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音乐《多年以前》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音乐《多年以前》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多年以前》说课稿 1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XX小学的音乐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年以前》。本次说课我将分四个板块向大家介绍,它们是: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四个部分进行。首先让我将介绍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一部分即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我将从教学内容、面向对象、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四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⒈本课所用教材是湘教版新编教材歌曲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内容。包括:演唱《多年以前》活动《跳格子》。其中歌曲《多年以前》是由美国的一首同名民歌填词而成。它首先讲述多年以前的地球拥有“蓝天、森林、小鸟”,后来“森林消失,小鸟一去不返”,再描写现在孩子们对小鸟“轻轻呼唤”,唱出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真挚而美好的愿望。活动《跳格子》是为了在认识四分休止符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采用了以音乐游戏的方式进行,让音乐知识的学习变得活泼而有趣。
⒉本课适于教学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并敢于表达自己,勇于探索,善于模仿。
⒊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目标:
⑴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整首歌曲的情感体验。
⑵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中渗透对学生健康生活的教育。
知识技能目标:
⑴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⑵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使他们表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得到锻炼。
⑶能认识四分休止符,并能正确运用于音乐实践活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中的“看、玩、想、学”,歌曲教学中的“听、唱、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在我们了解教学目标以后,再来看一看本课的重点、难点。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应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因此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多年以前》,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难点是:能正确认识四分休止符,并能正确运用于音乐实践活动。
以上就是我从这四个角度对教材进行的分析。接下来就是本次说课的第二部分即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学习法、游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儿童是以感性思维为主,通过色彩、形象、声音来感知世界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设“森林旅游”这一情景,通过“游戏”、“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生动又可促使联想的音乐环境与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探究学习法: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认识四分休止符的学习活动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认识四分休止符。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自由、自主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游戏教学法:三年级学生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在认识四分休止符的游戏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尝试“跳新的路线”;在歌曲表演活动中,我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选组别,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设置了一个重要的学习平台。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使教学过程时时充满新奇感,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思路:
以“重视音乐实践为主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进行音乐实践,是我一直以来探索的主题。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在本课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同时,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的教具有:CAI、电子琴。
下面讲讲本课的具体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童趣。
师:今天老师收到一封信,是寄给咱们三年级的同学的。这么漂亮的信,会是谁寄给你们的呢?真想看看?(出示树叶信封)(请一学生读出信封内容。)
师:神秘的小精灵请大家去做客呢,你们愿意去吗?那现在就开始我们的森林之旅吧!让我们好好的欣赏一下美丽的景色。别忘记了找出邮信给我们的小精灵哦!(CAI伴随《多年以前》的旋律进入森林画面。)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丰富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无意中感受《多年以前》的旋律,也为歌曲教学做铺垫。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音乐森林的美丽和神奇。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教师出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及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学生被吸引就会集中投入,多种感官同时加入,完成听觉和视觉的结合。更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画面和音乐的结合形象、生动的展示了美好的大自然,从而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使学生在后面学习歌曲、处理歌曲做好铺垫。
二参与游戏,学习新知。
⒈看一看,找一找。
师:你看见谁了?它们在干什么?(小鹿躲在树后偷偷看,小松鼠在树上好奇地瞧,小白兔在草丛里跳舞,一群小鸟正在做游戏……)
遇到音乐格子桥,桥边有过桥须知(游戏规则:跳到哪个格子就唱出哪个音符。)一只小鸟跳过去,说:咱们比一比吧!
2.玩一玩。
师:比就比,同学们。加油!可不能输给小鸟啊!
①师指格子,小鸟唱。
②师指格子,学生唱。
③小鸟边跳边唱。
④想一想:为什么有的`格子跳过时不唱出音符?(引导学生注意到格子里的四分休止符。)
⑤出示:音符宝宝“0”说:先猜猜我是谁?
哈哈,没猜着。我的名字叫“四分休止符”,我住在音乐森林里,是音乐中的红灯,大家遇到我,记得千万别出声,要停一拍哟。
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提醒“0”的存在。(摆头。拍肩。或拍腿等等,进一步掌握四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师强调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一样都是一拍的时值。)
⒊创新。出示音乐各自桥。分小组过桥。学生之间互相指格子,唱一唱。看谁能和别人跳出不一样的路线。
⒋考一考。
⑴师引导学生读歌曲节奏。(出示歌曲主节奏型)
⑵教师示范(视学生反应情况定)。
⑶学生拍读节奏。拍读节奏中用动作表现四分休止符。
(从游戏中,跳出的音符宝宝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与数字类似的形状但不一样的用途让他们兴趣盎然。特别是休止符的用处:“音乐中的小红灯”。让他们小心翼翼。在后面的创新过程中学生们互相提醒。很好的巩固了难点。并在创新跳一跳的过程中掌握休止符的的时值。)
三情境引导,学习新歌。
⒈听一听。
导语:小朋友们,大家都玩累了吧。让我们休息休息再出发吧。
(CAI播放歌曲《多年以前》,画面为森林深处,蓝天下一群美丽的小鸟在欢乐的歌唱。)
⒉唱一唱(学习歌曲第一段)
导语:小鸟的家园可真漂亮!它们在用它们的歌声欢迎我们呢!我们也一起唱一唱吧!
