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音乐教案:春天里来(通用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教案:春天里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教案:春天里来 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进一步学习借助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
3.体验自主学习、合作演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歌词图片。
2.幼儿已有关于春天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出活动。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喜欢春天吗?
2.出示字卡,感知歌曲名称。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春天的歌曲,歌名叫"春天里来"。
(二)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1.范唱歌曲,初步了解歌词内容。
教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2.学习副歌部分。
教师:你们看这幅图片在歌曲里它是怎么唱?(啷里个啷)
(1)欣赏歌曲,出示三副拨浪鼓的图谱。
教师:听一听这种拨浪鼓的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哪一次最长?
(2)讨论拨浪鼓的不同。
教师: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几个拨浪鼓一样吗?(不一样)它们长的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就不一样,一种发出"啷"的声音,一种发出"啷里个"的声音。你们想一想,到底哪种鼓会发出"啷里个"的声音呢?为什么呢?
(3)逐句学念副歌。
(4)学唱副歌
3.将歌词填完整。
(1)根据幼儿回答填入相应图片。
教师:"瞧我们这边还有图片呢,这些歌词卡片放在哪里合适呢?"
(2)再次演唱,检验对错并修改。
教师:"我们放的`对不对?用什么方法来检查?"
(3)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教师:现在我要考考你们了,每幅小图片上说的是什么内容?
(三)看图谱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看图完整唱出歌曲2遍。
2.发现并解决歌唱中的困难,进一步学唱歌曲。
教师:"你们有没有学会?还有哪里感到有困难的?"
3.完整演唱。
(1)幼儿尝试自己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我们再唱一次看看困难解决了是不是好一点了。
(2)幼儿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这次老师不唱了,看你们能不能唱对,有没有唱出春天里快乐高兴的心情。
三、合作演唱
1.幼幼对唱:一半唱歌词,一半唱副歌部分并交换
2.师幼对唱:除了和小朋友合作演唱,我们还可以和谁合作演唱?
3.与听课老师的互动演唱四、结束活动家园共育:回家唱给大人听。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全园展示活动。现在正是春季,这个活动正好贴合这个季节。活动的设计来源于太仓的优秀教案。我对这个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歌词设计了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将歌曲的副歌部分前置,通过倾听分辨出副歌是由一连串的拨浪鼓发出的声音,再通过形象的拨浪鼓图片,帮助幼儿倾听分辨对比拨浪鼓的不同声音及重复次数,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副歌的唱法。再通过倾听说说歌曲的内容,用排图片来理清歌词顺序,最后用图片递减的方式帮助孩子记忆全部歌词。整个活动环节紧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很浓。
大班音乐教案:春天里来 2
一、了解歌曲内容。
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我们身边的许多动物、植物还有人都有什么变化?今天罗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春天的歌,下面请大家欣赏歌曲,听一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点击音乐按钮)
1、歌里都唱了些什么?(花衣裳、百花香、温暖的太阳、田野和山冈、蝴蝶和蜜蜂等)
2、有的地方没听清,那就再听一遍,这次可要仔细听。(幼儿将听到的说出后,分别将相应的小图片放在总图谱的下边。)(小手形状向下时点击相应按钮出现图片)
二、学习副歌部分。
1、出示拨浪鼓的图片,你们看,这副图应该怎么唱?(点击第二条横线)
2、下面请你们再欣赏一遍歌曲,听一听这种拨浪鼓的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那一次最长。(幼儿说出后点击拨浪鼓图片)
3、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几个拨浪鼓一样吗?
4、他们长的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一种发出“啷”的声音,另一种发出“啷里个”的声音。你们想一想,到底哪种鼓会发出“啷里个”的'声音呢?
5、为什么?
6、那我们把第一副图上的鼓连起来念一遍。
7、还有两副图,如果老师不带你们念,你们自己能念出来吗?
8、春天到了,你们的心情怎样?我们用高兴的快乐的声音来再来念一念,好吗?
9、下面跟着音乐,我们在“拨浪鼓”的地方一起唱,其他地方不唱。
三、初步看图谱完整学唱歌曲。
1、刚才唱歌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图上还有好多空的地方)
2、那表示什么意思呢?
