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实用)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1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的周边社区环境中有很多与科学相关的教育资源,其中各种不同的树木和树叶更是随处可见。大班幼儿的逻辑思维已经萌芽,逐渐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和探索。本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采集和观察身边的自然物——树叶,并进行比较、分类,从而激发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分析、比较、观察的能力。课堂上的活动只是整个活动的一部分,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延伸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综合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中的资源,并将对幼儿的科学教育贯穿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教育才是活生生的、完整的教育。
活动目标:
1、收集、观察、比较自己居住的社区里的树叶,乐于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进行交流。
2、认识树叶的基本部分,了解树叶的多样性,并能简单归类。
3、激发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分析、比较、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个孩子在自己家附近观察树叶,并采集不同的树叶4种以上。
2、在阅读区投放有关植物的书籍。
3、两人一个放大镜,每组一块白板(35X50CM)
4、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树叶
1、教师提问:你带来了几种树叶,它们有什么不同?
2、幼儿观察。
3、请4—5名幼儿展示自己的树叶(用投影仪),同时说说它们的不同。
(二)幼儿互相观察带来的树叶
1、请幼儿互相观察小组内各成员带来的树叶,找一找哪些是与自己带的'相似的,哪些是不同的。
2、树叶大集合(在比较、观察、讨论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在组的树叶在白板上归类)
3、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自己一组树叶归类的情况进行展示并介绍。
4、教师在刚才幼儿分类展示的基础上给予概括与小结,适时出现“单叶、复叶”“卵形、心形……”等概念。
(三)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树叶
1、每人取一片树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介绍树叶的基本部分。
(四)拓展延伸
1、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观察树叶,并投放制作叶脉书签、树叶标本等作品的相应材料。
2、组织“树叶找妈妈”的活动,看看这些从家附近采来的树叶能否在幼儿园找到相应的树。
3、引导幼儿继续探究树叶,可以上网查询相关的知识和趣闻,打印后带到幼儿园展示。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操作及观察活动,发现两种物体间有规律的排序现象,感受规律排序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头饰材料:长条纸、红绿色小圆片,分组操作材料:第一组(木珠、绳子),第二组(花环带、花),第三组(腰带、印章、印泥)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探索,鼓励幼儿自由排序,重点发现ABAB规律。
1、操作课件引出活动内容,请幼儿动手做头饰,鼓励幼儿自由排序。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头饰,引导幼儿发现按规律排列,做出来的'头饰特别漂亮。
二、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不同的排序规律AABB,AAB,ABB。
1.出示小猫、小狗和小兔的头饰,引导幼儿发现其排列规律。
2.小结:小动物的头饰可真美,而且还藏着这么多规律在里!我们把这种按规律排列的方法叫做排序。
三、第二次操作,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序,鼓励幼儿创新规律。
1.介绍操作材料,请幼儿利用材料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纠错。
3.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装饰品给后面的客人老师欣赏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排列的。(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客人老师。)
4.谁来给大家看看你做的装饰品,说说你是怎样排列的?
5、小朋友真聪明,做的装饰品上的花纹排列得又漂亮又有规律,真棒!我们戴上去参加舞会吧!(帮助幼儿带上,随音乐自由舞蹈)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排序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今天我们做的装饰品上的花纹颜色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上是有规律的排列的呢?(幼儿自由讲讲)
2.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仔细看看有什么?它们的花纹或者颜色是怎么排列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3
课题
科学:有趣的弹弓
设计者
执教者
日期
班级
大三班
修改者
教材
与
幼儿发展分析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索类的科学活动。弹弓是我们一种传统的游戏玩具,主要由皮筋和把手组成,而把手一般呈“丫“字形,威力视乎皮筋的拉力,皮筋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而且拉弹弓的角度不同,物体运动的结果也不同。
幼儿基础分析:
现在的`孩子们离弹弓这样的传统玩具已经很远了,孩子们大多都是在电脑上玩过弹弓游戏,但是鲜少有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玩过这样的玩具,也不知道弹弓会有这么多可以探究的小秘密。
教学目标
1.在弹射游戏中感受弹力的大小、角度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2、能勇于尝试弹射的方法,积极探索弹射角度,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重点
难点
重难点:在弹射游戏中感受弹力的大小、角度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自制弹弓,一个绒布小玩具
地上贴有不同距离的线条,有高度的架子1个,PPT
教学过程
活动版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预设与生成
设计意图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PPT1:这是谁呀?上面还有什么?你玩过这个游戏吗?
过渡:这个游戏好多小朋友都是在电脑里玩的,可是多玩电子游戏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要多玩真实的游戏。
预设:愤怒的小鸟
是弹弓。
二、探索实践,
1、出示弹弓:弹弓上的什么能把东西弹出去呢?
为什么橡皮筋能把东西弹出去?
小结:橡皮筋有弹性,拉紧橡皮筋就能产生弹力,可以把东西弹出去。
2、第一次操作:探索把玩具弹射出去的方法。
(1)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把绒布玩具弹出去的?
