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友谊的航程》教学实录
《友谊的航程》教学实录1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20课《友谊的航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部分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祖国的强盛使广大侨民倍感自豪的感情。
教具准备:投影片、照片、录音机。
教学理念: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课文。
课前交流:录音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师:今天吕老师很高兴,都说咱们是好朋友,猜猜吕老师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生:因为我们家又来客人老师听课了,这回的客人可不一般,他们是吕老师的领导。
生:因为我们家来了两位尊贵的客人,他们看起来和蔼可亲,给我们这个大家庭增添了快乐,温馨的气氛。
生:今天不仅吕老师高兴,我们也非常高兴,因为我能感受到领导对我们的关爱。
师:是啊,爱我们的人今天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好好表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好朋友,好吗?上课!
导入课文:
师:伴着这首世界名曲《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们一起走上一段难忘的友谊的航程(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悟促读。
师:1997年,一支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海军现代化舰艇编队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横跨浩瀚的太平洋,先后访问了美国、墨西哥、秘鲁,智利等国家,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蔚蓝色的航迹。同学们,让我们聚焦这次友谊航程的第一站--美国圣迭戈海港。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了解本次出访海军现代化舰艇编队取得了哪些收获呢?快速默读课文,想好后同桌间可以讨论一下。(音乐停)
(学生默读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生: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出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师随即板书:赢得友谊,倍感振奋、自豪)
师:同意吗?(指板书)“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课文是用哪一自然段具体描述的?“使华侨倍感振奋与自豪”又是哪一自然段写的?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写了“华侨倍感振奋与自豪”的表现。
生:我发现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是个过渡段,它把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内容都概括了。
(打出第三自然段文字投影)
师:了不起,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同学们再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下它的作用。
(生自由读)
生:我知道这一自然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次考试中我们遇到的,中国海军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是总结上文也就是承上了,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是总结了下边的内容,也就是启下,引起下文。
师:说得多好啊!确实如此,它就像一座桥梁,把这两部分内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尽可能地使用过渡段,使段与段之间衔接自然,前后连贯,让文章更加具体、完整!
1、读议第2自然段:批注课文,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
师: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次出访确实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的字里行间,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琢磨,品味。如果你有想法就随手写在课文的空白处,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学生边阅读,边动笔批注课文,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思考)
师生对话:
生:我从“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赶来争睹中国军舰的风采。一连几天,圣迭戈军港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这两句话看出,这次出访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
师:很好,你能从重要语段中感悟出这次出访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如果能从重要语段中抓关键词来谈自己的理解会更好,谁来试试?
生:我从“纷纷争睹”一词体会出人很多,人们都是争先恐后地来看中国军舰的风采。
生:我补充,还能从这段的“奔走相告”体会到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人。
生:我还要补充兰兰的意见,从“奔走相告”还能看出这些外国人是多么热情,多么好奇呀!因为这是中国军舰第一次到达美洲大陆啊!
师:是啊,美国人民对中国军舰有史以来第一次来访充满一种热情与好奇,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中国海军呢?
生:中国海军舰容整洁,士气高昂;水兵们举止文明,充满自信。
(出示照片:中国海军舰容军姿)
师:你觉得中国海军舰容军姿怎么样?
生:很精神(帅)、(士气高昂)、(有气质)、(威武)
师:你们能把我军的这种帅气读出来吗?
(指名读、评议后齐读。)
师:确实很帅,所以不仅使普通老百姓前来纷纷争睹,也博得了美国军官的称赞。
(打出军官称赞的话语投影)(指名读)
生评价:我觉得他没有读出称赞的语气,没有发自内心的赞扬,我想来读一读。(该生读)
师:给你们大家一次当美国军官的机会学着她的样子一起来夸夸咱们中国的海军吧!
(激情齐读)
师:多么好的赞语啊!让人感受到了军官是由衷地在肯定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啊!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次来访赢得美国人民的友谊呢?
生:我从“在美丽的圣迭戈海滩,两国官兵,一起野餐,一起进行排球和拔河比赛,一起举行联欢会,还共同演奏了两首中美乐曲。”中可以看出他们赢得了美国人的友谊。
生:老师,我补充,从这里我可以看出两国官兵之间没有丝毫敌意,他们是那样的友好,他们的友谊不一般,比大海还要深啊!
