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时间:2025-09-01 14:21:01 诗琳 学习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通用11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通用11篇)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1

  作为家长,观看《开学第一课》后,我深刻感受到这场跨越80年的历史对话对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当看到孩子们触摸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的战壕遗迹时,屏幕外的儿子突然问:"爸爸,如果回到那个年代,你会像他们一样勇敢吗?"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历史教育不是简单的记忆复述,而是通过具象化的.场景激发孩子的责任意识。

  节目中新安旅行团少年用脚步丈量救国之路的片段,让我联想到当代青少年的"躺平"现象。我们是否在物质丰裕中消解了奋斗精神?延安窑洞里《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故事,恰恰给出了答案——真正的奋斗源于对理想的执着。作为家长,我将通过家庭共读抗战家书、参观红色基地等方式,让历史温度转化为孩子的行动自觉。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2

  节目中90岁抗战老兵与00后学生的同台对话,让我看到代际传承的生动实践。当老人颤抖着展示弹孔累累的.军装时,我注意到儿子主动上前搀扶,这个细节比任何说教都更能传递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这种跨越80年的握手,正是中华文化"慎终追远"精神的现代演绎。

  我们计划开展"家庭口述史"项目:1. 采访祖辈的抗战记忆;2. 整理家族奋斗史;3. 创作多媒体家谱。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理解个人成长始终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3

  观看了2025年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家长,我深刻地认识到这堂特殊的课程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节目带领孩子们重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那段血与火的岁月,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进“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三个英雄连队,那些战士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让我肃然起敬。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新安旅行团的少年英雄们用“旅行”方式抗日救国的传奇故事,更是让我深受感动。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他们小小年纪就肩负起了救国的重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的真谛。他们的勇气和担当,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让孩子们明白,爱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一种责任。

  延安这座光明之城,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根据地。聆听《黄河大合唱》诞生的过程,我感受到了那激昂的旋律中蕴含的力量。这首歌不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从八一式马步枪到歼 - 10战斗机的腾飞,见证了人民军队装备发展的辉煌历程。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国防的巩固。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才能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

  缅怀杨靖宇、左权等抗战英烈的不朽功勋,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这些英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是我们不能忘却的伤痛,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警惕历史的重演,要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作为家长,我要引导孩子从这些历史故事中汲取力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要教育孩子,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珍惜和平,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4

  2025年《开学第一课》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给我和孩子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历史课。

  当节目展现“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三个英雄连队的事迹时,我和孩子都被深深震撼了。那些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面对敌人的炮火毫不退缩,他们的英勇无畏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性和坚韧。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应该代代相传。我告诉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要像这些英雄战士一样,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新安旅行团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少年的力量。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用“旅行”的方式宣传抗日救国,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这让我意识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会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关心国家大事,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有担当的人。

  延安是抗战时期的精神圣地,《黄河大合唱》在那里诞生。当听到节目中讲述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过程时,我仿佛听到了那激昂的旋律在耳边回荡。《黄河大合唱》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这让我明白,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从八一式马步枪到歼 - 10战斗机的腾飞,见证了人民军队装备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也反映了国家的强大。我告诉孩子,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缅怀杨靖宇、左权等抗战英烈的不朽功勋,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烈的缅怀。这些英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南京大屠杀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更不能让历史重演。我要教育孩子,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同时也要警惕战争的危险,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堂《开学第一课》让我和孩子受益匪浅。我会和孩子一起,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在奋斗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5

  2025年《开学第一课》围绕“铭记与奋斗”的主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给我和孩子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节目中走进三个英雄连队的部分,让我和孩子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的战士们,在战场上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的英雄事迹让我明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先辈们的牺牲和奉献,我们才能拥有今天的和平生活。我告诉孩子,要永远铭记这些英雄们的功绩,学习他们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不屈不挠。

  新安旅行团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少年们的爱国情怀和担当。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用“旅行”的方式宣传抗日,为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爱国不分年龄,只要有一颗爱国的心,就可以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鼓励孩子,要像新安旅行团的少年们一样,从小树立爱国的志向,关心国家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延安是抗战时期的希望之地,《黄河大合唱》在那里诞生。这首歌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聆听《黄河大合唱》诞生的过程,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这让我意识到,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让他们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民军队装备从八一式马步枪到歼 - 10战斗机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国防实力的不断提升。这让我明白,国家的安全和稳定离不开强大的国防。我告诉孩子,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缅怀杨靖宇、左权等抗战英烈的不朽功勋,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警示。这些英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南京大屠杀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要教育孩子,要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开学第一课》让我和孩子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我会和孩子一起,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6

