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经典]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
观察原因:
今天,小雅的妈妈告诉我,孩子经常一出了幼儿园的大门就要尿尿,而且还是特别着急的那种。在与妈妈的交谈中得知孩子在家就有憋尿的习惯,不到已经快憋不住时不会去尿尿的。看的出妈妈也是很无助,希望老师能给与帮助。为了纠正孩子这个不良的习惯,我决定对小雅进行个别观察及教育。
观察实录:
在进行区域游戏活动的时候,我看到小雅的神情看似紧张,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她要尿尿,我赶紧问她:“小雅,你是不是要尿尿?”可她一脸严肃的告诉我:“没有。”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小雅的双腿夹紧,我就对她说:“没关系,老师陪着你,跟你一块上厕所好吗?”小雅没有拒绝,我拉着她的小手一块上了厕所。
观察分析:
要想改变小雅的憋尿习惯,我觉得首先要老师细心地观察,在她出现憋尿现象时要及时的给予帮助。其次要让她觉得这不是一件严重的事,以此来解除她的紧张情绪。第一次帮助小雅不憋尿得到了成功,正式因为有了这次的成功,让我对她纠正这一不良习惯增强了信心。
观察实录:
在餐前准备时,我组织幼儿如厕、洗手,当我喊道小雅那一组时,小朋友都大步流星的走进厕所,只有小雅没有动静,依然坐在座位上,我来到她的身边蹲了下来,拉着她的小手告诉她:“马上就要吃饭了,要去解小便洗手吃饭啦!”她一个劲的.摇头说:“我没有小便”。我怕强迫她去会引起她紧张,她说没有,我就没有再要求了。吃完饭带着孩子们散步回来以后,我又再次组织小朋友如厕,来到小雅的身边对她说:“马上就要睡觉了,要是不尿尿,憋着会肚子痛,到时还会尿床,好羞羞”。小雅听我这么一说,伸出小手示意要和我拉手并对我说:“老师你陪我一起尿尿。”小雅再一次进步了,离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又前进了一步。
观察分析:
小雅的憋尿现象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得了,作为老师不能着急,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她的每一次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同时,老师应利用幼儿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取得实效。
取得的效果:经过这几天的时间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家长的配合支持,尽管小雅还不能自己主动的去入厕,但是已经能在老师的提醒下,陪同着去入厕了。孩子取得的进步和家长的配合,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观察是离不开的。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2
这个周班里新转来一个外地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小云。可是,她来园的第一天就让我们束手无策了。这个小朋友是个很特别的孩子,她妈妈抱着她把她送进了我们班,她瘦瘦小小的样子,比同龄的孩子矮了近乎一个头,眼神怯生生的。她就这样靠在妈妈的肩膀上,一直不说话也不肯让我和同班的老师抱,一双小眼睛小心翼翼的观察着身边的变化生怕妈妈离开。我们跟小云妈妈交流中得知,小云很怕生,依赖感很强,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交谈完后,小云妈妈说这孩子应该锻炼锻炼独立的能力,说完就回头简单的安慰了小云几句然后走了。小云妈妈刚走小云就出现了严重的分离焦虑,走后竟然躺在地上打滚,我们两个老师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抱起来。
刚入园的每一天她都会哭幼儿教育,非常执拗,经常会一天不开口说话,固执的`站在同一个位置。这个孩子让我们非常心疼她,我们试着去接近她,等她不反对时再轻轻的抱抱她、亲亲她,时不时地和她聊几句,希望能得到她的回应。有的时候会带她去办公室送在医院了,我很想她。”原来如此,小阳这几天的心里一直都在惦记着奶奶,所以在幼儿园显得那么的心不在焉。孩子,老师会在旁边给你力量,我相信你的奶奶也会很快康复的!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3
今天幼儿教育,我们班级带来了许多的汽车玩具,小红非常地喜欢,特别是一辆消防车。午饭时间到了,小红很快就将自己的饭吃完了。接着他马上到玩具筐里翻找了起来,可惜没找到。于是,他走到小朋友面前一个一个看他们玩的玩具是什么,终于他停在了小胡面前。“给我玩一会儿。” 小红对小胡说,小胡转了个身继续玩了起来。“给我玩一会儿。”越越也转过去跟他说。小胡继续转了个身不理小红,小红紧盯着小胡一连串地问道:“给我玩一会儿,给我玩一会儿……”小红心里着急了起来,伸出手就要抢。发现后,我首先想到的是转移越越的注意力,我挑选了一辆很神气的坦克车,可是这一招并不管用,越越看都不看一眼,仍就抢着小胡的消防车。我先制止小红,然后跟小红说:“你把小火车拿走了,小胡就没有玩具玩了,所以肯定不愿意给你,要不你去挑选一样更有趣的玩具和小胡交换好吗?”也许小红听我说得有道理,他赶紧去玩具筐里挑了另一辆汽车,然后找到小胡说:“我跟你换。”刚开始小胡并不同意,于是,我介入说:“小胡你试试新玩具,玩一会儿我们还可以和小红换回来的`,好吗?”小胡终于和越越交换了玩具,小红拿着新玩具非常高兴地玩了起来。
