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提升成绩

时间:2025-07-11 17:33:4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快速提升成绩

如何快速提升成绩1

  化学学习方法有哪些

  一、实验操作类规范语言表述

  1.测定溶液 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答题模板:

  答题关键词:pH试纸、表面皿、玻璃棒、蘸待测液、比色卡、对照。

  四步:①取放试纸→②蘸待测液→③点滴试纸→④与比色卡对照。

  概括为“取、蘸、点、比”。

  抓住关键词和四步操作环节,此类问题一定不失分。

  2.沉淀洗涤

  ()沉淀洗涤的目的:除去沉淀表面附着或沉淀中包夹的可溶性离子。

  (2)洗涤方法:向漏斗内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3)误差分析:若沉淀不洗涤或洗涤不干净,则使沉淀的质量偏高。若沉淀洗涤次数过多,则会使部分沉淀溶解而使其质量偏低。

  (4)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答题模板:

  ※加沉淀剂: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加入与沉淀剂反应的试剂: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注意:若需称量沉淀的质量而进行有关定量计算时则只能选用方法(1)。

  (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答题模板: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洗净

  3.容量瓶捡漏操作

  答题模板:

  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倒立观察。然后再将容量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倒立。若均无水渗出,则容量瓶不漏水。

  4.滴定管检查是否漏水的操作

  答题模板:

  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塞旋转180°后,重复上述操作。

  碱式滴定管: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5.滴定管赶气泡的操作

  答题模板:

  酸式滴定管: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从而使溶液充满尖嘴。

  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球,是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赶出气泡。

  6.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答题模板:

  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微热法——关键词是:封闭(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微热、气泡、水柱;

  液差(封)法——关键词是:封闭(用止水夹关闭右侧导气管,向--漏斗中加水)、液差(--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停止注水后,水柱不变化)。

  整套装置气密性检查:为使其产生明显的现象,用酒精灯对装置中某个可加热容器微热,观察插入水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也可对整套装置适当分割,分段检查气密性。

  7.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 焰色反应的操作

  先将铂丝沾盐酸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

  9.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10.从溶液中结晶实验操作

  答题模板: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蒸发→结晶→过滤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二、实验设计类规范语言表述

  1.性质实验设计

  从实验原理出发(含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顺序来表述答案。

  答题模板:

  操作→现象→结论

  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

  (1)水蒸气最先检验;

  (2)有干扰的气体先检验:例如,气体甲对气体乙检验有干扰,检验思路:检验气体甲→除去气体甲→确定气体甲除尽→检验气体乙。

  例1.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答案:以下方案任选一个。)

  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NaHS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两种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

  方案二: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三: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2.定量实验误差分析

  对于定量实验,要采用措施减小误差。减小误差从以下角度考虑:

  (1)装置气密性良好;

  (2)排除装置中气体;

  (3)减少副反应;

  (4)避免气体带杂质(如测定水的质量,气体必须干燥);

  (5)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进入装置等。

  燃烧法定量测定实验一般设计思路: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干燥装置→主反应装置→吸收产物(1)→吸收产物(2)→干燥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例2:某混有CuO粉末的金属铜样品,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要测定铜的质量分数,可以把浓硫酸稀释,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即可求出铜的质量分数。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将浓硫酸用蒸馏水稀释,将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即可。

  ②CuO+H2SO4=CuSO4+H2O

  3.实验现象描述

  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全,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其答题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板来处理。

  例1.(溶液)―→

  (1)颜色由……变成……(2)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3)溶液变浑浊

  ( 4)生成(产生)……沉淀(5)溶液发生倒吸(6)产生大量气泡

  (7)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8)有液体溢出。

  例2.(固体)―→

  (1)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2)固体逐渐溶解

  (3)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4)颜色由……变成……

  例3.(气体)―→

  (1)生成……色(味)气体(2)气体由……色变成……色

  (3)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 (4)色、味。

  4.仪器或装置作用

  答题模板

  有利于……(这样做的好处),以防止……(这样做的坏处)

  尾气吸收:吸收……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例如:有机实验中玻璃长导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某瓶的作用:安全瓶作用,防止……中的液体倒吸进入……中

  或者,平衡气压,便于……中的液体顺利进入……中

  5.原因、理由类

  答题模板:

  “有理”——化学原理,“有据”——事实依据

  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正说”——“直接原因+根本目的”

  (2)“反说”——“如果……就……”

  6.理论型简答题

  答题模板:

  ……存在……平衡,……(条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动,……(结论)

  三、图表、图象类试题规范语言表述

  1.图象题

  (1)会识图:一看面,二看线,三看点(弄清纵、横坐标的意义,弄清起点、拐点、终点的意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四看量变,五看是否作辅助线。

  (2)会分析:分析图象中隐含的`信息,将其加工成化学语言,同时联系化学概念、化学原理,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2.表格数据题

