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言文中的成语135个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中的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2、挥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3、比肩继踵:肩膀靠肩膀,脚尖碰脚跟。形容人多,拥挤。
4、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5、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6、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8、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寓言四则》)
9、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寓言四则》)
10、滥竽充数: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寓言四则》)
11、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寓言四则》)
12、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13、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14、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15、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16、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
17、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18、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19、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0、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21、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22、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23、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4、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25、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26、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黔之驴》)
27、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28、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29、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30、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31、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32、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34、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5、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6、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7、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38、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9、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40、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41、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
42、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43、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44、不惑之年: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45、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指回顾历史,对现在有新的指导意义。
46、不亦乐乎: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47、逝者如斯: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48、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
49、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50、切问近思:切:恳切;近思:想当前的问题。恳切地问询,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51、乐在其中:基本释义是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52、不舍昼夜: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53、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54、从心所欲:意思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夫子七十而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55、不堪其忧:指不能忍受愁苦。
56、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57、从心之年:释义为年龄的代称,指70岁。
58、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59、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60、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同。
61、怡然自乐: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62、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
63、豁然开朗:眼前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
64、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65、无人问津:形容事物已被人冷淡,无人过问。
66、鸡犬相闻:鸡叫声和狗叫声可以相互听到。
67、案牍劳形: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68、不蔓不枝: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69、出尘不染: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70、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显得清新芳香。
71、巧夺天工:人工的技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72、栉比鳞次: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亦作“栉比鳞差”。亦作“栉比鳞臻”。
73、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74、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75、天下为公:原意是不把君位当做一家的私有物。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借用来作为对“民权主义”的解释,意思是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公有。
76、老有所终:年老的人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77、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让年老的各有适当的归宿,年轻的各有一定的用处,年幼的各有应得的成长条件,鳏寡孤独和废疾人,都有受到赡养的权利。这是儒家设想的所谓“大同世界”的景象。)
78、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
79、重岩叠嶂: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80、隐天蔽日: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
81、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82、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83、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84、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85、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
86、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在常用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
87、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88、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现也常指吸收历史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
8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
90、见贤思齐:见到品德和才能比自己高强的就想着向人家学习。
91、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92、择善而从:选择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93、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又长。比喻责任重大,并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94、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95、岁寒(知)松柏:严寒之时,才知道松柏寒而不凋。比喻在艰难困苦的逆境里才能够看出一个人坚持节操的品格。
9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97、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好景色。
98、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也形容一下子领悟了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99、怡然自乐:形容安于悠闲自在而自得其乐。
100、不足为外人道:不值得对外人说。
101、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十分冷落。
102、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103、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听到鸡鸣狗叫之声,形容一派祥和景象。
104、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环境优美的地方。
105、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106、重岩叠嶂: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
107、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现指道德高尚,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声望。
108、浩浩荡荡(原作浩浩汤汤):本指水势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
109、心旷神怡:形容一个人心情开阔,精神愉快。
110、先忧后乐:形容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111、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112、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113、百废俱兴:各种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1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担忧抢在人们前头,快乐享受退到人们后边。
115、迁客骚人:贬谪流放的官吏和多愁善感的诗人。旧泛指失意的文人。
116、薄暮冥冥:傍晚时天色昏暗。形容黑夜降临的时刻。
117、宠辱皆忘:得宠和受辱都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118、山肴野蔌:指野味野菜。
119、觥筹交错:酒杯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欢乐的场景。
120、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121、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122、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
123、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
124、作奸犯科:作奸邪事情,触犯法律。
125、三顾茅庐:形容礼贤下士的诚意。也指诚心诚意地拜访和邀请。
126、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
127、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叫人摸不着头脑。
128、苟全性命:苟且保住性命。形容在大难中侥幸活命。
129、斟酌损益:原指考虑事情、措施的利弊得失。后多指考虑事情、办法、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而加以增减改动。
130、优劣得所:好的坏的分别得到其所应当得到的。指好坏处置得当。
131、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13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133、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134、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35、一鼓作气:擂第一通鼓,以振作勇气。后比喻一口气把事情做完,不间断。
【文言文中的成语135个】相关文章:
以文言文中的意思08-05
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5-18
逮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9-10
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7-28
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9-25
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9-03
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8-08
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8-01
诣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6-26
孤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