分析、思考:
从今天的表现来看,通过我们长时间的教育,小红已经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发出请求之后能够耐心地等待一段时间。但是一旦请求没被满足时就会变得野蛮无礼,甚至去抢。这种行为不友好,这种偏执的性格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应该逐渐对这种行为进行改变与校正。于是我通过直接接入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引导与示范,让幼儿能够明白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幼儿喜欢模仿,相信这样的示范对于幼儿今后的交往来说更有帮助。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4
观察时间:20xx、6
材料投放:可乐瓶制成的各种动物
观察记录:
为了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我悄悄将材料放入了活动区。早餐过后,幼儿在音乐伴随下进入了活动区。贝贝和天天一同来到小猫、小狗、小兔前,拿起来看了看,贝贝把小猫、小狗、小兔看了一遍就又到其他材料篮里东翻翻西瞧瞧去了。天天拿起小狗后,将小狗转了一圈,突然发现旁边有食物,他拿起一个萝卜就往小狗嘴里放,嘴里自言自语的说:“我给你吃东西。”接着又从篮里顺手拿起一块骨头,放入小狗嘴里。当他拿起第三个食物萝卜时,他停下了手看了看,开始翻食物的篮子一边翻一边说:“萝卜 、骨头、小鱼。”于是他换了一块骨头放入小狗的嘴里。玩了一会,他又拿起小猫来喂,这时他发现了勺子,他试着拿勺子喂小鱼。贝贝在活动区里转了一圈后,见天天在喂小猫,就走到天天旁看天天喂食,觉得挺好玩也抱起一只小猫来喂。他找了找没见有勺子,就一把抢过天天的勺,天天大叫:“老师,他抢我的勺子。”我马上走过去,只听贝贝嘟喃着“我没有勺子喂小猫了。”我忙对他说:“那我们来找找还有什么工具可以用来喂小猫?”贝贝看了看篮子,摇了摇头“没有了”我拿起一个镊子说:“试试看,镊子行不行?”贝贝拿着镊子慢慢地夹起了一条鱼,放入了小猫的嘴里。“老师,我喂小猫吃鱼了。”贝贝高兴的叫了起来。天天看到后,也跟着换了镊子夹鱼。
分析:
区域活动
内容、材料丰富,有利于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并适于幼儿个别沟通的优势,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使教师能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观察幼儿,及时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
贝贝对游戏材料进行无意识地罢弄,较长时间东看看,西瞧瞧,我认为作为教师应不急于引导,而给予他们充分探索的'时间,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材料,以培养幼儿的自主选择能力。
小班幼儿年龄小,常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准,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发生争抢,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即化解了矛盾又保证了游戏的正常进行。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5
下午点心时间,孩子叫道:“老师你看,小小动你的小贴纸。”我走过去一看,小小趴在桌子上,满脸贴着小贴纸。他看见我走过来以后,赶紧将脸上的小贴纸剥下来贴到原来的地方。我问小小:“小小是不是很想得到小红花?”只见他满脸笑意地点点头我接着说:“想得小红花要对老师说,不能自己拿的`哦。小红花也想亲亲你,不过它只亲能干的宝宝,如果你现在把它剥下来,它会伤心的哦。”游戏时间,小小搓了许多棒棒糖,而且整理材料也十分卖力,于是在讲评环节我给越越贴了一朵小红花。越越十分高兴。
分析、思考:
昨天小小爸爸打电话来说:小小在家哭了,因为没有得到小红花。而今天幼儿出现这种表现也恰恰反应了孩子内心对小红花的渴望。其实幼儿出现这种需求是正常的,但是孩子他虽然想要,可以他不会说出来。那怎么办呢?于是他只能通过偷偷的拿小红花来自己贴,从而满足自己的渴望。今天在活动中我看见幼儿表现进步了,于是赶紧发小红花进行鼓励,通过幼儿的表现可以看出他非常高兴。这种正面的鼓励,相信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帮助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6
华华拿着笔四处张望,迟迟没有落笔。教师走过去用纸挡住了作业单下方的`两排圆点,指着数字6和第一排圆点与华华开始了对话。
师:这是数字几?
