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

时间:2025-06-09 14:21:08 晶敏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通用6篇)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 1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2.学会生字虎、蚊、想、甩、伯、阿和偏旁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感叹号,并正确读出感叹的语气。

  教学重点:反复读小壁虎与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理解它们尾巴的用途。

  教学难点:读第1段和最后一段,联系起来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再生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言激趣,交代任务

  1.教师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出示壁虎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呀?

  2.介绍壁虎的外形、习性。

  3.(拿掉壁虎尾巴)问:小壁虎的尾巴没了,他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小壁虎借尾巴》。(板书:19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特别是表里的6个字,用笔标出来多读几遍。

  2.看汉字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笔标上序号。

  3.指名读全文,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板书、贴小壁虎图)

  三、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2自然段。(指名读第1、2自然段)

  (1)想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2)(出示投影片)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发生了什么事?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么做的?

  (3)理解挣断的意思。如果淖壁虎不挣断尾巴,会怎么样?

  (4)指导朗读。要用很难过,很不好意思的语气来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书上的第二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边想边画出这些总是的答案。

  (2)看投影片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3)小壁虎是怎样来到小河边的?从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4)他看见谁在做什么?他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回答的?(贴小鱼图)

  (5)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有礼貌、商量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用讲道理的语气读小鱼说的话。

  (6)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板书:拨水)

  (7)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3.总结学法。第3自然段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的:先读读课文,再看看图,想想黑板的问题,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第4、5自然段,你们愿意吗?

  4、自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看书上第。上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边想画出问题的答案。

  (2)(出示投影片)看,看书回答问题。(贴黄牛图,板书:赶蝇子。)

  (3)老黄牛怎样用尾巴赶蝇子呢?跟教师做动作。

  (4)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小壁虎的话要用很和气、商量和问的语气来读,读老黄牛的话要用诚恳讲道理的语气来读。

  (5)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学习第6、7自然段。(指名读第6、7自然段)

  (1)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啦?(板书:长出新尾巴)

  (2)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和气、亲切的语气读妈妈的话,用惊喜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

  (3)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连起来读?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第2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戴头饰表演这故事。(课外还可多分几组表演)

  二、读字读词

  1、读下面词语,给带点的字注意。

  咬住蚊子想挣断甩着游水高兴壁虎爬到墙角伯伯阿姨转身

  2.读要学会的6个生字。

  3.指导学生识字形。

  虎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部首是虎字头。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三、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第2题和《课堂练习》第3题。

  2.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中的第4题。

  (1)先读句子,找出要用的词语。

  (2)比较三组词语不同点,想为什么各有不同,与它们所在的地方有什么关系。

  (3)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先想这地方,再写句子。

  四、指导学生阅读《课外阅读》中44课《小壁虎》。

  五、总结语(略)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会认 “壁、墙” 等 15 个生字,会写 “房、屋” 等 10 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内容。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体会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小壁虎在墙角爬行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视频里的'小动物是谁呀?它长得什么样子?”

  引出课题《小壁虎借尾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识字认字(15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纠正读音。重点指导 “甩、傻” 等翘舌音和 “苍、蚊” 等平舌音的发音。

  通过 “加一加”“换一换” 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如 “壁 = 辟 + 土”,“蚊 = 文 + 虫”。

  把生字放进词语中,进行词语认读练习,如 “墙壁、蚊子、拨水” 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它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结果都没借到,最后自己长出了新尾巴。

  学习生字书写(10 分钟)

  出示会写字 “房、屋” 等,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

  教师范写,强调书写要领,如 “房” 字的 “户” 要写得宽一些,“方” 字的横要稍短。

  学生在练习本上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课堂小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生字和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朗读课文。

  五、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抄写生字词语 3 遍。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巩固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理解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能仿照课文对话进行拓展说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理解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

  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尾巴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5 分钟)

  听写生字词语,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说出小壁虎都向谁借过尾巴。

  精读课文,探究科普知识(20 分钟)

