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粽子节”

时间:2025-07-05 11:50:4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粽子节”

我的“粽子节”1

  “端午佳节快来到,家家户户粽香飘。”

我的“粽子节”

  姥姥说,5月28日就是端午节了,趁着周日有空儿,特意买来粽叶、江米和红枣,准备包粽子,还问我加不加入劳动队伍。这还用说,这么有意义的事情怎么能少得了我呢?

  我们把江米、粽叶、红枣洗干净,用三个盆盛好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表弟负责裁剪用来缠粽子的白线绳,我和姥姥、母亲负责包粽子,分工明确,开始投入“战斗”。

  “鑫鑫,我一步一步慢慢包,你仔细看着,跟着我一块儿。”母亲对我说,“第一步,先拿一片粽叶,大头朝下平放在左手心,然后用右手捏住粽叶边,向里翻转卷成冰激凌蛋筒的形状;第二步,先放点江米压底儿,再放进两个枣,喜欢吃也可以多放点,再用江米将枣盖住。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粽子好看与否都在这一步了。左手握粽子成枪状,将粽子捏扁,你看,左手心里有一个角,虎口处有一个角,大拇指尖和食指尖又捏出两个角,一共四个角对吧?好,现在看要变戏法了,右手平握住粽叶的上缘,往下压盖住填满的江米,多余的粽叶窝在侧面,你看,一个漂亮的四角粽子变出来了。最后用线绳缠上二三圈,系成活扣,大功告成。”母亲边说边得意地举起包好的粽子,而我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好最后一步,母亲让我自己在实践中琢磨,然后就只管自己包,不管我了。

  刚开始,我总包不成,心想:没事,还有那么多米和枣呢。慢慢来吧,总会成功的。可是,幸运女神却不眷顾我,那粽叶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小孩子,粽叶盖不好,不是露馅了,就是用劲儿太大,把粽叶弄烂了。看着一个个漂亮的粽子从母亲和姥姥灵巧的手里飞出落在盆里,我就恨自己的手指不中用、不配合,关键的时候掉链子,米都快包完了,我还没包好一个,这怎么办?我越看越急,越急越包不成,“金豆”啪嗒啪嗒往下掉。

  母亲看见了,就说:“别急,剩下的留给你慢慢包,第一次学包粽子,肯定会有难度的`,急也没用,关键是要找窍门。不让露馅,在卷成筒时把叶子边压进去一点就可以了;盖盖时,关键要灵活使用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经过母亲再次示范和细心指导,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包好了,尽管它扁扁的不那么好看,但它毕竟是我一生中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啊!

  原以为弹钢琴挺难的,还羡慕姥姥不用上学、不用弹钢琴,现在看来,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都得用心琢磨、反复练习才能成功啊!

我的“粽子节”2

  端午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佳节的主要活动,我和我的妈妈也准备在家里包粽子。

  一大早,我们便来到了集市上,挑选粽子叶,经过仔细挑选,我们买的是一种又宽又长的叶子,因为对于我们新手来说,这种叶子毋庸质疑是最好包的。回到家里,我们把做粽子的`材料一一准备好,有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豆沙,还有洗干净的粽子叶。我的妈妈先给我做了几个示范,轻松几下就包好了,看起来应该是非常简单的,我很有信心。

  终于该我大显身手了,可是叶子好像不听我的话,怎么也卷不成漏斗形,急得我满头大汗,我的妈妈看我急得不成样子,就帮我把叶子卷成漏斗形,我拿着大勺子,把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都放到了漏斗形的粽子叶里,我的妈妈告诉我,用粽子叶上端的叶子紧紧的盖住这个“漏斗”,多出来的叶子,要两边一折、再一扭,就把这个“漏斗”完全封闭了,咦!有点像粽子了,最后,还要用绳子把这个粽子进行“五花大绑”,防止它“漏馅”!经过我这“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我的粽子做好了,但“面目全非”,看起来有点像包子!包了几个以后,我慢慢的熟练了,粽子的样子也比以前好看多了。

  我好佩服我自己啊!虽然我做的“包子”形状不好看,但因为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感觉美味可口!

我的“粽子节”3

  端午节,我们最熟悉的习俗就是包粽子了!

