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流夜郎寄内》原文及翻译赏析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南流夜郎寄内》原文及翻译赏析[热门]
《南流夜郎寄内》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声调铿锵,朗朗上口,情景交融,极具概括性的语言点染出李白怀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怨恨,对屡遭昏君佞臣排斥打击而被流放,内心悲愤不平之意,下面是《南流夜郎寄内》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参考!
文学赏析
全诗从上看,照理应先白昼后,先写雁后写月,但诗人却打破流程,首句即突兀而作惊人语,深郁的怨恨之情迸发而出,直逼读者胸臆,写千里之外的明月楼,将离居之怨表现得更为具体。最后点出触发诗人思绪的眼前景“北雁”,以“南来不得豫章书”之淡语作结,雁影在天边淡去,怨恨与愁思却在心头沉积。
首句开宗明义,统领全篇,点明地点和心境,总写流放途中对家室的眷念和哀怨的心情。
首句中“天外”两字,以夸张的手法极言流放地夜郎的偏僻遥远,流露出诗人对远贬之地的隔漠、陌生和恐惧之感。故此“夜郎天外”四字,语虽平淡,意极凝重,蕰涵着诗人对流放生涯的愤懑不平和深深的恐惧。“怨离居”借用诗句“同心而离居,以终老。”“怨”字,点明了诗人远谪夜郞,与亲人隔绝的怨愤心理,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哀怨与。
后三句是对首句的补充和生发。
次句借用诗意,写诗人自己身在远方,妻子音信杳疏,以悲苦独居的“愁思妇”来想象妻子宗氏今日所处的境况,显露出诗人流放途中的孤苦寂寞、眷念亲人、迫切期待着的到来的痛楚心情。高悬中空而亘古常辉的“明月”,把诗人与所思之人联系在一起,不仅起到传递信息和寄托情思的作用,更挥洒出一种意境,广袤深邃。
末两句即景,触景生情,巧妙地借的传说,反映诗人翘首盼望家书、望眼欲穿的焦灼和因音讯杳无所产生的惆怅心理。“北雁”在超越空间所寓之意,正好与次句“明月”相同,故春归的北雁触发了诗人的思妻之情,又捎不来妻子的书信,留下的只是惆怅与失望。“看欲尽”三字,把诗人内心的焦灼不安、悲愁凄婉宣泄无遗。
诗凄婉,语浅情深,典故随手拈起,趁势放下,无不妥帖,仅用眼前景、口头语就将情感表现得语近情遥,含吐不穷,使人神远。“怨离居”“音信疏”这六个字,平淡之中透出至为沉郁的情感,反映的不仅仅是诗人个人的离情别绪,也因诗人的不幸遭遇是时代的罪恶所造成的,具有深刻的典型性,抒发了烛残年抛妻离子的无限感慨。
名家点评
近代廖仲安《一万首》:解评:李白妻子宗氏为营救诗人,前来豫章。诗人南来夜郎途中,却盼不到妻子的书信。
清代王琦《全集》:魏颢序:“太白始娶于许,终娶于宗。”则此时之妇乃宗也,因寓豫章,故。《一统志》犹以流夜郎时之妇为许相之女,以豫章为德安府豫章,俱误。
诗句解析与情感表达
首联:“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起句点明流放之地的偏远(“夜郎天外”)和与妻子分离的愁苦(“怨离居”)。“明月楼” 既指妻子所在之处,又以明月象征思念 —— 千里共明月,却音信稀少(“音信疏”),开篇即奠定孤苦思念的基调。
颔联:“北雁南来遗素书,东家流水入西邻”
借 “北雁传书” 的典故,写对家书的期盼:北雁南飞,若能带来妻子的书信,便是最大的慰藉。“东家流水” 一句以流水的 “东入西” 暗喻夫妻相隔之远、相聚之难,时光如流水,分离的日子愈发漫长。
颈联:“避地何时免愁苦,坐看孤云逐逝波”
直抒胸臆,写对 “避地” 生活的厌倦:战乱、流放带来的漂泊何时才能结束?“坐看孤云逐逝波” 以孤云自比,以逝波喻时光,既写眼前之景,又暗喻自己如孤云般漂泊,随命运洪流沉浮的无奈。
尾联:“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转折处见豪情:虽年近五十(“丈夫五十”),功业未就,仍 “提刀独立顾八荒”。“提刀”“顾八荒” 的形象,展现了李白虽遭贬谪却未磨灭的壮志,与前文的愁苦形成对比,凸显其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人格。
思想情感
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全诗以 “寄内” 为题,“音信疏”“遗素书” 等句,直白表达对妻子的牵挂,尤其在流放的孤苦中,家书与亲情成为精神慰藉。
对命运的感慨与无奈:“夜郎天外”“避地愁苦” 等句,写尽流放的艰辛与漂泊的无助,流露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悲叹。
壮志未酬的不甘:尾联 “功未立”“顾八荒”,展现了李白即便晚年失意,仍胸怀天下的豪情,打破了单纯的愁苦基调,体现其 “不屈” 的精神内核。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以 “夜郎天外”“明月楼”“孤云”“逝波” 等意象,将孤苦、思念、漂泊等情感融入景物,含蓄而深沉。
用典与化用:“北雁遗素书” 化用 “鸿雁传书” 的典故,“明月楼” 化用古诗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感染力。
情感起伏:从开篇的 “怨”“疏”,到颈联的 “愁苦”,再到尾联的 “独立顾八荒”,情感由低落到激昂,展现了李白复杂的内心世界。
地位与影响
这首诗是李白晚年 “真情流露” 的代表作,不同于其早年诗作的豪放洒脱,更多了一份历经沧桑后的沉郁。诗中对夫妻情的珍视、对命运的抗争,让后人看到了 “诗仙” 不只有 “仙气”,更有凡人的温情与坚韧。此诗也为研究李白晚年的生活与思想提供了重要素材。
总结
《南流夜郎寄内》以 “寄内” 为线,串联起流放的艰辛、对妻子的思念与未泯的壮志,是李白用血泪写就的 “家书”。诗中既有 “孤云逐逝波” 的悲叹,也有 “提刀顾八荒” 的豪情,尽显诗人复杂而真实的人格,堪称唐诗中 “刚柔并济” 的佳作。
【《南流夜郎寄内》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南流夜郎寄内》原文及翻译赏析05-15
秋浦寄内原文翻译及赏析08-14
寄内原文及赏析02-27
《又呈吴郎》原文及翻译赏析12-28
《夜》原文及翻译赏析10-09
寄内原文及赏析5篇【集合】02-28
阮郎归·初夏原文翻译及赏析10-18
《又呈吴郎》原文及翻译赏析[精]03-16
【优秀】《又呈吴郎》原文及翻译赏析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