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入学教育》教师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入学教育》教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入学教育》教师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要求】
1.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
2.通过指导看图,激发小朋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明白怎样才是一名小学生,怎样才是一名好学生;
3.培养爱学习、会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看图、明意、表达的能力,加强学习常规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看图,交待方法(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后看什么),渗透思想教育,培养理解、表达、观察、思维能力。
【教学思路】
根据“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学思路应以“弄懂图意、理清脉络、边看边议、形式多样”为主。一要注意师生双边活动,二要渗透思想教育,三要注意活泼多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入学教育”的预期目的,才能为下一步转入正常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具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或大幅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我是小学生。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
小朋友,我们从今天起就是一名小学生了。和过去比,我们有了哪些不同呢?(突出“书包、学习用具”等)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出示幻灯片或挂图。
二 指导学生看图。
这么多小朋友,他们到哪里去?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突出“背着新书包”)
(指导小朋友由近及远仔细看图)空中飞翔着两只可爱的和平鸽;远处是建造在崇山峻岭间雄伟的万里长城。
三 理解图意。
(理解图意可与指导学生看图同步进行,边看边议)
1.启发学生由远及近看图:
万里长城——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你去过长城吗?
两只可爱的和平鸽——飞翔在祖国的蓝天,象征着我们少年儿童在祖国和平的环境下幸福成长;
许多小朋友——穿着鲜艳的服装,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
2.提问:图上的小朋友们为什么穿着各种不同的衣服?(我们伟大的祖国由56个民族组成,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亲如一家,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1)你能说出他们各属哪个民族吗?
(2)你(或爸、妈……)去过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吗?亲眼见过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小朋友吗?
3.谁能说一说此时这些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自己仿佛就是其中一员)
四 联系实际。
1.我们今天是一名小学生了,就该做到哪些呢?(尊敬师长、友爱同学、遵守纪律、热爱学习、讲究卫生……)
2.你喜欢上学读书吗?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呢?(学好知识,练好本领,将来长大了,建设祖国。只有祖国富强了,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3.教《上学歌》:
太阳升,鸟儿叫,我背书包上学校。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懂礼貌,德智体,样样好,长大为国立功劳。
五 课堂小结。
1.指导小朋友看书第一页——我是小学生。老师打出的幻灯图片(或挂图)和课本上是一样的。
2.小结谈话:从现在起,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而是一名小学生了。每天背着书包上学校,学校里有很多同学,大家团结友爱,在一起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我们应该……(常规教育略),学好本领,炼好身体,将来长大了建设祖国、保卫祖国。article/
六 布置作业。放学回家,拿出新课本,打开“入学教育”第一幅图。请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认一认“长城”、“和平鸽”、“各族小朋友”,如果不认得,你要告诉他,并讲给他们听。还应该请他们回忆一下小时候第一次上学时的情景,讲给你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上课。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
1.我们是小学生,天天要背着书包上学校。学校里有哪些值得你喜爱呢?
(美丽的校园、敬爱的老师、许许多多小朋友……)2.老师教我们读书、识字,我们上课时应该怎么样呢?(课堂常规略,现在就看一看有哪些小朋友坐得好、仔细看、认真听……)
二 指导看第一幅图。
1.哪一位小朋友能说一说这幅图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上课。老师正在教汉语拼音。)
2.小朋友是怎样上课的?(重点)
(坐姿——上身、下身、腿脚、手臂……)(神态——面部表情、眼神……)(课本、文具盒摆放的位置……)指导小朋友仔细看图,指名发言面可稍广些,也可开展讨论。
小结: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发言,声音要响亮;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哪位同学要讲话,应先举手,老师请你站起来,才能发言。上课时,坐要端正、听要认真、勤于动脑、积极发言,这样,学习就会越来越好。
三 指导看第二、三、四幅图。
1.启发诱导。
上课了,小朋友们坐在教室里,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你看他们坐得多好!特别是下面这幅图上的小男孩儿。(从第一幅图转入看第二幅图)
2.指导看图。
(1)小朋友们看看,图上的这位小男孩儿坐在座位上干什么呢?(认真读书)
(2)他的'姿势怎样?(读书姿势——特别强调上身端正,两臂伸直,课本与眼距离一尺远)
(3)指导执笔方法。提问:哪位小朋友会握铅笔?请两位小朋友上讲台前示范给大家看一看。——对照第三幅图引导其他小朋友评议。(特别强调握笔时手指离笔尖一寸远)
同桌互相检查、评议,教师巡视,发现执笔方法正确的学生,可给予表扬鼓励。
(4)写字姿势——小朋友们都会握笔了,可会写字?写字时身体怎么坐?
