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时间:2025-04-20 10:37:45 记录 我要投稿

(集合)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5篇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

  同时家长对幼儿的表现给予及时地肯定,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使斌对自己的表现觉得十分的满意。

(集合)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5篇

  离园活动,胡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了:土、木、禾这三个字,请孩子们分别进行认读,然后请幼儿们说出这几个字的相似之处,接着老师就在画好的田字格上进行“土”字的一笔一画范写,同时嘴里依次念着笔画,使幼儿能够了解它的写法。这时候胡老师又让大家举起右手,让孩子们跟着她一边念笔画,一边徒手书写,待幼儿学习数遍后,掌握了“土”字的书写方法后,又请个别孩子进行描述笔画,教师又再次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了笔画顺序。接着她用同样的方法讲解、范写了“木、禾”的书写笔画。待幼儿掌握后,就发下本子请幼儿进行书写。

  我在四周巡视,观察幼儿书写姿势是否正确,并发现后对个别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出,让他们及时的纠正。这时我来到黄宇斌身边,看见他写的字东倒西歪,拿着橡皮不断的擦呀擦呀,书写格式也十分不准确,再仔细一看,斌斌的握笔又像往常一样,有气无力,大拇指摆放的`姿势不够正确,于是我提醒着对他说:“斌斌,你握笔是怎么握的?”斌斌说:“老师,我忘了你上次教我的,怎么握?再教教我,我怎么总写不好啊!”语气中他表露出很灰心的感受。这时,我就弯下腰手把手的教他握笔姿势,并让他记住握笔时,拇指和食指的关节会突起,握笔时用力要得当。他试着自己写起来,他发现自己在老师指导后,下面的几个字写的比较好就大声地将我喊来,并把本子给我看,他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你看,原来我的也写得挺好的。”确实这次写的挺端正的,可是斌斌又说:“老师,写字真的很累,这样握笔,我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手好象很酸很累的,但是这样写,我又觉得自己的字写的好多了。”

  就在这时妈妈来接了,妈妈看着斌斌写的字,夸奖说:“儿子,这些字写得好啊,现在有进步吗!”斌斌又朝我说:“陈老师,原来我的字也写得好了。”

  案例分析与反思: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兴趣、开发孩子智力的天地。我们以游戏化的教学,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和求知欲,在通过识字教育的活动,让幼儿在认识字宝宝的同时适当地学写简单的生字。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让孩子写字时对孩子进行了示范、区分等,其实是对幼儿写字方面的基本动作、空间知觉、方位知觉、字形辨别、书写姿势等的学习和培养。在此,教师关注幼儿的书写问题,,并在幼儿正式书写的姿势上有明显的改正。当发现他写的字比较差时,我们作为教师没有一味地指责孩子的过错,而是采取了积极的矫正措施,在纠正、指导时,提示他注意握笔的姿势和身体姿势,同时对孩子进行耐心地引导,使幼儿学得轻松。因为只有在幼儿掌握握笔姿势和书写的笔画时及笔顺时,孩子学得轻松了,教师教得也轻松,同时良好的习惯也将伴随着他们,让他们终身受益。

  对于斌的写的字一直很差,首先是握笔姿势不正确所影响的,这与幼儿肌肉力量的稳定性有关系。在书写过程中,既需要正确的握笔姿势,也需要正确的端坐姿势,如果孩子的肌肉力量不足,稳定性差,写字姿势就容易不端正和疲劳,越写越费劲。由于斌的姿势掌握的不够正确,使他产生了又酸又累的感觉。当疲劳的感觉出现后,于是就出现身体东歪西倒的现象,同时也影响了书写的质量,减慢了书写的速度。

  当纠正姿势后,幼儿发现自己的字写得比刚才好多了的时候,表现出比较开心的情绪,用语言和动作进行了表达,一时间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进而继续保持好的状态。同时家长对幼儿的表现给予及时地肯定,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使斌对自己的表现觉得十分的满意。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2

  观察时间:第14周

  幼儿姓名:许智雨

  幼儿性别:女

  幼儿年龄:5岁

  行为过程

  计智雨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女孩,平时很喜欢帮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可是每当教师和小朋友指出她犯的错误时,她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在一次手工活动,她做了一会儿,忽然向我报告说,小组长没发给她纸。我询问了值日生和她旁边的幼儿,都说发给她了。这次我没再像往常对校耐心地询问她,而是告诉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时候,每个人仅有一张纸,剪坏了自我负责。有了这样的前提,她就不能再得到纸,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别人做手工。

