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

时间:2025-06-20 18:31:37 蔼媚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 1

  一、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方面:了解新疆的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了解新疆的社会经济面貌;知道新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能力目标方面: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培养综合分析地理信息和解决地理问题等能力。

  3、情感目标方面:明确西部经济开发与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关系,培养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明确后,我以“认识美丽新疆——建设美丽新疆——保护美丽新疆”三个方面为切入口,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

  1、认识美丽新疆方面,我从位置与范围、气候、地形、河流、水资源等五个方面展开教学设计。位置与范围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来完成,设计一个综合读图题来学习新疆的气候特点,通过新疆二字中的“疆”字来形象分析和体现了它的地形特点。其他方面则主要通过阅读学习提问来完成。

  2、建设美丽新疆方面:我从“农业——工业——交通”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设计活动:

  农业方面,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生活中我们吃过哪些有特色的新疆瓜果产品?有哪些著名的农作物?

  (2)新疆的绿洲农业富有特色,用到了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3)新疆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是什么?主要牧场分布在哪里?

  工业方面,设计如下:

  (1)你认为新疆应该发展哪些主要的工业体系?

  (2)新疆在矿物能源和气候能源上有什么优势?目前,新疆主要的油气田分布在哪里?

  (3)新疆主要有哪些农产品加工部门?发展这些部门有什么优势?

  交通方面,我是这样设计三个问题的:

  (1)新疆主要有哪些交通方式?

  (2)为什么新疆适合发展空运而河运不发达?

  (3)新疆的铁路分布有何特点?其成因是什么?

  3、保护美丽新疆方面,我设计了二个问题。

  1、新疆在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是什么(自然和人为)?应该怎样治理?

  2、以新疆为例,理解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重要意义。

  三、最后通过“达标练习”来进行学习质量评估。

  四、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课前独立自主学习,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课堂中通过思考质疑,小组合作探究析疑,老师最后解疑等活动来完成重难点知识,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水乳交融而自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中国的地理位置,阐述其 “三山夹两盆” 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特点。

  理解新疆地理概况对农业、工业、交通等区域开发活动的影响,掌握新疆主要的产业发展类型与分布。

  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地理信息,提升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在讨论中深化对新疆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关系的理解。

  借助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思考区域发展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的探索兴趣,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认识到合理开发区域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新疆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地理环境对新疆农业、工业、交通等区域开发的影响。

  新疆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发展机遇与成就。

  教学难点

  理解新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区域开发的综合影响。

  分析新疆在区域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新疆的地理概况、区域开发的基础知识,确保学生掌握核心概念。

  地图演示法:运用地图展示新疆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等,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新疆地理环境与区域开发的关系,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培养合作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新疆特色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等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展现新疆美丽风光与特色文化的视频,如天山天池的壮美景色、吐鲁番葡萄沟的丰收景象、维吾尔族的舞蹈表演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同学们,看了这段精彩的视频,对新疆有了初步印象。那你们知道新疆在中国的什么位置,它有着怎样独特的地理环境,又是如何进行开发建设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探索它的奥秘。”

  新疆地理概况讲授(15 分钟)

  地理位置:展示中国地图,指出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强调其面积约 166.49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引导学生观察与新疆相邻的国内省份以及周边接壤的 8 个国家,明确其在我国对外交往中的重要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呈现新疆地形图,讲解 “三山夹两盆” 的地形特征,即北面的阿尔泰山、南面的昆仑山、横亘中部的天山,以及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和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介绍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其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第二大盆地。提及吐鲁番盆地和伊犁谷地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艾丁湖作为中国陆地最低点的特点。

  气候特点:展示新疆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降水数据图表,讲解新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集中在山区,平原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 177.4 毫米。分析这种气候对当地河流、湖泊分布以及水资源状况的影响。

  地理概况对区域开发的影响小组讨论(15 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讨论任务:结合新疆的地理概况,分析其对农业、工业、交通等区域开发活动的`影响。每个小组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对各小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梳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开发的具体影响。例如,在农业方面,干旱气候使得新疆发展了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绿洲地区;地形多样,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条件。在工业方面,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促进了能源工业的发展;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和外向型工业。在交通方面,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给交通建设带来挑战,但重要的地理位置又促使新疆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成为连接我国与中亚、欧洲的交通枢纽。

  新疆区域开发案例分析(15 分钟)

  农业开发案例:以新疆棉花产业为例,展示新疆棉花种植分布地图和棉花丰收的图片、视频资料。分析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地理条件,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和品质提升;有灌溉水源保障等。讲解棉花产业对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以及在种植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工业开发案例:介绍新疆能源产业发展,展示新疆石油、天然气分布及开采基地图片,说明新疆作为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重要地位。讲解新疆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如何加强与内地的能源输送合作(如西气东输工程),以及发展能源深加工产业,提高资源附加值。同时,强调在工业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节能减排等措施。

  交通建设案例:展示新疆交通网络地图,讲述新疆在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就。如铁路营业里程不断增长,通达所有地(州、市),并融入全国高速铁路主网;公路路网总里程增加,环准噶尔盆地、环塔里木盆地高速公路环线全面建成;民用运输机场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形成 “空中丝绸之路”。分析交通建设对新疆区域开发的重要意义,促进了人员、物资、信息的流通,带动了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 与新疆发展(10 分钟)

  讲解 “一带一路” 倡议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展示 “一带一路” 路线图,突出新疆在 “一带一路” 中的核心区地位。分析新疆如何借助自身地理位置优势,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介绍新疆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发展成果,如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等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中欧(中亚)班列的高效运行,以及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等。组织学生讨论 “一带一路” 给新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

  课堂总结(3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包括新疆的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地理概况对区域开发的影响以及新疆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发展。强调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

  作业布置(2 分钟)

  让学生课后收集资料,以 “我眼中的新疆未来发展” 为题,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阐述自己对新疆未来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发展的设想。

  要求学生绘制一幅新疆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关系的思维导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地图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影响时存在一定困难,后续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可增加更多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状况与区域开发评课稿08-16

地理教学设计04-19

地理教学设计10-22

新疆地理概况和地貌特征08-13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07-12

《长江》地理教学设计07-09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08-05

地理《农业》教学设计09-19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03-02

关于地理的教学设计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