3、每副小图片应该摆放在什么位置上呢?你们先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待会再告诉大家。(教师引导幼儿边商量边摆放图)
4、商量好了吗?谁愿意来摆。
5、有些小朋友的摆放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到底谁正确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可以再听一遍歌曲)引导幼儿说出每副图片的正确位置,幼儿说出后,(小手形状向上时点击相应的按钮图片到自己的位置)
6、现在我来考考你们:每副小图上说的是什么内容?
7、下面请你们看着图片,跟老师一起唱歌。(点击伴奏按钮)
8、刚才小朋友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唱的,这次老师不带,你们自己试一试。(点击伴奏按钮)
四、幼儿合作演唱歌曲。
1、下面我们换一种方法来演唱,一半人唱主要歌词,一半人唱“啷里个啷”。注意唱出我们在春天里快乐高兴的心情。(点击伴奏按钮)
2、你们除了和小朋友合作演唱以外还可以和谁合作呢?(老师、客人老师)
那我们问一问客人老师,“你们想唱那一部分?”和客人老师合作时如果你不记得歌词了应该怎么办?(看图片)(点击伴奏按钮)
五、为歌曲加上乐器
罗老师今天还带来了许多的乐器宝宝,他们觉得今天小朋友们唱的非常好,他们也想和你们合作一起演唱这首歌,你们愿意和他们合作吗?
教师分配角色,幼儿拿乐器和客人老师一起一边演奏一边演唱这首歌曲(回到封面)
六、创编活动
春天万物都发生了变化除了我们今天歌里唱的以外还有许多,下去以后我们在编一编。
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是一首老歌,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会唱,只是歌词有些不一样。回家后,你们可以教他们唱唱我们的歌,还可以和他们合作演唱。
大班音乐教案:春天里来 3
教学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基本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自然的声音唱歌,练习分句演唱。
3.对唱歌活动感兴趣,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今天,我们学唱一首春天的歌《春天里来》。
二、欣赏歌曲,熟悉、理解歌词。
1.教师有表情地示范演唱。
2.提问歌词。
即时出现图片,理解歌词。
3.教师再次范唱。
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正确排列图片。
三、练习演唱歌曲。
1.看图片完整演唱歌曲。
2.多形式分句合作演唱歌曲。
四、边唱边出活动室,结束。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全园展示活动。现在正是春季,这个活动正好贴合这个季节。活动的设计来源于太仓的优秀教案。我对这个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歌词设计了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将歌曲的副歌部分前置,通过倾听分辨出副歌是由一连串的`拨浪鼓发出的声音,再通过形象的拨浪鼓图片,帮助幼儿倾听分辨对比拨浪鼓的不同声音及重复次数,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副歌的唱法。再通过倾听说说歌曲的内容,用排图片来理清歌词顺序,最后用图片递减的方式帮助孩子记忆全部歌词。整个活动环节紧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很浓。
大班音乐教案:春天里来 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借助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并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一张,歌词图片。
2、幼儿已有关于春天的认知经验。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教师范唱。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春天里来》,请大家听一听。
二、了解歌曲内容。
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师:好的,既然还有地方你们没听清楚,那我就再唱一遍,这次可要更仔细听。(幼儿把前面未说出的歌词补充完整,教师出示所有小图片放在总图谱下方。)
三、学习副歌部分。
1、师:(出示拨浪鼓的图片)你们看,这幅图应该怎么唱?
幼儿:啷里个啷!
2、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因为拨浪鼓摇起来的声音就是这样的。
3、师:好,下面请你们再欣赏一遍歌曲,听一听这种拨浪鼓的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哪一次最长?(一共3次,最后一次最长。)
4、师:小朋友们的耳朵真灵!(教师边说边把三幅拨浪鼓图分别摆在总图谱的相应位置上。)
5、师:(教师手指第一幅拨浪鼓图。)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几个拨浪鼓一样吗?(幼儿回答)
6、师:它们长得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就不一样,一种发出“啷”的.声音,一种发出“啷里个”的声音,你们想一想,到底哪种鼓会发出“啷里个”的声音呢?(幼儿回答)
7、师:为什么呢?(幼儿:有绳子的鼓摇起来时,绳子晃啊晃,鼓声就像‘啷里个’。)
8、师:好,现在我们把第一幅图上小鼓的声音连起来念一遍。那第二幅图你们会念吗?我们把第三幅图也来念念。
9、师:春天到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我们用快乐高兴的声音跟着钢琴声来唱一遍拨浪鼓出现的地方。好吗?
