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笔的学习心得范文(精选6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笔的学习心得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笔的学习心得 1
一、字根
在五笔输入法中一共有25个键有字根, Z键上没有,它代表一个你不知道的任意一个字根。在25个键中有五个区:横区、竖区、撇(点)区、捺区、折区(与书中所教的1区、2区、3区、4区、5区道理是一样的,书中还提到的位号,可以不用记)。横区在G、F、D、S、A键;竖区在H、J、K、L、M键;撇区在T、R、E、W、Q键;捺(点)区在Y、U、I、O、P键;折区在N 、B、V、C、X键;*区的字根第一笔基本为*,比如横区里的字根第一笔都为横,不过有些区的字根不是那样的,比如折区V“臼”像这样的字根要特别记忆,说到记忆,建议大家不要死记硬背字根,因为字根像个顺口溜一样,虽然好记,但是在刚学的,你要找到一个字根在哪个键,你就要从头背起,背到那个字根,你才会知道他是在哪个键,很浪费时间。
我记字根的方法是这样的:比如记横区字根,G里面有个“一”、F里面有个“二”、D里面有个“三”,正好这三个键在顺序一起,在记G里面“一”的时候,你刚联想G里面的其他字根,比如 “王”字加一小竖就是“五”,“王”字中间一竖出头就是“青”字上面,“戋”也可通过这样的联想记忆,联想不到的那就单独记忆,依次类推……五笔最的也是记字根,打字的'时候不要把字根放在一边,最好靠自己想,那样也会加深记忆,想不起来的可以看看。
二、拆字
我们记得各区的五个键之后我们发现每个区都是从中间向两边分布的,五笔输入法中最简单的莫过于键上的第一个字根的字,比如Q第一个字根就是金,我们只须要敲四下Q就可以了,试试看,同样的道理,W上对应的第一个字根是人,敲4个W刚是人字,依次类推。
再简单的就是所以的一级简码,所谓一级简码就是敲一个字母再按一个空格就行了;比如“我”、“是”、“中”、“国”、“人”,我们可以依次按:Q+空格、J+空格、K+空格、L+空格、W+空格,一级简码字有25个,代表25个字,具体什么字,自己去试一下吧,要牢记一级简码中的25个字哦!
学会了一级简码,那是不是想问,那字根里有那个字,但是不是第一个,是不是也敲4下其键呢?不是,举个例子,比如:“石”,它是一个字,但是它又以字根的形式出现了,但又不是字根的第一个字,那么,我们将用到新一种方法,先打那个字所在键、再敲第一笔(笔画)第二笔、末笔所在键,“石”在“D”上,第一、二末笔分别为“一”“ 丿”“一”,所以“石”——DGTG。练习一下“西”“斤”……这里有两个字是特殊情况“一”(G)、“乙”(N),全码:GGLL和NNLL。
五笔的学习心得 2
初学五笔时,我对着键盘上的字根表发呆 ——“王旁青头戋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 像绕口令,背了忘,忘了背。直到发现 “死记硬背不如动手拆字”:看到 “明” 字,先想左边是 “日”(J 键),右边是 “月”(E 键);遇到 “休”,就拆成 “人”(W)和 “木”(S)。
最开始打字像猜谜,打 “照” 字时,拆成 “日、刀、口、灬” 却总打不对,后来才知道 “刀” 和 “口” 要合并成 “召”(V),再加大四点底(O)。我把常错的字写在便利贴上,贴在键盘旁:“必” 是 “心”(N)加一撇(T),不是 “心” 加 “丿” 再加别的';“乃” 和 “及” 要分清 —— 前者是 “乃”(E),后者是 “乃” 加 “丶”(Y)。
练到第三周,手指突然有了 “记忆”:打 “你” 字时,不用想就知道先按 W(人),再按 Q(勹);打 “的” 字,R(白)和 Q(勹)的组合像条件反射。现在终于明白,五笔的核心不是背字根,而是让拆字逻辑和手指动作形成默契。
五笔的学习心得 3
刚学五笔时,我把字根表抄在笔记本上,吃饭都在背。但实战时照样卡壳:“雨” 字明明在 F 键(土士二干十寸雨),却总下意识按 Y 键。后来发现,字根表要 “看图记”——F 键上的 “土”“士”“二” 都是横起笔,和 G 键的 “王”“戋”(横起笔)是邻居,这样归类记比硬背口诀快。
