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日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卫生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界卫生日教案 1
活动目的:
1、帮助幼儿了解世界卫生日的由来和今年的主题:城市化与健康。
2、结合春游活动,开展保护城市生活环境和“你扔我捡”的活动。
3、鼓励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时间:
4月7日。
活动参与人员:
4个小班的小朋友。
活动组织者:
各班老师。
活动过程:
一、 结合春游前提要求的谈话:
今天我们去梅兰苑春游都很开心,对吧?告诉你们今天是4月7日,还是一个节日,叫世界卫生日。你们知道什么叫世界卫生日吗?是说我们地球上所有的国家的人都要在这个日子里过这个节日,提醒大家要注意卫生。今年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城市卫生,少排放汽油和各种废气,多种绿树,保护城市整洁,这样我们在城里生活的才会很健康,不生病。今天我们到梅兰苑去春游,该怎么样做到讲卫生呢?不乱扔垃圾,爱护绿化,帮忙小区里看到的垃圾捡起来。
二、带幼儿春游,提醒幼儿不破坏绿化,将吃下的垃圾装塑料袋里。开展保护小区环境健康小卫士“你扔我捡”的活动。
三、回到教室后,进行对幼儿用餐、入厕前等生活环节的'谈话。
我们小朋友今天特别能干,在春游的时候能注意卫生,不乱扔垃圾,还帮忙小区里看见的垃圾捡起来,真是个保护城市环境的乖宝宝。那说说看,到了教室里后我们怎么样注意卫生呢?
师总结:把垃圾扔垃圾篓里,饭前便后洗手,进餐注意桌面和衣服干净等等。
四、在平常的日常活动中,经常督促、鼓励幼儿做个卫生宝宝,并让幼儿回去和家人宣传世界卫生日的含义,提醒家人从身边做起保护城市健康。
世界卫生日教案 2
活动主题:
讲卫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活动口号:
我健康,我快乐!
活动过程:
一、 唱队歌导入活动主题。
二、 班主任向大家简介“世界卫生日”的由来。
为了纪念1946年7月22日,61个国家签署的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被正式批准,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1948年6月-7月)决定将每年的 7月22日作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考虑到7月22日绝大多数的国家教育机构和学校都已放假,无法参加这一庆祝活动,决定自1950年起将4月7日《组织法》正式生效的日子作为 “世界卫生日”,并为每年的卫生日选择一个与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的主题,旨在提高全世界对某一卫生领域的认识,借激发起一项长期宣传活动,促进在该领域工作的开展。世界卫生日期间,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举行庆祝活动,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三、历届世界卫生日主题
1952 年:在清洁的环境里健康地生活
1953 年:健康就是金子
1955 年:水,健康的镜子
1974 年:清洁的食物,更好的身体
1980 年:要吸烟还是要健康,任君选择
1994 年: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
1996 年:创建卫生城市,为了美好生活
2003 年:让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环境
2004 年:道路安全,防患未然
四、师生互动话“健康”
1、师生谈生命的可贵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师:“今天的4月7日是第63个“世界卫生日”,我们的活动主题是“卫生与健康”。
春季是个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怎么样预防各种传染病呢?
生: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选取代表发言,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健康知识。
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水果,不挑食,注意根据天气冷暖变化添加衣服,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2、生活中的`小细节也会导致疾病,你关注到了吗?
师:提出“六勤五不”建议,
“六勤”即:勤洗头手、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刷牙漱口;
“五不”即: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和不清洁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垃圾、不乱丢果皮纸屑;
3、破陋习,减危害
师:其实身边的许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坏习惯,你遇到过哪些看不惯或认为不好的情况?你准备怎么办?
生热烈讨论了身边常见的各种陋习及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师小结:“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五、“健康大家行”
“让我们携起手,共同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为创建优美、整洁的校园、社区,为爱护自己的地球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吧。”
世界卫生日教案 3
活动目的及主题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今年的主题为“城市化和健康”,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幼儿园通过开展一系列世界卫生日宣传教育活动来增强幼儿的卫生健康意识,并使卫生健康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幼儿的内心并且体现于行动。
目标
1、让孩子知道做好个人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让幼儿知道每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
3、使孩子知道讲卫生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愉快的情绪、同时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
活动准备
1、一些正确的讲卫生习惯的照片;
2、课前教导幼儿一些关于讲卫生的知识;
3、教学课件PPT准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告诉幼儿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
二、讨论讲卫生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事情。
1、要想做一个干净的,讨人喜欢的孩子,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从早上来说吧:起床后,要做些什么事情? 请幼儿回答。(洗脸、刷牙等等)
2、来到学校后,又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事情呢? 指名幼儿回答。(不要在地上打滚、脏了要洗手等等) 老师提问:每次吃饭前,我们要做一件什么事情?(洗手) 吃完饭排队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呢?(饭后别乱跑)
3、放学回家后,又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事情呢? 请幼儿回答。给予鼓励性评价。
4、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清洁又卫生的宝宝,身体才会长得棒棒的。
5、咱们一起来编一首儿歌,怎么样?