四、初步看图完整学唱歌曲。
1、师:刚才唱歌时我发现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幼儿:大图上还有好多空地方。)
2、师:那怎么办呢?
3、师:每幅小图片应该摆放在大图的什么地方上呢?我来唱请一个小朋友听我的歌声把相应的图片放上去。 、4、师:现在,我们看着图片把这首《春天里来》给唱一遍好吗?
7、刚才你们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才唱出来的,这次老师不领唱了,你们自己看着图片试试看。
8、师:你们觉得自己唱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难唱,或者不会唱的地方?(幼儿回答)
9、师:刚才我们找出了自己的困难,这很好,现在你们再来跟着钢琴唱一唱,看看困难解决后唱得是不是比刚才好些了。
10、小朋友都唱的很好,那如果你们不看歌谱还会不会唱啊?如果忘记了怎么办?老师教你一个办法,小眼睛可以偷偷的瞄一眼歌谱,
五、幼儿合作演唱歌曲
1、师:下面,我们换一种方法来演唱,老师唱主歌部分,小朋友们唱‘啷里个啷’,好吗?
(老师幼儿合作唱)
2、师:除了老师和小朋友合唱,我们还可以和谁合作唱?(幼儿自由回答)
一半人唱主要歌词,一半人唱‘啷里个啷’。注意唱出我们在春天里快乐高兴的心情。
(幼儿幼儿合作唱)
3、师:这首《春天里来》小朋友们都会唱了,那现在我们加点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给我们的客人老师看,好不好啊?(幼儿:客人老师)
3、师:那我们来问一问客人老师,‘你们想唱哪了部分?’小朋友们和客人老师合作时,如果你记不得歌词了,怎么办?(幼儿:看图片)
4、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歌是一首老歌,你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会唱,只是歌词有些不一样,回家后,你们可以教他们唱唱我们的歌,还可以和他们合作演唱。
大班音乐教案:春天里来 5
活动设计意图:
1、这首歌是来自电影《十字街头》的小插曲,是早期大人喜欢唱的流行的歌曲。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旋律简单明了。
2、老师将这首流行歌曲的旋律与适合幼儿的歌词巧妙结合。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将流行歌曲,改编设计为音乐歌唱活动,活动关注幼儿快乐情感体验,以美好的春天景象为主线,配上动听的音乐旋律,幼儿特别乐于接受,吸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如何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3、体验通过自己探索学会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图谱一张,歌曲内容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歌曲,欣赏教师范唱。
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歌里唱了什么?
二、学唱歌曲
(一)初步学唱歌曲
1、讨论: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教师提问,并根据歌曲的内容出示相关的小图片。)
2、师:还有些小朋友还没有听清楚歌曲的内容,看着图,老师再唱一遍,看看有没有漏掉的。再次欣赏教师的范唱,师幼共同讨论歌里有哪些内容,并出示相应的小图片。(幼儿听第一遍时无法完整的记忆,教师再次范唱,根据幼儿的回答,补充相应的图片。进一步帮助幼儿完整地理解歌词)
3、利用拨浪鼓的小图片,学习歌曲的副歌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范唱,仔细观察辨别不同的拨浪鼓的小图片的区别,讨论并学习歌曲的副歌部分。(这首歌的难点在于拨浪鼓的的.节奏,本次活动以这为切入点,让幼儿先学习副歌部分,如:让幼儿首先观察辨别不同的拨浪鼓的小图片,讨论拨浪鼓出现了几次并学习拨浪鼓的声音和节奏。)
4、讨论歌曲的其他内容,并选择匹配小图片贴在图谱的相应位置。(通过让幼儿动手粘贴小图片这个环节,从而让幼儿达到记忆歌词的目的)
(二)针对幼儿学唱情况进行重点学习。
师幼共同看图谱完整演唱歌曲,并根据幼儿演唱情况进行重点练习。(教师摈弃传统一遍又一遍的唱法,巧妙的让幼儿主动提出自己觉的难唱的部分。如教师提问: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我们拿出来唱一唱的;有没有哪一句你觉的比较难唱的?)
