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喜爱的小动物》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喜爱的小动物》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喜爱的小动物》说课稿 1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喜欢的小动物》,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进行说课。本课安排两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教材分析
《我喜欢的小动物》是长春版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次表达,也是学习了本组课文之后的一次练笔,本组课文是关于马的内容,本组课文中的“马”,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是因为作者悉心观察与马结下了很深的感情。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孩子们总是对一些小巧可爱的动物存有好奇心和亲近感。本次习作就是要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活动、嬉戏、休息等生活习性。还可以写你与它之间发生过哪些事情。因此,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按顺序抓住小动物外形和动作的特点或具体事例描写小动物,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学情分析
经过调查,我班学生都特别喜欢小动物,有好多同学家里都饲养了小狗、小猫等动物,对动物有亲近感,同学们对动物流露出的是喜爱。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写作水平较低年级有了明显进步,在词句积累、观察、想象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但要学生在能抓住小动物外形和动作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同时,并且做到选材新颖,学生还有一定的难处,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拓宽习作思路,学着新颖选材,写出真情实感。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两点的考虑,我将作文指导课的目标定为:
1.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能抓住小动物外形和动作的特点或具体事例,按一定顺序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在交流和习作中激发起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能表达出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享受作文的愉悦。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按顺序抓住小动物外形和动作的特点或具体事例描写小动物,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拓宽习作思路,学着新颖选材,写出真情实感。
四、教法学法
说教法:
《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讨论交流法。
说学法:
根据四年级学生特点及本节课的目标。所以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采用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的学习方法,开展习作活动。
五、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版块,下面我就四个版块具体说说教学过程:
(一)、看趣图,欣赏片段,学观察
首先多媒体课件出示有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用生动、准确的词语描绘他们所看到的小动物。接着再让学生欣赏例句,让学生感悟到观察点要细而新,语言要真而准,这样做对后面的习作内容做好铺垫,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说趣事,开拓思路,学表达
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小动物的趣事,从而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接着引导学生采用游戏的形式拓宽思路:简单写上自己要写的趣事,再把有关的词语写下来,看谁写得多写得快。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读懂习作要求,明白作文不是毫无标准的乱写.本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要抓住小动物外形和动作特点或具体事例,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同时将思路延伸找到具体的新颖的习作素材来。
(三)、创情景,交流讨论,学描写
(我们可以写爱懒洋洋的`爱睡觉的小猪;龇牙咧嘴、调皮捣蛋的小狗;可以写提高警惕全神戒备的兔子;悠闲自得的美丽的金鱼;还可以写忙着工作织来织去的蜘蛛;飞来飞去争抢足球的公鸡。)优美的语言与图片,不仅拓宽了学生思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大胆构思想想自己重点写什么。然后利用小组交流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在交流汇报中引导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去写。此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情景交融的画面,在学生已有素材的基础上,恰倒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情感,引导学生选重点,写出真情实感。