太阳眯眯笑,我们起得早。手脸洗干净,刷牙别忘掉。饭前洗洗手,饭后别乱跑。 清洁又卫生,身体长得好。
6、多种形式念儿歌。
三、活动延伸:
1、希望小朋友们每天都做一个讲卫生的乖宝宝,从小养成好习惯。
2、做讲卫生的“小小宣传员”,告诉身边的同伴,一定要讲卫生,身体才会棒棒的。
附:儿歌《讲卫生的乖宝宝》
太阳眯眯笑,我们起得早。
手脸洗干净,刷牙别忘掉。
饭前洗洗手,饭后别乱跑。
清洁又卫生,身体长得好。
世界卫生日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世界卫生日的起源和意义,明确个人卫生在其中的关键地位。
2.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等个人卫生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世界卫生日相关知识的讲解。
正确个人卫生方法的示范与指导。
2. 难点
引导学生将所学个人卫生知识转化为日常持续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每年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全世界都在关注卫生健康,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引发学生思考。
展示世界卫生日的标志图片,引出世界卫生日,简单介绍其设立的背景,即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将每年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旨在唤起各国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视。
2. 知识讲解(10分钟)
详细讲解世界卫生日的意义:强调这一天是为了普及卫生知识,让人们意识到良好卫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行动,共同营造健康环境。
阐述个人卫生与健康的紧密联系,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各种疾病,影响学习和生活。
3. 个人卫生方法演示与实践(15分钟)
正确洗手方法
教师示范“七步洗手法”,边示范边讲解: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内);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外);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夹);弯曲各手指关节,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揉搓,交换进行(弓);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大);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立);清洗手腕,交换进行(腕)。每个步骤至少揉搓15秒。
学生在座位上跟着教师的口令进行洗手动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不规范动作。
正确刷牙方法
利用牙齿模型,教师演示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齿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4 - 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毫米,每次只刷2 - 3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每个牙面都要刷到,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使用牙齿模型进行刷牙练习,其他学生观察并指出问题,教师点评指导。
4.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重点,强调世界卫生日对个人卫生的重视以及正确个人卫生方法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给家人演示正确的洗手和刷牙方法,并和家人一起制作一周个人卫生习惯打卡表,记录每天的执行情况,下周在班级分享。
世界卫生日教案 5
活动目标:
1. 了解世界卫生日的起源及意义,知道4月7日为世界卫生日。
2. 初步认识个人卫生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勤洗手、爱整洁的意识。
活动准备:
世界卫生日动画短片(如《邋遢大王奇遇记》片段);
洗手步骤图、肥皂模型;
卫生习惯卡片(如刷牙、剪指甲等图片)。
活动流程:
1. 导入:播放动画短片,提问:“为什么邋遢大王总是生病?”引导学生讨论不讲卫生的危害。
2. 知识讲解:
介绍世界卫生日的由来(1946年设立,关注全球健康问题)。
展示洗手步骤图,师生共同学习“六步洗手法”,并模拟洗手动作。
3. 互动游戏:
“卫生习惯大比拼”:学生分组抽取卡片,表演正确的卫生行为(如刷牙、整理书包等)。
4. 实践任务:
课后与家长一起制作“卫生打卡表”,记录每日洗手、刷牙情况。
世界卫生日教案 6
训练目标:
1、认知目标:
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生了解自身在为班级保持卫生方面需做的努力。
学生明确班级是全班同学共同的集体,应共同为制造班级良好卫生环境奉献力气。
2、行为目标:
学生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共同保持班级卫生有序。
3、情感目标:
学生树立肯定的行规意识,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预备:
1、全班发动,全体同学共同出谋划策收集素材,为集体和小组争论供应依据。
(1)通过班级日志,同学观看,照片采集等方式收集班级中同学讲卫生和破坏班级卫生环境的现象。
(2)学生回忆和记录自己在参加大扫除和每天值日劳动的心得。
2、环境布置。
教学过程:
一、聚焦你我他,引入主题
1、把范围圈定在班级教室的卫生片段,图片展现卫生状况良好的环境面貌。
2、展现班级日志,表彰乐观参加班级卫生劳动和维护的同学,树立典范。
二、班级实事面面观
1、短片和图片展现,呈现班级中的各项事务(课间教室里杂乱的环境;局部同学为布置班级环境劳碌)。
2、师生争论:班级卫生维护事务应由谁担当?
