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填表、以读促悟、剖析重点词等方法体会鹰的动作和成吉思汗心情的变化。
2、自读自悟,体会成吉思汗在怒杀宠鹰后悔恨不已的心情和得到的教训。
3、学习伟人和身边普通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坚持冷静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引入语: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君王和勇士。可是,他也犯过错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成吉思汗和鹰》。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生:课文讲了成吉思汗一怒之下杀死了对自身有救命之恩的宠鹰,悔恨不已,得到了沉痛的教训。
师:你概括课文的能力很强,语言表述得真准确!现在请同学打开书,看课文哪一局部具体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打翻的过程?
生:9——18自然段。
师:你找得真快,就是9——18自然段。
(设计意图:自然衔接第一课时内容,由整体感知引入重点精读。)
二、直入重点,理请思路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要求学习9——18自然段。(课件出示“要求”)我们先来齐读学习要求。(准备,读。)
生齐读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1、认真阅读9—18自然段,勾画写鹰四次打翻成吉思汗水杯的动作和成吉思汗心情变化的词句。
2、小组合作,用书上或自身概括的短语完成下表。
3、限时5分钟。
次数成吉思汗怎么做鹰怎么做成吉思汗心情如何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强调:注意,是先自读勾画,再小组合作填表。准备,记时开始。
生开始自读勾画,师发学习卡。
生小组合作填表,师巡视指导。(中途提示一次时间。)
师:时间到,请一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前投影展示本小组所填表格内容,并依次解说,语言要完整。
小组代表解说。说完第一次,师问:有没有其他答案。小组代表发言,只要是合理的答案,师给予充沛肯定。(学生参考答案)
次数成吉思汗怎么做鹰怎么做成吉思汗心情如何
一接满一杯水,(准备一饮而尽)打掉了水杯不生气(没有反应)
二只接了半杯水(准备喝)(俯冲下去,)撞掉杯子有点生气
三又接了一次撞翻了杯子真的生气了
四又接了一杯水,(警告鹰)飞扑下去,扑掉杯子气急损坏
师小结过渡:能在短短的五分钟内完成学习任务,说明你们的学习效率非常高,老师相信你们在接下来的学习环节中会表示得更棒。
(设计意图: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条理清晰的表格引领学生合作学习,快速理清课文重点局部的条理。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师:通过填表,我们了解了鹰一次又一次地打翻成吉思汗的杯子,而成吉思汗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让我们走进课文,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你还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句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自读这些句子,你能发现什么?
突然,“嗖”的一声,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洒在地上。
这只鹰又俯冲下来,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
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鹰第三次撞翻了杯子。
他还没说完,鹰就飞扑下来,扑掉了他手里的杯子。
生自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鹰的动作一次比一次猛烈。
师:你能不能把这些词语读一读,读出你的这种感受。
生1读词语:打掉俯冲撞掉撞翻飞扑扑掉
师:它的动作为什么一次比一次猛烈呢?同学们,假如你此时就是那只鹰,你会对成吉思汗说什么?
生1:假如我是那只鹰,我会说:“主人,那
水有毒,不能喝!”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读一读。
生1读:突然,“嗖”的一声,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洒在地上。
生2:假如我就是那只鹰,当看到主人第二次接水时,我会说:“主人哪,你为什么不听呢?那水不能喝,快倒了。我读一下这一句:这只鹰又俯冲下来,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
生3:假如此时我就是那只鹰,我看到主人第四次接水时,我会说:“主人呀,你难道真的不要命了,那水真的有毒。”
师:说得好,谁来读一读这句。
生4读:他还没说完,鹰就飞扑下来,扑掉了他手里的杯子。
师: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了这是一只怎样的鹰呢?
生1:忠诚。
生2:忠心耿耿。
师板书:忠诚
师:那怎么读这四句呢?请同学们先自渎。
生自渎。
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鹰的动作一次比一次猛烈,心情一次比一次着急。我们也来像他一样读。
生齐读。
师:鹰一次又一次打翻成吉思汗的杯子,成吉思汗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
成吉思汗抬头一看,原来是他那只溺爱的鹰干的。
这次,他有点生气了。
成吉思汗真的生气了。
“你怎么敢这样?”他大声道,“看我不抓到你,拧断你的脖子!”
成吉思汗气急损坏,他摘下弯弓,仰天向老鹰射去。
生齐读。
师:气急损坏是什么意思?