(2)纠错:谁有问题?(请错误的幼儿示范)他的问题出在哪里?
小结:我们要用皮筋把绒布玩具包住,一手扶好小椅子,一手捏住玩具往后一拉,一松,玩具就弹出去了。
3、第二次操作:探索尝试让玩具弹得远一些。
提问:刚才你的玩具弹得有多远?
请两名幼儿对比试验:谁弹得远?为什么?
小结:当我们把橡皮筋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玩具就会弹得越远。
4、第三次操作:探索将玩具弹得又高又远的方法与角度。
小结:橡皮筋不仅要拉长,而且还要往下斜一点的角度,我们的玩具会弹得又远又高。
预设:橡皮筋
因为橡皮筋可以变得长长的。
回应:把橡皮筋拉住,橡皮筋会变得长长的,手一缩呢?
请一名幼儿边说边操作。
预设:到红线、蓝线
预设:他的皮筋拉得长,所以弹得远。
三、与生活相联系,感知其原理与用途:
人们充分利用这个原理,并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运用,边打开PPT边讲述:运动员射箭、蹦床、弹力球、儿童蹦床、淘气包等。
四、留下悬念,延伸兴趣:
如果给你更多的橡皮筋会怎样呢?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三、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四、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5
一、设计意图:
幼儿最喜欢阅读绘本故事,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绘本故事中渗入抽象的数学概念,1到10的点数,比较多少都很好的在故事中有趣的表达了,符合幼儿形象化的思维方式。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在故事中理解生活中数学的10以内的点数,比较多少的概念。
2、幼儿能听懂故事情节,并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幼儿在故事中意识到要保护野生动物,培养幼儿有爱心。
三、活动准备:
1、编写故事《禾苗的秘密》
2、制作PPT动画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你们想知道禾苗的秘密吗?
幼儿:想知道。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故事把这个秘密找出来。
2、教师讲故事:
春天来了,1株禾苗上有2只虫子,3只青蛙又吃掉了2只虫子,接着出现4条蛇,5只老鹰,6个猎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个警察。最后,动物们四散逃跑,猎人被警察抓走了。
3、说一说故事中的'数字规律
1株禾苗2只虫子3只青蛙4条蛇5只老鹰,6个猎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个警察。总共10个数,每次都递增1,每次比前一次多。
4、说一说故事中的道理:
提高幼儿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不虐待小动物,对小动物有爱心。
5、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听了今天的故事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请你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同伴交流恐龙灭绝的原因。
2.产生探索恐龙灭绝原因的兴趣。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阅读过有关恐龙的书籍。
材料准备:挂图24号,幼儿查询过关于恐龙灭绝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恐龙的灭绝原因。
1.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查询资料时得到的相关信息,如果其他幼儿有不同意见,教师应允许并鼓励幼儿说出反对的理由。
2.提问:恐龙生活在什么年代?现在能看到恐龙吗?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二、教师不必强求幼儿幼儿按照科学家推测的说法来交流。
三、整理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1.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目前有许多种说法,但没有定论。
2.让幼儿投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说自己投票赞成的理由,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或作进也不地追问,或表示认同。
四、出示挂图,介绍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
1.幼儿看图,听教师介绍。
如小行星碰撞地球、气候变冷、病态恐龙蛋、恐龙食物没了、吃了有毒的植物等。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传递给幼儿的一个信息是:这些恐龙灭绝的原因都只是推测,一种可能,随着科学的发展,也许会出现新的结论。)
教学反思:
恐龙是孩子们心中最神奇的一种动物。从平时小朋友对恐龙的兴趣和认识的观察,我猜想孩子们对这个活动一定有兴趣,但如何抓住幼儿对恐龙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做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我必须考虑的。所以我在课前精心准备,希望能通过这一活动的学习达到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等知识,还要让他们将这种探究延续到课外,培养幼儿对恐龙知识的持久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
2、使幼儿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
3、培养幼儿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多变的云
2、幼儿用画纸,彩笔。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室外)
1、小朋友,你们看看天上的云,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让幼儿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观察:云会不会移动?怎样移动?
想一想,云为什么会移动?
二、展开(室内)
1、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云。
(1)云会不会变成其它的样子?
(2)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
2、通过课件,认识各种云
(1)讨论: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
(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2)多变的云
让幼儿发挥想象,分别说说,云像什么?
卷云
多云
阴云
乌云
火焰云
彩虹
云海等
3、讨论云为什么会变
(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雪也是云变成的)
三、结束
绘画:我眼中的云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云。
活动延伸
回家和家人一起讨论有关云的自然知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磁铁》科学教案03-23
幼儿园大班《风》科学教案02-11
幼儿园大班《风》科学教案05-15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09-16
幼儿园大班《变废为宝》科学教案01-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02-06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02-0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03-0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模板02-24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电》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