目前是谁担当了班级卫生维护的事务?
三、班级卫生职责知多少,我能担当有多少
1、争论:明晰班级卫生事务详细有哪些并制定细目。
2、测一测:你是讲卫生,爱卫生的人吗?
3、争论:结合班级卫生事务,怎样做个讲标准,爱卫生的`人。
认领班级卫生事务,全班同学进一步明确各拘束班级中担当的职责。
四、总结拓展
1、教师点明班级是全体同学共同的生活环境,需要共同维护和建立并作总结
2、通过教室内绿绒板展现和班级日志等载体反应学生们对于班级卫生事务的参加,也做为鼓励的机制。
世界卫生日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世界卫生日的由来和意义。
2. 掌握基本的个人卫生知识,如正确洗手、刷牙等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世界卫生日相关知识的介绍。
正确卫生习惯方法的传授。
2. 难点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卫生知识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是专门为了提醒大家要注意卫生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展示世界卫生日的.相关图片,引出本节课主题——世界卫生日。
2. 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世界卫生日的由来:1948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决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旨在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们对卫生领域的素质和认识,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介绍世界卫生日的意义:通过这一节日,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让人们重视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3. 个人卫生知识讲解与演示(15分钟)
正确洗手方法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七步洗手法”,即内、外、夹、弓、大、立、腕。内: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外:掌心对手背,两手交叉揉搓;夹: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揉搓;弓:十指弯曲紧扣,转动揉搓;大:拇指握在掌心,转动揉搓;立:指尖在掌心揉搓;腕:清洁手腕。
演示:教师亲自示范“七步洗手法”,一边示范一边强调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时长,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学生练习:让学生在座位上跟着教师的口令进行洗手动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正确刷牙方法
讲解:介绍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毫米,每次只刷2-3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
演示:利用牙齿模型,教师演示巴氏刷牙法的具体操作过程,让学生看清每个动作。
学生练习:请几位学生上台,使用牙齿模型进行刷牙练习,其他学生观察并指出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卫生习惯是需要注意的,如勤洗澡、勤换衣服、不随地吐痰、保持室内通风等。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强调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将今天所学的正确洗手和刷牙方法教给家人,并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份一周卫生习惯打卡表,坚持一周记录自己和家人的卫生习惯执行情况,下节课进行分享。
世界卫生日教案 8
一、目标
1.了解健康概念。
2.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关注环保、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活动
1.创设环保主题的情景角色游戏,引导幼儿了解环境保护重要性。
2.展示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会选择健康的食品。
3.现场观察照片和幼儿的生活场景,教授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措施,例如:回收使用废物、限制用电、保存自然资源等。
4.活动完成后,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并给出相应的鼓励。
三、实施步骤
1.游戏环节
教学目的:引导幼儿了解环境保护重要性。
具体实施步骤:
(1)老师带领幼儿跳舞,当音乐停止时,老师会告诉幼儿现在要拯救哪一种动物。幼儿从盒子里抽出一个动物图画,把它们放在画板上或地上,像救助站一样,让其他幼儿选择拯救什么动物。
(2)指导幼儿收集废纸张和塑料瓶,让他们体验回收和分拣垃圾的过程,并了解到废弃物的价值。
(3)教授幼儿植物的种植方法,让他们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感觉到大自然用广博的怀抱守护每一个生命。
2.图片展播环节
教学目的:引导幼儿学会选择健康的食品。
具体实施步骤:
(1)教师将一些啤酒、可乐、薯片等不健康食品的图片贴到一面墙上,将一些水果、菜、牛奶等健康食品的图片贴到另一面墙上。
(2)教师要求幼儿依次走过图画站,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图片,并在选择的图片下面用小彩纸划出一个大“√”代表自己喜欢的食物。
3.环保实践环节
教学目的:教授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措施,例如:回收使用废物、限制用电、保存自然资源等。
具体实施步骤:
(1)让幼儿提出自己日常生活中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例如:走路或骑车代替开车、关闭所有用电器设备、节约水资源等。
(2)引导幼儿自己采取行动,例如:教育幼儿回收利用废弃物、清洁周边自然环境等,这样可以让幼儿建立健康、环保与爱护自然的意识和行动。