幼:6。
师:数数这排点子有几个。
幼:(用手指点数)1、2、3、4、8、9……
师:再数一遍。
幼:1、2、3、4、5。
师:怎样才能让点子变得和6一样多呢?
华华沉默不语。
观察目的:娃娃家角色的分配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7
观察策略: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引导小玲树立自信心,以提高小玲的阅读表达能力。
观察实录:
小玲是我们班的一名小女孩,在日常活动中,她话语较少,从不主动与小朋友交往,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着小朋友玩。区域活动一开始,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到自己选好区域里去玩了,小玲却搬了小凳子慢吞吞地来到阅读区,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自己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旁边的小朋友跟她交流,她只是点点头笑笑,也不多说什么。我走过去问她:“小玲,你在看什么书呀?里面有些什么内容?”我问一句,她就答一句,要不,就沉默寡言。她平时不能用流畅的语言与别人交流,对话通常是被动的一问一答或不答的形式。
分析:
由于小玲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所以不管在做什么事时总是被动的。在以往的阅读区活动中,我发现小玲喜欢与同伴共同阅读同一本书,这种共同阅读,相互分享的阅读方式,不仅让她有了“看”的'机会,还给了她“讲”的机会,无论是对小玲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措施:
⒈ 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小玲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可以从仔细观察人
物的表情、动作中,了解人物的心情、可能会做的事以及他们可能会说什么话等等,以提高小玲的阅读能力。一旦玲玲有了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增强她的自信心
⒉ 小玲对阅读活动越来越投入,而且获得了其中的乐趣,并能将过去的阅读经验加以联想
和运用,这时,应引导小玲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现,以增强她的自信心,从而逐渐喜欢上阅读活动。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8
观察目的
1.是否积极参与语言区活动,认真阅读故事书,并讲述故事。
2.能否为同伴起到好榜样的作用。
观察记录
区域游戏开始了,我看见赵彻小朋友第一个搬着椅子走进了语言区,坐好后在一叠书中慢慢地挑选着,一边挑选,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本书看过了,这本书也看过了……”当拿起《皇帝的新装》这本书时,迟疑了一会儿,并对封面仔细看起来。看他的表情和手势,他很想知道并读一读书的名字,但是不认识,所以愣了了好一会儿。我及时过去告诉了他这本书的名字,他很开心,跟念了一遍书名后,认真翻阅起来,一边小心地翻阅着,一边轻轻地讲述……这时他看到金婉婉也搬了小椅子过来看书了,就连忙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我还可以给你讲一讲呢!”金婉婉愉快地点点头并坐了下来,于是他俩亲密地边看边讲了起来。
游戏结束讲评的时候,我引导大家观察了一下她们看过的这本书,大家发现书的角都是平的,我及时表扬了她们,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能爱护书籍,看懂看好每一本书,并给了他们一朵漂亮的小红花。
分析与措施
这段时间随着优秀儿童读本不断投入语言区,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的`积极性。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虽然他们喜欢看图书,但是还没养成看图讲述的习惯及爱护图书、有序翻看的好习惯。今天我抓住赵彻这个典型事例,及时让孩子们分享他看书的乐趣,并引导孩子学习他好的习惯和方法,还在集体面前对他进行了奖励,相信对孩子们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推进7