  今天早上,一大早起来,妈妈说:“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教你包粽子吧!”我迫不及待地跑去厨房,看见妈妈正在准备包粽子的东西,有竹叶、糯米、蜜枣等。妈妈说:“先要把两片竹叶对折形成一个倒圆锥体,把糯米和蜜枣放进去,再把竹叶缠紧包好,最后用白线系住就好了”。我说知道了,不一会儿,我就包好一个,我得意洋洋地说:“我包好一个了!” 说完,正要往锅里放,就露馅了。我终于懂得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真正含义。于是我跟着妈妈慢慢学,妈妈也细心地教我。我认认真真地学,仔仔细细地包,总觉得自己这次一定能包好,又包好了一个,希望这次不会露馅,我轻轻地放进锅里,果然没有露馅,我高兴极了!妈妈说:“你就是没耐心,你看你静下心来就包好了吧!”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过了一会了,粽子煮好了,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甜滋滋的.!

  啊!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

我的“粽子节”4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包粽子。

  奶奶把糯米淘干净,从盆里拿出一片泡好的粽叶子,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小桶状,把雪白的糯米放在里面,再放些红枣,上面又放些糯米,然后用粽叶子劈成的细绳把糯米裹起来,扎紧,就这样一个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

  我心里想,原来包粽子就这么容易呀!真想再试试。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包一个给我看看。”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卷起粽叶子,再放一些糯米,然后卷起粽叶子,用绳儿一系,谁知糯米都从缝里漏出来,原来包粽子并不容易。奶奶指点我粽叶子要包紧,米不要放得太多。我按奶奶说的包起来,果真好了一点儿,可米还是漏了出来。我没泄气,接着包了一个又一个,终于包出一个合格的粽子。这时,我发现了:包时,圆锥形的桶要卷得小一点,粽叶子两头要压得多一点儿,裹得要紧,扎得要快,这样就能包出合乎要求的粽子来。我摸到了包粽子的窍门,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

  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不到一小时就煮熟了。打开绿色的粽叶,白里透黄的糯米,红红的`小枣,真是好看,吃着自已包的粽子,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我的“粽子节”5

  粽子,是端午节人们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起源于中国民间。那粽子又是怎么来的呢?传说,粽子是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开始制作流传的。人们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鱼吃而损坏,就将粽子作为鱼饵投放。于是,每年的那一天,人们就以相互送粽子来作为对屈原的纪念。

  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我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到黄昊威家的乡村灶台欢度六一并举行包粽子活动。我们上午九点多就到达了乡村灶台。一看、啊,包粽子的很多材料都准备好啦!有糯米、花生、海蛎干、香菇、虾仁、鹌鹑蛋、竹子叶……等,形形色色,看的我眼花缭乱。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赶快跑去洗手。洗完手,来多众多的粽子材料前,有一个老阿姨在旁边手把手的教我们怎么包粽子。

  只见她先拿起两片竹叶尖对尖的叠在一起,然后折弄成一个圆锥体,在确保这个圆锥体没有漏洞之后,就往里面加生糯米和花生等佐料,加到五分之四的时候,就把这个“三棱锥”倒过来,然后再把它压实、弄平,再抓住剩下的那部分粽叶对折,然后压到粽子上面。如上再做一次,就可以用麻绳捆扎了。这样,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照着她的方法自己做了一个,可最终做成的却是一个难看的“粽球”,我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妈妈身边,望着妈妈手中包好的粽子,妈妈见我难受的样子便安慰我说:“宝贝呀,包粽子也不是她们一生下来就会的,熟能生巧,她们也是勤学苦练才练就了今天这样包粽子的技术。像你这样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怎么能包好呢?”听了妈妈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我便打起精神,重新来到包粽子的地方练习起来,经过多次失败我终于能包出像样的粽子了,最后我包出几个像样的`粽子了。望着这些我亲手包的粽子,我非常高兴和自豪,哈哈!我终于学会包粽子啦!