  个案分析及措施方法

  分析:

  计智雨是个各方面发展较好的幼儿,在幼儿群体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的感觉,从未觉得自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她在家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家长对她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即使她做错了事,也没有人对她说任何不是。长期以来,她不容任何人指出她所犯的错误,即使指出来,她也不承认。

  措施:

  1、换位思考,移情训练:

  幼儿年龄小,很难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受。为了帮忙她克服认错的不良行为。我利用她喜欢帮忙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的这一优点,创设教育情境。当她发东西时,我特意请一名幼儿说自我没有收到。而她来告状时,我什么都没说。当她第二次发东西时,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到第三次时,计智雨心急如焚地来告诉我:“教师,那洋怎样会这样明明是她不对,她却始终不承认,还说是别人不对。”我的精心安排在计智雨的身上有了强烈的反应。本来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却是不到别人的认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计智雨心理觉得很难过。我抓住她此时的'心理感受与她耐心地交流,告诉她:“以前你不也是这样吗你做错了事,从来都不愿承认,还捡到别人身上。你想想看,别人会难受吗”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经过这各方式,让计智雨换位思考,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觉。这样,她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也渐渐得以改正。

  2、家园互补,共同纠错。

  我在离园时与她的父母交换了意见,让她们了解孩子在园的情景,并请她们配合教师,在家也对孩子严格一点,犯了错必须要指出来。经过批评加讲道理,让她明白,并不是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对,但只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正,就是好孩子。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3

  观察对象:幼儿

  年龄段/班:大班

  观察背景:

  最近发现班级幼儿都喜欢玩推推车,也争着、抢着坐,老师观察到后,发现幼儿人数多、太聚集,容易发生拥挤现象,幼儿活动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出现这种情况后,老师就需要进行有效、适时的介入,合理调控,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游戏活动。

  观察目标:

  1、幼儿未发生互动时教师的调控。

  2、幼儿互动发起时教师的调控。

  3、幼儿回应互动时教师的调控。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观察过程:

  马悦馨小朋友在玩推推车,一个人玩耍的特别的带劲。接着杨甜意、黄思逸等等小朋友都看见了也想玩,于是她们走过来对马悦馨说:“我们是好朋友,大家一起玩好吗?要不我们都来推着你玩,然后我们轮流着坐”于是她们开始轮流着你玩一会儿,我玩一会儿,接着又有许多的小朋友参加进来玩耍这个游戏。老师这时要进行合理的调控,不能让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来一起玩耍这辆推推车,引导其余幼儿玩耍别的脚踩车、拖车,这样更能发挥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互动性和安全性。

  观察分析与反思:

  我认为这节体育活动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调控方面发挥还比较合理,体现在当孩子们游戏互动时人数越来越多后老师及时进行了适当调控,首先孩子们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然后又引导别的其余孩子玩耍其它的体育运动材料,孩子在多样材料中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再加以引导,让游戏权回归孩子。老师在组织、引导幼儿玩体育游戏时一定要考虑到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学习,放手让幼儿自主去互动、自主去学习,自主去探索。所以,老师在游戏中的调控也很重要。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4

  观察地点:自然角

  实地记录:

  在我们自然角里来了一样东西。当我把它拿出来给小朋友看,然后问他们:“明白这是什么么?”孩子们三三两两的摇摇头,说:不明白。被我料到啦!呵呵~~~~于是我告诉他们:这是干的海带。干的海带小朋友一般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就开始了我们的'认识过程。

  评析:

  幼儿对新奇的事物十分感兴趣的,所以,我们要抓住幼儿的心里去开展一切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5

  为了使学前班的孩子在进入小学阶段时,顺利完成各方面的衔接,我们从三月末开始,培养孩子自己记作业。每天老师发下“成长纪录”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作业内容,孩子自己抄写到成长纪录上。