对照第四幅图指名示范——特别强调胸口离课桌边一拳,眼睛离作业本一尺远。
(可指导小朋友在本子上练习划-(横)、|(竖)、○(圆圈),强调落笔不要太重。教师巡视指导,表扬好的,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地方,如有必要,老师也可示范。
四 小结:
我们是小学生,小学生上课应该坐得端正,认真听讲,会读,会写。(提出要求,强调“三个一”,即:眼离课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前胸离课桌一拳)。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不但要学习好,还应该身体好。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本第2页,入学教育“2.上课”,请小朋友们今后都能照着去做,我们还要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如有时间,还可带着小朋友看一看大哥哥大姐姐们是怎样上课、读书、写字的。]
[教学这一课,一定要注重实际训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外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
我们是小学生,小学生不但要会学习,还要会玩儿——“学得认真,玩得愉快”,在学和玩儿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使我们变得更聪明起来。就拿学语文来说吧,除了在课堂上专心学习外,还应该积极参加语文课外活动,读书小组、朗读小组、讲故事小组、游戏小组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入学教育的第3课——课外活动。
二 看图析意。
(这一课一共四幅图,可引导小朋友一幅一幅地看,边看边议,看说结合。)
1.指导看第一幅图——读书小组的同学在看课外书。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阅览室、书架、许多小朋友围着桌子在看书。)
(2)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图上几位小朋友的神态,进一步理解:他们是读书兴趣小组在活动。
(有的读到高兴处,情不自禁地笑起来;有的将读得有兴趣的地方,主动讲给邻坐的小朋友听;soft/有的似乎在商讨怎样才读得更好……)
(3)你喜欢参加“读书小组”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小学生要喜欢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课外书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这是对课本中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补充。我们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将来一定学有所成。不过,读哪些课外书,最好在老师指导下,有所选择。
2.指导看第二幅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四位小朋友在接受老师的辅导。)
(2)图的左下角站着的人是谁?她穿着什么衣服?手里拿着什么?正在干什么?(穿着桃红上衣蓝裙子的是老师,手里拿着语文课本,正在认真地听一位小朋友背诵课文)
(3)那位站着的小姐姐正在干什么?(在高声背诵课文)
(4)其他小朋友在干什么?(都在认真听)他们的表情怎样?(其中有两位还高兴得笑了)
教学这部分内容还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①朗读是学好语文的一种方法,要多练习朗读;
②有感情地朗读来自老师的正确指导;
③一个小朋友朗读,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欣赏),如需评议,应在朗读完以后进行。
小结:朗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朗读,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朗读,才可以品味出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朗读吗?你们愿意参加“朗读兴趣小组”吗?
3.指导看第三幅图——讲故事小组的同学们在练习讲故事。
(1)这些小朋友们正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位小姐姐正在讲故事,她讲得生动有趣(指导看图),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指导看图)。
(2)你喜欢听别人讲故事吗?
(3)你讲过故事给别人听吗?你会讲什么故事?
小结:参加“讲故事小组”,不但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还可以使我们的嘴巴变得更讨人喜爱。请小朋友人人都准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我们下一周开个“小小故事会”。
4.指导看第四幅图——卡片游戏小组的同学在做拼音游戏。
(教学这部分内容,因汉语拼音学习还没开始,老师最好先告诉小朋友: 这是拼音卡片……)
(1)前面戴帽子的这个小男孩儿手里拿着一张拼音卡片,上面的拼音是“学”;
(2)后面那两个小朋友共同拿着一张拼音卡片,上面写的是“好”;
(3)最后那位小女孩儿拿着的一张拼音卡片,上面写的是“生”。
小结:卡片游戏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做游戏,他们拿着三张拼音卡片,准备拼成词语“好学生”。看!他们玩得多么开心啊!我们将来学会了汉语拼音,也可以组织起来,玩卡片游戏。到那时,就要比一比,看谁汉语拼音学得最好了。
三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共看了四幅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怎样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要想真正学好语文,除了认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应该积极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在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巩固已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我们听、说、读、写的能力。
【附注】开展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首先要引起我们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当然主要靠在语文课上进行,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学生理解、表达、观察、思维的能力,还必须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认真观察生活,经常练习作文,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这就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有比较多的机会多看、多想、动手、动脑,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运用于实践。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教好语文这门学科,是摆在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非常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让我们面对现实,勇敢地接受这一任务,努力去完成这一任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理想教育。
【教学思路】
这幅图画面虽丰富多采,但稍嫌杂乱,有的内容不光同学们不熟悉,我们教师恐怕也很陌生。鉴于此,拟按层次(天空→陆地→海洋)出现画面为好,可循“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
我们是小学生,来到学校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知识、炼身体,将来长大了,同学们都想干什么呢?——展开讨论,可放开让同学们各抒胸臆,老师巡视……(然后请三四位有代表性的站起发言)
二 指导看图。
我们小朋友有的长大了想开飞机,有的想做一名科学家,有的想开大轮船……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来看一看“我们的理想”。
——出示大幅挂图(或用幻灯打出整个画面)
我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些什么呢?
