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

时间:2025-07-23 11:09:4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1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2

  【拼音】: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典故】《三国演义》第二五回至十二七回

  【释义】汉:汉朝。原指关羽身在曹营,心想刘备。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人忠心

  【近义词】人在心不在、心猿意马

  【反义词】同心协力

  【成语举例】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就是上马金,下马银,也别想把我买动。 刘波泳《秦川儿女》第一部第二章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夫人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关怀备至,送他宅院、美女、战袍及宝马,关羽还是无动于衷,一心想打听刘备的下落。张辽问他为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说他与刘备有过生死誓言。

  【造句】:

  1、我们还是让他回原来的学校吧,在这里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反而做不好。

  2、因此它也明知这次求爷爷告奶奶请来的经济学家会身在曹营心在汉.

  3、专车司机有的虽然还在开专车,但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更有一部分司机干脆心灰意冷,赚完补贴就走人。

  4、因故不得而降曹,却身在曹营心在汉。

  5、中间又有些心志不坚的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无法一一道来。

  6、虽然,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是要尊重她嘛!不过虽然没有听她的胡扯,我却有意外的'收获。

  7、春节收假第一天,不少人吐槽自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没能从走亲访友、逛街聊天的悠闲中回归紧张的工作状态。

  8、据说她曾宣誓效忠狮鹫心王朝,现在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只想加入派拉达,可惜派拉达没有港口城市,而派拉达贵族中尽是些忌贤妒能的家伙,所以郁郁不得志。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3

  身在曹营心在汉,成语典故,出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典故中曹营指三国时期的曹操阵营,曹氏政权;汉指刘备政权或者历史当时没落的东汉王朝(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有多人,因人与事件的差异,所以汉的指代有所差别)。身在曹营心在汉意为栖身在曹操阵营中的某人某将,心里却是依然思念忠于刘备(或是汉朝)。比喻人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不在自己的志向之地,有身不由己之感。

  在三国中,与身在曹营心在汉典故相关的有多人,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人物故事应有三人:关羽,徐庶,荀彧。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在和刘备走散后,被迫进了曹营。曹操对他可谓是“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但关羽依旧不动摇,一心想找到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会记载。

  另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因此,亦有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

  曹操的`谋士荀彧,有王佐之才,其一生为曹操出谋划策,举荐人才。为曹操远征指定战略蓝图,亦在曹操出征时为曹操镇守疆土。曹操初年,反暴臣董卓,救献帝于危难,可谓乱世的一位爱国英雄。荀彧本质是一位忠汉臣子,他对曹操的支持是因为他认为曹操是保卫汉朝的英雄。然而后来,随着曹操发展壮大,曹操的个人野心逐渐膨胀并表现出来。终于在公元212年,曹操欲进封魏公,询问与荀彧,遭到了荀彧的坚决反对。曹操非常失落,这种感情亦是相互的,荀彧也渐知曹操早已不复当年,不可能是兴复汉室,力挽狂澜的英雄。荀彧一生心力只为重兴汉室亦是镜花水月,化为一番泡影。

  如今看来,无论荀彧是忧郁而死还是被赐死,其人生最后,多年志向破灭,悲凉之感早已超过身死。荀彧忠汉之心,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可谓最为凄美悲惨!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4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大刀阔斧地杀了所有和董承一案有关的人的同时,他没有忘记逃脱掉了的同谋者,在怒火的燃烧下,曹操决定进行反击。这一次,他准备正儿八经地大干一场。

  小子们,老虎不发威,你还真当我是病猫。

  这时重新占领了根据地的刘备大有“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架势,大爷架子摆得很足,在徐州城里大肆搞反曹的'宣传活动,发传单,贴告示,一本正经地打着大旗造起曹操的反来了。

  关羽在许都最后对他讲的那番话点燃了刘备积压在心底多时的怒火,是的,我要崛起,我要强硬,就算我没有实力,也不能再次丢弃我的尊严。

  但是刘备此时的反应却被关羽看做了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他对刘备说,“现在还不是嚣张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兵力巩固,以防止曹操突然地打来。”

  “放心吧,曹操此时内乱未定,他还不会这么有空来对付我们的。”刘备还不够了解曹操,关羽对曹操却是深有认识,在他刚回到徐州得知董承被灭门的事情后,关羽就后悔了,早就应该想到曹操不是一个善类,董承毕竟还太嫩,想跟曹操斗,的确是缺点斤两,而当初自己逃走的时候,竟然将董承给忽视掉了,如今董承一干人的死,让他觉得很内疚。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相关文章:

育儿故事胎教故事06-02

德育故事:我的德育故事02-08

《故事里的人生》故事03-10

懒蜜蜂肥肥的故事少儿故事08-25

龙舟的故事03-09

熟能生巧的故事03-09

母亲的故事03-09

象棋的故事03-09

读书的故事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