  我们班的乐乐小朋友年龄较小,是三月初转到青苹果的.,有些地方不是太适应,记作业时,由于个别字没学过,写得不是很规范,有几次我帮他抄写不会写的字。一次我正在给乐乐写一个“默写”的“默”字,班上的马xx小朋友走过来,问我:“老师,你干什么呢?”我说:“帮乐乐抄一个字,这个默字他不会写。”马xx小朋友马上说:“你为什么帮他抄啊不帮我抄?”我说:“因为乐乐年龄小,刚来咱班,记作业确实有一点儿困难,你不都能自己写下来吗?如果你在学习上或其它方面有困难,老师也不同样帮助你吗?”听了我话,马xx点了点头。

  回到家里,我就想今天的事,我平素的言行,是否公平的对待了每个孩子?面对全班孩子颗颗稚嫩的心,我们老师应该把教育、关爱给予每个孩子,应该把手里的那碗水端平。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6

  每一个孩子其实都很喜欢说话,与同伴一起交流、一起游戏,但是由于孩子的家庭背景以及性格的培养方面的不同,或者是一些教育的方法不同,有的孩子就会比较开朗,而有的孩子就比较内向,还有的孩子比较孤僻……这种情况的孩子很多很多,有的时候家长总会来问我:“我的孩子怎么不愿意讲话呢?请老师多多引导他;我的孩子在家里很会说,为什么在学校里就不敢说了呢?”等等。这种种的现象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但是在我们班级却出现了一个与小班的时候不一样的自己。

  xx小班的时候,话很少的,老师跟他说话,他也就会简单的答你几句,也不会跟你多说什么;中午睡觉,总是第一个睡着;上课也就在认真听,基本上不会主动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做操作练习的时候,自己也能自己完成,总不需要老师或者其他小朋友去帮忙他。可见,他应该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不需要老师担心的一个孩子,总之老师布置的任务能完成,可以算是在班级里是个很乖的一个男孩子。中班一个多月过去了,感觉他变了一个人似的,老师和阿姨都感到很奇怪。早上总能主动跟老师阿姨打招呼,上课的时候总是大胆举手回答问题,在户外游戏活动的'时候,一直要缠着老师跟他一起游戏,脸上总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回到教室,也主动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总喜欢跟老师来讲话,总有说不完的话。一下子变得特别会说,也特别讨人喜欢。

  所以说孩子们的内向不是一直存在的,而会随着自己的长大而有所改变的,那就要看家里和老师如何引导,每一个孩子都是很天真、很活泼的,再内向的人也会跟与人交流的,在与同伴接触的同时感到快乐的话,相信他会更加出色的。我们都要给予他一定的肯定,那么他才有信心去与人相处,自然他的信心有了,那么他的交往能力也会越来越好。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7

  观察对象:小王

  观察时间:XXXX年XX月XX日

  观察地点:幼儿园小班教室

  观察目的:了解小王的日常表现,为进一步的教育引导做准备。

  观察记录:

  今天天气晴朗,小班的`孩子们在教室里欢快地玩耍。小王穿着他爱的蓝色恐龙T恤,显得特别兴奋。他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尤其对积木搭建游戏情有独钟。每当老师分发积木,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领取。

  在游戏中,我发现小王很有创意。他不仅按照图纸搭建,还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许多独特的造型。他的作品总是充满惊喜,引得其他小朋友围观称赞。但有时,他也显得过于急躁,与同伴之间会发生小摩擦。

  午休时间,小王表现得非常好。他安静地躺在小床上,不吵也不闹。即使旁边的小朋友偶尔发出声响,他也只是转过头微微一笑,然后继续安静地休息。

  通过今天的观察,我发现小王在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上有很好的表现,但在与同伴交往方面还有待提高。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8

  观察过程:

  表演区里布置了各种各样的服装以及演出的道具,还有小舞台。很多孩子都喜欢登上小舞台展现自己。xx小朋友每次都抢着让自己上台,总会把别的幼儿挤下去,霸占小舞蹈。而其他幼儿想上去表演也没有机会。还有个别幼儿连看都没有看,由于胆小的关系吧!本班黄玮琪小朋友,老师一让大家进表演区玩,她就哭了。

  行为分析:

  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展示自己,让小朋友看见自己的表现,让老师看见自己的精彩表演。让大家为自己喝彩,但是由于场地的关系,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很好的在上面表演。所以导致孩子们都有想让自己先表演的的渴望。就像xx小朋友会一直让自己来表演,虽然他的演出已经演过又演了,但他还是喜欢让自己演出。这更能体现他的表现。玮琪小朋友的胆子小,不敢上去演出,而且还是以开放表演区,她就哭。我们还得多鼓励他,让她克服这种困难。