  学习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思考: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小鱼尾巴的作用是拨水,所以不能借给小壁虎。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小壁虎与老牛、燕子的`对话,探讨老牛尾巴赶蝇子、燕子尾巴掌握方向的作用。

  播放一段关于动物尾巴作用的科普视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松鼠的尾巴可以当降落伞,袋鼠的尾巴能当凳子等。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之后,为什么还能再长出来?教师适时讲解动物尾巴再生的相关知识。

  拓展延伸,语言训练(10 分钟)

  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对话,想象小壁虎还可能向哪些动物借尾巴,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例如:小壁虎来到大树下,看见小猴子在树上荡秋千,它说:“猴子哥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猴子说:“不行啊,我的尾巴要帮助我在树上攀爬呢!”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进行简单的写话练习。

  课堂总结(5 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动物尾巴的作用和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知识,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动物,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五、作业布置

  收集更多关于动物尾巴作用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完成课后练习题,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壁虎尾巴再生的过程。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小壁虎借尾巴时的心情,以及小动物们拒绝借尾巴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角色扮演。

  难点:通过表演准确把握角色的情感和语气,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

  教师戴上小壁虎的头饰,扮演小壁虎,声情并茂地说:“小朋友们,我的尾巴断了,好难看呀!我想借一条尾巴,可是大家都不借给我,你们能帮帮我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5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小壁虎与小鱼、老牛、燕子的对话。

  引导学生分析对话中人物的语气和心情,如小壁虎借尾巴时的急切、礼貌,小动物们拒绝时的无奈等。

  教师指导朗读,通过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

  角色扮演,深化理解(20 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分别扮演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和旁白。

  表演前,教师提出要求:要注意角色的动作、表情和语气,尽量把故事表演得生动有趣。

  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从语言表达、动作神态、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指导。

  挑选表现优秀的'小组在全班展示表演。

  课堂小结(5 分钟)

  表扬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和小组,总结本节课通过朗读和表演对课文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和家人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表演。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手工等)制作一个动物尾巴的模型,并向同学介绍它的作用。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借助问题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小壁虎的心情变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喜爱,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问题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壁虎的心情变化。

  难点: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5 分钟)

  出示小壁虎断尾的图片,提问:“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它的尾巴断了以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自主探究(15 分钟)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读完课文后,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把问题写在练习本上。

  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为什么借不到尾巴?”“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能再生?” 等。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自主探究,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小组汇报,交流解惑(15 分钟)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和质疑。

  教师适时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解决 “小壁虎为什么借不到尾巴” 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分析小动物们尾巴的不同作用,从而明白它们不能借尾巴的原因。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归纳,梳理课文的脉络和重点内容。

  总结拓展(5 分钟)

  总结本节课通过问题探究学习课文的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提问、多探究。

  布置课后探究任务:除了小壁虎,还有哪些动物有再生的本领?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思考题,用问题的形式写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特殊本领。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手法,进行仿写和续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的语言和写作方法,进行读写训练。

  难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出富有创意的仿写和续写内容。

  三、教学方法

  读写结合法、范例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5 分钟)

  回顾课文内容,提问: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读写练习。

  研读课文,学习写法(15 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发现课文是按照 “小壁虎尾巴断了 — 借尾巴 — 长出新尾巴” 的顺序来写的。

  品味课文的语言,如小壁虎与小动物们的对话,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出示一些精彩的语句,让学生说说好在哪里,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刻画角色的。

  读写训练,实践运用(20 分钟)

  仿写练习:出示例句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引导学生仿照例句,写一写小壁虎还可能爬到哪里,看到什么动物在做什么。学生写完后,进行全班交流和评价。

  续写练习:启发学生想象小壁虎长出新尾巴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它会对曾经借尾巴的小动物们说些什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故事。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组织语言。

  展示评价,总结提升(5 分钟)

  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修改建议。

  总结读写结合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多学习、多运用。

  五、作业布置

  根据课堂上的评价意见,修改自己的仿写和续写作品。

  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学习优秀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好句。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相关文章: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案07-08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案07-08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案07-08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案07-08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案07-08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案07-08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案07-08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案07-08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案07-08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