三、尝试合作演唱歌曲。
1、幼儿分成两组合作演唱。一组唱拨浪鼓的节奏,一组唱有歌词的部分
2、幼儿和老师合作演唱。幼儿自己选择喜欢唱哪一部分。
四、向幼儿介绍这歌曲的出处。
大班音乐教案:春天里来 6
一、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春天里来》欢快活泼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歌词内容中描绘的春天景象,如花开、鸟叫等。
技能目标:鼓励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尝试用肢体动作(如模仿小鸟飞、花儿开放)表现歌曲的节奏和内容,能跟着音乐做简单的创编动作。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参与音乐游戏和歌唱活动的快乐,激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能熟练学唱歌曲《春天里来》,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难点: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和旋律节奏,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表现出对春天的理解和喜爱。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春天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包含盛开的花朵、飞翔的小鸟、嫩绿的小草等);《春天里来》的歌曲音频和伴奏;小鸟、花朵、小草等的头饰若干;节奏棒、沙锤等打击乐器。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春天有一定的观察和了解,知道春天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如天气变暖、植物发芽等。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感受春天
教师播放春天场景的图片或视频,伴随着轻柔的背景音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图片,知道这是哪个季节吗?春天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后,教师小结:“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鸟飞回来了,小草也发芽了,春天可真美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关于春天的歌,名字叫《春天里来》。”
(二)学唱歌曲
初次欣赏:教师播放《春天里来》的歌曲音频,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你们听到歌里唱了春天的哪些东西呀?” 引导幼儿说出歌词中提到的事物,如 “花儿开”“小鸟叫” 等。
再次欣赏:教师结合歌词内容,边播放音乐边做简单的动作(如双手做开花状、双手在身体两侧做小鸟飞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分句学唱:教师一句一句教幼儿演唱歌曲,提醒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注意跟上节奏。对于难唱的乐句,可重复教唱几遍。例如,教唱 “春天里来百花开” 时,强调 “百花开” 的欢快节奏。
完整演唱:幼儿跟着音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一旁用动作提示,鼓励幼儿大胆开口唱。
(三)动作创编与表演
引导创编:教师提问:“春天里,花儿是怎么开的?小鸟是怎么飞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出不同的动作。如有的幼儿可能用双手慢慢张开表示花儿开放,有的幼儿可能双臂上下摆动表示小鸟飞翔。
分组表演: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春天元素(如花朵组、小鸟组),戴上相应的头饰,根据歌曲内容和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教师播放音乐,各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幼儿为他们鼓掌。
集体表演:全体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感受表演的'乐趣。
(四)音乐游戏:“春天音乐会”
教师拿出节奏棒、沙锤等打击乐器,对幼儿说:“春天里的小动物和植物们要开音乐会啦,我们用这些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吧。” 教师讲解不同乐器的使用方法,如节奏棒可以敲打出 “哒哒哒” 的节奏,沙锤可以摇出 “沙沙沙” 的声音。然后播放歌曲伴奏,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跟着音乐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
五、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音乐区放置歌曲音频和相关头饰、乐器,让幼儿自由演唱和表演。
美工活动: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在歌曲中感受到的春天景象,并配上歌词,制作成小歌本。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和学唱歌曲《春天里来》,整体效果较好。在导入环节,春天的图片和视频成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进入到春天的情境中。学唱环节,幼儿能积极跟着教师学唱,大部分幼儿能熟练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
在动作创编环节,幼儿的积极性较高,能想出各种有创意的动作,如有的幼儿用蹦跳的动作表示春天里小动物的活泼。但也有少数幼儿表现得不够大胆,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和引导。在音乐游戏环节,幼儿对打击乐器很感兴趣,能跟着节奏进行伴奏,但部分幼儿在乐器使用上还不够熟练,需要在后续活动中加强练习。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春天的美好和音乐的魅力,达到了预设的活动目标。在今后的活动中,要更加关注个体差异,给予胆小的幼儿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同时,可增加一些与歌曲相关的音乐游戏,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
【大班音乐教案:春天里来】相关文章:
风从哪里来大班教案(精选12篇)03-28
大班教案《城里来了大恐龙》07-29
大班歌曲教案冬天里来(通用11篇)10-25
大班科学活动蝴蝶从哪里来教案02-17
大班音乐教案01-22
大班音乐教案05-01
大班主题我从哪里来教案(精选10篇)05-18
《城里来了大恐龙》大班语言教案07-13
大班春天教案08-03
大班春天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