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二哥第五自然段段落教学设计

时间:2025-06-30 11:06:37 小英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傻二哥第五自然段段落教学设计(精选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段落吧,段落是文章中最基本的单位。内容上它具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在文章中,段具有换行的标。究竟什么样的段落才是好的段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傻二哥第五自然段段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傻二哥第五自然段段落教学设计(精选6篇)

  傻二哥第五自然段段落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2. 引导学生理解傻二哥“傻灵傻灵”的人物特点,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人物形象。

  3. 体会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傻二哥“傻灵傻灵”的特点。

  2. 体会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从傻二哥干干净净的白衣黑裤,时髦的偏分头,讲究的大玻璃瓶感受到他的性格特点,作者细致的外貌描写已经在我们心中刻画出一个“傻灵傻灵”的人物形象。现在,咱们继续去看看,傻二哥还有哪些吸引了我们?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默读第五自然段,说说傻二哥的哪些地方最吸引你?

  (全班交流,老师预设)

  1.吆喝的动作

  a.你说到的是本段的第三四句话。(出示句子)哪些动作吸引了你? 板书动作(多指名,把动作说全)

  b.傻二哥的动作深深地吸引了你,你看得非常仔细,你也来演一演吧!

  c.(学生表演)通过你们的笑声我已经知道你们也被深深地吸引了。说说他的哪些动作让你们乐不可支?

  d.“伸伸腿”、“晃晃胳膊”、“咳嗽两声”“试试”

  师: 看前面两个动作,你们什么时候看到过或自己做过?(运动员比赛前)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热身、活动筋骨)按道理,热身后一定会有剧烈运动啊,他呢?(没有,只是吆喝)那他这样做有必要吗?为什么这么大张旗鼓地去做?(吸引人来看)傻二哥轻轻地就吸引了一大批人。

  谁再来做做“伸伸腿”的动作?(学生做)看看我这叫“伸伸腿”吗?(踹 蹬踢)我这明明就叫“伸伸腿”啊,“伸”不就是把弯曲了的肢体变直吗,这不是变直吗?(力度不大,所“伸伸腿”更准确)

  师:如果换成“伸腿”、“晃胳膊”呢?(师做动作)叠词写出了连续的动作,作者的用词十分准确。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过渡:还有那些动作让你们觉得有趣?勾画下来,选一两个词品一品。

  “弓”、“蹬” “放”、“捂”

  师:傻二哥的出场亮相可是非常郑重其事的,特别是“弓”和“蹬”是特别有力度的,你再试试?(学生读这句话)很用力呢。

  师:这样用力放声吆喝,猜猜多远的人可以听得到?(40、50米)傻二哥离看热闹的人只有1、2米远,而他的吆喝却能让几十米外的人听得见,他真的是吧这里当成戏台了,他要让离得最远的观众都能听清,你看他的打扮、热身、出场,到放声吆喝,都是以一个演员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他呢,只不过是个卖药糖的!怎么样,有趣吧。谁来读一读?(指名读1——4句)

  师:不管多么好笑,可他成功了。大人小孩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他看热闹。

  2.吆喝的腔调

  a.过渡:傻二哥吆喝的动作吸引了你,谁还被傻二哥吆喝的腔调吸引了?板书 腔调

  b.你们能说一说他的`吆喝怎样吸引你了?

  c.你们能模仿这样的腔调吆喝吗,赶紧自己练一练吧!

  d.谁来试着吆喝两嗓子?

  e. 大家评一评,他吆喝得怎样?(高低音配合)

  f.你们激发了许老师的兴趣,我也想吆喝吆喝,想听吗?

  g.大家评一评,老师吆喝得怎样?(多指名)

  h.我想,傻二哥一定比我吆喝得更好,他一吆喝,就招徕那么多人看他。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达到了)他不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吗?他聪明吗?

  3.晚上药糖瓶子的显眼

  a.过渡:他的聪明绝不仅仅表现在吆喝上,大家接着往后看,你们能读出来吗?还能找出表现他聪明的语句吗? (灯泡,盖子)板书 糖瓶

  b.小孩挤着来买我们可以理解,怎么大人也跑来看热闹啊?

  e.(帮助理解)当时解放前,人们的生活还很贫困,电灯并没有普及,人们点得更多的煤油灯和蜡烛,所以——(学生说)大人们都感到新奇和有趣。傻二哥真是——聪明!

  f.再加上他可不是这一个地方买呢,他行走起来,那就是城市里的一道风景线啊!这样一来,白天靠吆喝,晚上靠发亮的糖瓶,傻二哥的生意能不兴隆吗?

  g. 谁用赞赏的语气来读一读?(指1名)傻二哥真是个生意精!

