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设备发电机组展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5-07-15 16:26:42 蔼媚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动力设备发电机组展学习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动力设备发电机组展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动力设备发电机组展学习心得体会

  动力设备发电机组展学习心得体会 1

  在公司领导的组织下,我们一行参观了国际动力设备及发电机组展,本次会展名气虽不及广交会的规模,但经过历届展会的举办,充分整合了行业资源,汇聚了很多专业品牌商家前及中小企业前来参展,本次企业参展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企业品牌形象,把企业品牌推广出去,其次为各企业提供交流互动平台,使我们跟经销商能面对面进行交易,沟通,找到企业产品的不足。

  此次参观学习总结了以往参观展会的经验,把重点放在了我们日常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了认真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触动了心灵,对我司产品在发电机组行业的发展有了紧迫感。通过学习,也为日常工作中制造部如何提升产品特色,企业如何自我改进提供了市场信息。

  参观展会后接合我司实际情况,现总结了以下几点,望大家共同探讨:

  一、展会现场准备方面

  1、散发宣传画册,提升产品形象。我司未来参展的机会比较多,可以借鉴别家企业的参展做法,在展会入口处散发企业宣传画册,配有免费礼物赠送,可以最直接,最有效,最迅速的提升产品形象,得到有效推广,充分利用展会现场所有资源,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2、准备特色活动,吸引观众眼球。以后参加展会时,建议公司准备些有特色的活动,现场舞台搭建、服务人员整体着装等,都要精心准备,吸引前来观展的企业或经销商,增加他们的注意力。使我司在同行业当中,得到更多人的观注和要了解产品的欲望。

  3、准备吸引客户的样品。首先我们对产品要有一个精心的安排,让客户如何在成千上万的产品中看中你的产品,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的困难,我们准备样品时要非常的慎重、要精心挑选,一般选择代表性强的产品,另外要注重产品的外观,如果说外观没有什么特点的话,你要保持外观的整洁、光泽度。

  4、参加之前发邀请函,邀请老客户去展位上参观和洽谈。参加展会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举动,这么大的动向应该告诉客户,企业的发展、产品的研发,每一个研发方向,新产品等,要让自己的客户来了解这些举动。另外一方面你参加展会就像一个表演者,要有足够的观众来捧场,在展会上有你的熟客现场探讨,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5、现场招聘,提高人才储备力量。展会现场,聚有许多同行或相关专业的精英,他们都有一定社会资源和行业资源,在这些精英中会有想跳槽或即将要跳槽的群体,我们可以把这些群体招集起来,作业企业的人才储备力量。

  二、技术改进方面

  1、天燃气机组,以及低噪声机组是整个展会的关注焦点也是末束发电机组行业发展的争执,天燃气这款目前我们也刚介入。测试中故障分析比较薄弱,建议公司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生产一线需要厂家培训。低噪声柴油机组之前我们也做过,效果不是太好,与展会门口的这台对比,250KW重康做到40分贝这是夜间测的。相比之下低噪声更多的`考虑外观体积,可能声音也会小一些,建议公司考虑下测试者做一台200kw的噪声机组,以突破技术局限。

  2、发电机统一喷成黑色与俄罗斯机一样在成本降低上有相当可观的优势,特别是赶单的时候,在时间上效率比较快,不用等漆干了再执行下道工序,展会上已有3家的参展商这么作,柴油机还是配重康的,视觉效果也不错,建议销售部门商议下,确定是否可行。

  3、加油口急需造型改进,目前在用的这款外观还可以,运输加贰油时柴油容易溢出来,另外水也会流进去。建议采用加80-100mm的焊管加油口,马来款静音机组加油口工艺复杂建议采用展会上外购已成型的黑色加油口带锁。需要采购部供应商把样品穿一件。

  4、加水口急需造型改进,橡胶制品老化严重,使用非常不方便可以参考下展会上的或者以前用过的塑胶胶款,望采购部联系供应商。

  5、市电壳电器国内用的这款故障较高,建议使用国外款的或者在展会的那种,功能上见成可以满足技术要求。

  6、电瓶架一直以来困扰着生产,由于柴油机结构的复杂性,针对架机组我们可以学习下燕尾服会上的做法优势是通用性强,后期客户更方便造型。

  7、静音机组的门碰还是要使用起来,静音箱外观的保护至关重要,特别是生产过程中。这次在展会上已有多款造型可供选择。

  8、吸音棉的粘贴工艺,这块一直以来没有解决,生产现在已采用了3种方法同时施工,接下来应该会改进这个困难的问题。

  总之,通过这次展会的学习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在展会当中首先我们了解市场需求情况,了解了同行业的发展情况,我们利用这个展会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另外,了解了我们同行的发展情况,包括竞争对手他的规模怎么样,他的产品研发方向,他的价位、他的品质,他的市场定位等。当然,最主要的是把公司产品推销出去,拓展业务范围,同时也认识到了企业的不足之处,学习和利用在展会上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及研发方向,就目前我司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来提高产品的质量,获理更多的客户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动力设备发电机组展学习心得体会 2

