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二语文的专项训练:文言文(通用5套)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语文的专项训练:文言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语文的专项训练:文言文 1
一. 教学内容:
文言文
[学习过程]
一、复习指导思想。
《中考》复习指导中,明确规定:学生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顺畅朗读,了解句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学生要积累常用实词,了解部分常用虚词的用法。
二、有关文言文知识的梳理。
整理文言文知识,首先要将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文章背诵下来,其次要将有关知识分为"字"、"词"、"句"、"篇"等方面,进行整理。
1、字:①字音 ②通假字
2、词:①古今异义词 ②一词多义 ③词类活用
3、句:掌握文言文四种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4、篇:①译文 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章的基本内容。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阅读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夫叱大儿声 2. 夫?声起
3. 几欲先走 4. 曳屋许许声
5. 其夫呓语 6.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会宾客大宴 2.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 虽人有百手 4. 不能名其一处也
5.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6.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三)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C.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B.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儿含乳啼声。 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C. 妇拍而呜之。 D. 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群响毕绝。
(五)填空
1. 《口技》选自 朝 编的《 》。
2. 遥闻深巷中犬吠, , 。
3. 当是时, , , , ,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4. 听到火声和救火声后听众的反应是: , , , 。
(六)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3.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4.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七)《口技》中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种声音,请在文中画出描写这些文字的句子。
(八)《口技》中从侧面写"宾客"的反应的语句有哪些?请分析侧面描写的作用。
二、阅读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持就火炀之
2. 则字平如砥
3. 木格贮之
4. 以手拂之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火烧令坚
2. 用讫再火令药熔
3. 则第二板已具
4.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5. 若止印三二本
6.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7.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三)译句。
1.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其"的用法。
1. 其法( )
2. 其上以松脂、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
3. 其印自落( )
4.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五)选文是按照工作程序介绍活字印刷术的。具体地说。第一步是制版,第二步是 ,第三步是 ,第四步是 。文中说明提高印刷效率的两条措施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三、阅读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既加冠
2.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3. 主人日再食
4. 烨然若神人
5. 无冻馁之患矣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录毕,走送之
2. 援疑质理
3. 媵人持汤沃灌
4. 腰白玉之环
5. 四支僵劲不能动
6. 同舍生皆被绮绣
(三)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四)作者宋濂去朝见明太祖朱元璋时,在国子监读书的马君以同乡后辈的身份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这篇序文赠于他,宋濂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五)作者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你受到什么启发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
(一)1. chì 2. hōu 3. jī 4. yè hǔ 5. yì 6. jiàn
(二)1. 正赶上 2. 只 3. 即使 4. 说出 5. 大腿 跑
6. 同"座",座位。
(三)D
(四)C
(五)1. 清 张潮 《虞初新志》 2--4 略
(六)1. 宾客心情稍稍松弛下来,渐渐端正了坐姿。
2. 一会儿,只听见屏障内抚尺一响,所有的宾客都安静的样子,没有再喧闹的`声音了。
3. 所有的宾客没有不伸长脖子,斜着眼睛,微笑,暗自赞叹,认为好极了。
4. 在这时宾客没有不改变脸色离开座位,掳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大腿直发颤,几乎想要跑出去的。
(七)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八)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作用略
二、(一)1. yáng 2. dǐ 3. zhù 4. fú
(二)1. 用火 使 2. 完毕 用火烧 3. 准备好 4. 同"以"
5. 只 6. 用 覆盖 7. 完成
(三)1. 每个韵部作为一个标签,用木格将它们储存起来。
2. 毕?的字印被我的侄辈们所得。
(四)1. 活板的 2. 铁板 3. 那些 4. 毕?的
(五)排版 印刷 拆板 一是两板交替使用,二是每个字都有几个字模。
三
(一)1. guān 2. wèi 3. sì 4. yè 5. něi
(二)1. 跑 2. 提出 询问 3. 热水 4. 动词,挂在腰间
6. "支"同"肢" 7. "被"同"披"
(三)1. 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结成很硬的冰,手指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2. 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
(四)作者以自己刻苦求学而获得功名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学习,刻苦自励。
(五)珍惜时间,虚心善学,勤奋专心,不慕虚荣
初二语文的专项训练:文言文 2
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
④子弟:家中的晚辈。
⑤觇(chān)偷看。
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翻译】:
苏子美为人豪放不羁,喜欢饮酒。他在岳父杜祁公的家里时,每天读书,(他边读边饮酒,)以喝完一斗为限度。杜祁公(对此)深感怀疑,就派家中年轻的晚辈去偷偷察看他。正听到子美在读《汉书??张良传》,(当他)读到张良与刺客偷袭行刺秦始皇,刺客抛出的大铁椎只砸在秦始皇的副车上(这一段)时。他突然拍手说:“可惜呀!没有打中。”于是满满喝了一大杯酒。又读到张良说:“自从我在下邳起义后与皇上在陈留相遇,这是天将我送给陛下呀。”(苏子美)又拍桌子说:“君臣相遇,竟如此艰难呀。”又喝下一大杯(酒)。杜祁公听说后,大笑说:“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斗不算多啊。”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好饮酒 (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3)遽抚掌曰 (4)此天以授陛下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以一斗为率(把、用) B、击?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于留(在)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2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21、(1)喜欢 (2)听到 (3)拍(击)(4)授给(给、给予)(4分,每小题1分)
22、B (2分)
23、杜祁公对此非常怀疑,派加重晚辈秘密地去偷看他。(2分,意思符合即可)
24、热爱读书,喜欢饮酒;性情豪放。(2分,答出“热爱读书”或“喜欢饮酒”给1分,答出“性情豪放”或“性情不羁”给1分)
初二语文的专项训练:文言文 3
勤训《恒斋文集》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阅读训练】
1.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愚公者,年且九十。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答:
答案:
1.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2.B、D
3.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舞读者,使读者警醒。
初二语文的专项训练:文言文 4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解释下列加粗词。
①歆辄难之 辄:___________ 难:____________
②幸尚宽,何为不可 幸:______________
③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为:_____________
2.读古文要讲究朗读时的停顿。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之处,只划一处。
华 歆、王 朗 俱 乘 船 避 难。
3.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本句说:“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如何评价华歆、王朗的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当即/为难 ②恰巧 ③因为
2.朗/
3.既然已经接受了他托身的请求,难道可以因为情况危急就把他扔下吗?
4.华歆救人有始有终,即“言必行,行必果”,而王朗答应别人的请求,却轻诺寡信,没有负责到底。它说明了“诚信”的'重要。
初二语文的专项训练:文言文 5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2分)
①徐喷以烟 : ② 鞭数十 :
③方出神: ④ 项为之强: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D.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3:翻译下面语句(2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小题4: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至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慢慢地用鞭子打正通僵,僵硬
小题2:A
小题3:看到很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因此时常得到有超然物外的`乐趣。
小题4: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要热爱生活,要学会观察和想象,还要有爱心。
【初二语文的专项训练:文言文】相关文章:
初二上册语文短语专项训练测试题10-18
中考语文病句专项训练试题06-13
关于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0-21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的专项训练及答案06-29
语文专项训练教案(通用15篇)12-25
语文专项训练:诗歌鉴赏教案(精选10篇)12-10
小升初语文名言名句的专项训练示例11-14
关于小升初语文古诗词的专项训练11-12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鹦鹉灭火》06-15
句子排序的专项训练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