  4.药糖的颜色和味道

  a.过渡:其实大家都知道,这药糖没什么好吃的,那为什么这么多人围着看,围着买呢?(五颜六色的好看)

  b.你喜欢什么颜色?(生答)是什么味道? (指2名说,读出你的喜欢)傻二哥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c.傻二哥出来卖药糖,绝不是只带几种颜色的,他准备的颜色和味道多着呢。板书:色、味只有准备更多的颜色和味道,才能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说说看,傻二哥还会带什么颜色和味道的药糖?

  d. 出示:比如( )的,是( )的,有点( )味。

  师:能把你的喜欢读出来吗?(点3名)

  e.知道吗,你们想要的这些颜色、味道,傻二哥全都准备在玻璃瓶里了!你们想去买,去尝一尝吗?

  三.小结。

  (指板书)从傻二哥的吆喝,从他的糖瓶的装饰,从他总是带着五颜六色的药糖,我们看出,傻二哥有很多生意经,表面上看着傻,其实他聪明的很哪!难怪,街坊邻居都说他——“傻灵傻灵”的。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傻二哥第五自然段段落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劳、乐观的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形象。文章从五个方面把这样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傻二哥吆喝的内容;傻二哥的特点——爱给人帮忙;傻二哥的衣着;傻二哥吆喝前的准备;傻二哥有耐心,不怕麻烦。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细腻传神。善用细节描写是本文突出的.特点,文中所描写的傻二哥的形象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的。“傻二哥”这雅号看似贬,实是褒,是赞扬傻二哥又老实又热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傻二哥“傻灵傻灵”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傻二哥又老实又热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傻二哥的,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我国现当代有一位著名的评剧演员——新凤霞,她不仅戏演得好,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叶圣陶先生称赞她的文章“不加虚饰,不落俗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她的一篇文章——《傻二哥》。(板书课题)

  2、“傻”是什么意思?(贬义:头脑糊涂,不明事理;死心眼,不知变通)读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教师相机梳理归纳:为什么叫他“傻二哥”?“傻二哥”傻在何处?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生词认读,正音。出示:吆喝便宜坊玻璃巷子酸味灯泡薄荷药糖(提醒:注意读音的变化,见过“药糖”吗)(药糖是旧时京津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很好看也很好吃,所谓药糖,其实就是在熬到一定程度的砂糖里面加入砂仁儿、橘子、玫瑰、薄荷、芝麻等不同种类药材的碎末儿,待糖熬好后将其倒在石板上晾凉,再用刀切成小块儿,然后就可以卖了。在旧时的天津,卖药糖的小贩生意十分红火。他们都是身背着盛放药糖的玻璃货架叫卖)

  3、老师这次得检查大家的读书能力了,除了要注意读准字音,我还得看看同学们的朗读水平了哦,有实力有自信的同学请举起你的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配合好吗(师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分别读2—6自然段,师读最后一节。第二节读完了,师问:这部分写了什么?提醒听的同学像这样边听边思考每节内容,一会要交流的)

  交流:a、读完课文,你觉得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傻二哥的特点?(指名读,相机理解“傻灵傻灵”的意思)

  b、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傻二哥傻灵傻灵的特点?(吆喝的内容,爱给人帮忙,穿着讲究,吆喝前的准备,有耐心不嫌麻烦)

  c、谁能用几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傻二哥热心为大家服务和卖药糖的情况(相机指导概括的方法)

  三、品读词句,感悟形象。

  (一)读完课文,傻二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相机引出课文第4、5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感受傻二哥的“傻灵傻灵”。

  1、学生自学课文第4、5自然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傻二哥的“傻灵傻灵”,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做勾画批注。

  2、全班交流体会

  (1)出示描写外貌的句子(第4自然段)。“穿着”、“挽着”、“留着”“斜背着”绘出傻二哥的样子;出去卖糖却是如此讲究,透出一股傻劲。相机指导朗读,引导读出对傻二哥工作认真、勤劳之美的赞扬

  (2)出示描写动作的句子。(第5自然段)。

  指名读,体会叠词的作用和用词的多样性

  谁想来试着吆喝一下?(演示动作)

  师引:快,想吆喝的就一起来吧!(边读边演示)

  看书上的插图,如果你就在傻二哥身边,看到傻二哥这样认真的一招一式,这样认真的一举一动,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什么?(预设:傻劲十足,自己设计动作吸引孩子们;对工作一丝不苟;非常老实;勤劳乐观)相机朗读:把你们眼中看到的带到文字中,读出来吧!