  观看了2025年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我感慨万千。这堂节目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带领我们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和孩子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走进“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三个英雄连队,我们看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身姿。他们面对敌人的炮火,毫不畏惧,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让我和孩子深受感动,也让我们明白,在和平年代,我们虽然不需要像他们一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我们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新安旅行团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少年的担当和爱国情怀。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宣传抗日,为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行动让我意识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从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我会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心他人,关心社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延安是抗战时期的精神灯塔,《黄河大合唱》在那里诞生。这首歌以其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感染力,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聆听《黄河大合唱》诞生的过程,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这让我明白,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文化的滋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从八一式马步枪到歼 - 10战斗机的腾飞,见证了人民军队装备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也反映了国家的强大。我告诉孩子,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缅怀杨靖宇、左权等抗战英烈的不朽功勋,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警示。这些英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南京大屠杀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要教育孩子,要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开学第一课》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和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家长,我会和孩子一起,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7

  2025年《开学第一课》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给我和孩子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节目中展现的“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三个英雄连队的事迹,让我和孩子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和无畏。他们在战场上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永远传承。我告诉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先辈们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新安旅行团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那些少年英雄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用“旅行”的方式宣传抗日,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他们的经历让我明白,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敢地承担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延安这座光明之城,是抗战时期的精神家园。聆听《黄河大合唱》诞生的过程,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这首歌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这让我意识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我们要让孩子多接触优秀的文化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从八一式马步枪到歼 - 10战斗机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民军队装备的不断更新和升级。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也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告诉孩子,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我们要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缅怀杨靖宇、左权等抗战英烈的.不朽功勋,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警示。这些英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南京大屠杀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同时也要警惕战争的危险,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开学第一课》让我和孩子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奋斗的意义。作为家长,我会和孩子一起,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在奋斗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8

  和孩子一起看完 2025 年《开学第一课》,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镜头聚焦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 战士们冲锋的身影,当 “刘老庄连” 八十二名烈士全员牺牲的故事被讲述,孩子攥着我的手小声问:“妈妈,他们不怕疼吗?” 我告诉他:“他们怕疼,但更怕国家被欺负、家人受伤害。”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堂 “历史课” 不仅是给孩子的教育,更是给我们家长的精神洗礼。

  我们这代人成长在和平年代,对战争的记忆大多来自课本,却很少像这样直观地感受英雄们的 “热血与决绝”。节目里,新安旅行团的少年们背着行囊奔走抗日的画面,让我想起自己常对孩子说 “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可在此之前,我从未真正让他明白 “现在的'生活从何而来”。那些十二三岁的少年,用演讲、歌唱唤醒民众,他们的 “担当” 远超年龄,反观我们有时还在为孩子 “不愿做家务”“学习怕辛苦” 而焦虑 —— 或许,不是孩子不懂担当,而是我们没有让他们真正触摸到 “责任” 的重量。

  《黄河大合唱》诞生的故事更让我触动。冼星海在窑洞里用六天创作出这部 “战歌”,煤油灯、搪瓷缸成了创作工具,这样的 “艰苦与坚守”,正是当下孩子需要理解的 “奋斗”。看完节目后,我和孩子约定:以后每周一起读一个抗战故事,从杨靖宇将军 “胃里只有棉絮树皮” 的坚韧,到左权将军掩护战友的牺牲,让这些英雄故事成为孩子成长的 “精神养分”。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陪孩子 “看历史”,更要带孩子 “学精神”。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今天的安稳,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未来的中国,需要他们用奋斗去守护。这堂《开学第一课》,让我找到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新方向 —— 用历史照亮前路,用英雄精神滋养心灵,让 “铭记与奋斗” 成为我们家庭共同的成长底色。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9

  陪孩子观看《开学第一课》时,“从八一式马步枪到歼 - 10 战斗机” 的装备发展篇章,让我格外感慨。节目里,老军工专家讲述八十年前战士们用 “土造步枪” 抗敌的艰难,再到如今歼 - 10 战斗机翱翔蓝天的自豪,这种 “跨越八十年的对比”,不仅让孩子直观看到了国家的强大,更让我这个家长读懂了 “奋斗” 的意义 —— 国家的每一步发展,都是无数人接力拼搏的结果。

  孩子看到歼 - 10 战斗机起飞的'画面时,兴奋地说 “好酷”,我趁机问他:“你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们有这么厉害的飞机吗?” 我给他讲了节目里提到的 “军工人员熬夜攻关” 的故事,告诉他:“正是因为有叔叔阿姨们像抗战英雄一样‘不服输、敢拼搏’,我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但我知道,“国家强大” 不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他能感知到的 “安全感”。

