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颜色》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颜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颜色》 1
设计意图
每个色彩宝宝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宝宝高兴,有的悲伤,有的郁闷,有的……你们猜猜这里的色彩宝宝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思维特征更多的是在直觉上,而颜色生活中随处可见,为此我设计了《快乐的颜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体验色彩中的'情绪感受。
2、能大胆运用颜色自由绘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教学准备
1.感受生活中的色彩。
2.大型纸张、大小不等方形或长方形铅画纸若干、各种颜料(加胶水)、颜料盘、水粉笔、双面胶、抹布。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让孩子对色彩感兴趣,乐意参加玩色活动。
活动难点:
参与到玩色活动中,体验尝试乐趣。
教学过程
一、回忆自己的快乐。引导幼儿感受色彩的情绪。
1、看幼儿用书,教师引导幼儿:"每个色彩娃娃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高兴,有的伤心,有的热闹,有的安静。你能感受到吗?
2、展示各种颜色的颜料:"让我们看看哪种颜色最快乐,你能把它挑出来吗?"画一幅快乐的画。(可播放欢快,热情的背景音乐。)让我们用这些快乐的颜色来做一个游戏。
3、小朋友们,你们快乐吗?为什么会快乐?我们把最快的的心情画出来。
二、引出幼儿感受色彩的情绪。
书上有什么?你找到了哪些颜色?它们都快乐吗?
三、画一幅画快乐的颜色。
(1)提问:你想让小画笔画出什么?
(2)提供水粉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幼儿自选并绘画。
(3)幼儿玩色:让幼儿在课桌上作画;也可席地而坐,将纸放在地上作画。
(4)操作中,教师与幼儿谈谈画了什么,帮助表现或记录一定的内容。如:太阳,小鸟,花,树等,让幼儿体验初次绘画的乐趣。
四、展示作品并讨论。
哪幅画最快乐?
它用了哪些颜色?
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活动延伸:
游戏:色彩娃娃抱一抱。
教师演示让不同的色彩“拥抱”,产生另外一种色彩:红色和绿色"拥抱"变成了棕色;蓝色和黄色“拥抱”变成了绿色;红色和蓝色“拥抱”变成了紫色。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
活动反思
《快乐的颜色》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涂色技巧,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活动中我以游戏“找蜡笔”为切入点,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在认识了颜色后,出示身体没有颜色的颜色宝宝,请孩子们说说应该给它们什么颜色呢?抓住了孩子们探索、好奇的心理,牢牢的抓住了兴趣点,让活动顺利进行。通过游戏,让幼儿零距离接触,视觉感官获取颜色知识,师幼互动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浓浓。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用具和游戏设计,整个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初浅的社会经验,体验了解他人的快乐。效果好。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颜色》 2
一、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欣赏,感受不同色彩所传达的情绪,提升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并运用色彩进行自由绘画,充分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内心的心情与想象,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与创造力。
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与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浓厚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色彩探索与绘画创作活动中,大胆尝试运用多种颜色。
难点:有效引导幼儿将内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通过色彩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幼儿真正沉浸并享受绘画创作过程。
三、教学准备
收集生活中色彩丰富的图片,如美丽的彩虹横跨天际、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色泽诱人的水果琳琅满目等,以及对应的实物(若方便准备)。
为幼儿准备充足的大型纸张、大小各异的方形或长方形画纸。准备各种颜料(添加适量胶水,防止颜料过快干燥)、颜料盘、不同型号的水粉笔、油画棒、水彩颜料、双面胶、干净的抹布。
配备音乐磁带或播放设备,挑选节奏欢快、热情洋溢的背景音乐,用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创作氛围。
准备色彩混合演示用具,如透明杯子或调色盘,以及红、黄、蓝三原色颜料。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色彩的情绪(8 分钟)
欣赏生活中的色彩: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色彩图片,或者直接拿出准备好的实物,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些图片(实物),都有哪些漂亮的颜色呀?看到这些颜色,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直观感受,比如 “红色让我觉得很热情,像过年放的鞭炮”“蓝色让我感到很安静,像夜晚的天空” 等。
色彩娃娃的故事:教师生动地讲述色彩娃娃的心情故事,比如:“红色娃娃今天特别开心,因为它和小伙伴们一起举办了一场热闹的派对;蓝色娃娃有点小郁闷,它想去旅行,可是还没找到好伙伴。” 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入地感受色彩与情绪之间的微妙联系,引导幼儿思考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情绪变化。
(二)探索色彩的魅力(10 分钟)