(先简单看一下,告诉小朋友这是“小学生想象中未来的天空、陆地和海洋的景象”。)
(然后撤掉大幅挂图,画面上的内容按天空→陆地→海洋的层次,边出现、边认识、边议论,老师作适当引导)
1.天空——
航天飞机、卫星。
2.地面——悬挂式列车、楼房、花坛、树木;
太阳能汽车、联合收割机;
矿山、工人在开采矿石、汽车正往外运;
山坡上是雷达接收站;
山下是一片大森林、果园、暖房,瓜果、蔬菜丰收,正在外运——丰富人民生活。
3.海洋——
大轮船、气垫船——科学考察、捕捞、旅游……(至此,一幅完整的“理想教育”画面再次重现在学生面前)
三 理想教育。
小朋友,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看了这幅图,真是大开眼界!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你们想想,我们祖国将来会怎样?……
更美好的未来,靠我们去创造,我们从小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有学好了本领,将来长大了才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小朋友们,努力吧!
《入学教育》教师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玩东西,发言要举手。
2.会说“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3.学会正确的坐姿。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上课要遵守纪律,会说“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2.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的握笔写字的姿势。
教学过程
一、回忆参观,榜样教育
1.回忆参观:老师已经带大家去参观了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上课情况,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上课的'?
2.小结:大哥哥、大姐姐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二、指导看图,练习说话
1.引入: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图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看图:
(1)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丁丁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冬冬正在对丁丁说什么?
(4)图上哪些小朋友专心听讲?他们是怎么做的?
3.说话训练。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1)跟师讲。
(2)自由讲。
(3)指名练说。
(4)开火车练讲。
三、小结评比,树立榜样
1.表扬本节课专心听讲的学生,发红花。
2.自己回忆前几节课的表现,专心听讲的同学自己站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四、学习正确的坐姿
1.回忆引入:
(1)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上哪些课?时间长吗?他们是怎样上课的?
(2)现在,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在小学上课可跟幼儿不一样,一节课要上四十分钟,上午、下午都有课,不过并不是每节课都坐在教室里上。在教室里上课进,小朋友不能乱走、乱动、乱说,也不能吃东西,要坐得好好的。那么,上课时该怎么坐呢?
2.学习坐姿:
(1)看图说说:(示图2)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坐的?
(2)老师小结:凳子离开桌子一定距离,身子坐正,眼睛看前面,两只小手放在大腿上,可不能随便玩书包带、裤子或裙子,两只小脚要放平。
(3)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巡回检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正当姿势。
3.比赛练习:
(1)与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谁坐得好。
(2)同桌比一比。
(3)大组比一比。
(4)与老师比一比。
4.创设情境练一练坐姿。
(1)引入:每一堂课开始都有铃声,叫上课铃。上课铃一响,大家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静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2)学儿歌:
铃声响,进课堂,
课本铅笔放得好,
静等老师来上课,
比比哪个坐得好。
跟师念两遍。
(3)念完儿歌练一练。
五、小结,学儿歌。
这节课,我们知道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并且学会了正确的坐姿,希望大家争做认真上课的好孩子。
学儿歌:
我是小学生,
上课小手放得好,
小脚并并拢,
身子坐得正。
小眼睛仔细看,
小耳朵专心听,
说话先举手,
才是好学生。
边念边做动作。
网友讨论:
漂泊的风筝:很多老师在组织入学教育的时候都少不了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这种方法其实很有效,小朋友们一个个自由组合,乐在其中,效果很好,大家可以试试
救死扶伤:昨天我上课时,课堂上半节进展的比较顺利,可20分钟后,我就有点失控了。这时,我手里正好拿着一根粉笔,我突然来了灵感: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东西?”
