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时间:2025-07-10 10:01:43 赛赛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精选11篇)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1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和儿歌。

  活动准备

  巧克力、镜子、杯子、水、脸盆等。

  活动过程

  1、请客吃巧克力: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好吃的,你们看是什么?(巧克力),现在老师就分给你们吃好吗?

  2、照镜子:吃完了来照照镜子,看看什么东西爬到牙齿上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巧克力从牙齿上赶走呢?

  3、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4、教师总结: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有牙刷,就让我们来漱口吧。

  5、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请个别幼儿听口令做动作。

  集体听口令做动作。

  6、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

  7、让在坐的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8、我们今天学习了漱口的方法和漱口的'儿歌,儿歌怎么说来?

  9、除了吃完巧克力要漱口,还有什么东西吃完了也要漱口?

  10、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需要漱口的时候,以后可别忘了用正确的方法漱口好吗?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2

  目标:

  1、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得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习惯。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准备:

  《漱口》挂图、自制大嘴头像、《刷牙歌》

  过程:

  一、大嘴的丁丁xx今天,有一个小朋友来到了我们教室,我们看看他是谁?(出示大嘴头像)xx他是大嘴丁丁,今天他吃了很多东西,吃得满嘴都是,我们看看有些什么?(白菜、萝卜、小鱼、糖、苹果)xx丁丁又吃水果,又吃蔬菜,还吃了小鱼,是个不调试的.好孩子。丁丁说:"吃完东西了,我要去睡觉了。"可是嘴里有这么多的东西,很不舒服,现在我们想个办法帮帮他吧!

  二、我帮丁丁漱口xx我们一起来帮丁丁漱口吧!漱口需要什么东西?

  xx播放音乐,教师帮丁丁漱口。上漱漱,下漱漱,左漱漱,右漱漱。

  xx漱完口后,我们看看丁丁的嘴里少了什么?

  三、老师教我漱口xx小朋友,我们看看自己的好朋友小嘴巴干净吗?

  xx现在老师来教你们漱口。(出示漱口他)xx幼儿边念漱口儿歌,边做动作。

  四、我会漱口xx讲解漱口时应注意的地方xx播放音乐,幼儿漱口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漱口,漱口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觉前不吃甜食都能使我们的牙齿白白的,亮亮的,吃东西香香的,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棒棒的。

  反思:

  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3

  目标

  1、知道吃完东西会有食品留在牙齿上,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2、学习漱口和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准备

  每人一只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脸盆若干。

  过程:

  1、品尝芝麻糖。

  芝麻糖香不香?黑乎乎的颗粒是什么?嚼起来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自由交流。

  2、发现问题。

  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芝麻糖粘在牙齿上的现象。

  师幼交流:吃剩的糖渣留在嘴巴里有什么感觉?舒服吗?怎么办?

  3、尝试解决问题。

  建议幼儿用漱口的办法把脏东西吐出来,引导幼儿观察脸盆中黑乎乎的残渣。

  幼儿进一步学习正确漱口:让水在嘴巴里“咕噜噜”地唱歌,然后吐出脏水。

  牙齿上还有一些残渣无法去除,有什么办法呢?(刷牙)

  建议

  1、芝麻糖粘牙的特性促使幼儿自发地产生漱口刷牙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实践。

  2、可以与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确的刷牙方法。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4

  活动目标

  1、通过系列活动使幼儿了解饭后漱口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养成餐后漱口、刷牙的良好习惯。

  3、了解漱口对身体有好处。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正确的漱口方法,保护牙齿的意义和方法。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进行〈小猪的牙齿〉游戏。

  2、收集一些幼儿的漱口水。

  活动过程

  1、活动的导入。

  小朋友,刚才我们做游戏时,小猪的`牙齿怎么样了?〈牙齿生病了〉牙齿有问题了,怎么办呢?

  2、幼儿交流感受。

  3、出示收集的漱口水,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闻味道,说感受。

  看水里,找东西,认识餐后刷牙的重要性。

  讨论刷牙的好方法。

  4、行为的练习。

  引导幼儿了解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5、听儿歌〈刷牙歌〉。

  教学反思

  1、通过活动,幼儿了解了刷牙的重要性,但对如何保护牙齿的方法还不熟悉。

  2、教具准备得不够。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5

  活动目标

  1、愿意漱口,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2、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漱口的快乐。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了解漱口的好处。

  5、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6、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7、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一盒芝麻饼、课件、纱布、小毛巾人手一份:小镜子、小杯子、漱口水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猜一猜:礼盒里可能是什么?