师:理解得多深刻呀!你真会读书,真会思考!把掌声送给他。
生:我从“美国军官家属为中国水兵烹调食品,依偎在中国水兵怀里拍照”,这幅情景可以看出他们美国人已经把中国海军当成了亲人,尤其是美国孩子在中国水兵的怀里拍照,我更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友谊是那么的深啊!胜似亲人!
生:我从“一家美国人用贝壳精心摆成英文大字:你好,中国!”这句话可以感受到美国人发自内心的欢迎中国,因为我也是这样的,每当我喜欢谁到我家玩时,我也会写几个大字贴在墙上欢迎他们的到来。
师:能联系自身实际谈体会,真不错!是啊,一句简单的问候其中饱含着的是最真诚的欢迎,是最深厚的友谊。
2、品读交流第四自然段: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
过渡语:这次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请把我们的目光投向这个振奋人心的场面--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会读书的同学能把自己读进去,读进这个画面,你们能吗?
(学生情绪高涨,声情并茂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辅导不太会读书的同学。)
师:刚才老师看了你们读书时的表情,听了你们读书时的声音,知道你们的内心是不平静的。(生异口同声回答:是的)那就告诉吕老师你们此刻的'心情,好吗?
生:(振奋)(自豪)(激动)(感动)(激动万分)(兴奋)(生依次汇报)
师:哪儿让你自豪了?
生:当我读到“当雄姿英发的中国水兵穿着洁白的军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在五星红旗和中国海军军旗的引导下,昂首阔步地走在美国大地上的时候。”我自豪了,我觉得我们的海军是那么的威武啊!尤其是“昂首阔步”一词更让我感受到他们的风采,我自豪我们有这样的队伍!
师:说得多好啊!大家有同样的感受吗?那咱们就自豪地读出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吧!
(打出本段文字投影)师生齐读
生:老师,我从“沿街的华侨忘情地追随队伍,一路狂奔,欢呼雀跃”中的“狂”字,和“欢呼雀跃”一词体会出华侨们看到祖国海军已经疯狂了,他们太高兴了,太兴奋了。
生:老师,我补充,我还可以从一位华侨的一段话中体会出他们激动的心情,(生激动地读这位华侨的话语)读完又一学生站起激动地说:“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对华侨们来说,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比看到祖国水兵,听到祖国乐曲,更让他们兴奋的事了,这件事是他们这辈子遇到的最开心的事了,我也想来读读。
师:老师有个建议,如果下面的同学也想来读一读这一段,就站起来和他一起读好吗?
(大多数学生踊跃站起,激动地读这一段。)
师:哪儿又让你感动了呢?
生:当我读到80高龄的老人专程来到圣迭戈看望祖国亲人的时候,我感动了,因为我觉得80岁了,应该连走路都不方便了,还专门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望祖国亲人,他们真不容易啊!
生:我觉得当时这位老人因为心里太高兴了,所以走起路来像20几岁的小伙子。
生:他还带着老伴呢!从“兴致勃勃”这个词我体会到:他们是多么地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啊!他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几十年了,他们太激动了!我真被他们的行为感动了!
生:还有更让人感动的,当我读到“他扶摸着锃亮的军舰,热泪盈眶地对中国水兵说话的时候,我知道,他太激动了,太爱自己的祖国了!都快要哭了!
生:我还从'扬眉吐气'这个词体会到我们中国人终于站起来了,强大了!再也不是“东亚病夫”了!
(群情激奋,个个跃跃欲试)
师:从你们的话语中,吕老师能感受到:你们是那么的爱国,祖国的将来会因为有了你们这些孩子而更加强大,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与自豪,吕老师也想来读读课文可以吗?
(师范读)
师:老师读得怎样?给老师打打分,并说一说理由。
生:我给吕老师打100分,因为吕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老师读那位华侨的话时用激动的语气读的!
生:老师读得让我身临其境了!我仿佛看见了那位80岁的老人!
生:我仿佛就是华侨了,我仿佛在疯狂地追赶队伍。
……
师:老师真有成就感,能给大家带来这么多的画面,这么多的感动。相信只要你们也和老师一样用心去朗读,一定读得比老师还要好!谁来挑战我?
(几乎全举手了)
师:这么多勇士,好,想读就站起来读吧!让我们一起读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振奋与自豪吧!