⑴出示歌曲曲谱,引导学生用“LA”高兴的哼唱。
⑵出示第一段歌词,生跟琴有节奏的读词。
⑶生随琴演唱第一段歌词。
⒊哀愁的小精灵。
(播放:一阵哀愁的歌声由小变大:自从那森林它突然小时,多年以前,多年以前,美丽的小鸟儿一去不返,多年以前,多年前。鸟儿鸟儿快快回开,我在把你们轻轻呼唤。这里的春天又来临,绿树成荫花满园。)
(播放:在树转角坐着小精灵,独自悲伤的歌唱)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精灵伤心的原因:由于人类过度的砍伐森林,小鸟飞翔栖息的天地越来越小,不仅小鸟无处容身,连其他的小动物都快无家可归了。
导语: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小精灵帮助这些小鸟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⒋呼唤鸟儿回归(学习歌曲第二段)
(出示歌单:每唱一句森林加深一分绿色,到最后两句时,不断有鸟儿飞回森林。)
⑴体验鸟儿和小精灵失去家园的悲伤心情,有感情的朗读第二段歌词,并用“LU”音再次带情绪跟唱。
⑵感受渴望鸟儿回归的心情,视谱唱第二段歌词。
⒌演唱全曲
导语:严冬过去,春天又会来到,到处是绿树成荫,鲜花满园,让我们随小鸟一起欢乐地歌唱吧。就让我们用优美的歌声告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保护环境,招呼我们的好朋友小鸟和可爱的动物朋友们回归家园。
四编创表演。
⑴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呼唤小鸟回来呢?
⑵按学生特长分小组讨论交流,排演。
⑶教师组织,指挥,全班同学一起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分小组为歌曲伴奏、伴舞。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应小精灵之邀来音乐森林旅游,我们又认识了不少的好朋友。为了这些好朋友,我们平时就要注意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这样,地球家园才会越来越美丽!现在,就开始我们的保护行动吧。从小事做起,我们也可以保护我们的朋友!
小学音乐《多年以前》说课稿 2
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五星小学的音乐教师严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年以前》。本次说课我将分四个板块向大家介绍,它们是: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部分进行。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一部分即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我将从面向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四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本课是面向小学三年级学生,所用教材是湘教版新编教材歌曲《多年以前》。这首歌曲是由美国的一首同名民歌填词而成。它首先讲述多年以前的地球拥有“蓝天、森林、小鸟”,后来“森林消失,小鸟一去不返”,再描写现在孩子们对小鸟“轻轻呼唤”,唱出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真挚而美好的愿望。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整首歌曲的情感体验。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使他们表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得到锻炼。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中渗透对学生健康生活的教育。
在我们了解教学目标以后,再来看一看本课的重点、难点。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应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因此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多年以前》,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以上就是我从这四个角度对教材进行的分析。接下来就是本次说课的第二部分即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教学的宗旨,也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正是本着这个指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听唱法。
情境教学法:因为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这是我采用本教学法的设计意图。
启发式教学法:由于音乐有不确定性,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化的理解,所以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听唱教学法:听唱是唱歌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采用听唱法。以上就是我在本节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这三种教学方法将贯穿于整节课当中,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激发表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在确定了教学方法之后,我还将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本次说课的第三部分即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唱为本,重情感、美感。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自由发挥,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下面让我们看一下以上三个部分的综合运用阶段,即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的教具有:CAI课件、电子琴、小鸟头饰若干。
下面讲讲本课的具体实现。