  近日参观动力设备发电机组展,仿佛置身于能源科技的盛宴,从传统柴油机组到新能源发电系统,每一款设备都折射出行业的创新活力。这场展会不仅让我对发电机组技术发展有了全景式认知,更在技术趋势与应用场景的结合中获得诸多启发。

  展会上,新能源发电机组的突破令人瞩目。某品牌展出的氢燃料电池发电机组,体积较传统机型缩减 30%,噪音控制在 65 分贝以下,连续运行 8 小时无需补能,其核心部件氢电堆的功率密度达到 4.2kW/L,较去年展会提升 15%。工作人员介绍,该机组已在通信基站试点应用,极端天气下的供电稳定性远超柴油机组。另一款光伏柴油混合机组同样亮眼,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光伏优先供电,柴油机组备用启动响应时间控制在 0.8 秒,综合能效比纯柴油机组提高 28%,在离网型电站场景中展现出显著的节能优势。

  传统动力设备的升级迭代同样值得关注。某企业推出的超高压柴油发电机组,采用双涡轮增压技术,输出功率突破 2000kW,而燃油消耗率降至 198g/kWh,排放达到国六标准。其模块化设计可实现 3 台机组并联运行,满足大型工业项目的峰值用电需求。现场演示中,机组从启动到满负荷运行仅需 90 秒,运行时的.振动幅度控制在 0.3mm 以内,通过智能减震系统有效降低了对周边设备的影响。这些细节改进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动力设备并未因新能源的兴起而停滞,反而在能效与可靠性上持续突破。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展示拓宽了行业视野。展会专设的 “应急电源解决方案” 展区,模拟了地震、洪涝等灾害场景下的供电保障系统。一套集成式移动电站配备了柴油机组、储能电池与太阳能板,可通过无人机吊装快速部署,单次部署时间仅需 45 分钟,已在多个救灾现场投入使用。医疗行业专用发电机组则突出了 “零中断供电” 设计,通过双机热备与自动切换技术,确保医院 ICU 等关键科室的供电可靠性达到 99.999%。这些场景化展示让技术参数有了更鲜活的注解,也让我意识到发电机组已从单纯的 “备用电源” 向 “能源生态节点” 转变。

  对比展会见闻与日常工作,深感技术创新需扎根实际需求。我们叉车事业部在新能源技术应用中面临的低温续航问题,在发电机组展上也能找到借鉴 —— 某品牌的电池预热技术与宽温域电解液配方,或许可为电动叉车的低温适应性改进提供思路。而展会中模块化设计、智能控制系统的普及,更印证了跨行业技术融合的可能性。

  此次参展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动力设备行业在 “高效、低碳、智能” 方向上的坚定探索。未来,我们不仅要关注单一设备的技术升级,更要着眼于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正如展会上一位专家所言:“发电机组的终极价值,不在于发电本身,而在于让能源供应更可靠、更清洁、更智能。” 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叉车等工业设备领域,值得我们在技术研发中深入践行。

  动力设备发电机组展学习心得体会 3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控制技术和伺服传动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这是因为自然风速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机变化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切入和切出、输入功率的限制、风轮的主动对风以及对运行过程中故障的检测和保护必须能够自动控制。同时,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都是海岛或边远地区甚至海上,分散布置的风力发电机组通常要求能够无人值班运行和远程监控,这就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研究一套可靠的风电控制系统,首先要了解风力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风力机的能量转换过程、空气动力特性、简化叶素动量理论和涡流理论等。掌握以上知识,才能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应进行何种控制以及对哪些参数进行控制才能达到相应效果。

  在对风力机的控制策略进行归纳后得出风力机的控制要素主要有以下几部分:转速、偏航、停机、发电机。其中转速控制分为定桨距控制和变桨距控制,变桨距控制又可分为恒速恒频和变速恒频控制。定桨距控制的策略是在风速过大时采取失速控制以防转速过大,变桨距控制则相对灵活主要通过调节桨距角和转速使风力机的运行符合要求。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从机组的定桨距恒速运行发展到基于变速恒频技术的`变速运行,对于风力机的变速恒频运行,除需要了解风力机的原理之外,还需掌握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是风力机的功率因数与叶尖速比和桨距角的关系。对于某一固定的桨距角,存在唯一的最佳速比使得功率因数最大。而对于任意的叶尖速比,桨距角为0度时功率因数相对最大,桨距角增大,功率因数明显减小。根据这种特性,变速恒频控制的策略就是在额定功率前都将桨距角置于最小的位置,一般3度左右,这时调节发电机的转速n,使得叶尖速比始终对应最佳功率因数点。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则增大桨距角使风力机的功率稳定在允许范围之内。

  可以说,这种控制策略已经基本实现了风力发电机组从能够向电网提供电力到理想地向电网提供电力的最终目标。而依据这种策略研发风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则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要一环。

【动力设备发电机组展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动力设备岗位职责09-16

发电机组租赁合同07-05

灯笼展的作文08-31

[精选]冰雕展作文08-13

科普展作文10-19

航天展作文12-28

愁眉不展的展是什么意思06-02

恐龙展作文08-02

冰雕展作文06-30

昆虫展作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