(四)、选重点,记录片段,评习作
此时学生通过交流已经产生写作的欲望,让学生选取重点进行片段描写。教师此时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与指导;对表达完整,抓住小动物特点写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再让学生自评自赏,先写完的通过读自己的文章,找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修改不恰当的地方。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欣赏佳作。这样课堂上营造一个交流的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交流让学生吸取别人作文的优点,提高分享与合作,借鉴与学习的能力。此环节也给学生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尽情发挥,让学生乐写、敢写、善写。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思考习作空间,主要体现两点特色:
(一)、激趣与指导巧妙结合,指导学生学着选材与构思。
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切入话题,呈现例句,既激发起学生表达的兴趣,又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交流,在欣赏例句的过程中,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妙与优美,交流情境生动且自然。教师又通过游戏写思路图的形式,巧妙地指导学生构思与选材,帮助学生积累习作选材的学习经验。
(二)、激情与思考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学着构思与表达。
教学时,用层层深入的游戏活动组织教学,时刻关注了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心里有构思之后,又借助课件巧妙激情,渗透了“有感情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的学习理念,也将习作引入思考深处。
总之图片激趣在引导学生感悟、观察和表达。游戏重在交流发现,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又为习作作好铺垫。互相交流,拓宽了学生思路,使学生选材范围扩大,选材变得新颖。习作后的欣赏评价既是习作的讲评指导,又是一个口语交际的训练情境与过程。几个板块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使得学生在环环相扣的语言训练中,写作水平得以提高。
《我喜爱的小动物》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我喜爱的小动物》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结合“小动物”的主题,本组课文安排了四篇课文:丰子恺的《白鹅》,叶·诺索夫的《白公鹅》,老舍的《猫》和《母鸡》。
课文是习作最佳的范本。丰子恺的《白鹅》抓住了动物的特性——“高傲”进行描写,围绕着“高傲”,写了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老舍的《猫》抓住了“古怪”一词展开。而《母鸡》则用的是对比手法,先写了对母鸡的讨厌,接着写了对母鸡的敬佩。
小学生写作文,必须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小动物孩子们都喜欢。记得小时候我也是这样,草丛里的蚂蚱啦,螳螂啦,躲在树上鸣唱的知了啦,家里养的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啦,都深深吸引过我的眼球。可是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套房里,草丛里的蚂蚱螳螂难得看到,家里也不允许养小鸡小鸭小猫小狗,有情趣的会养个宠物狗,但也不可能人人都在养。大多数孩子,没有近距离的,长时间的观察动物的机会。所以要想把这篇习作写得出色、生动,教师应该早早布置任务,让孩子去养一种小动物,并且注意观察。
有了充分的作前准备,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这篇习作,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达标级:有顺序地,结构清晰地介绍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吃饭、睡觉、洗澡、嬉戏、步态、飞翔,也可以写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
2、优秀级:在有条理地介绍小动物时,能灵活运用“拟人、明贬实褒”等修辞手法。有兴趣的还可以学着用多种体裁介绍。
3、写完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由于本习作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几个方面细致观察小动物。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把小动物的每个方面介绍具体。
