。

  【赏析1】

  这首诗像一组动画片:一叶小舟,泛行在江南的水乡,一座座弯弯的石拱桥,像一道道彩虹,架在河上,倒影在清澈的水波中荡漾。一个读书人,站立船上,吹着洞箫,如泣如诉;一个明艳照人的美女,正低低地唱着歌,那动人的吴侬软语,回旋在轻烟中。两岸的梅花,袭来阵阵暗香……这组画面,是姜夔为自己写照。姜夔是宋代著名的词人、音乐家,他新创了不少词调。前几天(绍熙二年除夕),姜夔在范成大家里刚创作了后来脍炙人口的咏梅新词《暗香》、《疏影》,这是他的得意之作,所以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说自己所创词音节和谐婉丽。这诗中,小红低低唱的,应该就是这两首新词。自作新词,自己伴奏,由美丽的歌女用动人的歌喉演唱,且又置身在明媚的江南水乡中,是何等的欢快。“小红低唱我吹箫”,正概括尽了诗人无边的快乐与舒畅。

  前两句是抒写自己的畅达与快感,好就好在直说,且又有后两句作陪衬。后两句一方面勾勒环境,补足前半,又在回首眺望中,寄托了无尽的情思,给人以景外的回味。船是在乐曲中前行,等一曲终了,居然已“过尽了”“松陵路”,形象地概括了自己在惬意的欢乐中,在艺术的陶醉中,全身心地投入,两岸的一切都视而不见,物我两忘,当乐曲奏完,方才回到现实的状况。而“回首烟波十四桥”,浑写一句,又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刻无数的心理感慨,称得上神来之笔。

  此诗与《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同为南行船上所作,句清敲玉,摇曳有致,如歌如画,情韵丰赡。在低徊的箫声中穿过的一座座画桥,渐渐地消失在缥缈的烟波之中,意犹未尽。其自作新词《暗香》写的是自己身世飘零之恨和伤离念远之情,《疏影》则披露了作者对国家衰危的关切和感触。而在冬夜的归途中,在浩渺的湖面上,在一叶扁舟中,吹箫人暂时忘却了烦恼,一种微微的喜悦溢上心头。此诗一、二句轻快,三、四句语调低缓而不哀,其个中的微情妙韵须于画外余音去深味。

  【赏析2】

  《过垂虹》中 “自作新词韵最娇” 一句,出自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姜夔之手,短短七字,却蕴含诸多知识点,能助力我们深切领会姜夔的创作理念与艺术成就。

  创作此诗时,姜夔刚结束在范成大石湖居所的做客之行。彼时,范成大请姜夔为梅花创作新曲新词,姜夔遂创作出《暗香》《疏影》。这两首作品不仅在文字上精妙绝伦,在音乐旋律上更是独树一帜,范成大极为赞赏,随即安排家妓练习演唱。而 “自作新词韵最娇” 中的 “新词”,极有可能指的便是《暗香》《疏影》 。

  “自作” 一词,彰显出姜夔在诗词创作上的自信与自豪。他在诗词与音乐领域造诣深厚,拥有自度曲的非凡能力,即自行创作全新的词调,这在当时极为难得。姜夔生活的南宋时期,虽然诗词创作盛行,但能在格律、音韵上大胆创新并卓有成效的词人并不多。姜夔凭借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诗词艺术的执着追求,突破传统词调的束缚,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曲,这本身就是对当时词坛的重大贡献 。

  “韵最娇” 是对新词音韵的极高赞誉。“娇” 字生动地描绘出新词音韵的婉转柔美、清新脱俗。在古代诗词创作中,音韵和谐至关重要。一首诗词不仅要在文字上表意精准、意境优美,还要在诵读时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姜夔精通音律,他创作的新词在押韵、平仄安排上极为讲究,使得整首词在演唱或诵读时,能产生一种和谐、悦耳的听觉效果。以《暗香》为例,其词调旋律清幽舒缓,与梅花清幽高洁的气质相得益彰。在押韵上,选用的韵脚轻柔流畅,如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色”“笛”“摘” 等韵脚,读来清脆明快又不失婉转,充分体现了 “韵最娇” 的特点 。

  从这句诗,我们还能洞察姜夔的艺术风格。姜夔的作品素以 “清空”“骚雅” 著称。“自作新词韵最娇” 一句,虽未过多堆砌华丽辞藻,却用简洁的文字将新词美妙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一种空灵、高雅的艺术境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它没有直白地描述新词的具体内容或创作过程,而是通过强调音韵之美,让读者自行去感受新词的魅力,这正是姜夔 “清空” 风格的体现。同时,这种对音韵高雅追求,也反映出他 “骚雅” 的创作倾向,继承了《诗经》《楚辞》以来的文学传统,注重作品的格调与韵味 。

  在南宋文化背景下,“自作新词韵最娇” 反映出当时文人雅士的艺术追求与文化风尚。当时,填词度曲是文人之间的重要社交活动,也是展示个人才华的重要方式。文人不仅注重诗词的文学性,更追求音乐与诗词完美融合。姜夔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活动及这句诗,体现出当时文人对艺术创新的不懈探索,以及对高雅艺术境界的执着追求。

【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过垂虹古诗赏析10-12

关于《过垂虹》的古诗赏析03-28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翻译及赏析07-25

《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翻译及赏析02-23

《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翻译及赏析02-23

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翻译及赏析03-29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10-12

《念奴娇 过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11-19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11-21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全词翻译赏析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