(生激情朗读课文)
三、真诚对话,激情总结。
师:中国海军现代化舰艇编队第一次到达美国圣迭戈进行了访问,这次出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制造出更先进的舰艇,带着吕老师,带着我们的听课老师一起航行,把中国人民的友谊带给全世界,好吗?
四、拓展延伸:
师:老师这儿有三个课外活动建议(出示):
1、用两段话叙写一件事,用上过渡段。
2、搜集并阅读表现中国海军发展史或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书刊,适当做一些读书笔记。
3、收集表现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音乐作品和故事,在班级举行小型的音乐会或故事会。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起)
在这首《友谊地久天长》的歌曲声中,让我们结束本课,但愿国家与国家之间,我们之间,我们和听课老师之间的友谊都能地久天长!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下课!
《友谊的航程》教学实录2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第20课《友谊的航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部分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祖国的强盛使广大侨民倍感自豪的感情。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教者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实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得,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课《友谊的航程》,一起读课题。
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现在你们知道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呢?
生:一方面是写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另一方面是写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骄傲与自豪。
(师投影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骄傲与自豪。生自由读。师相机板书:赢得 友谊 倍感 自豪)
【点评:新课开始,教师以“文中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为切入点,巧妙地引出了本课的阅读话题,从而为下面的“锁定重点,品读感悟”建构了广阔的平台】
二、锁定重点品读感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呢?
生:文中第2自然段。
师: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语句,然后认真读读,在你感受深的地方简要地写下你的想法。
【点评:学生自读课文,并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圈圈点点,写下感受。一这样就教给学生“批注阅读法”,不仅能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直接的、整体的感悟,同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交流)
生:我找到了“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赶来争睹中国军舰的风采”这句话。
生:我从“奔走相告”、“纷纷赶来”、“争睹”这些词语体会到对于中国海军的来访美国人民表现出相当热烈而友好的感情。
师:是呀,人们“奔走相告”,想像一下当时的场面,他们可能会互相告诉些什么呢?
生:“快来看哪,中国海军来啦!,’
生:“好威武的军舰呀,快去看呀!”
生:“中国人真了不起!”
【点评: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思维进入积极活跃状态。营造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生动教学环境】
师:你能把他们的兴奋、热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是呀,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赶来争睹中国军舰的风采,那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中国海军呢?
生:“中国海军舰容整洁,士气高昂;水兵们举止文明,充满自信,给美国海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中国海军很威武。
师:结合第120页的图,自由读这句话并思考:看到这样的海军,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我想说:“海军叔叔,你们是我们的榜样!”
生:“海军叔叔,你们是我们的自豪!我们的骄傲!”
生:“我敬佩您!”
师:能把你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慷慨激昂地朗读着)
师:看到这样的海军,美国海军军官又是怎么夸的呢?(出示相应句子)谁想当一回美国军官来夸一夸我们的海军?
(生读)
师:多好的赞语呀,身为中国人,我们也感到由衷的自豪,此外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深刻?
生:我从“圣迭戈港附近的一家美国人,还在自家门前用贝壳精心摆成了几个英文大字:‘你好,中国!”’这句中的“精心”、“摆”可看出美国人特别喜欢中国海军。
生:我从“你好,中国!”感受到美国人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海军,而对中国产生了崇敬和亲近的感情。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呀!你们能把这些感受读出来吗?
(生读)
师:多么诚挚的问候,可见中国海军的到来,确实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学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积累了“奔走相告”、“舰容整洁”、“举止文明”这样几个四字词语。
生:我印象深刻的句子有:“中国海军舰容整洁,士气高昂;水兵们举止文明,充满自信,给美国海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为我们中国有这样的海军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生:我知道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确实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收获很多,我们读书就应该这样,都应该学有所得。
师:那文中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呢?(指名说)
师:自由读第4节,找出具体描写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的相关语句,练习朗读体会,可边读边在书上做上记号。
(生读第4节)
师:老师看了你们刚才读书时的`表情,听了你们读书时的声音,知道了你们的内心是不平静的,能把你此时的心情告诉大家吗?
生:我激动。
生:我兴奋。
生:我自豪。
师:哪儿让你激动了?