孩子们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我的手上,齐声说到:“粉笔!”
我又用很神秘的语气问:“那你们想知道粉笔先生在说什么吗?”
这时,孩子们眼中透露出疑问的眼神。
有些孩子就举手回答……答案可想而知,五花八门。
然后我故作生气的样子说:“粉笔先生说呀,你们都在讲话,我都听不到老师在讲什么了。”
没想到手边任何的工具都是教学的手段,最起码可以让孩子们静上几分钟认真听课。
所以我要说的是:其实上课重要的是教学手段要丰富,新鲜,可以吸引孩子。
《入学教育》教师教学设计 3
教材简析:
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教师通过观察、说话、参观、演练等方法,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 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 依据画面的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3、 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教学准备:放大的课文图片。(幻灯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启发谈话。
1、 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今天早晨来上学,是自己来的,还是家长送来的?
2、 进一步导入:在学校门口,你看见了什么?(可以说看见的人,也可以说看见的物,还可以说看见的事。)
(二)、仔细看图,指导观察。
1、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联系实际说,也可以看图后比较说。)
2、 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可能在说什么?
3、 教师小结:小朋友来到学校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三)、说话演练,体会感情。
谈话:早晨,老师见到你们,说:“小朋友早!”你们应该怎样回答?平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放学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找小朋友进行演练。)
(四)教儿歌。
上学校
太阳公公起得早,
花儿点头对我笑。
背上我的小书包,
高高兴兴上学校。
第二课时
(一) 出示图片2,引入激趣。
出示图片2,教师引导:你知道他们在上什么课吗?你怎么知道?你认识这些字吗?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1、 观察图2:请你说说看到了什么?
2、 整理:A、小朋友坐得很端正。
B、小朋友听得很专心。
C、桌上的学习用品只有铅笔盒。
D、一个小朋友正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下面。
……
3、 培养学习习惯。
(1)、提出要求。
(2)、教师示范。
(3)、学生演练,教师检查、指导。
(三)、教学儿歌。
上课了
丁零零,上课了,
快进教室来坐好。
学习用品放整齐,
等待老师来上课。
老师说话认真听,
提出问题多动脑。
回答问题声音响,
大家夸我学习好。
《入学教育》教师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观察画面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要求】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懂得上课要遵守纪律,会说“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2、难点:
学会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的握笔写字的姿势。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演示法。
【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
1、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
2、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3、告诉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4、小组合作认识目录、页码、讨论一下怎样爱护语文书,在学生认识页码和目录的基础上,实践一下用目录去试着找找课文。
5、让孩子点课文,教师来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要入情、入境地去诵读课文,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
二、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图画、讲述图片意思
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生活还不了解。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
1、这是什么地方?
2、画面上有什么人?
3、他们在做什么?
4、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
5、请给第一幅图起个名字──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
三、情境演练
创设情境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
教师和学生一起模拟的相互问候;并告诉同学们每天第一次见面时见到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老师可和同学共同模拟练习。
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某某同学……
某某(起立):老师早!
老师:某某,你早!
(老师继续创设情境,相遇的地点可以分别是学校门口、校园里、办公室前、教室里……同学志愿扮演老师和学生,互相问早、问好。)
四、联系学校实际,把观察图画和观察校园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了解:
1、我们学校的旗杆设在哪里?
2、我们怎样举行升旗仪式?
3、我们学校有哪些专用教室,我们在那里上什么课?
4、我们学校的操场在哪里,那里有哪些体育和游戏设施,课间、课后我们应该怎样在那里游戏、锻炼?
5、图上还有一些同学在国旗下做什么?是怎样做的?你会做吗?通过观察图画,初步知道入学以后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去做。教师切忌用单纯的讲解,代替学生对画面的观察和感受。
五、进行模拟练习
创设情境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
在引导学生观察国旗的同时向学生简述参加升旗仪式的要求,并播放一段国歌,师生共同模拟向国旗行注目礼。
六、课堂拓展
让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能,把幼儿园和生活中的学到的都展示出来:
1、谁会讲故事、背古诗、猜谜语、写汉字、读拼音、说儿歌……
2、告诉学生其实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这些本领,而且在生活和幼儿园中小朋友们已经学到了不少,以此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的内容,消除与语文的陌生感,拉近与语文的关系。
3、推选故事大王。
七、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入学教育》教师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学校生活的一些侧面,感受老师的亲切,并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
2、初步了解语文课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
3、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了解学校生活、学习礼貌用语;掌握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
【教学难点】
了解学校生活、学习礼貌用语;掌握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
【教学准备】
教材放大挂图、录音机、磁带(国歌)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会唱《上学歌》吗?(请学生上前唱一唱)
现在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那小学生活和幼儿生活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瞧一瞧!
