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邴原泣学》原文翻译
在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邴原泣学》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注释:
1.少孤:幼时丧父。
2.书舍:书塾。
3.泣:小声哭。
4.何:为什么。
5.孤:幼年丧失父亲。
6..伤:悲哀。
7.感:伤感。
8.亲:父母。
9.羡:羡慕。
10.其:他们,指代书舍里的学生。
11.得:能够。
12.中心:内心里。
13.故:所以。
14.恻然:忧伤的样子。恻:忧伤。
15.苟:如果,要是。
16.徒:白白的,此处指不收费。
17.资:费用。
18遂:就。
19.就书:上书塾(读书)。就:靠近,此处指就书,即上学。书:读书。
20.诵:背诵。
翻译: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路过书塾,(听见琅琅的书声)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对此感到诧异,问邴原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回答说:“失去亲人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伤感。那些读书的人,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亲人(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亲人,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老师说:“你如果有志读书,我可以做你的老师教你,不收一分钱。”于是邴原就开始学习。只过了一个冬天,就能背诵《孝经》和《论语》。
启示 :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学费,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魅力。我们要好学,并且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也应向文中老师学习,无私给予别人求学的帮助,尊重爱学习、有志向的人。
人物简介
邴(bǐng)原,东汉末官吏。字根矩,号一龙,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部)人。家贫、早孤。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曹操为司空,任邴原为东阁祭酒。建安十五年(210),任为丞相征事,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卒。
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州府辟命皆不就。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住郁洲山中。时孔融为北海相,举原有道。原以黄巾方盛,遂至辽东,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
后得归,太祖辟为司空掾。原女早亡,时太祖爱子仓舒亦没,太祖欲求合葬,原辞曰:“合葬,非礼也。原之所以自容於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太祖乃止,徙署丞相徵事。
汉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零年]初置徵事二人,原与平原王烈俱以选补。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太祖征吴,原从行,卒。邴原是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
解读
本文用顺叙的记叙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贫,泣而求学;得到上学机会后,勤学苦读,仅用一个冬天,就能熟练背诵两本经书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个立志求学而且成绩显著的幼童形象活灵活现地站立在我们面前。文中采用让人动容的对话描写,着重记叙了邴原泣学的经过。全文不枝不蔓,言简意赅。
【《邴原泣学》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邴原泣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6-04
邴原泣学文原文翻译06-11
《邴原泣学》文言文及翻译10-25
孙权劝学和邴原泣学翻译10-21
《邴原泣学》阅读答案06-23
邴原泣学阅读答案参考10-16
《邴原泣学》阅读习题及答案01-05
邴原泣学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8-20
《原毁》原文及翻译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