(生交流。师出示相关语句)
生:“当雄姿英发的中国海军穿着洁白的军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在五星红旗和中国海军军旗的引导下,昂首阔步地走在美国大地上的时候,沿街的华侨忘情地追随着队伍,一路狂奔,欢呼雀跃。”
生:我从“雄姿英发”、“整齐的队伍”、“昂首阔步”这些词语感受到中国水兵的威武,感到振奋与自豪。
生:“狂”体会出他们太高兴了,太兴奋了!
生:我从“忘情”、“一路狂奔”、“欢呼雀跃”这些词语体会出华侨的激动与振奋。
师:同学们,我们在什么时候“欢呼雀跃”过?(书后习题造句:欢呼雀跃)
生: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级”时,我们欢呼雀跃过。
生:考试考了100分,我欢呼雀跃过。
生:过生日了,我收到我最想要、最心爱的礼物时,我欢呼雀跃。
师:是呀,此时的华侨跟我们当时的心情一样,就让我们把这种情感融入到朗读中去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点评:结合学生的实际指导读书,结合学生经验体会文中的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生:我还从“一位华侨激动地说:‘在美国看到祖国的水兵,听到《歌唱祖国》的乐曲,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呢!”’这句话中体会出华侨非常的激动与兴奋。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你真是位激动的华侨。 生:我从“80高龄”、“兴致勃勃”、“专程”、“抚摸”、“热泪盈眶”这些词语体会出侨胞的激动与兴奋。(出示相应句子)
生:我从“专程”体会出他很自豪,很兴奋,是特意赶来的。
生:“热泪盈眶”告诉了我华侨太激动了!
生:我从“扬眉吐气”体会到他的骄傲与自豪,心情振奋。
师:体会真深哪,你能读好它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朗读可以将无声的文字变成可知可感的语言。教师的“穿针引线”让学生从个性朗读中揣摩人物的感情,感悟文本内涵,细细品味语言,着力培养语感】
师:在美国的华侨有千千万万,他们可能还有些什么表现?结合课本第121页的图,想一想他们可能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可能会边挥舞着五星红旗,边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生:可能会手举欢迎标语在路边迎接。
【点评: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生发想像,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就会被演变成了一幅幅振奋人心的画面,激荡着人的心灵,在这些环节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师:听到华侨们这一句句振奋人心的话语,我们也倍感振奋与自豪。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学到一种写作方法,老师可以提示大家,这段话是一段场面描写,在场面描写中,为了渲染气氛,常用到一种点面结合的方法,“面”是对整个场面上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概括性描述,而“点”则是抓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具体描写。那课文这一段中点与面各在哪儿呢?再读第4自然段,快速找出相关语句。(指名说出文中的点和面。师出示小练笔:仿照文中第4自然段中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个场面。如:劳动、比赛、活动等,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指名读,并评议)
【点评:凭借文本,科学地展开训练,做到设计有目标,落实有途径,切实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超越文本,开发资源,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实践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创设语文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增强主动学习的欲望】
师:我们再来看“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这是文中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这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海军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是承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是启下。
师:在这里,这既是一句话,也是一段话,所以既叫过渡句,也称作是过渡段。以后在写作时要学会运用。
师:自由读课文第2段,谈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生:我积累了一些优美的词语:“雄姿英发、昂首阔步、欢呼雀跃、扬眉吐气”等。
生:我懂得了“过渡句”在文中的运用。
生:我懂得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
生:我学会了几个形容人内心激动的成语:欢呼雀跃、兴致勃勃、热泪盈眶。
【点评: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平时我们说“授之以渔”,而这“渔”怎样授予?方法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有所感悟,起码是有所感觉而不是一头雾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并且给学生提供不断验证的机会,让这种方法逐渐转变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布置作业升华情感
课后收集能够展示中国外交风采的故事或图片。
【点评: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深化学习内容,开拓视野,发展个性,提高实践能力】
【自我反思】
1.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主,扣读导悟。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自我感受,读出味道,再借助感情朗读将感受和领悟表达出来,成为美读。如对“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等词句的重点研读。可谓“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2.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着的因素,努力实现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如:让学生根据文字想像画面;学习文中点面结合的写法等。培养能力,展现个性。
【《友谊的航程》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台阶》教学实录02-28
《春日》教学实录03-02
《赵州桥》教学实录03-02
《背影》教学实录03-03
《风筝》教学实录12-07
项链教学实录12-07
《比尾巴》教学实录12-18
《春晓》教学实录03-06
《纸船》教学实录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