  教育策略:

  为使歌舞表演有序进行,可由一个小主持人安排顺序与人数,也可由演员们自行协商确定。表演时不必注重表演技巧,应重在鼓励他们大胆参与,使幼儿的表演更加自如、自信。在此,我们还要多多让那些不敢上台的,不敢表演的小朋友多多上台。这样机会多了,她们胆子也慢慢的大了。不过这需要时间的锻炼,还要多多给她们掌声,鼓励。

  效果及反思:

  不知您是否察觉,每当参加演出的幼儿打扮得光彩夺目上台表演时,其他幼儿投以羡慕的'眼光,他们也有上台表演的愿望。为了满足全体幼儿的表现欲,教师为他们设置一个小舞台或"卡拉OK厅"、"电视演播厅"等表演场地,让幼儿自由地表演。当他们熟悉的乐曲响起时,一定会有人闻歌起舞,跃跃欲试。当台下响起观众的热烈掌声时,幼儿的表演将更加投入,更富激情。这次“表演区”的小舞台,很受孩子们的喜爱。让孩子们都有在舞台上展示的机会。经过调整以后,孩子们都具有上台的机会。每个孩子都能照顾到展示自我风采的时刻。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9

  背景:

  最近,我们班正在开展“苹果和桔子”的主题活动,宝宝们通过看看、摸摸、吃吃的途径,进一步了解了水果的常识,丰富了已有经验。今天,亦晨宝宝带来了一袋神秘的水果,一下子便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于是,围绕着这袋“神秘的水果”,我们展开了品尝大会及热烈讨论……

  实录:

  我打开袋子,拿出一包包的“水果”,孩子们都嚷嚷着,这不是水果。他们一下子就认出了葡萄干、香蕉片,通过品尝,他们一致认为都很好吃。此外,我还为孩子简单介绍了水果干的制作方法。“看看,还有一样是什么水果做成的呢?”我打开包装袋,把东西倒在了盘子中,先让孩子仔细观察外形,于是,各种各样的答案开始涌现。

  ——诺诺说:“这是苹果吧,红色的。”

  ——婕婕说:“有点软软的,是桔子吧。”

  ——小邱说:“我觉得是大西瓜。”

  我点点头,笑嘻嘻地说:“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到底是什么呢,要不我们一起来尝尝看,吧?”我的提议马上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于是石榴班的品尝大会开始了。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品尝着,不时发出感叹,“好甜啊”,“好像有点酸”,“有一粒一粒的”……

  “张老师,是草莓,草莓!”叶莹大声说,旁边的弈灵也点头附和着。没过多久,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响应她们的答案,顿时,教室里热闹一片。于是,我开口道:“我也来尝一尝!”孩子们认真地看着我尝了一块,“哈哈,真的是草莓啊。”孩子们都笑了,嘴里还嚷着“我就说吧”,“我一吃就知道是草莓”……

  反思:

  此次“神秘的水果”活动的`展开,纯属意外,完全得益于亦晨宝宝带来的一袋水果干。这袋“神秘的水果”不仅成功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而且把他们肚子里的馋虫也给引了出来,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进行了以上的活动。

  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首先需要细致的观察力,要善于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发现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实施及时教育。从上面的活动中很多孩子对于葡萄干、香蕉片的认知情况看,这两样东西都属于是比较常见的,而且他们都拥有相关的经验,但是对于草莓干,孩子的相关经验缺乏,于是我便抓住这个契机,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进行自主探索。我觉得,虽然老师预设的活动不少,但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好奇,总有如此巧妙的意外发生。我们知道,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也是生成活动中主题内容的重要来源。利用孩子的兴趣和现实情景,适时的融入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一个自然生成的主题活动由于它的偶发性,再加上事先没有足够的有关知识准备、材料准备等,因此不可能生成一个像模像样的主题探究活动。因此,更需要老师现场的灵活机动。

  其次,我们要允许孩子出错,并适时进行鼓励、支持和引导。孩子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愿望去探究周围世界,常常用自己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认识世界。活动中,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行了猜测,答案精彩纷呈,虽然都是错误的,但这说明他们正在积极思考,我们要保护他的好奇心、求知欲,留给他自由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去探索。