整堂课以“音乐森林”为情境背景展开。其环节包括“激情引趣——走进快乐的音乐森林——小鸟的控诉——找回幸福的音乐森林”。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安排,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主动的学习音乐,并从中使自己的感受美、歌唱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激情引趣。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音乐森林的美丽和神奇。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及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学生被吸引就会集中投入,多种感官同时加入,完成听觉和视觉的结合。更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画面和音乐的结合形象、生动的展示了美好的大自然,从而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使学生在后面学习歌曲、处理歌曲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走进快乐的音乐森林。这一部分有五个小环节。第一,听一听。教师导语: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森林做客。听——那是谁在唱歌。(课件展示)。第二,学一学。出示歌曲曲谱,引导学生用“LA”高兴地哼唱。学生感受鸟儿欢快的情绪。第三,音乐精灵,力度变化记号的认识,根据课标,音乐课需要了解音乐基本要素的要求,而力度变化处理也是本课的难点,我特别穿插了音乐精灵的环节。第四,唱一唱。出示课件,学生随琴演唱。第五,跳一跳。这部分充分给予学生发挥创造力的机会,让学生根据音乐,自编动作。总的来说,第二部分,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听赏——模仿——跟唱——律动这几个环节,使学生轻松地学唱《多年以前》第一段,感受到歌曲欢快的情绪,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音乐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完成对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及认识。达到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
第三部分,小鸟的控诉:整个歌曲学习在情境发展这一主线上进行。将“小鸟的控诉”这一情境穿插在两段歌词的学习中间,为情境发展做好铺垫。我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了一系列森林遭人类破坏的画面,让学生跟直观的感受到环境的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损失。将学生设定于特定的意境中,使其产生震撼与共鸣。为了完成好教学任务我做以下设计:看完画面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诵第二段歌词;演唱第二段歌曲。通过前面的铺垫,学生能轻易地感受出二段歌词所包含的不同情绪。将难点击破。这首歌包含了“环保”这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我把音乐和环保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最后一部分:找回幸福的音乐森林。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我为森林做贡献。请学生自由发言。当学生每说一点有建设性的意见时,枯黄的森林就增加一点绿色。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明白,环境保护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激发学生的共鸣。接下来,完整的演唱歌曲《多年以前》。通过演唱培养学生追求美的目标。通过多媒体画面,把歌曲和画面以及环保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把对生活的感受溶入到音乐的理解中,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追求美的目标。同时也让学生们明白,“环境保护,我的责任。”让环保走进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中,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以上是我对歌曲《多年以前》的教学设计和理解。肯定还有学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多年以前》说课稿 3
教学目标
1、在听赏歌曲《哩哩哩》的过程中,能感受其欢快跳跃的情绪,并能随乐哼唱。
2、能学会唱歌曲《多年以前》,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环保内涵,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3、能在“跳格子”的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多年以前》,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
在“跳格子”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鸟头饰若干、音乐格子图一张。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听赏导入。
1、动一动
小朋友随《哩哩哩》的音乐律动(小鸟飞)进教室。
2、听一听,猜一猜
(播放多媒体动画歌曲《哩哩哩》。)
导语:欢迎小朋友来到音乐森林做客,看,小鸟都唱着欢快的歌儿欢迎你们呢,听,是哪些小鸟来了呢?
(生答。)
(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哩哩哩》中的鸟叫声。)
3、学一学
导语:小朋友们真聪明,那谁来学一学布谷鸟和百灵鸟的叫声呢?
(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欢快的情绪,请学生模仿布谷鸟、百灵鸟的叫声。)
4、边听边唱
导语:听,百灵鸟在跟我们说话呢!
(课件音:同学们,让我们做好朋友吧,我们一起来唱歌好吗?)
(播放《哩哩哩》MTV,学生看课件,跟唱歌曲《哩哩哩》。)
二、参与游戏,学习新知
1、看一看
(课件音:布谷鸟叫声。)
导语:听,布谷鸟又在唧唧喳喳的说话呢!
(课件音: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一起来做游戏吧,看看谁最棒!)
(看课件:小鸟演示“跳格子”游戏,跳到哪个格子就唱出那个格子里的音符,碰到休止符就不出声。)
2、玩一玩
导语:同学们可不能输给小鸟呀,自己也来试试吧!
(A、请学生上台在音乐格子中跳一跳,看谁最棒。B.看谁能跳出与别人不同的路线,请学生尝试跳新的路线。)
3、想一想
导语:同学们刚才玩跳格子游戏时,为什么有的格子没有唱出音符来呢?
(生答。)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格子里的四分休止符。)
4、学一学
(多媒体动画:音乐格子中的'“O”说:“小朋友们不认识我吧,我可不叫“零”,我的名字叫“四分休止符”,是音乐中的红灯,大家在唱歌时遇到我,可千万别出声,要停一拍哟。)
(教师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示四分休止符,如摆头、拍肩、点头等,进一步掌握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三、情境引导,学习歌曲
1、听一听
导语:小朋友们,大家都玩累了,一起去小鸟的家园休息吧!
(多媒体动画:歌曲《多年以前》音乐加朗诵,画面为森林深处,蓝天的小鸟在欢乐地歌唱。)
2、唱一唱(学习歌曲第一段)
导语:小鸟的家园美不美呀?请同学们用声音来描绘一下美丽的树林和蓝天下翱翔的小鸟好吗?