  2、尝一尝:芝麻糕好吃吗?是什么味道呀?

  二、发现问题

  1、提问:芝麻糕都吃完了吗?嘴巴里还有吗?肯定吗?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出示塑料盒子)3、让我们来漱漱口,漱口的时候要轻轻的不要吐到外面去,漱口时发现了什么?哪来的?

  小结:原来吃完东西,看起来都好像咽下去了,其实还有一些小小的、碎碎的东西粘在我们的牙齿上,留在我们的牙缝里,时间长了,会怎么样?

  三、解决问题

  1、出示课件图一。提问:你们有蛀牙吗?看看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哎呦呦,我的牙好疼。)提问:为什么会牙疼?

  2、出示课件图二。请他把嘴张开,看看他的牙到底怎么了?

  师小结:蛀虫在我们的牙齿上咬出一个一个黑黑的小洞洞,这样我们的牙齿就生病了,小朋友就会觉得牙齿很疼很疼。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四、学习漱口

  1、出示课件图三。提问:他是谁?笑得漂亮吗?他的牙齿怎么样?

  2、请你们猜猜他用什么好办法把牙齿变白的?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3、除了刷牙,还有什么保护牙齿的好办法?(个别回答)4、你们有谁会漱口吗?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边讲解。

  5、出示漱口顺序图,配合儿歌模仿动作:我们一起跟着小哥哥学漱口。

  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闭上嘴,抬起头、咕噜咕噜吐出水。

  6、幼儿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用小哥哥的方法漱漱口,然后用小镜子照照,看看牙齿变干净了吗?

  7、欢快的歌声结束。

  师总结:今天宝宝学会了漱口帮助我们保护牙齿,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保护我们的牙齿,使牙齿变白变健康?

  ——对呀,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觉前不吃甜食、不咬硬的东西都能使我们的牙齿白白的、亮亮的,吃东西来香香的,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长得棒棒的。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6

  活动目标:

  1、学习吟诵儿歌,激发幼儿对诗歌的热爱。

  2、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掌握新词汇:拿、唱、抬等,同时注意漱、咕噜等词语的发音。

  3、理解漱口对牙齿保护的重要性,培养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使用的小花茶杯,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持小花茶杯,做漱口的动作以引起幼儿的关注。

  ⑵教师询问:“刚刚你们看到老师在做什么?”(幼儿:“漱口”,注意准确发音shu)

  ⑶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朗读儿歌,手持花杯,喝水后仰头,闭嘴,发出咕噜咕噜的吐水声。

  2、提出儿歌的名称,并讨论其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时念了一首儿歌,标题是《漱口》。”

  ⑵提出儿歌的标题,练习发音“漱”。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认真聆听,教师边做动作边诵读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上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汇“拿”)

  b、“喝什么?”(引导幼儿回答“喝口清清水”,学习词汇“喝”,并注意“清”的发音)

  c、“之后头和嘴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说“抬着头,闭着嘴”,学习“抬”和“闭”,并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时发出怎样的声音?”(引导幼儿说“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咕噜”的发音)

  3、集体学习儿歌:

  (1)所有幼儿与教师一起朗读儿歌1—2遍。

  (2)每位幼儿手持小花茶杯(里面不放水),同步进行动作边念儿歌1—2遍。

  (3)结束: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使儿童了解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及时巩固儿歌内容。

  教学总结:

  通过《漱口》这节课,我安排了《漱口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闭着嘴,含口水,咕噜咕噜,吐出水”,以帮助学生掌握漱口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我一边教学生朗读歌词,一边做相关动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动作来理解歌词,便于他们轻松地记住内容,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我邀请学生进行模仿,大家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也因此变得活跃,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动作,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吸引有困难的孩子的注意力,还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7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

  (幼儿:“漱口”注意发准shu的音)

  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二)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

  (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三)集体学念儿歌:

  1、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四)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8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歌曲学会漱口的方法。

  2、通过歌唱活动,幼儿能跟着钢琴唱歌。

  3、幼儿能从歌唱活动中感受到歌唱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钢琴、小杯子一个、幼儿漱口等表示歌词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生活经验导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问孩子:"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吃完点心后要干什么呀?那你们知道我们要怎样漱口才是正确的呢?"教师总结孩子的回答:小朋友们说的真对,我们漱口呀就是要手拿小杯子,喝口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来。今天,新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漱口歌。"

  二、学习歌词

  1、教师跟着钢琴唱并提出问题,孩子回答并出示图片

  问题:刚刚老师在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师指着图再唱一遍并让孩子记住歌词:"下面老师再唱一遍,小朋友们仔细听,然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是怎么教你们漱口的?"

