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鉴赏感悟

时间:2025-05-12 14:36:06 金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外国诗两首》鉴赏感悟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心中时常会积累了不少感悟和见解,避免会忘记,不如写篇感悟的文章,记录下来吧。那么,感悟的文章一般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外国诗两首》鉴赏感悟,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外国诗两首》鉴赏感悟

  《外国诗》鉴赏感悟 1

  1、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合作鉴赏: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2、同是写夜的诗歌,叶赛宁的《夜》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月光淡淡,

  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

  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

  对月流珠

  鉴赏感悟:

  相同点: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

  不同点: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外国诗》鉴赏感悟 2

  《蝈蝈与蛐蛐》短小精致,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冬两季的具体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两种昆虫的吟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演出。但是这种描写表现出了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美境,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着墨不多却以少胜多,富有内涵,“方寸之间天地阔”,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独到,匠心独运,大气至极。

  言此意彼的含蓄美

  《夜》这首短诗,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诗歌相当的内容在于展示夜的静谧,可是从表面文字看,见不到一个“静”字,极为含蓄,意境深远。第一节中,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秋鸡也不再喧嚷,调动视觉和听觉器官发挥作用,不言静而静自现。到了第二节后,潺潺的流水在轻轻地歌唱,更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外国诗》鉴赏感悟】相关文章:

有关《外国诗两首》的审美鉴赏05-01

外国诗歌鉴赏11-20

外国思乡诗11-10

外国关于冬天的诗10-25

雪诗鉴赏08-11

王安石的诗鉴赏09-17

李白的诗鉴赏10-10

白居易诗鉴赏10-27

木兰诗鉴赏08-05

木兰诗鉴赏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