  (1)明含义:理解表格中各个列项中数字的含义,巧妙地将表格语言转换成化学语言。

  (2)析数据:理顺表格中数据间的变化趋势,联系相关的化学知识,寻找其中的变化规律,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口诀:图象题要细心,全面观察得高分;

  曲线题能速答,分析走势好办法;

  表格题要解好,转化数据离不了。

  四、有机化学问题的答题规范

  1.有机物中文名称与化学式不能混淆,有机物命名要规范。

  2.化学式、键线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不能混同,勿多氢少氢。

  3.官能团、取代基及原子间的连接方式要正确。官能团写在左边时特别要注意。

  4.书写有机方程式时,有机物一般要写成结构简式或结构式,不用等号而要用“→”。有机反应条件要记清。

  5.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一定要按照教材要求书写。

  化学的复习技巧

  重概念,彼此区分不混淆

  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概念较多,而考查对概念的理解也是高考的热点。所以,通过第一轮的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化学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挖掘。既要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更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例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共价键、离子键、、化学键;无机反应类型和有机反应类型等。

  重方法,提高速度和效率

  守恒法、查量法、平均法、极限法、图像法、转化法等是化学计算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可以这样来理解,高考试题中的计算题。绝大部分是重在考查同学的化学思维,而不是单纯地考查计算能力。所以,在下一阶段,同学们要经常总结归纳,多尝试用简单、快捷的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会大大提高你的解题速度和效率。

  重规范,避免无谓失分

  有一些考生在平时不注意养成规范的习惯,总想到了高考再注意。殊不知到了高考会更紧张。这种由于不规范引起的失分既普遍存在,同时也是对考生致命的打击。生化组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做了统计。

  因为不规范而失分的同学大有人在,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化学基础相当不错的,或是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或是科学术语错误等。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强烈建议同学务必从现在起就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重精练,莫入茫茫题海

  现在的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每题的分值较大,所以题目相对减少,考查的重点已经转向了精准考查。所以,在保证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前提下,也要进行适当的练习,要精选一部分试题,重点来练习。

  练解题思路,练基础知识,练规范表述,练分析能力等,但不要陷入题海战术。避免不加取舍地把全国各地市的模拟题统统拿来,一定要经过筛选,选择那些比较经典的题目来练习,切不可一味求多,求新。

  怎样复习化学知识

  多练:

  高三全年的学习中,练习是复习的重要一个环节,练习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的标准。一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能有效地提升做题的准确率和速率。

  多想:

  通过近年的高考分析不难发现,高考对于记忆的要求逐渐淡化,更多的强调要求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反思、理解、整理,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学科素养。

  多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学习到的知识归纳总结好。特别是高考常见的考法、经典的题型,每一种类型的解题技巧,善于通过整理平时做错的每一道题,形成错题集,经常性的回看,减少再次出错的概率。

如何快速提升成绩2

  一、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

  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

  听,一般指听录音、听范读、听提问、听讲解;看,主要是指看板书、看挂图、看荧屏或银幕上的多媒体画面,看教师的教态,如教师的举手投足、神情姿态。因为教师要借助这些板书、画面、手势,化抽象为具体、变繁复为简明、变陌生为熟悉。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二、听思并用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听一般是被动地吸收,思则是主动地思考。

  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

  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三、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

  耳到: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

  “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四、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

  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

  五、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

  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

  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六、主动参与法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一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学生听,学得很被动。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七、听懂新知识法

  听懂,就是把知识的概念或结论搞明白,即把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明白。

  依据听懂的标准,研究运用听懂的规律,主要是研究学习概念的规律。掌握旧概念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搞清概念的由来,是概念学习之本。概念的表述(定义、定理、定律等)是概念之末,概念的形成是概念之本。舍本逐末,是死知识,亦非真知,于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无益;掌握概念表述的科学性,是概念学习的关键。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概念各部分的准确含义及内在联系,从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最后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是概念学习的保证。这是新课标下听好课的.最重要的方法。

  八、目标听课法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

  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有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疑难大问题。

  九、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

  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

  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十、存疑听课法

  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内在的欲望决定了努力地程度和做事态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想听才去努力学会听,会听才会说,会说才会交流。每个人就像站在阳台上观看阳台外的风景,街上的人也在欣赏阳台上的表演。没有阳台,就是独角戏,没有观众就不是演出。故,听课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只要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的方法,就是最佳方法。

【如何快速提升成绩】相关文章:

快速提升语文成绩的方法10-05

如何快速提升网站权重09-29

如何快速有效的提升网店销量?01-03

中等成绩的考生提升成绩策略08-10

如何快速升迁03-29

高二的成绩提升方法12-19

快速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03-30

如何快速消除水肿10-18

如何快速美白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