四、结语
在教学活动中,准备好的实物和视觉效果,能够使幼儿更有趣味性,更直观的了解健康、环保的专业知识。通过指导幼儿了解、关注、学习维护健康和环境,教育幼儿自觉参与自身健康践行及环境保护中,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与世界卫生日的宗旨相符。
世界卫生日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晓世界卫生日中涉及饮食卫生的要点。
2. 掌握辨别健康食品与不健康食品的方法,了解饮食卫生知识。
3. 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身体发育。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世界卫生日关于饮食卫生的理念传达。
饮食卫生知识的传授,如食品选择、储存、烹饪卫生等。
2. 难点
引导学生抵制垃圾食品诱惑,养成长期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对比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世界卫生日所关注的众多卫生领域中,饮食卫生至关重要。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引发学生思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展示一些美味但不健康的食品图片(如油炸薯条、高糖饮料)和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图片(如新鲜水果、蔬菜、全麦面包),让学生初步辨别。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世界卫生日对饮食卫生的倡导,强调合理饮食、安全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关键作用,呼吁人们关注食品的来源、加工过程和储存方式等。
讲解饮食卫生知识:
食品选择:要选择新鲜、无污染、有质量保证的食品。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成分表等,拒绝“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多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食品储存:不同食品有不同储存方法,蔬菜水果一般冷藏保存,肉类若短时间不吃应冷冻,米面等主食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发霉变质。
烹饪卫生:烹饪前要洗净食材,厨具要保持清洁,生熟食品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烹饪过程要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蛋类等食品。
3. 对比分析与讨论(15分钟)
对比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的营养成分、对身体的影响,如健康食品能提供丰富营养,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功能运转,而不健康食品可能导致肥胖、龋齿、心血管疾病等。
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饮食卫生,如在学校食堂就餐时的注意事项,在外就餐如何选择卫生的餐厅,如何拒绝路边摊不卫生食品的诱惑等。
4.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重点,强调遵循世界卫生日饮食卫生理念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天的饮食情况,分析哪些食物是健康的,哪些需要改进,制作成手抄报,下周一在班级展示。
世界卫生日教案 10
教学目的:
(1)根本了解人体的正常构造及各部件的术语名称,学会了坐、立、行及读书、写字正确姿态。
(2)能自觉、自主地搞好个人卫生及爱护眼睛和牙齿,懂得克制和战胜不良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非一朝一夕之力能行,功在持之以恒。
(3)居家、旅行、郊游、体育运动、游泳等的留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4)初步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知道花草树木,对改善环境的作用,自觉爱护环境、爱惜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丢瓜皮果壳、杂物、垃圾。
(5)增加了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力量,以到达防病保健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手的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怎样保持手的卫生。
教具预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手的卫生
1、上课开头让同学相互检查手,看手是否洁净,是否剪指甲,导入新课。
2、授新课,提出问题:
(1)脏手吃东西会引起什病?(蛔虫、蛲虫、腹泻、痢疾、病毒性肝炎)
(2)什么状况下应洗手?(饭前便后、劳动嬉戏后、接触过病人和病人用过的东西)
(3)为什么不能留长指甲?(指甲缝的污垢中藏有更多的细菌和虫卵)
(4)结合挂图说说怎样洗手?(要仔细、流淌水、用肥皂、全洗到、不马虎、要擦干、勤洗手、不留甲,不借用别人的东西擦手,更不要在衣服裤子上擦)
3、效果考察,利用晨检或抽查,检查学生手的卫生。
4、课后了解学生是否养成饭前、便后、劳动后、嬉戏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二、不吃变质的食物
1、什么是变质的'食物?指沾有细菌、毒素和虫卵的食物,食用这些食物就会引起食物中毒。哪些是简单变质的食物(罐头、水果、肉类等)。
2、食物中毒的病症: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无力等,严峻的还会危及生命;被污染的食物被食用后,还可引起痢疾、伤寒、肝炎及寄生虫等传染病。
3、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四人小组争论、记录,派代表答复。
4、教师小结:吃洁净的食物,腐败、有异味、溃烂不洁的食品和水果不能吃,餐具清洁,小摊上的东西不要乱吃,购置食品要留意。
三、爱护视力
1、近视眼的形成。