生:上气不接下气,形容十分恼怒。
师:成吉思汗为什么气急损坏?(他一开始就气急损坏吗?)
生:他一开始并不生气,鹰一次又一次地打翻他的杯子,他越来越气,最后达到了气急损坏。
师:你能读出这个变化过程吗?
生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从这个过程中又可以看出成吉思汗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固执
生2:激动
师板书:激动
师:我们再来通过对比朗读体会鹰的动作的变化和成吉思汗心情的变化。先同桌练习读。
抽一对同桌读。
男女生对比读。
师过渡:盛怒之下的成吉思汗把忠诚的鹰杀了,当他明白真相后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两段,勾画出表示成吉思汗神态、动作、语言、心情的词句。
课件出示最后两段:
成吉思汗愣住了。他忘记了口渴,回头呆呆地看着躺在岩石下的那只可怜的、死去的鹰。
“那鹰救了我的命!”他大声喊道,“可我是怎么回报它的呢?我把他杀了呀!”他悔恨不已,沿着石壁爬下来,小心翼翼地拾起死鹰,放进自身的猎袋。他自言自语:“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置任何事情
生默读勾画。
师:你勾了那些表示成吉思汗神态、动作、语言、心情的词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勾画了“愣住”、“呆呆”。
我体会出成吉思汗很后悔,很难过。
师:你体会得真好。你来读一读。
生1读:成吉思汗愣住了。他忘记了口渴,回头呆呆地看着躺在岩石下的那只可怜的、死去的鹰。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词语,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2:我勾了“悔恨不已”,它体现了成吉思汗此时的心情。
师:板书“悔恨不已”,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吗?
生2:成吉思汗杀死了宠鹰,自恨不该这么做。
师:你真会理解。能不能读一读这一句。
生2读。
生3:我勾了“小心翼翼”它进一步体现了成吉思汗的悔恨不已。
师:硪,你体会到了这些,能不能读一读?
生3读。
师:谁来两段连起来读。
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悔恨不已的成吉思汗。我们也来学习他读一读。
生齐读。
师:成吉思汗悔恨不已,得到了一个教训,一个沉痛的教训(师板书“沉痛教训”)。读出来。
生齐读:他自言自语: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置任何事情。
师:发怒的时候能处置事情吗?为什么?
生:发怒的时候不能处置事情,因为在发怒时容易失去理智,作出错误的判断。
师:说得对,让我们再读这沉痛的教训。
生齐读。
师:这个故事我们已经学完了,小朋友们,你们再来评价一下成吉思汗吧。
生1:成吉思汗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生2:成吉思汗性格固执,容易激动。
师:不论怎样,成吉思汗能从错误中得到教训,终于成为了一代天骄。我们再回过头来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走进文本,抓住重点词,由词到句,品味语言,去体验成吉思汗心情的变化。鼓励学生发挥合理想象,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和文中人角色对话。)
四、联系生活,拓展学用
师:伟人是这样面对错误,我们身边的人呢?他们是怎么面对错误的?课前让同学们采访身边的人,汇报一下你采访的内容。
课件出示“初显身手”:
初显身手
采访身边自身尊敬的人,你可以向他提这样的问题:
★你犯过错误吗?
★你怕犯错误吗?为什么?
★犯了错误的时候,你怎样做的?
★……
生1:我采访的是我的爸爸,他是这样回答的:“我犯过错误,但我不怕犯错误,因为错误能使人进步。犯了错误的时候,我认真总结教训,以防止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生2:我采访的是我的老师。我问她:“你最怕犯的错误是什么?”她回答:“我最怕犯的错误是误解了我的学生。”
生3:我采访的是我的爷爷,他与他人不太一样,他说他怕犯错误,他希望自身是一个完美的人。
总结:现在我们明白了,不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都会犯错误。希望小朋友们能向这些值得尊敬的人学习,勇于面对错误,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生长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酸的和甜的》教学实录03-02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12-07
《骆驼和羊》教学实录04-15
《爷爷和小树》教学实录03-13
《狐狸和乌鸦》教学实录03-13
《狐狸和葡萄》教学实录10-19
将相和教学实录03-29
约数和倍数教学实录03-12
《蚂蚁和蝈蝈》的教学实录06-09
《松鼠和松果》教学实录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