(])出示歌曲曲谱,引导学生用“la”高兴地哼唱。
(2)出示第一段歌词,学生朗读后随琴演唱。
(3)师生接龙,看谁接得快。
3、听一听“朋友的烦恼”
(播放课件:同学们的歌声真美。我们现在的家漂亮吗?可是在很久以前,我们几乎失去了家园,由于你们人类砍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我们飞翔的天地越来越小,不仅我们鸟类无处容身,就连森林里其他的动物也快无家可归了。)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4、唱一唱(学习歌曲第二段)
(课件出示歌单,在曲谱上每一拍闪烁一个小圆圈,圆圈的大小随音乐的强弱而变化
(1)体验鸟儿失去家园的悲伤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歌词,并用“lu”再次带情绪哼唱。(2)感受渴望鸟儿归来的心情,依谱唱第二段歌词。
5、演唱全歌
导语:现在春天又来到了,到处是绿树成荫,花朵满园,让我们随小鸟一起欢乐地歌唱吧!(教师组织、指挥,全班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整首歌曲,并原地用身势动作和拍手拍肩等动作进行表演和伴奏。)
四、评价总结
师:今天你们和小鸟成了好朋友,以后大家要更加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所有的小动物,
让大自然成为我们最亲密的伙伴,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开、快乐!
(学生随《多年以前》音乐边唱边“飞”出教室。)
小学音乐《多年以前》说课稿 4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上口琴课。
2、通过口琴吹奏,培养对口琴学习的兴趣。
3、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吹奏《多年以前》第一排旋律,尽量找准音的位置,吹准音高。
4、尽量做到连贯和流畅。
教学重难:快速找准位置,用平稳的气息吹准音高及歌曲的旋律。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口琴一把。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基本训练:吹奏“1、2、3、4、5、6”和四条练习曲
1、准备、
2、口型
3、吹奏
2/4 ||:1 2|3 - |3 2|1 -|1 2|1 2 |1 - :||
2/4 ||:1 2|3 4|4 -|4 4|3 3|2 2 |1 - :||
2/4 ||:1 2|3 4|5 -|5 5 |4 4|3 3|2 2 :||
2/4 ||:1 2|3 4|5 6|6 5 |4 3|2 1|1 - :||
4、抽查:
三、复习吹奏《小星星》
四、教学《多年以前》
聆听
1、播放歌曲,学生聆听。
2、跟唱歌曲;
3、教师有感情地弹奏,学生思考:歌曲体现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4、教师介绍歌曲:
视唱
1、出示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找出旋律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处理第三乐句的节奏。
1 12 |3 34 |5 65 |3 0|5 43 |2 0|4 32|1 0|
1 12 |3 34 |5 65 |3 0|5 43 |2 32|1 - - 0|
5 43 2 . 5 |4 32 | 1 0 |5 43 2 . 5|4 32 | 1 0 |
1 12 |3 34 |5 65 |3 0|5 43 |2 32|1 - - 0|
2、学生唱曲谱:
3、随琴轻声唱歌词,表现力度和情绪。
学奏
1、教师示范吹奏全曲: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2)说一说你观察到什么?
3)教师小结:
连贯和流畅,气息均匀,口琴滑动。节奏型:X XX|
2、跟老师一起学一学第一句:
试着快速找到音符“1”的位置,往左滑动口琴,吹准音;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逐个、小组、大组吹奏,评价。
5、齐吹:
6、展示与评价
五、教师小结:
六、作业布置:
1、洗口琴
2、将练习曲抄在本子上。
2、回家练习吹奏《小星星》和练习曲《多年以前》,每天20分
教学反思
在口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作明确的要求:
一、学生的演奏姿势要正确,教师应严格把关。特别是吹奏时的'嘴型要统一,切忌出现嘴唇与口琴接触过紧或过松,过紧容易造成嘴唇破裂;过松就像金鱼吐泡泡一样,影响演奏的连贯流畅,影响气息的处理。以自然放松状态最佳。
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聆听的习惯;观察的习惯;积极投入的习惯;认真练习的习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以保持音乐课堂动静结合的合理状态。
【小学音乐《多年以前》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多年以前》说课稿08-27
小学音乐《多年以前》说课稿范文10-20
四年级音乐《多年以前》教学反思范文12-18
多年以前教学反思 (通用12篇)11-22
多年以前我曾来过伤感散文08-29
多年以前评课稿(通用23篇)10-09
小学音乐说课稿10-14
小学音乐说课稿08-26
小学音乐说课稿08-17
小学音乐说课稿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