情景描述:
游戏时间到了,今天玩的是自主性游戏,小泽插的是“建构区”,他拿起了一些雪花积木,并且用雪花积木打了一个大圆圈,高兴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搭的”,我走过去,及时表扬了他:“恩,真不错!你搭得真好,再想想,把这个搭得更漂亮,好吗?”“好的”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并没有再去搭建,而是走到别人搭建的建筑前,看看你的,看看他的,再回头看看自己搭建的,我走过去,看着他旁边的涛涛说:“涛涛,你跟小泽一起合作搭建吧!你看,我觉得你的房子很漂亮,他的雪花积木也搭得好看,如果你们合作的话,相信你们的作品一定非常棒!”“好”!涛涛爽快地答应了,而小泽也低着头笑了笑。
评析:
作为老师的我们,面对这部分缺乏自信的孩子应该做到主动与其交流,并且可以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来鼓励孩子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今天,小泽能够有勇气走过来给我看他搭的圆圈,说明孩子有了一点自信,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功。相信多给他鼓励和信心,他会变得更加自信。面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我进行了及时的鼓励,并且请来了能力较强的涛涛与他一起合作搭建,这样的方式也是让他在和同伴一起合作搭建的同时相互之间有语言上的交流,也是为了提高他的发展交往能力。从今天游戏的方面来看小泽,还是进步很多的,能主动抛过来跟我交流已经跨出了很大的一步,开始和同伴交往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相信进过接下来的继续观察,孩子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推进8
观察目的:
观察幼儿在玩打电话游戏时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幼儿的想象力。
儿童行为表现与分析:
20xx年12月23号老师开展了一次名为《打电话》的游戏,首先是老师负责打电话给幼儿引导幼儿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都可以做出很简单的回答。后来我就试着让幼儿俩俩自己玩游戏,发现大多数幼儿都只会说一些老师说过的话,没有加入自己的想法,也没有达到游戏的目的。
反思:
幼儿之所以没有创新的对话跟幼儿平时的训练是有关系的,所以教师应该在发现问题后要多开展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9
观察背景:馨冉是一个三岁半的小女生,平时只是奶奶带着,妈妈工作很忙,偶尔会休息,爸爸就是基本不在家,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和奶奶来送馨冉,妈妈就是一万个不放心,交待我们她的牙齿不好,吃东西会很难吃,她做事的时候还很慢,让我们督促他一点,她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让我们多关注一点...确实刚上几天的时候她出现了妈妈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吃饭不好,不会主动问老师要东西,不交流,别的小朋友做什么他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小女生等等,不过最为严重的还是她到现在为止都不认识自己的学号。
观察实录:
镜头一:还没来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告知家长孩子的`学号,以便家长在家里帮忙孩子认识馨冉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总是拿错杯子,找不到小椅子,毛巾,凡是有学号的东西她都找不到,我们问他几号的时候,她只会说“嗯?我是几号?”反问我们。
镜头二:吃水果吃饭的时候,老师会说,“小女生先来拿水果,小男生再来,但是每次小男生都拿完了,馨冉还没过来,问他为什么不过来拿水果他也总是会回答“嗯?什么?”