  节目中缅怀杨靖宇、左权等英烈的环节,我特意让孩子认真听。当听到杨靖宇将军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地里坚持战斗,最后壮烈牺牲时,孩子的眼眶红了。我告诉孩子:“这些英烈就像‘守护神’,他们用生命挡住了危险,我们才能坐在温暖的家里看节目、读书。”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希望孩子 “爱祖国”,却很少告诉他们 “如何爱”—— 其实,让孩子记住英烈的名字,理解他们的牺牲,就是培养家国情怀的开始。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被讲述时,节目里的纪录片片段让客厅里格外安静。我握着孩子的手说:“我们记住这段历史,不是要恨谁,而是要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你现在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为国家做贡献,不让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这堂《开学第一课》,让我明白:家长的责任不仅是照顾孩子的生活,更要帮他们树立 “大格局”—— 让他们知道,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奋斗” 不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10

  2025 年《开学第一课》中,新安旅行团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一群平均年龄十五六岁的少年,放弃舒适的生活,用 “旅行” 的方式宣传抗日,他们的 “勇敢与担当”,让我不禁反思: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成长为有责任感的人?

  节目里,新安旅行团的少年们在街头演讲、教群众唱抗日歌曲,哪怕遇到危险也不退缩。我想起自己的孩子,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在学校里偶尔还会因为小事和同学闹矛盾。看完这段故事后,我和孩子聊起 “什么是勇敢”—— 不是敢玩刺激的游戏,而是像新安旅行团的哥哥姐姐一样,为了有意义的事 “不怕难、不退缩”。孩子听完后说:“妈妈,我以后写作业遇到难题,也会像他们一样坚持。”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过度保护孩子,怕他们受委屈、遇挫折,却忘了 “苦难与挑战” 才是成长的 “磨刀石”。节目中,“白刃格斗英雄连” 的战士们在弹尽粮绝时,用刺刀与敌人血战到底,他们的 “坚韧” 让我明白:我们不仅要给孩子 “温暖的港湾”,更要让他们学会 “直面风雨”。现在,我会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整理书包、参与家务劳动,让他在实践中学会 “承担责任”。

  《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响起时,孩子跟着一起哼唱,虽然歌词记不全,但他眼神里的`认真让我欣慰。我告诉孩子:“这首歌里藏着中国人的‘骨气’,当年它激励了无数人抗日,现在它也能激励我们勇敢面对困难。”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孩子的 “精神引路人”,把英雄故事、红色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 “爱国、担当、奋斗”。

  这堂《开学第一课》,不仅让孩子学到了历史知识,更让我这个家长找到了教育的方向。未来,我会陪孩子一起 “读红色故事、学英雄精神”,让他明白:少年强则国强,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韧品格,才能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 11

  和孩子一起看完《开学第一课》,“铭记与奋斗” 这两个词在我心里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当节目走进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讲述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打破 “日军不可战胜” 神话的故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 —— 他曾是一名抗战老兵,生前总说 “现在的日子来之不易,千万不能忘本”。以前,我对爷爷的话理解不深,直到今天看到这些历史画面,才真正读懂 “忘本” 这两个字的重量。

  孩子问我:“爸爸,为什么要反复讲这些过去的事呀?” 我告诉他:“就像我们会记住爷爷奶奶的'生日一样,我们也要记住这些英雄的故事,因为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果我们忘了他们,就是‘忘本’。” 我想,作为家长,我们的首要责任就是帮孩子 “留住记忆”—— 不是让他们活在过去的苦难里,而是让他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节目中,从八一式马步枪到歼 - 10 战斗机的展示,让孩子直观感受到了 “国家的进步”。我趁机和孩子聊起 “奋斗”:“以前,我们的国家很弱,战士们只能用简陋的武器打仗;现在,我们有了先进的飞机、航母,这都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你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也可以为国家的进步出一份力。” 孩子听完后,认真地说:“爸爸,我以后要当科学家,发明更厉害的东西保护国家。”

  缅怀杨靖宇、左权等英烈的环节,我让孩子对着屏幕里的英烈照片敬了个少先队礼。我告诉他:“这些叔叔伯伯是英雄,我们要永远尊敬他们。”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让孩子 “知道英烈”,更要让他们 “敬畏英烈”—— 这种敬畏,会转化为他们成长的 “精神动力”,让他们明白 “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这堂《开学第一课》,是一次深刻的 “家庭教育课”。它让我明白:铭记历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人的 “责任”;传承精神也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家长要践行的 “使命”。未来,我会把红色教育融入家庭生活,让 “铭记与奋斗” 成为孩子成长的 “底色”,让他在历史的滋养中,成长为有家国情怀、有担当的少年。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家长学习心得05-26

家长听课学习心得06-22

新学期家长寄语11-11

家长会学习心得12-22

家长教育孩子的学习心得09-25

家长教育孩子的学习心得10-01

新学期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12-19

新学期家长会家长发言12-07

幼儿园家长学校家长学习心得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