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张胆的故事

时间:2025-07-22 18:13:4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明目张胆的故事

明目张胆的故事1

  [成语拼音]

明目张胆的故事

  míng mù zhāng dǎn

  [成语解释]

  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典故出处]

  《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成语故事

  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很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迁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意思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

  过了一段时间,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复了中书令的官职。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报复韦思谦,把他贬到外省,当一名县官。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暗中去慰问韦思谦,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的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遇见不合理的事情,当然不肯放过,哪里有时间考虑个人得失呢?大丈夫应该有话就说,明目张胆而不畏强权,致力报效国家,怎么可以庸庸碌碌,只顾着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明目张胆的故事2

  明目张胆关于这个成语,有两个小故事。

  据《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记载,张耳和陈馀同是秦末魏人,两人原来是一对好朋友。农民领袖陈胜起义反秦时,他们曾一同投入陈胜的起义军,帮助陈胜的部将武臣打过胜仗。后来,两个人的意见不合,张耳降汉,陈馀被汉将韩信战败杀死。《史记》记载他们两人当初去见陈胜时,对陈胜说的一段话道:“秦朝无道.毁灭别人的国家,毁灭别人的社稷,根绝别人的后世,使老百姓疲意不堪,掠尽老百姓的财产;陈将军您嗔目张胆,不顾万死,勇敢地公开反对秦朝的苛政。真是叫人敬溉啊!”

  据《唐书·韦思谦传》记载,韦思谦,是唐高宗时的监察御史,为人刚正,直言无忌。他说:身为监察官,如果害怕得罪权贵,不敢揭发黑暗,那就是没有尽责。当他发现“中书令”褚遂良有贱价强买人家田地的不法行为时,就不管他官高势大,立即上书弹劾,因为证据确凿,朝廷不便公开庇护大臣,只得将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过了些时,褚遂良又被调回,恢复了宰相的官职。褚遂良便对韦思谦借故报复,把他贬出外省,去当一名县官。有人暗抱不平,前去慰问他,他慷慨激昂地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遇见不合理的事情,当然不肯放过,哪里有工夫考虑个人得失?大丈夫必须‘明目张胆’,报效国家,岜能庸庸碌碌,只图保住自己和一家大小的安全呢!”

  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有胆有识,敢作敢为。今意则为无所避忌,常用作贬义。

明目张胆的故事3

  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

  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谦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

  过了一段时间,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复了中书令的官职。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报复韦思谦,把他贬到外省,当一名县官。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暗中去慰问韦思谦。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他正言道:“大丈夫应该有话就说,明目张胆而不畏强权,致力报效国家。

明目张胆的'故事4

  成语名称:明目张胆

  成语拼音:míng mù zhāng dǎn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肆无忌惮。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明目:睁开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形容有胆识,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成语来源:《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成语造句: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日本人图谋侵略中国的野心一天一天地明目张胆起来了。”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

  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很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迁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意思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

  明字开头的'成语

  明修栈道 明珠生蚌 明察秋毫 明目张胆

  包含有明字的成语

  明目张胆 柳暗花明 明察秋毫 兼听则明 柳暗花明 明珠生蚌 明修栈道

明目张胆的故事5

  【注音】míng mù zhāng dǎn

  【成语故事】唐高宗时监察御史韦思谦上书弹劾中书令褚遂良压低地价强买人土地。唐高宗贬褚遂良为同州刺史。一年后褚遂良又恢复中书令的职务,他借机打击报复韦思谦。韦思谦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敢说敢做,明目张胆地报答国家的恩惠。”

  【出处】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晋书·王敦传》

  【解释】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肆无忌惮

  【相近词】明火执杖

  【相反词】鬼鬼祟祟

  【成语例句】

  ◎ 一些经销商将被撞的`车重新修理一番后,以新车名义出售,明目张胆地损害消费者利益。

  ◎ 大街上人来人往,众目睽睽,光天化日,拍花子的不敢明目张胆下黑手。

  ◎ 在河南农村,就发生过没有改造好的地主分子,向农民讨还土改时分掉的瓦房这样明目张胆进行反攻倒算的事件。

  ◎ 十九世纪初的文人还敢明目张胆那样说。

  ◎ 高山缺氧明目张胆地袭击了我们。

【明目张胆的故事】相关文章:

育儿故事胎教故事06-02

德育故事:我的德育故事02-08

《故事里的人生》故事03-10

懒蜜蜂肥肥的故事少儿故事08-25

龙舟的故事03-09

熟能生巧的故事03-09

母亲的故事03-09

象棋的故事03-09

读书的故事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