拆字时的 “取大优先” 原则救了我。打 “果” 字,最初拆成 “日”(J)和 “木”(S),总觉得不对,后来才知道 “果” 是 “日” 加 “木”,但按 “取大优先”,直接打 JS 就行,不用再拆分。遇到复杂字,比如 “赢”,拆成 “亡”(Y)、“口”(K)、“月”(E)、“贝”(M),四个部分对应四键,记住 “亡口月贝” 的顺序,就不会乱。
现在我把字根表当 “地图”:知道每个键的 “核心字根”,再延伸记相关的变形。比如 N 键的' “心”,衍生出 “忄”“”,只要记住 “心在 N”,遇到带竖心旁的字就往 N 键找。
五笔的学习心得 4
初学五笔时,我总急着求速度,结果打 “就” 字时,把 “京”(YIU)和 “尤”(DNV)拆错,连打五遍都不对,气得想砸键盘。老师说:“先保证每个字拆对,慢一点没关系,错一次要花更多时间纠正。”
我开始用 “单字练习法”:每天练 10 个新字,每个字拆对后打 20 遍。打 “母” 字时,拆成 “冂”(M)、“一”(G)、“丶”(Y)、“一”(G),虽然慢,但确保每次都对。遇到 “同” 字(MGK),特意记 “冂”(M)里加 “一”(G)和 “口”(K),而不是 “门” 加 “口”—— 这个错误纠正后,类似的 “网”(MQQ)也少错了。
现在打文章,遇到生僻字会先停 1 秒拆字,再下手。看似比拼音慢,却避免了拼音输入法的 “重码翻页”。上周打一篇报告,五笔只用了 20 分钟,比以前用拼音快了 10 分钟 —— 原来 “慢练” 是为了后来的' “快打”。
五笔的学习心得 5
五笔里的 “特殊字” 总让人头疼:“乙” 字明明是折笔,却在 N 键;“力” 字在 L 键,和 “田”“甲”“四”(竖起笔)挤在一起,毫无规律。后来发现,这些字要 “场景记忆”—— 把它们和常用词绑在一起记。
比如 “乙”,常出现在 “甲乙丙丁” 里,打 “甲”(LHNH)时,顺便记 “乙”(NNLL);“力” 字在 “力量” 里,打 “力”(LTN)时,联想 “力在 L 键”。还有 “匕”(XTN)和 “七”(AGN),容易混,我就记 “匕是斜的(X 键,撇起笔),七是横起笔(A 键)”。
对于 “成字字根”(本身是字根的字),比如 “米”(O),打法是 “报户口(O)+ 首笔(丶 Y)+ 次笔(丿 T)+ 末笔(丶 Y)”,即 OYTY。记住 “报户口 + 笔顺” 的`公式,遇到 “车”“马”“刀” 这类字,就不会慌。现在这些特殊字成了我的 “小标记”,看到就想起对应的打法。
五笔的学习心得 6
用五笔半年后,我发现自己看字的方式变了:看到 “河”,会自动拆成 “氵”(I)和 “可”(SK);看到 “街”,会想 “彳”(T)、“圭”(FF)、“亍”(FHK)。这种 “拆字思维” 甚至影响到读书 —— 看小说时,遇到生僻字,先想怎么拆,再查读音。
提速阶段,我用 “词组练习” 突破瓶颈。比如 “中国” 打 KL(中 K,国 L),“学习” 打 IPNU(学 IP,习 NU),词组比单字快一倍。但要注意 “多字词组”,比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打前三个字的`首码和最后一个字的首码:K(中)、W(华)、W(人)、L(国),即 KWWL。
现在五笔成了我的 “隐形助手”:写作业时不用分心找拼音,记笔记时能跟上老师的语速。最意外的是,练拆字让我更细心 —— 比如 “己”“已”“巳”,以前总写错,现在知道 “己”(NNGN)、“已”(NNNN)、“巳”(NNGN)的区别,写字也少错了。五笔不只是打字方法,更教会我 “拆解问题,找规律” 的思维。
【五笔的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五笔字根的分布规律08-06
五笔字型输入的编码规则说课稿09-03
学习心得07-21
挂职学习心得10-17
学习心得感悟03-22
服饰学习心得12-14
新课标学习心得12-24
专业学习心得06-09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06-14
团校学习心得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