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刘季孙《题屏》全诗翻译赏析
刘季孙的《题屏》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禅意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学和品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其内心世界的窗口。下面是刘季孙《题屏》全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题屏
(宋)刘季孙
呢喃燕子语梁间,
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旁人浑不解,
杖藜携酒看芝山。
注释
①底事:何事,什么事。
②浑:都,全部。
译文
梁间传出燕子的啼声,呢呢喃喃的。它们在说什么?竟将我的闲梦惊醒了。别人如果知道我希望明白燕子的话语,那一定会惹人奇怪。于是一个人拄上拐杖带一壶美酒登芝山去吧。
赏析:
刘季孙曾在饶州(治所在今江西鄱阳县)担任酒务,专门管辖制酒和酒业税收。他是一个很孤独高傲,并淡薄名利的人。作为管税收的官员,在那时应该是个肥缺,但是诗中则明确指出诗人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一种为官清廉的承诺。
燕子呢喃是轻细悦耳的,一个心里没事的人不会被打扰。诗的字面意思翻成现在的话是想要听懂燕子的话而不被理解,而这仅仅是字面意思而已。即便是现在去和别人讨论燕子说的话,那也有人会觉得奇怪。而找不到知心的朋友,不被人理解,百般无聊的诗中人只好一个人携酒游芝山,消遣去了。不是前呼后拥,而是一个人拄上拐杖,仅带着美酒就去了。这就是诗人在表示自己的脾气和性格,或者说他的品格和道德观。
抛开诗人的这种气度不讲,仅仅从诗歌条理来看,这诗中的人看似悠闲恬淡,其实还很寂寞,“说与旁人浑不解”一句,似乎透出有种郁郁不得志的抱怨,那么“杖藜携酒看芝山”就是对这种心情的解脱,虽然有些自嘲的意思,但也不失为洒脱。这种成熟的人生观,现在的读者读起来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诗歌赏析
首句赏析:“呢喃燕子语梁间”,以燕子的呢喃声开篇,用拟人手法道出了燕子的无忧无虑,它们只顾自己说话,也不顾及正在睡觉的诗人。诗人以燕子的热闹反衬出自己的寂寞,同时“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清闲自在的心境。
次句赏析:“底事来惊梦里闲”,诗人带着一抹嗔怪与懵懂的轻声叩问,实则悄然泄露了他对那闲适梦境的珍视眷恋。此句细腻描绘了诗人沉醉梦境却被燕子惊醒的情景,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渴慕宁静、超脱尘世繁扰的深情。
三、四句赏析:“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诗人心中的幽思绮念,若倾诉与旁人听闻,恐无人能真正领会其中真意。于是,诗人选择杖藜携酒,孑然一身迈向芝山,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此两句将诗人的独特情怀进一步拓展升华,推向了情感的巅峰。
创作背景与轶事
刘季孙在饶州(治所在今江西鄱阳县)担任酒务时,曾将这首诗题在屏风上。后来,王安石巡查至此,读到这首诗后大为赞赏,并因此召见刘季孙谈诗论文,最终举荐了他。这一轶事不仅体现了刘季孙的才学,也彰显了他超凡出尘的闲逸雅趣。
诗歌评价
《题屏》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悠闲自得的心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知音难觅的孤独和怀才不遇的牢骚。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消沉,而是选择以杖藜携酒、游赏山水的方式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豁达的心境和超脱的精神境界,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蕴和独特的魅力。
【刘季孙《题屏》全诗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李商隐《哭刘蕡》全诗翻译赏析11-19
白居易《问刘十九》全诗赏析及翻译09-24
苏轼《赠刘景文》全诗翻译与赏析07-26
《赠刘景文》苏轼全诗翻译赏析07-13
韩氏《题红叶》全诗翻译赏析12-05
《题岳阳楼》的全诗翻译赏析10-28
苏轼《题西林壁》全诗翻译赏析09-26
黄庭坚 《题阳关图》全诗翻译赏析07-09
黄庭坚 《题阳关图》全诗翻译赏析09-05
《子规》全诗翻译及赏析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