  包完粽子,我与同学在战斗盘里玩陀螺,时间就像飞速旋转的陀螺一样,偷偷的从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溜走了。午餐时间到了,吃着我们自己包的粽子,我们都分外高兴。吃完饭我们还去抽了奖,时间悄悄地从抽奖箱上飞走了。我们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充满欢乐的地方。

  这次包粽子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终于学会包粽子啦!不仅如此,我还收获了很多欢乐。

我的“粽子节”6

  今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栗子粽、豆沙粽、蜜枣粽、香肠粽......各式各样的粽子,看着就让人嘴馋。可是,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问妈妈,妈妈说:“端午节是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我一边吃着香糯的粽子,一边听妈妈讲着屈原投江,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而向江中投饭团的故事。今天,我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知道了吃粽子、雄黄酒,赛龙舟的历史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是人们对屈原的一片深情。小小的一个粽子却包含了这么多的.深意啊!名师点评:小作者在端午节吃粽子的同时,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能知道这点,也算是过了一个完满的节日。端午节最大的特点是吃粽子,“栗子粽、豆沙粽、蜜枣粽、香肠粽......各式各样的粽子,看着就让人嘴馋”,小作者家的粽子外形有什么特点?吃进行味道如何?这些都可以再详细地讲述一下。总体来说,作为二年级的小朋友,文章还是写得不错的。

  周末傍晚去稻香村买粽子,结果硕大的塑料箱子里只剩下2个蛋黄馅的粽子,想着自己家的老人都是北方人,他们还是喜欢吃小枣粽子,于是悻悻回家。

  70年代我们小时候到了端午节家家都要包粽子。孩子们会带着副食本和粮本去商店采购江米和小枣,那时每人半斤江米,一家一斤小枣,包出来的粽子纵然有一桶也不够缺嘴的孩子吃。

  四年级端午节的前两天,我正趴在课桌上写作业,同桌老二悄悄凑过来告诉我:他父亲原来部队的老部下给他们家送来一口袋江米、一包小枣,可惜他爸爸出差去了南方,母亲去基层慰问演出。问我能不能把他们家的原料带到我家做成粽子,半劈一份给我和弟弟吃。想想老二平时助人为乐,在同学欺负我的时候能够“两肋插刀”,包个把粽子那还不是小菜一碟。接着,我就犯起愁来,江米和小枣有了,哪里有苇叶和马兰条子啊?老二一拍胸脯:你说得那两样东西我们可以去莲花池去找啊?我这才想起来,莲花池有大片的芦苇;莲花池北侧的农场里小路边种植着一簇簇的马兰花。放了学以后,我们三个女生和老二、大亮一起过了马路朝莲花池跑去。

  到了长满芦苇的西岸,我们一下子傻眼了,以前在岸边玩的时候,感觉那些芦苇是紧紧靠岸边生长的。到了采摘的时候,才发觉芦苇和岸边还有大约两米的距离,而且水面上凝集着绿色的浮萍。老二当时穿着短裤,大亮穿着老爸的军装裤子,看着老二哐哐下水,在一边挽起裤腿。不料老二一声尖叫,下面的芦苇跟扎破了少爷的脚,苇子还没有采摘先光荣负伤了。大亮吸取了老二的教训穿着胶鞋下了水,结果池岸是斜坡的,越往里走越深,卷起的裤腿上都是浮萍沫子。老二上岸以后看着沾满黑色滋泥巴的脚,在一边大喊着:继续走,我非要吃上粽子不可!大亮用力劈着苇叶在胳肢窝下夹着,隔一会儿送上岸一抱,终于我肯定了他们的成绩,看着放在地上的一堆苇子叶,让大亮上岸。

  大亮上岸以后,迈着噗唧、噗唧步子跟着我们,鞋子和裤子泛着污水的臭气。老二一瘸一拐地走在前面带路,我和笛子抱着芦苇叶子,我们这一队人马好比是战场下来的伤兵。我们可不能走下战场,还有马兰花条子没有偷回家那!为什么是偷呢?因为马兰花长在农场铁丝网里面,那是公有财产,我们要采摘回家不是偷难道是顺吗?

我的“粽子节”7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唱着童谣,端午节又来到了我的身边。

  五月初二,我来到了邻居大妈家中,看见大妈正在包粽子,一片片粽叶、糯米经过大妈的巧手包扎成了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粽子。我好奇地说:“大妈,我也想学包粽子。”大妈笑着说:“包粽子是细致活儿,手劲活儿,你看得容易做得难的。”“我会用心来学的。”“那好,你先仔细看看我是怎样包的'?再自己试着包吧。”大妈爽快地答应了。

