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比肩继踵故事
比肩继踵故事1
词目比肩继踵
发音bǐ jiān jì zhǒng
释义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示例大街上,行人~,十分热闹。
【近义词】: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人山人海
【反义词】:门可罗雀、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多很拥挤
【典故】
比肩继踵
这则成语源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谓无人?”
有一次,齐王派晏婴出使楚国。楚王仗著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听说晏婴身材短小,于是楚王令人在大门的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用来接待晏婴。晏婴拒绝从小门进入,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入,我现在是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入。”引导宾客的人只好改道,让晏婴从大门进入了。
晏婴朝见楚王,楚王轻蔑地看了看他问道:“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晏婴回答说:“临淄有三百闾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住太阳,每人挥一把汗就像下雨一样,人多得肩擦肩,脚挨脚,怎能说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来出使楚国呢?”
晏婴不卑不亢的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者,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派他出使访问贤明的君主,无能的派遣他出使无能的国君,晏婴我是无能中最无能的,所以直接派遣我出使楚国了。”
本想羞辱晏婴一番的楚王这下无言以对,自讨了个没趣。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个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同时也展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
比肩继踵故事2
解释:比:挨着;踵:脚跟。
肩挨着肩,脚跟着脚。
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典故:《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晏子(姓晏,名婴,字平仲),他虽然长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却能言善辩、才思敏捷。
他先是担任大夫一职,后来他父亲死后,他继任齐国的相国。
有一次,齐王派晏子出访楚国。
楚王依仗自己强大的国势,根本不把齐国的使臣放在眼里,并存心侮辱晏子。
他派人在城门边上挖了一个狗洞,准备让晏子从狗洞进城。
晏子来到楚国,看到楚王竟然如此不义,心中十分气愤。
他不卑不亢地站在狗洞前面,看了看周围看笑话的人们,故意装作惊讶地说:“哎呀!今天我难道是到了狗国了吗?不然的话,这个城为什么只有狗洞,而没有城门呢?”迎接的人不知说什么好,只好赶快引晏子从城门进城。
晏子来到宫中,楚王见他这等身材相貌,摆出一副傲慢的样子,嘲笑着说:“难道齐国就没有别的人了吗,怎么派了这么一个小矮子来呢?”楚王本以为晏子会很生气,没想到晏子微微一笑,当即回答说:“我们齐国的都城占地三百里,人才济济。
假如我们的每个人都张开衣袖,便能遮挡住太阳的光芒;假如每个人都挥一挥汗水,就像下了一场雨一样!人多得简直是肩并肩,脚挨脚,大王怎么能说齐国就没有别的人了呢?”楚王听了,轻蔑地说:“既然齐国有那么多人,为什么不派一个比你强的.人来呢?”晏子回敬说:“只是我们齐国有个规矩,才貌双全、体面能干的使臣,才可以出访上国,去拜望那些德高望重的君王;而像我这样又矮又笨的人,就只能被派到这里来拜见您了。
”楚王听后哑口无言。
他本想着羞辱晏子一番,却反被晏子讥讽,结果是自讨没趣。
事后他自言自语地说:“圣人是不可以和他开玩笑的,我是自取其辱呀!”菜单下一章注:造句是小学生必学的课程,包括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句子!
比肩继踵故事3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一个弱小国家——卫国,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毅然投靠了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这种做法令当时晋国的执政卿赵鞅十分恼怒,集结大军准备讨伐卫国,大军出发前,赵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卫国,暗中调查卫国内部的情况,并约好在一个月后回来报告,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很快过去了,史默仍旧没有消息,赵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晋国内部也开始议论纷纷,史默已经被卫国杀害,不可能再回来了。况且卫国只不过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不如干脆出兵,一举击破,赵鞅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卫国之所以敢背叛晋国投靠齐国,一定已经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贸然进攻,会使晋国损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听消息回来之前,决不能草率采取行动。就这样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什么耽搁这么长的时间呢。史默答道,经过六个月的`观察,卫灵公很有才干,国内贤臣很多,人民拥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如果我们要依靠武力使卫国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经过这半年来,还是寻找不到卫国的弱点,所以我只好回来了。赵鞅听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暂时打消了攻打卫国的念头,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比肩继踵故事4
楚灵王知道晏婴长得矮小,就和大臣们定计,想戏辱他。
晏婴到了楚国郢都,可是城门紧闭。一个楚国的卫兵把晏婴领到一扇新开的小门前,请他从小门进城。晏婴冷笑一声,说:“这是狗洞,出使狗国从这儿进;我出使楚国,怎能从这里进!”楚灵王反被晏子戏辱,只得大开城门,迎晏婴进城。
楚灵王还想戏弄晏婴,在接见时,第一句话就问:“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婴大声回答:“我国京城行人比肩接踵,怎么说没有人?”楚灵王笑着说:“既然有人,为什么叫你这个矮子出使我国呢?”晏婴叹口气说:“我国那些体面能干的.使臣,到有贤君的国家去了。”晏婴加重语气说:“像我这样无用的人,只好来见你了。”
“比肩接踵”成语由此而来。肩并肩,脚尖靠着脚跟,形容人多拥挤。
比肩继踵故事5
【注音】bǐ jiān jì zhǒng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见他矮小就说齐国无人才派他来。晏婴回答说:“齐国都城临淄有3万户人家,可以挥汗成雨,大街上行人比肩继踵,热闹非凡。”巧妙地应对楚王。楚王刮目相看,改用高规格接待他。
【出处】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晏子春秋·杂下》
【解释】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多很拥挤
【相近词】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人山人海
【相反词】门可罗雀、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成语举例】大街上,行人比肩继踵,十分热闹。
【比肩继踵故事】相关文章:
育儿故事胎教故事06-02
德育故事:我的德育故事02-08
《故事里的人生》故事03-10
懒蜜蜂肥肥的故事少儿故事08-25
龙舟的故事03-09
熟能生巧的故事03-09
母亲的故事03-09
象棋的故事03-09
读书的故事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