  第三,要适度控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由于偶发事件生成的活动和预设活动不同,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对生成活动所涉及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合理控制。在“神秘的水果”生成活动中,考虑到小班孩子的接受能力,我对于这些水果干如何制作的过程,只是进行简单的阐述。不过,我发现孩子对于水果干的制作方法很感兴趣,因此,我觉得下一步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观看录像或者实地考察,去了解水果干的实际做法,然后再通过后续的谈话活动,让他们说说自己所看到的,从而将生成活动推向高潮。

  一袋普通的水果干,在孩子眼中却成了神秘、好奇的源头,而我也借此生成了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取得了较成功的成效。其实,孩子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而这些都能转变成为教育契机,只不过需要你的一双亮眼睛去发现。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0

  观察实录:

  “风味小吃店”是我们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游戏。根据幼儿的需要现在风味小吃店的食品有:水饺、馒头、汤圆和羊肉串等,很多幼儿都喜欢参与风味小吃店的游戏,摆弄这些形象逼真的材料。有一次,礼杰选择了风味小吃店游戏,他卖起了羊肉串。游戏中,他发现制作羊肉串的谢炜辰离开了,立刻跑去摆弄制作羊肉串的材料,觉得挺好玩的。谢炜辰回来后,与礼杰吵了起来。因为,此时的礼杰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制作羊肉串的岗位,他让谢炜辰去卖羊肉串,陆宇航不愿意,他据理力争,跟谢炜辰说道:“明明是我在做羊肉串的,我先来的。”礼杰想了想说:“那我们石头、剪刀、布”。结果,礼杰输了,他又去卖羊肉串了。

  分析与思考:

  游戏进行到一定的时间,在同一游戏中出现了不同的角色,而各角色应有自己不同的职责。观察中,幼儿之间因为“你该做什么?我该做什么?”发生争吵,这说明幼儿的游戏在进步。在之前的游戏中,幼儿的游戏的角色少、不稳定,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随着游戏的逐步开展,游戏角色增加了、游戏的情节丰富了,幼儿常常受游戏材料和参与游戏人数等因素的影响而离开自己当前的角色,参与到其他游戏,甚至强占他人的角色。这些现象的出现告诉教师,幼儿的游戏需要规则,需要明确的角色分工,幼儿在游戏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

  实施措施:

  1、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自己是做什么工作?”鼓励幼儿与教师共同想办法,制作标志如牌子、图片、衣服等,表现相应的角色。

  2、根据幼儿讨论,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服饰,帮助幼儿明确自己和同伴的角色。

  3、游戏中,有意识的询问幼儿,让幼儿回答:“今天我是XX,我的任务是……”

  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及职责,在游戏时能自始至终。

  活动反思:

  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职责都应从幼儿的游戏中来,教师在游戏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讨论、确定游戏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的职责。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幼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当我们的'孩子发生困惑、疑虑的时候,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因为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需要幼儿自我的积极探索外,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外力去引导和推进。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职责都应从幼儿的游戏中来,教师在游戏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讨论、确定游戏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的职责。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幼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当我们的孩子发生困惑、疑虑的时候,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因为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需要幼儿自我的积极探索外,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外力去引导和推进。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1

  观察目的

  培养幼儿的职责意识,学会讨论、了解幼儿在超市活动中遇到顾客如何应对。

  儿童行为表现与分析

  角色游戏开始了,只见小朋友都来到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准备游戏。这时超市里没有客人。只见促销员胡杨和卢俊天正在超市里整理东西。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位小顾客,谢淑雅来到超市直奔柜台。谢淑雅拿起一瓶矿泉水准备去收银台付钱了,可是胡杨和卢俊天就急忙来到谢淑雅面前。“你要买矿泉水啊?”胡杨问。谢淑雅回答说:“嗯,是啊!”“为什么不买味动力呢?我们的味动力很好喝的”。卢俊天急忙说到。“可是我就是想喝矿泉水啊!”谢淑雅回答。“都是一元钱,味动力比水还多呢,而且好喝!”胡杨补充到。“那我就买味动力把!”在一番促销员的推荐下,谢淑雅放下矿泉水,拿起了味动力到收银台付钱!