  只见大妈拿起两三片粽叶交叉一小边叠好,双手从粽叶的外边卷起,一个圆锥形的粽叶筒子做好了。她就把准备好的糯米红豆一勺一勺往里装,待快装满时,又拿来一根筷子使劲一下一下插紧粽叶筒子里的糯米,果然那糯米下降了一点,她又加了一点糯米,又压紧。接着她迅速把筒子上面的粽叶对着包起,尖角突出,还用手压压,使得尖角处不流出糯米。最后她把包扎好的粽子用绳子使劲绑好,有时还用牙齿咬着绳子一端绑着。她说:“如果绳子没有绑紧粽子,待煮时,粽子就会爆破流出糯米饭来,那就没有包好粽子了。所以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

  我看了一会儿就学着包起粽子来,我拿好三片粽叶叠好,往外一卷,嘿,真成了一个圆锥形,一只手握着这个圆锥形,一只手把糯米装进来,待满了时,我也学着用筷子插紧,再加些糯米。我再慢慢地把两边的粽叶头对折包起,咦,怎么不成角了?打开再包还是不成角,形状异常难看。只能求救大妈了,“说了吧,看得容易做得难。”大妈接过我手中的粽子,重新包扎,这时我仔细看到她包起时,两边粽叶边对折包,手边压平压成角来。我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

  我又重新包起粽子来,在粽叶对折包起时,用心压平压成角,可不管我怎么用心,粽叶似乎总不听我的使唤,美丽的尖角总不在我的手上出现。几经努力,最后总算包好两个形状丑丑的粽子来,也算是安慰我了。

  望着这两个丑丑的粽子,我真正明白了,有些事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我的“粽子节”8

  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跑到奶奶那里去帮忙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到门口,奶奶就笑呵呵地叫我进来,我跟奶奶聊着聊着突然想起了正事——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技术活,首先要选择上好的糯米,我精挑细选一番,最终满意地点点头!

  接下来就是用把粽子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糯米填进去,要填得溢出了才差不多了,奶奶说这样有利于后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馅料充满整个粽子。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把粽叶的'另一端开始慢慢的卷起来。

  卷到最后的样子,要留一点小尾巴。接着把尾巴全部卷起来,用大拇指把它压住,把卷起来的那一面对折过来,最后用棉线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来,捆好不让它散开就可以了!我们把二十个粽子全部包好之后,粽子们就该下锅了!

  我耐心地等着,就等着那香喷喷的粽子出炉!“好了!”当我听到奶奶的话时,天知道我有多高兴!我急忙把脑袋凑过去,去看看我的劳动成果!耶!大功告成!我屁颠屁颠地请妈妈爸爸他们过来吃粽子,他们都说好吃,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每次端午节都给我带了很大的喜悦!

我的“粽子节”9

  据说:古代诗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罗江,人们到江上打捞他的尸时体却找不到,人们为了让鱼虾不伤害他,而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现在人们已经不把粽子投到汨罗江里,但是粽子却成了每年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习俗。

  昨天下课,李老师给我们发一个粽子,让我们品尝品尝,李老师说:“明天,把粽子叶带过来,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绳子准备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准备好的材料带过来。”晚上,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把粽子叶洗了一遍,又把绳子放进书包里,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里,又把水放在小碗里。第二天,我高高兴兴的来到学校,只见老师走上讲台高兴地说:“有哪位同学会包粽子那?”只见王少航高高兴兴地举起手来,李老师说:“那就有请王少航王老师教我们吧!大家热烈欢迎。”王少航兴奋地走上讲台,举起粽子叶说:“先把粽子叶做成漏斗形,然后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然后再用米把陷给埋住,接着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后用绳子把它缠结实,这就OK了。”咦,我的粽子怎么会漏米哪?这使我大惑不解,老师让我继续做。

  我包的第一个粽子漏米,又是一个三角形的,我看着第一个粽子,心里又一个个不愿意,我怎么这么笨呀!连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道题,却不会做。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小的粽子,我有点想放弃了。当我在放弃时,我想到了母亲对我说过的话,她说:“你不能在你不知道这道题是怎么做时,或是某件事时你都要坚持下去,绝不能向不会的题或事情低头。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决不向困难低头,我要战胜困难。

  我不放弃又坚持包第二个粽子,包的根本就不像,我又接着包第三个,第四个……发现越来越不像了,我生气极了,我转念又想,我王少航怎能包那么好,而我却包的什么也不是,我要和他比试比试不可,我给自己打满了气。

  我很想放弃,母亲的话再在我的耳边响起:“遇事一定不要退缩,要去面对困难,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你一定要把这句话记住,记在心里,这样有困难就想想我对你说的话。”我又鼓足了勇气,又包了一个,呀,我成功了,我终于包的像了,虽然不是特别的像吧,但是已经学会了。就像一个打了气的小气球又重新在天空中飞翔。

  真是“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难呀!”

