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6-08 19:42: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1

  释义: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出自《论语.颜渊》,原文如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白话文释义: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颜渊》出自《论语》,共计24章。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喜欢传统文化的人,对这一句都不陌生也深知其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修养。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意做的、或不想要的东西或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去想、去要等等。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切不可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要求别人,这即是自私、也是缺乏素养的表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体现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儒家经典读物《论语》中的《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是孔子跟名叫“仲弓”的弟子的对话,对话目的是向弟子传授什么是“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面意思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没有必要施加到别人身上。这句话引申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都做得不够好,就不能要求别人比自己做得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怕的是不能相互理解而产生隔阂,有智慧的人,往往知人善用,懂得如何发掘和调动每个人的优势,让其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申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都做得不够好,就不能要求别人比自己做得好。

  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一定要有宽容之心,用宽容心去和世界进行沟通,才会给自己少树立敌人。否则,会四面树敌,人生路越走越窄。

  从处理人际关系的层面来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当有用处。比如,老板给甲乙两名员工布置了相同的任务,甲因为综合能力要远远超过乙,他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乙没有完成。这时,不管是老板还是甲员工,都不能去训斥,甚至挖苦乙员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该句出自先秦孔子的《论语》:“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该文的白话释义是:(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讨厌的东西,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几个意思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强加;

  是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2、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是指: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这句话和第一句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这是典型的以自己为中心、忽略他人感受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利于人和人及整个社会的和谐。

  为人处世,我们应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欲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欲”的意思是:想要、希望。自己不想要接受的东西,也不要强加在他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恕”的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恕”。孔子所说的话的意思是: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强调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扩展资料

  这句话出自《论语》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则。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什么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

  1、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加于己身的(不好的东西)也不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自己希望得到的(好的东西)也希望别人能得。出自——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卫灵公》。

  2、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不想接受的理念,就不要让别人去接受,以免给别人增添烦恼。在这里,“己”的意思是:自己;“欲”的意思是:想;“勿”的意思是:不要;“施”的意思是:给,施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原句如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12-12

(经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12-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12-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优选]01-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通用25篇)10-0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作文(通用20篇)09-25

己所不欲的作文09-13

威武的意思是什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