  反思与调整

  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促销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从开始超市里没有顾客就开始整理货架上的小东西,当他们看到有客人来了就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来推荐介绍并在他们的解释下让顾客成功购买了商品,我们看到两位促销员根据生活经验模仿大人促销做得非常棒。在幼儿碗角色游戏的时候,教师应该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使用下介入或以间接介入的方法提高幼儿游戏水平,组织幼儿讨论作为超市的促销员如何才能做到既满足到客人的需求又把自己促销的东西卖出去。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2

  每天放学前,我都会在表现好的小朋友照片旁画一颗或者贴一颗小星星,小朋友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有的积极劳动,有的上课积极举手,还有的跑到老师怀里撒娇。可是,有的小朋友一旦得到小星星了,就马上恢复了原样,到处乱跑,李xx就是一个例子,为了制住他,我又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天,临近放学,李xx欢快的跑过来,一边用手推我,一边喃喃的`说:“老师,今天我做的好不好?”看着他期盼的眼神,我心想:今天,他的确地步了不少,只是上课时精力不太集中,下课喜欢跑到睡房玩,如果能改正就好了,这次就奖励给他半个星星。

  于是,我拿起笔在他的照片旁画了了半个星星,李xx看我画了两个角就抬起了笔,忙问:“老师,你还没画完呢?”“呵呵,好了,那半颗星星等你学会举手发言再补给你。”李xx是个聪明的孩子,听完了我的话,就若有所思的走了。

  到了放学的时间了,家长们都陆续来接孩子,这时,我回头看了李xx的座位,平时那里空空的,人早就跑没影了,今天的李xx竟乖乖的坐在那里,看来这半颗星星给了孩子反思和进步的空间。

  孩子们都想要一个完整的奖励,希望他们能为得到一个完整的奖励而付出努力!这是老师对他们的期待。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3

  吃好午餐,我们经常会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玩具,靠着抽屉坐,自由地和同伴进行玩。这段时间是孩子们最放松,最自由的时间。

  我们班总有些孩子总是会从家里拿各种好玩的玩具来园玩,有的还很高档呢,如遥控汽车等等,总有一些孩子围着他们转,他们也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和同伴进行分享。可是也总有个别孩子从来不拿玩具来园,偶尔拿个恐龙来,可是他又很喜欢玩玩具,于是经常会拿别人的玩具玩。有时别人也很不愿意,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这是我的玩具呀!给我”,一把把自己的玩具要了回来。

  刚才玩的小朋友立马嘟起小嘴,把手叉腰,露出一副生气的样子。

  可是这个动作丝毫对玩具的主人没有影响,他好像没有发现同伴生气了。

  看这一招没有,于是就央求着说“给我玩玩好吗?”

  “我要给另外一个小朋友玩,因为他给我玩了他的玩具,你看”把玩具炫耀了一下。

  “明天再给你玩好吗?”

  看看实在没有办法,只有无趣地走开了。好像无所事事,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会,他的手里又多了一个玩具,快乐地玩了起来。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向同伴要来的,但是一会也许又会出现以上的.情景,也许到玩具收起来的时候,他还在摆弄着玩具呢。这种孩子的动手能力超强,他对玩具特别钟爱,可是他却很少把自己的玩具拿幼儿园来分享,是家里玩具不多呢?还是为什么呢?同时也发现,上了中班了孩子们能进行同伴协商了。

  再看有的女孩子们,大多围在一起玩娃娃家,她们把毛绒玩具当娃娃,把小椅子当小床,把毛巾当被子,一会抱着娃娃,一会把她包裹起来,玩的不亦乐乎。再看男孩子基本是玩着各种汽车、飞机等等。不知谁拿来了个简单的游戏机,一些孩子也围在一起,你玩一会,我玩一会,互相交互着。

  餐后的幼儿生活其实很丰富,也很精彩,有时我会让孩子们看VCD,可是也许孩子们更乐于和同伴进行玩耍。以后我会更加地关注孩子的餐后活动,发现他们的快乐。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4

  幼儿姓名:

  杜雨涵、蒋涵

  观察地点:

  教室

  观察者:

  顾雅芬

  游戏名称:

  分种子

  目标

  1、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2、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