色彩游戏:找蜡笔:教师提前将各种颜色的蜡笔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然后对幼儿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玩一个‘找蜡笔’的游戏啦!老师把好多颜色的蜡笔藏起来了,大家要仔细找一找,找到后大声说出蜡笔的颜色哦。” 在游戏过程中,强化幼儿对颜色名称的认识与记忆。
色彩混合演示:教师向幼儿展示红、黄、蓝三原色颜料,告诉他们:“小朋友们,这三种颜色可神奇啦,它们能变出新的颜色哦!” 接着,在透明杯子或调色盘中进行颜料混合演示,将红色和黄色混合,让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提问:“看,现在变成什么颜色啦?” 引导幼儿说出橙色。同样的方法,演示蓝色和黄色混合变成绿色、红色和蓝色混合变成紫色,激发幼儿对色彩混合的强烈兴趣与好奇心。
(三)创作快乐的色彩(15 分钟)
引导创作:教师亲切地问幼儿:“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快乐的颜色,那你们想用哪些颜色来画出自己心中的快乐呢?想一想,把你们的快乐都画到纸上吧。”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想要使用的颜色以及想要创作的画面内容。
提供材料:教师为幼儿分发画纸、颜料、水粉笔等绘画工具,提醒幼儿:“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和颜色哦,在画画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颜料弄到衣服上和桌子上,如果不小心弄到了,就用抹布擦一擦。”
指导与互动: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对于不知道如何下笔的幼儿,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比如:“你可以先画一个大大的太阳,用黄色和红色来画,怎么样?” 对于已经开始创作的幼儿,教师积极与他们交流,询问:“你画的这是什么呀?为什么要用这个颜色呢?” 及时肯定幼儿的创意和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颜料不够、画笔使用不熟练等。
(四)展示与分享(7 分钟)
展示作品:教师将幼儿完成的作品小心地展示在教室的墙面上或者专门的展板上,让所有幼儿都能清楚地看到。
分享感受:邀请幼儿走到自己的`作品前,向其他小伙伴介绍:“我这幅画用了红色、黄色、绿色,我画的是在公园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有好多漂亮的花朵,我们都很开心。”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他人的分享,感受不同作品所传达的快乐。
评选快乐之作: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最能体现快乐的作品。每个幼儿都有一次投票机会,将自己手中的小贴纸贴在喜欢的作品旁边。投票结束后,让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觉得这幅作品最快乐,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色彩表达情感的理解。
(五)活动延伸:色彩娃娃抱一抱(5 分钟)
演示色彩混合:教师再次进行色彩混合演示,强调不同色彩 “拥抱” 后产生的奇妙变化,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色彩混合的神奇效果。
幼儿尝试: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让幼儿亲自尝试混合颜色。为每个幼儿提供少量的颜料和调色工具,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进行混合,观察并说出混合后出现的新颜色,进一步巩固对色彩混合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快乐的颜色》美术教学活动中,整体效果较为理想。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色彩图片、实物以及讲述色彩娃娃的故事,成功地激发了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了色彩与情绪之间的联系,达成了教学目标中对色彩感知能力培养的要求。色彩游戏和混合演示环节,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他们在游戏和观察中,轻松地认识了颜色名称,了解了色彩混合的规律,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创作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够大胆地选择颜色进行绘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笔表达内心的快乐。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与幼儿积极互动,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然而,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个别幼儿在创作时,仍然比较依赖教师的引导,缺乏自主创新的勇气,这可能与平时给予幼儿自主创作的机会不够多有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给予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另外,在展示与分享环节,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幼儿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表达自己的作品,导致分享不够深入。下次活动可以适当调整时间安排,让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内心感受,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颜色》】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颜色教案及反思05-06
小班美术教案认识颜色07-11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蘑菇》09-08
小班语言教案:送颜色教案及教学反思11-03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玩颜色》附反思04-06
小班美术教案:彩旗飘飘教案及教学反思10-16
小班美术教案与反思06-10
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06-20
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