眼睛在看6米以外的东西时,不用加强屈光度便能看清晰,但看米以内的东西时,就必需加强屈光度才能看清。要加强屈光度,就需要眼肌肉收缩,就像照相时照相机调焦距一样。看的东西越近,调整活动就越强;看近距离的东西持续时间太长,中间又无适当休息,就会使眼睛因长时进展调整活动而疲惫。久而久之,收缩的肌肉便不能自然放松,使眼睛只适合看近物而消失近视状态。但这种近视状态开头时不肯定是真正近视,若不准时治疗,又不预防,以后就可能进展为真正的近视,到此时进展预防和治疗就比拟困难了。
2、用眼卫生。
学生不留意读书写字姿态,字迹模糊色浅,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环境下看书写字,躺在床上、走路、坐车看书等等不良习惯,都易使屈光调整活动加强,使眼肌持续地紧急收缩,而且由于过度、长久地调整活动,造成了代谢产物的蓄积,进而刺激眼肌加强收缩。虽然近视眼发生的缘由许多,可以遗传,但学生的近视眼主要是后天造成的。缺乏某种养分素,也简单得近视。
四、爱护视力的方法
①字迹要工整。
②看书写字时眼睛距离书本不少于0.25—0.3米。
③连续看书写字半小时左右,就要5-10休息分钟。
④不在光线太暗或太强的地方看书,不在卧床、走路和乘车时看书。
⑤戴眼镜的学生,每日要清洗干净镜片和镜架。
五、电视荧光屏对眼睛的损害
电视荧光屏上的画面是90万个闪动的小光点组成,看电视时就像在晃动的车中看书一样,眼睛极易疲惫。尤其是近距离看时,光点更明显,眼睛受影响更大,调整屈光的强度也加强,眼睛更易疲惫。按35—46厘米电视机计算,距离应是荧屏对角线的5倍,最小不少于2米距离。
六、看电视的用眼卫生
电视画面的亮度同四周环境的亮度相差悬殊时,眼睛也简单疲惫。晚上看电视时屋内应开一盏灯(8瓦以下),置于观看者后上方;白天看电视应用有色窗帘拦住门窗,将亮度和比照度调整到适宜的状况。
眼睛平常以向前下方及正前方观看居多,尤其以向前下方观看最为舒适。电视机应放置于观看者的前下方。躺着看电视,头颈部肌肉特殊紧急,眼睛处于由下向上观看状态,易使眼睛疲惫而损害视力。连续观看电视时间太长,又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对视力、血液循环、关节和肌肉都有不良影响。因此,看电视时间半小时后,应按摩眼眶四周,或闭眼休息一会,能做眼保健操。同时,活动身子,使肌肉、关节得到松弛、休息,也利于血液循环。
世界卫生日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世界卫生日”的历史和意义。
2. 掌握基本的保健知识,如洗手、刷牙等。
3. 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世界卫生日?
华丽的定义: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纪念日,旨在提高全球卫生水平和人类健康状况、鼓励人们关注健康、提供健康信息和服务。
简单地说:世界卫生日就是为了让我们都过得更健康!
2. 为什么要过世界卫生日?
因为我们每天都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水、吃健康饮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我们也有可能生病,需要医生的`帮助。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预防疾病,使自己、家人和朋友都过得更健康。
3. 如何过世界卫生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卫生日。
一、洗手
洗手是很重要的,它可以防止细菌和病毒感染我们的身体。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环节洗手:
1. 吃饭前洗手
2. 上厕所后洗手
3. 玩耍后洗手
4. 接触脏物后洗手
二、刷牙
刷牙可以防止口腔疾病,如龋齿和牙周炎。我们需要每天早晚各刷两次,每次刷两分钟,使用牙膏和牙刷。
三、饮食习惯
饮食也很重要,我们要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每天需要吃五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限制含糖饮料和垃圾食品的摄入,保持餐前洗手、爱惜食物等好习惯。
四、运动习惯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我们可以每天早晚进行体育锻炼,晚上要早睡早起,白天要经常进行开窗换气健脑运动,不玩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
老师拿出世界卫生日的宣传海报,向学生介绍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大家知道什么是卫生吗?
2. 导入
通过简单的图片和视频,讲解什么是卫生,如何维护卫生等。
3. 实践活动
适当调整教室的布置,制作卫生角落,设置卫生生活场景。引导孩子洗手、刷牙、做体操、讲究卫生、保护眼睛等,提高幼儿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意识。
4. 达成
对于见到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得好的幼儿,鼓励和表扬,提高其积极性和自信心。
5. 总结
通过让幼儿学习如何保持健康卫生,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如何维护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幼儿可以提高自己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
四、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可以掌握基本的保健知识,了解“世界卫生日”的历史和意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卫生意识与保健能力。同时,通过互动交流,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社交交往、团队协作等社会交往能力。
【世界卫生日教案】相关文章:
世界卫生日中班健康教案04-28
世界卫生日活动教案(精选6篇)04-03
世界卫生日小班教案(通用16篇)11-03
小学世界卫生日教案(通用7篇)04-03
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总结09-01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计划05-30
世界卫生日主题征文09-03
世界卫生日与健康的作文01-27
世界卫生日活动方案05-29
有关世界卫生日的口号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