  观察要点

  1、能区分各种不同的种子并进行归类。

  2、掌握各种子的名称,知道种子的不同用途。

  观察记录

  上周我们组织了教学活动《好玩的种子》,请孩子们从家里收集了很多种类的种子来幼儿园。孩子们还用种子制作了种子粘贴画,等到孩子们的种子粘贴画做完后他们还意犹未尽,新朔说:“好好玩啊!我还想玩。”轩轩说“这么多的种子我还都没有全都认识呢!”于是我们便把各种种子都投放到科学区,让孩子们能够在游戏的时候继续去探索。

  蒋涵和雨涵正在玩“分种子”,他们俩很熟练地将盘子中的各种豆子往分类盒中放。蒋涵一边放种子嘴里还一边说:“这是黑豆、这是蚕豆,这是什么豆啊?这么大。”雨涵看了看说:“我也不知道,是白豆吧!”(其实是芸豆)蒋涵听到了说:“那就是白豆吧!你快点放呢!我都要分完了。”说完把分好的豆子从分类盒里拿出来,重新开始分。而雨涵则继续慢吞吞的一颗一颗豆子的在分。悦然也来到了科学区,她拿着恐龙和小石子开始玩了。一旁的蒋涵就有点分心了,他也拿起了一只恐龙开始给恐龙喂豆子吃了。边喂还边说:“我喂个豆豆给恐龙吃。”雨涵听到了,停下了手里分豆子的活看着蒋涵喂恐龙。蒋涵喂了几次就开始玩恐龙了,把分种子的'游戏停下来了。后来直接就和悦然一起做“恐龙娃娃家”的游戏了。悦然把小石子都摆在一起说:“这是恐龙的床,它在睡觉呢!”而蒋涵也同意了悦然的说法把另一头恐龙也拿过来让它睡觉。雨涵继续分着豆豆,偶尔看他们两个玩恐龙。游戏结束了,她的豆豆还没有分完。

  观察感悟

  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发现蒋涵对于种子的不同特征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了,因为他能够正确地将各种种子进行分类,对于一些常见的种子也能掌握其名称,只是有些不常见的种子(芸豆)没有很好地掌握。正是由于他觉得他已经会区分种子了,所以就显得有点漫不经心,一直催促雨涵快点分,甚至到后来放弃分种子游戏,开始悦然玩起了恐龙。

  而雨涵则一直在完成她的分种子任务,虽然偶尔会开会儿小差,但是整个游戏却没有中断过。游戏结束时我问过雨涵:“这些种子你都认识吗?”雨涵摇摇头。《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所以我们在投放材料时要根据幼儿的学习发展来投放,对于蒋涵这类能力较强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在分完种子之后给他提供各种种子用途的图片让他自己探索,这样蒋涵可能对这个游戏的持续时间要久一点,而且学到的知识也更多一些。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5

  幼儿观察记录:帮忙幼儿多开口说话

  观察幼儿:XX

  观察时间:20xx年XX月XX日

  观察目的:帮忙幼儿多开口说话

  观察过程:XX是九月底来我们班的,性格很内向,在班上很少和教师小朋友说话。

  观察一:

  有一天,吃完饭,我让吃完饭的小朋友端着椅子坐到操场上,只见她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在一旁的卞琦小朋友就对她说:“你怎样不出去啊?”XX看了一眼卞琦,不做声,把头低下去。

  我一说完小朋友都很踊跃的把自我的'小手举起来了,XX想举又不敢举的小手,我看着她说:“XX,你能告诉教师这个字宝宝怎样读吗?她缓缓地站起来,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不说话,我微笑地对她说:“不要怕,教师明白你是最棒的!”只见她小声地读:“紫色的紫”我让小朋友为她鼓掌,表扬了她。措施:

  1、创造条件,让她多开口说话。 2、多鼓励她,并多开设一些谈话活动。效果:

  经过这一个月的观察,XX的性格活泼开朗了许多,发现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时候还能看见她高兴的笑容,有时候点她回答问题,也不会向以前那么小声地回答我,和教师小朋友交流比以前明显多。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她引导,让她欢乐成长!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幼儿园观察记录11-01

观察记录幼儿园10-31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0-16

幼儿园大班幼儿观察记录10-13

(荐)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04-19

【推荐】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04-17

幼儿园个别幼儿观察记录06-25

(优选)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12-12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11-25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