  (三)、渗透写作方法

  师小结:傻二哥“傻灵傻灵”的特点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外貌、动作等细节描写使人物活灵活现。

  课外请同学们做个小练笔: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写你们班上某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听,看看是否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14、傻二哥

  特点 以事写人

  “傻灵傻灵” 细节描写

  (热心聪明勤劳乐观)(穿着动作)

  穷而有志

  傻二哥第五自然段段落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傻二哥“傻灵傻灵”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傻二哥的,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

  教学切入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傻二哥“傻灵傻灵”的性格特点。

  阅读切入点

  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

  课时安排2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4、傻二哥

  吆喝的内容

  爱给人帮忙

  “傻灵傻灵”衣着

  (善良、勤劳、乐观、穷而有志)

  吆喝前的准备有耐心,不怕麻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我国现当代有一位著名的评剧演员——新凤霞,她不仅戏演得好,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叶圣陶先生称赞她的`文章“不加虚饰,不落俗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她的一篇文章——《傻二哥》。(板书课题)

  2、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教师相机梳理归纳:为什么叫他“傻二哥”?“傻二哥”傻在何处?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生词认读,正音。

  3、逐段读文章,交流释词情况。

  4、说说你从文章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1-3)。

  1、读完课文,傻二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相机讲读第二自然段,傻二哥很会吆喝。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有没有那个自然段概括的写出了傻二哥的特点?勾画出来。

  指名,板书。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完成板书。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感受傻二哥的“傻灵傻灵”。

  1、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傻二哥的“傻灵傻灵”,做勾画批注。

  2、全班交流体会,指导学生读找到的句子。

  (1)描写外貌的句子(第4自然段)。“穿着”、“留着”、“斜背着”形象地描绘出傻二哥的砷子;出去买糖却是如此讲究,透出帀股傻劲。

  (2)描写动作的句子。(第5自然段)。“伸伸”、“晃晃”、“试试”,吆喝前手和脚的动作都具体的描摹出来,连吆喝的准备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傻二哥的“傻”劲呼之欲出。

  (3)相机指导朗读,读出傻二哥的性格特点。

  3、交流讨论:傻二哥真傻吗?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

  三、总结全文。

  1、课文的五方面内容。

  2、写作方法。

  四、完成练习。

  傻二哥第五自然段段落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感受傻二哥勤劳、善良、乐观、助人等优秀品德。

  体会作者对傻二哥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描写傻二哥的关键语句,分析傻二哥的人物形象。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傻二哥身上所体现的那个时代宝贵的人格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老天津卫的.叫卖声音频,提问学生:“同学们,听了这段声音,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引导学生交流对旧时市井生活的印象。

  引出课题《傻二哥》,介绍作者新凤霞。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写了傻二哥哪些事情?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并板书:卖药糖的行头与吆喝、照顾家庭、帮邻居做事、与母亲关于锁门的争吵、母亲失业后安慰母亲、照顾生病母亲及弟弟、解放后在糖厂工作且成为业余演员。

  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20 分钟)

  小组讨论:从这些事例中,你觉得傻二哥是一个怎样的人?画出相关语句,进行批注。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分析傻二哥的品质。

  如描写卖药糖的语句:“白布中式上衣,黑色布裤。挽着袖口,留着偏分头,斜背着一个用皮带套好的、很讲究的大玻璃瓶……” 体现傻二哥做事认真、讲究。

  “小孩们买糖,经常是为了好看;买去了,想想不好,又来换红的,换绿的,绿的又换黄的,往往要换好几次。傻二哥都是耐心地对待,一点也不嫌麻烦。” 表现傻二哥耐心、善良。

  “他妈妈因为劳累过度,又加上孩子多,生活艰苦,老病复发。傻二哥做买卖,还得照料有病的母亲。” 以及照顾弟弟的相关描述,展现傻二哥的责任心和担当。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加深对傻二哥形象的理解。

  体会写法,拓展延伸(10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把傻二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的。

  总结: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进行细致描写。

  拓展: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像傻二哥这样具有优秀品质的人,用简短的事例描述。

  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总结:傻二哥虽然生活贫苦,但他身上的勤劳、善良、乐观等品质熠熠生辉。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傻二哥,在生活中做一个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人。

