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的诗意

时间:2025-06-06 16:54:02 好文 我要投稿

咏柳的诗意

咏柳的诗意1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之后构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的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并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着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能够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终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完美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终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咏柳的诗意2

  咏柳的诗意: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长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内容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装饰而成,突出它的颜色美、轻柔美。后两句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全诗通过描写柳树,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咏柳的诗意3

  一、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二、作品原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简介: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四、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咏柳的诗意4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的咏是什么意思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

  咏柳的意思——妆:装饰,打扮。

  丝绦:丝带。这里借以形容柳条的柔嫩轻盈。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咏柳的诗句译文

  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咏柳全文赏析,咏柳表达什么意思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咏柳的诗意是什么

  春柳如同碧玉妆扮分外娇娆,垂下的万千枝条好象绿色的丝绦。

  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的诗意表达,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咏柳的诗意5

  这是一首写初春二月杨柳的咏物诗。

  杨柳之美在披拂的柳条,每年初春都会有柳条长出新叶,丝丝下垂,春风拂过,十分迷人。古诗词中常用杨柳来比喻美人身材婀娜。这可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罢了,要想写出新意并不简单。

  “碧玉妆成一树高”,作者在第一句中将柳树比喻成了一位美人。之后在第二句中便将丝丝下垂的柳枝比作是这位美人身上的裙带。前一句中的“高”,说明这位美人身材挺拔,与后一句中的“垂”相呼应,这个“垂”字给人一种裙带飘飘的感觉。至今作者没有一个字提及杨柳,可是已经将杨柳描绘成了一位美妙的少女。

  前一句中的“绿丝绦”引出了第三句中的'询问,这样美的作品到底是出自谁之手呢?最终作者将其归功于无形的“二月春风”,指出是春天将大地装扮得如此完美。

  短短几句诗中,作者表现出了自我高超的布局技巧,从“碧玉妆成”到“剪刀”,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不着痕迹。

咏柳的诗意6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著名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对春柳的描写形象细腻,写出春天杨柳依依的状貌。全诗诗意如下下: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贺知章《咏柳》古诗诗意

  导语:《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物诗。下面是我整理的贺知章《咏柳》古诗诗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①碧玉:碧绿色鹅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②妆成:装饰,打扮。

  ③一树:满树。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④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绦(tāo):用丝编成的绸带。

  ⑤裁:裁剪。

  ⑥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⑦似:好像、如同。

  翻译

  高高的柳树长出碧玉一样嫩绿的树叶,千万条下垂的柳枝像绿色的丝带随风飘摇。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好像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赏析

  这首诗对柳树的生动描绘,赞美春天带给大地的勃勃生机。诗的前两句把柳树刚刚长出的嫩绿的柳叶比作碧玉,把千条万缕的柳条比作绿丝带,形象地描绘了柳树枝条细柔、修长、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姿态。“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比喻成剪刀,显示了春风的神奇和灵巧,想象丰富,构思精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柳树、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咏柳的诗意7

  《咏柳》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的诗。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古诗《咏柳》的诗意,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古诗《咏柳》的诗意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二月的春风被诗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细细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绿的柳叶。

  诗人描绘出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并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咏柳的诗意8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与“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与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那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终,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能够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与柳的颜色有关,“碧”与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与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咏柳的诗意9

  《咏柳 》的诗意是:

  一如碧玉妆成的柳树好高好高,飘飘下垂的嫩枝绿叶千条万条。

  不知修长的细叶由谁剪裁而成,二月的春风像一把锋利的剪刀。

  原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赏析:

  杨柳之美,美在它那袅袅娜娜的`意态。早春二月之际,杨柳枝头绽出嫩嫩的新叶,暖风吹过,那柔美轻曼的柳丝便随风飘舞,似风情万种的美人儿,摇动婀娜纤细的腰肢,多么轻盈,多么迷人。

  仿佛要摇醉行人的一颗春心。但这自然天成的美,却又是美人儿难以模仿出来的,正如唐彦谦所云:“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那么,这柳丝之美到底是谁的杰作呢?贺知章给了人们一个别致却真实的答案:“二月春风似剪刀。”看,那碧绿的柳树,亭亭玉立,恰似妆扮一新的美人儿,那千条万缕的柳丝就像是美人纤腰间垂下的长长的绿丝带,袅袅婷婷,婀娜多姿。细小娇嫩的新叶点缀着柳丝,这巧胜天工的春光美,原来都是春风催弄出来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春风,恰似一把神奇的剪刀,它兴之所至,给大自然裁剪出无限美丽的景致,红花绿草,碧叶青树,大自然魅力无穷,美不胜收。

  春天,人们来到大自然中,观赏万象更新的美景,当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映人眼帘时,许多人会脱口而吟诵起贺知章的《咏柳》,从而激发出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

【咏柳的诗意】相关文章:

咏柳的诗意06-03

咏柳的作文09-08

咏柳的作文(实用)11-22

咏柳原文及赏析12-18

早春的诗意05-10

锄禾的诗意05-11

村居的诗意06-03

咏柳原文及赏析(荐)12-20

诗意爱情短句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