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发烫的手指》优秀说课稿

时间:2025-02-06 16:04:49 小英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沪教版《发烫的手指》优秀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沪教版《发烫的手指》优秀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沪教版《发烫的手指》优秀说课稿

  沪教版《发烫的手指》优秀说课稿 1

  说课文内容与特点:

  课文讲述了一位旅店房客的经历,描述了贝多芬刻苦练琴的一幕,揭示了成功的又一秘诀:勤奋。

  旅客的情感变化贯穿故事的始终:欣赏琴声时的陶醉和赞许——发现天花板渗水时的疑惑——得知真相后的惊讶和赞叹。这是故事的明线。故事的暗线是:描绘贝多芬琴声之美,写他艺高——贝多芬蘸水弹琴,写他刻苦——侍者的赞叹,写贝多芬的声望。艺高与声望,更说明其精神可贵。这篇课文很特别,他不是很直接的介绍伟大人物,而是通过其他人的所见所闻显现人物之所以伟大。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课文,内容很简单,但如何设计教法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第三人称旅客讲多了,就有一种喧宾夺主之感。光讲贝多芬又觉有些唐突。如何处理好他们俩的关系是一个难点。经过反复思考之后,设计教学过程。以下就是我设计教法的说明。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正确认识"维,馆,亢,委,婉,缝,继,凉,芬,伟"10个生字;理解,积累"简陋,高亢激昂,委婉深沉,全神贯注"等4个词语,能正确书写"馆"。

  2 正确朗读课文,能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逐步养成习惯。

  3 学习课文后,懂得勤奋苦练是人的美德,只有勤奋苦练才能取得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能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这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又是学生学习这个阅读方法的第一课,而这个语文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影响人一生的阅读习惯,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关键字的品读来实现这个目标。

  一、音乐导入,了解贝多芬

  1,没有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孩子们就知道贝多芬是一位音乐家,他的钢琴曲《命运》有些学生也熟悉。再说课文的第一小节也有一句介绍贝多芬音乐的句子: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深沉 于是我就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欣赏钢琴曲,听完后,请他们说说感受。播放音乐使孩子思想高度集中,在孩子说感受时很自然地引出课文那句描写琴声的句子,学生通过听音乐明白了两个抽象词语:高亢激昂,委婉深沉意思。无需解释,音乐是最好的答案。适当的补充两三个描写音乐的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词语运用能力。

  2, 通过琴声讲到贝多芬。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 我给学生两种介绍人物的句式(1),他就是_____ 贝多芬。(2),贝多芬是_______。请学生选一种句式介绍贝多芬。给孩子固定的句式是让他们语言表达更规范。两种句式是让他们知道相同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其实在介绍贝多芬时我已经提前把侍者的话教学完了。因为侍者和学生们是同一层次的,他们只知道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3,过渡到课文主要内容时我用了这样一句过渡语: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二百多年前,音乐之都——维也纳,一间简陋的小旅馆里,跟随一位旅客近距离的了解贝多芬。这句话我觉得很有必要说一说,这样使教学更连贯,很自然的引出故事,处理好旅客和贝多芬的关系。

  这一环节凸现出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都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要说,又有内容说,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二、找到突破口,抓住关键词,学习课文重点小节

  1,我反复读这篇课文时,发现作者讲发烫的手指,其实是突出贝多芬的勤奋和努力!于是我确认"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是课文的突破口,也是课文的中心。于是就让学生从课文里找到这位旅客是怎样称赞贝多芬的句子。引出课文的中心句。

  2,因为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边读边思考。这个语文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影响人一生的阅读习惯。到底如何培养这一能力呢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可以关键词来了解句子的内在意思。这节课我主要是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边读课文边思考的能力。

  (1)先让学生知道中心句"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中"努力"是个个关键词,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一句最能体现贝多芬努力的句子。出示重点句,如:原来,他弹得太久,十个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凉水冷却一下。这句句子是讲贝多芬很努力,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贝多芬的努力。

  (2)我通过重点句中关键词的把握,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再一次了解到贝多芬是多么的努力和勤奋。

  在教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写贝多芬努力的三句句子,我分步骤分层次地由扶到放地让学生学习。第一句学习时,重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第二句,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句,学生小组自主学习。 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不但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培养了语文能力。

  三、总结全文,揭示课题,明白道理

  1,我在不断完整板书的过程中,最后揭示课题。板书内容:1,贝多芬2,"伟大的音乐家3,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4,发烫的手指5,43(发烫的手指)。课题的揭示是放在最后的,是为了不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并且在教学时让学生好好的读读课题,课题出示得既不突然,还强调了重点词语。

  2,明白道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四、 生字教学有着重,随文识字为主

  生字教学还是二年级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但是不同于一年级起步时字字教,字字写。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大部分的识字方法,要放手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识字,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需每个字用力均衡,但要有侧重,要随课文识字,以免割裂了课文的整体感。比如教学"馆"时,我着重指导最后一部分的书写笔顺,因为这是学生最容易写错的。"维""亢""委""婉"最主要放到课文的词语中让学生理解意思即可,如高亢激昂,委婉深沉都让学生听着音乐自己感受。"缝""继""凉""芬"都在教学中随文出现,只需指导读准确即可。

  沪教版《发烫的手指》优秀说课稿 2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的是《发烫的手指》这篇课文的说课设计。本文选自沪教版教材,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类文本,通过讲述贝多芬在简陋环境中刻苦练琴的感人故事,向我们揭示了成功背后的勤奋与坚持。

  一、教材分析

  《发烫的手指》不仅是一篇生动的记叙文,更是一个关于勤奋与成功的励志故事。课文以一位旅客的视角展开,通过旅客在旅馆中的所见所闻,巧妙地展现了贝多芬对音乐艺术的执着追求。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良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小学中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还需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文本,体会人物情感,理解文章主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词,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能够流利朗读课文,并复述贝多芬刻苦练琴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勤奋是成功的基石,激发学生对贝多芬等伟人的崇敬之情,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贝多芬的勤奋精神。

  难点:深入文本,感受人物情感变化,理解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旅馆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更好地体验故事情节。

  朗读感悟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情感。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课文深层含义,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圈画生字词。

  精读课文:

  分段朗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旅客情感变化,感受贝多芬的勤奋精神。

  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贝多芬练琴的.场景,加深印象。

  巩固练习: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拓展延伸:讲述其他名人勤奋成功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勤奋与成功的关系。

  总结提升:总结课文主旨,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升华情感。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课文重点)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优化。

  以上就是我对《发烫的手指》这篇课文的说课设计。感谢大家的聆听,期待各位老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沪教版《发烫的手指》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沪教版《动物的休眠》说课稿10-21

沪教版《你姓什么》说课稿09-02

沪教版《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07-22

沪教版春笋优秀教学设计08-07

沪教版《散步》优秀教学设计05-21

沪教版《边城》ppt11-27

沪教版《奴隶英雄》优秀教学设计05-20

沪教版《绿》教学反思08-30

《鸬鹚》沪教版教学设计09-24

沪教版冰城教学设计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