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乔元贞的故事
乔元贞的故事1
乔元贞,便是我。我写我自己的故事,不为别的,只是想缅怀一下沉淀的往事,那曾经的有书相伴的日子,就这样永远地把它留在过去。
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回忆。那时候,我家很穷,买不起书,但老师规定每人都得有一本,否则就要被退学。我苦无法子,所幸承汉是好人,他大方地把他那书截了一半给了我。我捧着书,如获珍宝,连声谢谢,我激动得结巴了。承汉乐得哈哈大笑,我也被感染得大笑。我俩便又蹦蹦跳跳地上学去了。学堂上的时间是最轻松快乐的。听着“弄不成”先生沙哑的`嗓音,虽浑身起了鸡皮疙瘩,但一直忍着忍着,为了把那些知识装进我脑袋里,我不自觉中就培养出了强大的忍耐力。有时,课堂上还有些放松心情的调剂,就是承汉和他家的两条狗,实在是有趣极了。
后来,由于考试的缘故,承汉的父亲知道了他那半本书的事。我很着急,我很自私地希望他们不要把书收回去,因为我想读书,那是我在睡梦中梦见都会偷笑的课本!……我心乱如麻,不停地想着这件事……然后我便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母亲不让我去上学了!原来就要崩溃的情绪突然爆发了出来,我不断地哀求母亲:“娘,为啥,为啥不让我上学了,娘呜……”只见她苍白瘦凸的脸上布满了悲怆,我顿时醒悟:再读书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于是,承汉来找我要回那半本书的时候,我一把把书塞进他怀里,哽咽地对他说,“我爸不让我读书了……”未尽的话语阻塞在我的哭泣声中,一声比一声豪壮……其实,我还想说的是,你快把它拿走吧,我不需要了,再也不需要了,你也不用难做了……
可是第二天,承汉却将一本完整的课本还给了我。那不再是只有一半的书,那是唯一的,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完整的书啊。我小心翼翼地把包着牛皮纸的课本搂在怀里,急急忙忙地跑回家去。母亲见我捧着本书,一时气愤,手抢过书来直扔到地上,便拿着竹棍来打我,边哭边打,“还拿着书干啥?都没法念了,你爸病了,病得厉害呀,他倒了,我一个妇道人家,这个家只剩咱娘俩撑了……”说到最后,她扔开竹棍,直抱住我,抱得很紧,像是想抓住什么最后的依靠。我也忍不住哭了出来,我连忙抚着母亲骨头凸显的后背,“妈,我错了,书我不要了,我会撑住这个家的,妈,你放心,我不会让它倒的……”
晚上,我忍住眼泪,用颤巍巍的手把它埋在了村口的大树下,把一切都掩埋了……
从那以后,我努力赚钱,挎着篮子在巷口巷尾叫卖纸烟、花生、火柴这些小东西。几年后,父亲病死了,母亲也跟着去了。我却一直在卖那些小东西,因为我只能干那个。除此以外,什么也做不了……
乔元贞的故事2
一间破烂不堪的茅屋,一张千疮百孔的桌子前,一个满脸沧桑的老人,正在出神地看着一本早已泛黄的书,回想起过去的种种……
“孩子,你也知道,咱家穷,可能以后供不起……”
“妈,你别说了,我知道了……”
这时候,史成汉来了。
“元贞,在家吗?”
“来了。”
“元贞,你可以把那半本书还我吗……”元贞回到屋里,拿出那半本书,递给了史成汉,他突然哭了,在这个唯一的朋友面前哭了,他说“成汉,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
“成汉,你看,这是我爸给我们做的课本。”说着,史成汉把那本课本递给了元贞,元贞愣了好久,然后又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轻轻说了一句“谢谢”。
乔元贞闲在家里没事干,他的妈妈就让他去卖一些烟纸、火柴等小东西,以后也能糊口,他知道家里的窘迫,于是应了母亲,从此以后,就在附近的村子里当起了小贩,一直到现在。
我们都不知道,在那个时代里,有多少个孩子没有上学的机会,有多少个像乔元贞那样的`孩子的天分被埋没,有多少人甚至没有自己的“第一本书”,所以,请珍惜现在吧!
乔元贞的故事3
(一)
那天在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本书,泛黄的纸张,模糊不清的字迹,整本书破烂不堪,我反复抚摸着书皮,隐约可以看见书上写着“乔元贞”三个字,我的眼角湿润了。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我人生唯一的一本书…
(二)
家里很穷,一日三餐温饱都很困难,时常需要承汉家接济,故此我和承汉十分亲密,我好不容易说服父母让我上的学,承汉知道我买不起书,便把他的书分了一半给我,期末考试时我考了第一,他第二,但我知道,我比不上他,他有一个好父亲,他会比我更有出息的。
(三)
家里的境况一日不如一日,母亲不得以让我辍学,承汉把那本书要了回去,我十分不舍,可是也没有办法,看着承汉跟他父亲学习,我好羡慕,但每次一看到母亲劳累的的身影和父亲被压弯的脊背,只好一次又一次忍了下来,承汉后来又把书给了我,不过不再是那半本,而是一本完整的书,书上整整齐齐的写着我的名字“乔元贞”。我反复仔细的抚摸着这本书,不知是该欣喜还是难过。由于我闲在家里,母亲便让我挎着篮子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几天天气一直不好,老是下雨,路上很泥泞,我艰难的在这无边无际,黑暗,浑浊的路上行走,陪伴我的,只有一颗被贫穷折磨而绝望的心。
(四)
我叹了一口气,把这本破烂不堪的书压到了箱底,又掏出了带在身边的账本,细细的算起来。
(五)
或许,这就是我所有的出息了。
乔元贞的故事4
我的名字原来叫史承汉,后来改成史成汉。小的时候我与乔元贞是形影不离朋友。元贞父亲乔海与家父也是好朋友,他家里贫穷,有时柴米油盐都顾不过来。乔海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很少回家,他的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
我与元贞在开春上的小学,“弄不成”老师说:“如果没有书本,就不要上学了。”元贞就是没钱买书的同学。我看见他满脸忧伤的样子,非常同情。我冥思苦想,最终有了好主意,我先把书全背了,然后让元贞背,最后决定把书拦腰剪断,一半给他,一半留给自己用。过了一段时间,老师进行了一次考试,元贞获得全班第一,而我因为写错了名字,只好屈居第二。爸爸还以为我考得好呢,原来我们班总人数才三个人。还要一个同学的名字叫“二黄毛”。父亲有一次要检查我的背诵,要我把书本拿来,发现我的书只剩下一半,起先很生气,后来我告诉他原委,他并没责怪我,他只是要求我把元贞的另一半拿来。父亲的`手真巧,通过他的修修补补,装订成两本完完整整的书!父亲让我把其中的一本送给了元贞。由于“弄不成”老师弄不到算术和《常识》这样的书本,我们在自己的村子里只能读《国语》。父亲认为我不适合在这样的学堂再带下去了,就让我随他到崔家庄小学念书,我与元贞就这样分离了。后来听说他没读书了,去卖纸烟、花生、火柴之类的小玩意儿……
可惜了,乔元贞!
【乔元贞的故事】相关文章:
乔爷爷的神奇拐杖少儿故事09-04
99元金币人生故事09-22
一元钱的故事作文09-22
游乔园作文08-08
乔姓起名大全05-29
《贞愍李先生传》译文08-31
乔依醒来后作文11-07
乔纳森的工作模式10-14
读乔伊《生而自由》07-24
最新《海鸥乔纳森》阅读启发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