分析及措施:
分析:
1.馨冉对于自己的学号很懵懂,但是可能奶奶在家里也和馨冉说
过,他自己是多少号,但是馨冉只是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因为奶奶的文化并不高,所以他可能觉得她教了,但是不知道馨冉学会了没有,在幼儿园的话,因为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馨冉又是适应能力很差的人,所以一问她是多少号的时候他就很懵,她到底是多少号,就分不清了。
2.因为这是认知的问题,馨冉不仅对自己的学号很模糊,也对自己是那男女生的问题很模糊,所以导致老师问男女生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还是小女生,加上从小都是奶奶带着,可能也没有认真的教过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区别。
措施:
1.趁馨冉妈妈偶尔休息来送馨冉的时候,和妈妈沟通过,妈妈说确实对孩子的陪伴很少,所以大多数都是奶奶在操办一些事情,奶奶呢,还有很多东西不懂,所以导致了现在馨冉的认知能力不是很好,和馨冉妈妈说了馨冉不认识学号,不知道是小男生小女生的问题以后,妈妈说回到家自己重新教给馨冉。
2.配合妈妈在家教给馨冉认识自己的学号,在幼儿园我们也会给馨冉的学号增加一些小标示,更加有辩认读,每次分水果的时候,也会特意的提高女生的声音,让馨冉意识到是再叫自己了。
效果及反思:馨冉从刚开始到现在是有进步的,刚开始对自己的号是一无所知,在家加强了认识和增加在幼儿园的标示以后,开始认识自己的号码,现在不用有小标示都会认识自己的号码了。
其实孩子的认知慢和家长的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通过和家长
的沟通,妈妈也意识到了缺少陪伴是有多严重,所以现在妈妈也尽可能的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0
观察时间:20xx年2月6号上午
观察实录:
午餐前,我特地提醒朱紫嫣要去小便,她一个劲地说:“没有尿尿。”我怕引起她紧张,没有强迫她去。到了吃饭的时候,朱紫嫣拿着小勺,目不转睛,神情有点呆滞。我摸了一下她的裤子,全湿透了,地上还有一滩尿。她看着我,很不安的样子。于是我安慰她说:“没关系,下次想尿尿的时候别害怕,要马上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帮助你的。”她紧张的神色缓和些。我帮她换上干净的裤子,让她继续吃饭。
观察分析:
朱紫嫣憋尿、尿裤的'现象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得了,老师不能着急,当发生尿裤的时候,也不能责怪她,要宽容她,理解她,允许她有反复的过程。当然,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是老师应该面临的问题。
从对朱紫嫣的个别教育中,我们认识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做到:① 认真观察幼儿,获取其行为表现的特点;② 深入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③ 教育应有耐心,企图通过一次教育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不现实的;④ 必须立足于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要我们教师拥有一颗热爱孩子的爱心,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不管孩子已形成什么样的不良习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1
像往常一样,孩子们在活动区做着自己喜欢的活动,只听科学区里传出“啪”的一声,原来是小仪和小西在争抢一块磁铁,抢来抢去磁铁摔在地上两瓣了。两人都不安的看着我。看着知错的他们,我表现出了宽容“下次小心一点,轮流玩儿就不会出现这种事了”他们认真的点点头。
情景描述:
过了一会儿,科学区再一次的热闹了起来,只见小仪手里拿着一个纸盒,纸盒里外各放一块磁铁,原来,摔碎的磁铁正隔着纸盒“赛跑呢”,这一奇妙现象引起了科学区幼儿的浓厚兴趣,我被他们专注而激动的深情所感染,于是,我也加入其中,边玩儿边讲解了一些有关磁铁的一些特性,还和孩子们翻阅了有关的书籍,并引导孩子们能不能制作一个磁铁玩具,这一提议又引起了他们动手操作的欲望,有的在互相讨论做什么玩具,有的干脆去美工区找材料。没过多一会儿,孩子们就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了,有“小猫钓鱼” “小磁铁走迷宫”“看谁爬的高”等。
反思:
在他们成功的喜悦中,我感悟很多,假如“磁铁”摔碎后、我训斥了他们,假如我对他们的'“发现”置之不理、假如我没有和孩子一起探索。那么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孩子们会听着我的训斥低下了头,谁也不敢在动那块磁铁,从而制止了孩子和磁铁的进一步接触,宝贵的教育时机从孩子们的身边悄悄滑过。
“生活中处处有教育”需要教师在说每一句话时、做每一件事时认真考虑斟酌,在一点一滴中捕捉能够开启孩子探索的每一束亮光,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就会充满色彩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2