我的“粽子节”10

  有时,粽子与0有着同一种性质.

  0界于正负之间......而粽子..?

  当大米与粽子大战时,

  粽子可以高傲的站在包子这边,

  大喝;“我是包子!“

  当大米胜利时,

  粽子会不慌不忙的'脱掉粽皮.....

  说;“住手,我是卧底!“

  0却做不到随风倒!

  还是定义来得好!

我的“粽子节”11

  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我的妈妈送年货给外婆,到了外婆家,看到了粽叶、米、绳子放在那里。我说:“外婆,还要包粽子。”外婆说了一句,你和我的妈妈一起包。哦!

  吃了中午饭,我看见我的妈妈真的`在那里包粽子。我过来一看,我的妈妈熟练地包着,她先把粽叶卷起圆锥形,在里面放一些米,然后用粽叶包住,把绳子绕在上面捆紧,一个粽子包好了。

  我看完了,拿起粽叶像模像样地包起来。我放米时,米从小洞里漏出来,当我塞住这个洞,那个洞又流出米来……我弄了好多时间才包好。

  过了一会,我表哥在外面玩也回家了,看见我和我的妈妈在包粽子。表哥迫不急待地过来拿起粽叶,问阿姑怎么包,叫轩来教你,好吧!我说:“你看着我包,马上就会。”他拿起棕叶,把粽叶卷起来在里面放满米,也不要太满,再把粽叶包住,最后把绳子捆紧,一个粽子包好。我我的妈妈说:“两个人真棒!”一看就会,是一个既顽皮又聪明的小伙子。听到我的妈妈的夸奖,我俩很高兴。我们三个人包着包着很快就包好了。

  到了三点钟,外公和外婆把粽子放进锅里,再倒满水,然后盖住。烧了很长时间,总算烧好了,打开锅盖一看有些粽子露出了白白的大尾巴,原来是漏馅了。

  我和我的妈妈要回家,外婆拿了好多粽子叫我带来,我非常高兴。谢谢!外婆。外婆明年过来我家哦!

我的“粽子节”12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相传由于楚国的衰败,在极度伤心悲痛、完全绝望的心情下,62岁的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纷纷往河里扔下糯米团。之后,人们就有了吃粽子的习惯。

  这天,我们买好了糯米和粽叶。回到家里,我们洗洗刷刷便开始包粽子。我们先把粽叶裹成个漏斗,里面铺上白白的糯米,然后放上枣子或者豆沙,当然我最喜欢的还 是肉,接着再用粽叶包裹起来。就这样,个个乖巧可爱的粽子“宝宝”就包好了!经过个小时的努力,个个饱满的粽子出现在大家的面前。那层层叠叠的粽叶下面,藏着个个雪白迷人的粽子宝宝。

  那个个小宝宝简直太可爱了,我这个摸摸那个摸摸,微蹙着眉头依依不舍的把它们放进蒸笼,妈妈看了笑的合不拢嘴。总觉得蒸粽子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分钟,两分钟,十分钟……终于,妈妈慢慢地打开了锅盖,股清香直扑鼻尖,看着小宝宝们“腾云驾雾”地从蒸笼里个个地“飞”了出来,像极了从五行山下蹦出来的“孙悟空”。我迫不及待地拿着“孙悟空”,快速剥掉粽叶,团白玉样的`可爱的糯米就露出了笑脸,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又个,直到肚子都鼓了出来。

  “嗝……嗝……”我摸着肚子满足地打着饱嗝。

  “少吃点,吃多了不消化。”妈妈看着我脸笑意直摇头。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爱端午节,爱我的“粽子节”!