二、出示挂图,指导观察
学生自主观察画面,讲述画面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说说画面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
三、互动交流,学习内容
1、师生、生生共同讨论画面内容入学第一天,小朋友见到老师会说写什么?老师又会说写什么?
2、交流今天,我第一次见到老师怎样说,怎样做?老师怎样对我说?我的心情怎样?
四、联系实际,运用新知
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学校的旗杆在哪里?我们怎样举行升旗仪式?我们学校有哪些专用教室?我们在哪里上什么课?我们的操场在哪里?课间、课后我们该怎样做?
五、模拟练习,深入内容
教师创设情景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1、教师和学生模拟每天第一次见面时的相互问候。
2、播放国歌,师生共同模拟向国旗行注目礼。
六、拓展学习
1、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把所学的.演给爸爸、妈妈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在学校里看见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写的字、画的画了吗?他们做得好吗?其实你们更能干,只要你们肯努力学习,你们会比他们更有出息。
二、出示挂图,指导观察
学生自主观察画面,讲述画面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提问:
1、同学们在上什么课?
2、这些字你认识吗?谁愿意把这些字读给大家听?
3、教师总结学习汉字并不难,学了汉字,我们就能自己看书、看报、写文章,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只要你认真,你还能成为作家呢!
4、过渡要想成为一个好孩子,不但要认真学习,还要注意自己坐、立、行的姿势,那我们该怎样读书和写字呢?
三、看图说话,运用语言
1、学生自主观察图画,讲述图画内容。如怎样走?怎样拿书?眼睛和书本保持多远的距离?本子该怎样放?怎样执笔?
2、相互交流观察所得。
3、师生共同总结看书、写字的姿势。(教师用放大的挂图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自己正确的姿势引导学生。)
四、模拟训练
学生练习,教师逐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拓展性学习
把刚学到的常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并请求他们督促。
《入学教育》教师教学设计 6
课 题
入学教育
课型
新授 课时 2
目标
1、新生大体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喜欢上学、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课本、爱护课本。
教具: 投影片、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2、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讨论学习
1、你们喜欢学校吗?为什么?
2、讨论(出示投影):
(1)看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
(2)小学生在学校里都可以做那些事?你听说学校里还可以做哪些事?
三、情景练习
1、那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分别说了什么?读一读你认识的字。
2、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3、模拟练习
(1)情境一:师生交流(上学路上)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王小明同学……王小明(起立、鞠躬):老师早!老师:王小明同学,你早!
(2)情境二:生生交流(自我介绍)A、与同位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班级及其他情况。B、游戏:找朋友。学生在班内自由结交朋友,其他同学齐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A、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设一个情境。想好时间、地点、人物,可以有老师、家长、同学,自由练习对话。B、小组表演。
3、结合自己谈谈成为小学生以来上学的感受。
4、口语交际:根据画面内容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二、指导观察,了解图画内容。(出示投影片)
1、讨论:图上画了什么?
2、指导学生按照图画内容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3、他们说了些什么?请认识这些字的小朋友来读一读?
三、看看我们的语文书。
1、写上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
2、看看目录有什么用?
3、怎样找第4课?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找找第16课、第67页、写字表、查字表)
4、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爱护课本?(1)轻翻轻放(2)双手要保持干净(3)不乱写乱画(4)包好书皮(5)不乱仍课本
5、今后我们要经常比一比看看谁的课本保护得最好。
四、再唱《上学歌》。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唱《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采用讨论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
以游戏的'形式创设情景,使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练。
放手让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营造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
作业要求: 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入学教育》教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入学教育教学设计10-30
《入学教育》教学设计09-07
《入学教育》教学设计(精选11篇)08-08
《入学教育》教学设计(9篇)09-15
《入学教育》教学设计精选9篇08-16
《入学教育》教学设计9篇08-31
入学教育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07-07
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学设计06-23
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学设计09-29
《入学教育》教学反思(通用15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