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回应过程: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的游戏很感兴趣。寒是我们班年龄偏小的孩子,所以我对她的要求也相对松些。不过搭积木还是很形象的,把不同大小的积木铺在一起,他说这是一条宽宽的马路。我引导她,在马路边上还有什么吗?于是她就把积木竖着插在“马路”上,高兴地对我说:“马老师,房子搭好了!”我想她还挺会动脑筋的,不一会儿,她又把马路搭成了一列火车,还在前面插了两根长长的积木,说这是火车头。
评析与反思: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
1.让孩子们在活动得到进一步交流,孩子们的交流也能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2.如何让幼儿的思路更开阔呢?我想可以让孩子欣赏一些精美的建筑物图片,以开启孩子的想象力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3
环境:语言区:阅读活动
观察目的:大胆举手发言不害怕
观察记录:
在今天的语言活动《中秋节的故事》开展之前,我把小青请到了身边,拉着她的小手,亲切的与其交谈。我问:“青择,喜欢上宋老师的课吗?”她微笑着点点头,“宋老师可喜欢小青上课时认真的样子呢,老师一直希望能看到你举手发言,好想听小青回答问题,你愿不愿意呀?”她说:“愿意。”“恩,老师最喜欢在课上积极动脑,大胆举手发言的孩子了,你认真听清问题,想到了什么就可以举手说,大声的告诉大家,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大胆地表达就是勇敢的好孩子,懂吗?”她点点头。
在活动中,当问及:“你刚才看到的月饼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和“如果请你把月饼画下来,你准备怎么画?”时,小青也积极举手,终于能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大大的突破,我及时用她喜欢的图形宝宝奖励了她,她的笑容更甜美了。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4
时间——3月10日上午
地点——小小三班教室
人物——xx、教师
事件描述:
学期开始的一个月多,阳阳咬人的现象仍旧时有发生。上午在班级活动后,紧之后是区域活动。我带着孩子们在三楼启智天地活动,孩子们都井然有序地玩着。突然,一阵哭声传入了我的耳中。我顺着哭声看到了哇哇哭着趴在地上。我赶忙跑了过去并询问原因。哇哇一边哭着一边断断续续地说:“阳阳,阳阳咬我!”我赶紧检查着哇哇,发现哇哇的胳膊上有一个很深的咬痕。
处理:
我赶忙让保育员阿姨带着哇哇去抹药,并寻找着阳阳,弄清事情的过程。此时,我发现阳阳还是很开心的拼拼搭搭着玩具。我把阳阳叫了过来,询问事情原因。原先又是因为争抢玩具。我批评了他一顿,向他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然后采取了隔离办法,让他暂时离开这种情境,帮忙他明白教师为什么不让他之后玩玩具,为什么让他离开。但我发现,这些方法对他而言,只起两分钟的作用,一开始他会哭闹着予以反抗或理解,稍过片刻,对于教师的说教还是会立刻忘的一干二净。
分析:
我在处理这一事件时,采用了两种方式:简单的说教方式和暂时隔离。对该年龄段的幼儿来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可是之后细细想来,他当时可能并不能完全听懂教师的话。帮忙他感知哪些是令人喜欢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招人喜欢的才是重要的。而采用隔离的办法,让他离开原有的情境与教师大声斥责、批评比较起来,确实起到了必须的效果。可是单靠过多的约束,是根本不能治本的。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5
观察目标:能够安静的阅读绘本
观察记录:
吴某搬小椅子走进阅读角,坐好后在一叠书中慢慢挑选,一边挑选,一边喃喃自语道:这本书我看过了。当拿起《最好的爸爸》这本书时,迟疑了一会儿,并对封面仔细看起来。看她的'表情和手势,她很想知道并读一读书的名字,但是不认识,所以愣了一会儿。我及时过去告诉她书的名字,他很开心,跟我念了一遍之后,认真翻阅起来。这时她看到王语歆也搬了小椅子过来看书,就连忙让王语歆坐在她旁边,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王语歆愉快地点点头并坐了下来。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07-23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1-09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01-01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通用03-16
(推荐)小班个案观察记录07-28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热)01-01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个案观察记录大班04-26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28篇)06-15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23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