我的“粽子节”1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相传由于楚国的衰败,在极度伤心悲痛、完全绝望的心情下,62岁的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纷纷往河里扔下糯米团。之后,人们就有了吃粽子的习惯。

  这天,我们买好了糯米和粽叶。回到家里,我们洗洗刷刷便开始包粽子。我们先把粽叶裹成一个漏斗,里面铺上白白的糯米,然后放上枣子或者豆沙,当然我最喜欢的还 是肉,接着再用粽叶包裹起来。就这样,一个个乖巧可爱的粽子“宝宝”就包好了!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一个个饱满的粽子出现在大家的面前。那层层叠叠的粽叶下面,藏着一个个雪白迷人的粽子宝宝。

  那一个个小宝宝简直太可爱了,我这个摸摸那个摸摸,微蹙着眉头依依不舍的把它们放进蒸笼,妈妈看了笑的`合不拢嘴。总觉得蒸粽子的时间过得特别慢,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终于,妈妈慢慢地打开了锅盖,一股清香直扑鼻尖,看着小宝宝们“腾云驾雾”地从蒸笼里一个一个地“飞”了出来,像极了从五行山下蹦出来的“孙悟空”。我迫不及待地拿着“孙悟空”,快速剥掉粽叶,一团白玉一样的可爱的糯米就露出了笑脸,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又一个,直到肚子都鼓了出来。

  “嗝……嗝……”我摸着肚子满足地打着饱嗝。

  “少吃点,吃多了不消化。”妈妈看着我一脸笑意直摇头。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爱端午节,爱我的“粽子节”!

我的“粽子节”14

  “哇,好香啊·”香喷喷的粽子终于出炉了。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进入了我的眼帘。“啊呜!还真不错。”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的心像打翻了的蜜罐甜丝丝的。

  那已经是去年端午节的事了。“吃粽子,赛龙舟,欢欢喜喜过端午。”我哼着小曲,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提着几把绿油油的竹叶。我们先把叶子放在水里浸泡。接下来就是准备包粽子的配料了。奶奶准备了糯米,红豆,五花肉,还有我最喜欢吃的蛋黄了。真是应有尽有,色香味俱全。let's go 我来告诉你怎么做吧!

  首先,要选出2片大小几乎相同的竹叶,把它们交叉卷成圆锥形;放进糯米,接着加入馅料,最后再盖上一层糯米。再用凸出来的竹叶向下折盖住糯米,用手捏住中间。然后用麻绳扎起来。我看了会奶奶包粽子,就照着她的做法试着包了一个,可是最后不是馅溜了出来就是“犯人”逃脱了麻绳的管束。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有点灰心丧气,就想溜了。奶奶说:“做什么事不都是容易的,只要你认真学习,你一定行的。”于是我就在奶奶的.指导下认真地学起来了。奶奶笑眯眯地说:“馅放进去的时候,你可以用汤匙压平,再把竹叶紧紧盖住,扎麻绳还是要讲究技巧。就像这样。”奶奶随手拿起竹叶包了起来。她动作是那样的轻巧灵活。扎粽子的手蝴蝶一样一上一下地舞动着。过了一会儿,一个“绿里透白”的小胖子,立刻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成功了。“一个,两个,三个......”我越包越起劲,越包越熟练......

  每想到端午节,我心里总会有一种包不住的喜悦。

我的“粽子节”15

  端午节的风俗有很多,比如包粽子、插艾叶等。我家做的事就是这两件事的其中之一,当然是包粽子呀!

  妈妈说过要想把粽子包好,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比如:粽叶、糯米、葡萄干、蜜枣、丝线,准备好了之后,可别忘记洗手哦!要不然雪白的糯米就变成了黑米。

  我好奇的问:“我不会包那怎么办呀?”别着急我来做个示范,妈妈回答说。说完妈妈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粽叶卷成漏斗型,再把糯米和葡萄干放入卷好了的'粽叶里,接着再把它包好,再系好绳就可以了。

  嘿嘿!接下来,就由本大师来包个粽子给你们瞧瞧吧!我匆匆忙忙地拿来一片粽叶,可是怎么也包不成漏斗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个漏斗型,我抓了一大把糯米往里塞,又拿来了葡萄干往里放……我终于包好了一个四不像的粽子。我家的端午节就是这样过的,你们家呢!

【我的“粽子节”】相关文章:

粽子的文章:粽子飘香06-13

包粽子08-26

大粽子好评04-13

粽子阅读训练10-03

包粽子作文10-24

吃粽子的由来09-18

包粽子作文10-22

粽子里的故事06-30

包粽子作文(实用)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