  3、老师指图让孩子跟着唱:"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来唱一下吧。"

  4、老师收图片让孩子唱:"下面,图宝宝要和小朋友们玩迷藏,我们来一起唱一下,看看小朋友们可不可以记得他们。"

  5、老师带上动作唱歌:"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带了一个花花杯,现在老师再唱一遍,你们边听边看老师是怎么漱口的。"

  5、老师让孩子们唱并带上动作:"下面,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做,小嘴和老师一起唱。"

  6、男女生分开唱

  活动反标语思:

  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从而使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在整个活动中,教学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不能通过今天一个活动达成,而需要我们老师、家长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与培养,因此在后续活动中我还将进一步把生活课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链接,形成教育合力,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孩子自觉的行动。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9

  活动目标:

  1、学习漱口的方法,懂得餐后漱口的重要性。

  2、知道漱口是为了保护牙齿。

  3、能积极参与互动。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PPT课件、奥利奥饼干、盘子、镜子、幼儿每人一个小杯子、水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嘟嘟熊要邀请小朋友去他家做客。

  (二)懂得漱口的重要性(PPT课件)。

  1、今天是嘟嘟熊的.生日,嘟嘟熊请小朋友吃奥利奥饼干。

  导语:奥利奥饼干是黑的,牙齿会变黑吗?

  小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咕噜咕噜漱口》含PPT课件

  (三)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幼儿自由尝试漱口,教师观察。

  2、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3、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4、请个别幼儿示范。

  5、幼儿集体模仿漱口动作。

  教师提醒幼儿:水喝到嘴里马上就吐出来,可不行,应该让水在嘴里上上下下冲洗几次,才能把脏东西冲走。

  6、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池里。

  7、照镜子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四)初步形成饭后漱口的意识。

  引导语:

  小朋友们学会了漱口的方法,就能保护你们的牙齿,在幼儿园中什么时候漱口呢?

  教师小结:

  我们吃完饭一定要漱口,不然大牙虫就出现了。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10

  教学目的.:

  1、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学习漱口方法。

  教学准备:

  巧克力、勺子、小镜子、水杯等

  教学过程:

  1、请幼儿吃巧克力。

  2、请幼儿照镜子观看自己的牙齿。

  老师:我们来看看嘴巴里有什么?牙齿是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粘满了巧克力,黑黑的。

  3、讨论如何清洁牙齿。

  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牙齿上面的巧克力赶走?

  引导幼儿说出刷牙和漱口。幼儿园里没有牙刷,我们可以漱口。

  4、学习漱口方法

  教师边读儿歌边做示范: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幼儿模仿老师动作学习正确漱口方法

  5、比一比

  幼儿漱口后,请老师评价谁的牙齿最干净。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 11

  活动意图:

  该活动是根据我园小班子课题“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预设生成的。小班幼儿在家中已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但在幼儿园吃饭及吃点后,很多孩子没有及时漱口的习惯。本次活动通过老师和幼儿一起实验,让幼儿知道漱口可以让小嘴巴变干净,保持口腔卫生。

  活动目标:

  1.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幼儿吃完东西会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3.幼儿会说《漱口歌》,并用肢体表演。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大头娃娃(请一名老师带头饰扮演),苹果、包子、黄瓜、鱼食品的实物模型并粘在牙上、大水杯、手绢、一次性纸杯、水桶、大床单、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做游戏,引出爱吃东西的大头娃娃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老师和幼儿一起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唱边跳: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那你是我的好朋友……)

  师:大家做游戏开心吗?我认识一个小朋友,他看见你们玩得这么开心,也想加入,和我们一起做朋友。现在他就藏在这个教室里,请大家把他找出来吧。(老师揭开大头娃娃身上的床单,大头娃娃和幼儿互相问好。)

  师:大头娃娃长着一张大大的嘴,他特别喜欢吃东西。;本文今天他在幼儿园又吃了很多好东西。让我来问问他:大头娃娃你今天在幼儿园又吃了很多好东西吧?