难点突破:作前发放表格,“化整为零,化难为易”。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化整为零,化难为易”。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教材案例,从本组课文中学方法,然后适当进行拓展思维,倡导孩子个性化表达。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作前准备:
养一个小动物,仔细观察,在表格中填上“样子、吃饭、睡觉、洗澡、顽皮、古怪、步态、飞翔、活动、玩耍、我与它之间的故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挑选着填三四个,每天完成一个方面,教师每天进行适当的指点。
课堂操作步骤:
(一)从本组课文中学方法
1、抓住特点,分几个部分写。
打开课文,回顾《白鹅》的写作方法。
(1)《白鹅》的写作方法是抓住“高傲”写了“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段落结构相似,都是围绕总起句来叙述的。这样的结构叫“并列段”。我们在描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时,也可以模仿这种方法写。
(2)让孩子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养的小动物有哪些特点。
2、利用对比的方法写。
回顾《母鸡》的写作方法。
(1)《母鸡》一文是利用对比的方法,前面描述的是作者对母鸡的讨厌,理由是“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后面描述的是作者对母鸡的敬佩,理由是做了鸡妈妈的母鸡,对小鸡的呵护与关爱。
(2)仿照这一方法,说说你对自己养的小动物既讨厌又喜爱的感受,要说出理由。
学生纷纷述说。讨厌理由:邋遢,不爱干净(小狗、小仓鼠)、叫声烦人(小鸡)、爱骂人(鹦鹉)、对漂亮美眉献媚,对不漂亮的人厉声叫嚣(小狗)、离家出走(小仓鼠)、爱臭美(小狗)、不肯乖乖洗澡(小狗)……
喜欢理由:会粘人(小猫)、样子可爱(小鸡、鹦鹉等)、陪我解闷(小鸡、小鸭、小狗、小猫)、乖巧……
(二)用观察日记的方式写
因为我们养小动物,时间比较长,所以此次习作也可以利用观察日记的方式写。几篇日记组成一篇习作。日记格式第二单元刚学过,这不是问题。每则日记观察一个方面(这些方面可以参考第一环节中的内容),最后形成一组观察日记。
指导孩子如何把某一个方面写具体。
教师举例:
1、描写“样子”。结合孩子拿来的小动物(小鹦鹉)进行讲解。
①出示两段文字,让孩子说说你更喜欢哪一段文字。
文段一:这小鹦鹉长得真可爱,有两只小眼睛,一个尖嘴巴,羽毛很光滑,很漂亮,小脚丫尖尖的,碰一下很疼。
文段二:这小鹦鹉长得真可爱,两只眼睛很小,像两颗小黑豆,咕噜噜乱转,似乎在打什么鬼主意;嘴巴尖尖的,啄小米粒时可快了,要是一不小心被它啄一下会很疼哦,这尖嘴巴里经常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话;羽毛很光滑,颜色特别鲜艳,脑袋上是褐色的,脖子上灰色中夹着一丝红色,背上则是翠绿色的;那小脚丫,也很锐利,紧紧地抓住栏杆,生怕自己一不小心会掉下去。
②让学生说说喜欢哪段,为什么。
③总结。第二个文段比较具体,每一部分的描写都有三到四个小分句,还用上了比喻等手法。所以简单点说,我们在描写小动物的样子时,每个部分最好都用三到四个小分句来描述。其次描述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上到下。
2、如何把某一方面写具体。结合孩子带来的“小仓鼠”进行讲解。当然,还可以利用具体的事例来把某个细节写具体。
(三)尝试个性化表达
除了以上几种表达方式以外,还可以简单介绍其他的个性化表达方式。比如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方式或者是给自己的小宠物写份“说明书”什么的`。当然这些方法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而言,至于基础一般或者更薄弱一些的孩子来说,先重点学会前两种方式再说。
【学生习作】
一份“狗狗”说明书
姜 玥
外婆家有一条小狗,名字叫“小黑”,小黑很淘气。因为我很喜欢它,所以特此为它写一份说明书,以备大家查询。
姓名:小黑
性别:母
年龄:二岁多
特点一:样子可爱。它有两颗珍珠般的眼睛,翘着湿润的小鼻子;一张大大的嘴巴中,常常伸出红红的舌头,它的毛覆盖全身,把小脸也遮得严严实实的,看上去活像一只小绵羊;它的尾巴翘得老高,见了熟人就不停地摇动,好像不停地对你说:“你好,你好,你好!”它的脚很短,奔跑时步子虽小却快,尾巴一翘一翘的,很有趣。
特点二:小黑有时候很胆小。隔壁的花花过来抢它的食物,小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花花吃。如果小黑凑上前去吃一口,花花就眦着牙,咧着嘴地盯着小黑,还不停地“汪汪汪”叫着,吓得小黑落荒而逃。只有在花花不在时,小黑才有自由的空间.这就是小黑胆小的一面;但它也有勇猛的一面。它守在大门前看守门户,凡是有陌生人进来,它必然厉声叫嚣,甚至门外有人路过,它也要狂吠一番。
特点三:小黑吃饭时也很有趣!假若碗里放的是小黑爱吃的肉啊,菜啊……它便狼吞虎咽地吃得一点不剩;如果是它不喜欢的,它只用鼻子嗅一嗅,然后便一声不吭地走开了;倘若有别的小狗来吃小黑的食物,它便会把饭碗叼过来,而另一只狗呢,再把饭碗衔过去,两只狗你争我夺,不分上下,直到饭碗打翻为止。然后它们就各站一边,“汪汪汪”地叫,好像都在埋怨对方:“都是你害的,害得我没有饭吃!”
这就是我那可爱的小狗小黑,如果想和它做朋友,请登录它的个人博客:http://www。xiaohei。boke。com。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板书:
1、从本组课文中学方法,抓住特点,分几个部分写。利用明贬实褒对比的方法写。
2、观察日记。
3、个性化表达。
【《我喜爱的小动物》说课稿】相关文章:
我喜爱的小动物幼儿园小班说课稿08-30
我喜爱的小动物:青蛙10-02
我与小动物说课稿06-28
11-04
我学小动物说课稿05-08
《我学小动物》说课稿10-20
《我学小动物》说课稿09-17
我喜爱小动物作文(通用15篇)11-05
我喜爱小动物的作文(通用107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