  作业布置(2 分钟)

  仿照《傻二哥》,运用所学写作方法,写一个身边熟悉的人,突出其主要品质,不少于 400 字。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挖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写作方法。但在时间把控上,对于学生拓展发言环节,可能需要更合理地引导,避免时间过长影响教学进度。

  傻二哥第五自然段段落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能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深入分析傻二哥的人物形象,感受其美好品质,培养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傻二哥的深厚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从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中把握傻二哥的人物特点。

  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难点:理解傻二哥所处时代背景对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一些旧时天津街景、市井生活的图片,创设情境,提问:“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引出课文《傻二哥》,介绍傻二哥在作者童年记忆中的重要地位。

  检查预习,梳理内容(10 分钟)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读音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先介绍傻二哥名字由来及卖药糖的基本情况,接着叙述他照顾家庭、帮助邻居等事例,最后写解放后的变化。

  聚焦人物,深入探究(20 分钟)

  提出问题:“傻二哥真的傻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

  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如:傻二哥卖药糖时,认真准备行头,精心吆喝,对顾客耐心,体现他做事认真、聪明能干;他帮助邻居做各种事情,不求回报,是善良、热心的体现;面对家庭困境,他勇敢承担责任,照顾母亲和弟弟,展现出坚韧和担当,这些都说明他并不傻,而是有着高尚的品质。

  分角色朗读傻二哥与母亲关于锁门争吵的段落,体会傻二哥对邻居的.信任和爱憎分明的情感。

  体会情感,学习写法(10 分钟)

  提问:“作者为什么对傻二哥印象深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傻二哥的赞美、怀念之情。

  分析作者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从多个角度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丰满立体。

  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描写最精彩的段落,进行仿写练习,然后交流展示。

  课堂总结(3 分钟)

  回顾傻二哥的形象和品质,强调作者通过文字传递的美好情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像傻二哥这样的人,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作业布置(2 分钟)

  阅读新凤霞的其他作品,感受其写作风格。

  制作一张关于傻二哥的人物卡片,包括人物简介、主要事迹、品质特点等。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和文本,但在引导学生体会时代背景对人物影响方面,可提供更多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增强教学深度。

  傻二哥第五自然段段落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全面理解傻二哥的人物形象,学习其优秀品质,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体会文章语言特色,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味文章朴素而亲切的语言,感受傻二哥的魅力。

  深入理解傻二哥的人物性格特点。

  难点:领悟作者通过描写傻二哥所传达的对那个时代邻里关系、社会风貌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赏析法、角色扮演法、联系生活法

  四、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模仿叫卖的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听过哪些有趣的叫卖声?” 引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傻二哥》。

  初读感知,理清脉络(10 分钟)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傻二哥写了哪几件事?划分段落层次。

  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总结,将文章分为三部分:介绍傻二哥及卖药糖情况、叙述傻二哥生活中的'种种事迹、讲述解放后傻二哥的变化。

  精读赏析,感受人物(20 分钟)

  教师范读描写傻二哥卖药糖吆喝的段落,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感受其独特魅力。

  学生模仿傻二哥的吆喝,进行角色扮演,体会傻二哥的认真和热情。

  引导学生赏析描写傻二哥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如 “傻二哥在家里穿的破破烂烂,去卖药糖时,就把这套干干净净的衣服换上了。” 感受他对工作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组织学生讨论:傻二哥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面对的?从他的做法中,你学到了什么?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0 分钟)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如 “破家值万贯,穷家破业,丢一把柴火就没烧的。” 感受其朴素、贴近生活的特点。

  提问:“作者通过写傻二哥,表达了对过去生活怎样的情感?”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谈谈体会。

  拓展延伸: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有没有像傻二哥这样虽然平凡但令人敬佩的人,他们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 分钟)

  课堂小结:总结傻二哥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强调美好品质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句。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身边具有某种优秀品质的人,要求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描写方法,不少于 350 字。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等方式,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但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蕴含的时代意义时,还需进一步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层次的内涵。

【傻二哥第五自然段段落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傻二哥》的教学设计10-07

《傻二哥》说课稿范文09-14

《傻二哥》教师教学反思10-30

摘抄大自然的段落140段12-05

描写大自然的段落110段01-22

有关大自然的优美段落120段10-13

描写大自然的环境的段落210段10-23

描写大自然的优美段落(精选105段)07-26

秋天大自然段落(通用150段)02-11

离骚第五段翻译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