  大头娃娃(一名老师扮演):是呀,朱老师,你怎么知道的?

  师:哈哈,不仅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也知道。

  大头娃娃:我不信。

  师:小朋友们,谁来猜猜,大头娃娃今天吃了什么东西?

  幼儿:苹果、包子、黄瓜、鱼。

  大头娃娃: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呀?

  师引导幼儿观察大头娃娃牙齿上的食物。

  二、引出活动主题,共同探讨如何让口腔变干净

  大头娃娃:小朋友们,我要回家睡觉了,下次再来找你们玩。

  (师引导幼儿跟大头娃娃说再见。)

  师:等一下!大头娃娃,你要去睡觉了吗?可是你的嘴巴里还有这么多食物的残渣,不把它们清除干净,你睡觉的时候会舒服吗?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大头娃娃这样睡觉,好不好呀?

  大头娃娃:那怎么办呀?

  师:谁有好主意可以帮大头娃娃把嘴里的东西清除干净?

  (幼儿举手回答)

  师:可是咱们现在没有牙刷和牙膏,谁还有其他主意?

  幼儿:漱口

  师:小朋友们会漱口吗?

  三、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学习正确漱口方式

  师:我们来看几幅图片,学学这些宝宝是怎么做的。

  第一幅:拿起小水杯第二幅:喝口清清水

  第三幅:抬起头,闭着嘴第四幅:咕噜咕噜漱漱口

  第五幅:扑的'一下吐出来第六幅:小嘴擦干净

  师:现在我们根据图片内容,一边念儿歌一边来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你学会了吗?现在老师来帮助大头娃娃漱口,你们念儿歌来告诉老师怎么做,好吗?

  师:小朋友们看看,大头娃娃嘴里的食物有什么变化?(幼儿举手回答)

  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和老师一起帮大头娃娃再漱一遍?

  (通过共同努力,一起把大头娃娃嘴巴漱干净。)

  大头娃娃:谢谢小朋友们,我的嘴巴里面现在没有脏东西了,很舒服。小朋友们,你们的小嘴巴里有没有食物的渣渣呀?让我来帮你们检查一下,好吗?

  四、通过大头娃娃检查,让幼儿亲身漱口实践,掌握漱口方法

  师:大头娃娃已经告诉我,很多小朋友的嘴里有食物的渣渣,那咱们该怎么办呢?

  师:让我们一起来漱漱口,让嘴巴里面变的更干净,好吗?漱口完毕后,请小朋友们回座位,让大头娃娃当检察官,帮我们检查一下。好,现在行动!

  师示范后,领着幼儿一起漱,漱口完毕后,幼儿和老师一起回位置。

  五、检查幼儿口腔是否漱干净,拍照留念

  师:现在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吧,让大头娃娃来看看谁的小嘴巴里最干净,奖励他一朵小红花。

  个别漱口不干净的幼儿,师指导在漱一次口

  师:现在大头娃娃和小朋友的嘴巴里都很干净了,笑起来真好看,让咱们一起来照张相吧?

  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小朋友学会了漱口,以后在幼儿园吃饭或吃点后,我们小朋友就可以通过漱口让我们的口腔变得更卫生,牙齿更健康。

  活动反思:

  这堂活动课的设计,从最初自己的构想,到从网上搜集借鉴,到最后成型、拍板,真的很不容易。我们采用拟人化的方式,让大头娃娃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在幼儿园孩子们吃点或午饭后,很少有幼儿拿着水杯主动漱口,来保护自己的口腔卫生。本次活动后,幼儿们开始有了这种意识,也了解了正确的漱口方式,老师们也很欣慰。

【《漱口》幼儿园健康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06-23

漱口的教案10-16

小班健康活动我会漱口教案11篇12-18

小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饭后漱口好》08-02

小班健康我会漱口公开课教案(精选15篇)04-02

小班优秀健康活动《学会正确漱口》教案(附反思)(精选10篇)11-29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漱口》10-24

幼儿园健康教案06-23

幼儿园的健康教案09-24

健康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