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演讲稿800字(通用20篇)
好的演讲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演讲稿,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演讲稿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主题演讲稿800字(通用20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404班的xx。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当时他62岁。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颗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心。
祖国母亲用她的身躯为我们支撑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开辟出了一片成长的沃土。今天的我们无需用舍弃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只需把热爱祖国这一信念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行动上:努力学习,尊敬师长,遵守公德,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今天的我们重拾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
棕叶飘香,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必不可少活动,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今年的6月12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将迎来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原情系百姓,心忧天下,当他得知楚国被秦军攻破后,就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就有了后来赛龙舟的`风俗。百姓们把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的饭团投入江中祭奠屈原,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粽子习俗。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月就被定为端午节。端午时节,千家品粽,万户悬囊,人们纷纷挂艾草、佩香囊、赛龙舟、办诗会,来纪念屈原,庆祝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渗入了我们的生活,这曾经最热闹的活动,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们似乎不再眷顾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些西方节日。当我们还沉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2006年,韩国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而如今,这个我们过了二千多年的传统佳节眼瞅着成为了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
中国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文化内涵丰厚,它们留存着先民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须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大家共同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神州大地彻彻底底的辉煌起来!
谢谢大家!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大家都是知道,纪念屈原的日子,关于屈原的故事,我们都听了很多很多,知道他是爱国的,知道他是伟大的诗人,同时端午这个历史悠久的日子,也是可以更好的来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
爱国,不但是诗人有,其实我们也是有的,可能平时我们的感受没有那么的深刻,但是每当在国旗下,在我们的国歌声中,我们总是会感觉到祖国在那里,而且我们也是要去培养我们的爱国之情,小时候或许我们不太懂的,但是当我们长大,我们也是更能理会到祖国强大带给我们的好处,如果和家中的长辈聊聊天,那么我们也是知道,这几十年的发展和变化是多么的'伟大,祖国,时刻都庇护着我们,而我们也是要热爱我们的祖国,像屈原一样,端午之际,不但是吃粽子,赛龙舟,同时也是要去学习,去感受祖国,去爱着我们的祖国,或者可能同学们说,我们现在也是做不了什么爱国的事情,其实不然,我们努力的去学习,去把知识学好,其实也是一种爱国,只有此刻把知识学好了,那么我们以后长大了才能去报效祖国。
端午的历史很悠久,同样的我们也是可以好好的去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去看看曾经的时代,那些优秀的历史人物,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了多少的贡献,越是了解,我想我们也是对于我们祖国会爱的更深,我们有着那么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着那么多优秀的先辈为了祖国的繁荣,为了祖国的崛起,付出了特别多,同学们历史是我们要记在心里的,同时这个节日也是让我们更加的清楚,国家,不是口头上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也是要在日常更加的努力,只有学好了,才能以后更好的为祖国而服务。其实不光是端午,还有很多传统的节日都是我们先辈流传下来,历史悠久有内涵的节日,我们多去了解,多去弘扬,来让更多的人对我们优秀文化的了解,去感受那些节日背后的丰厚内涵。
同学们,在我们欣赏着赛龙舟,吃着美味粽子的时候,也是要多去想想,多去了解这些行动背后的意义,去感受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让我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去更加努力的学习,去做好自己此刻该做的事情。谢谢!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端午节的故事。我们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投江的日子,却也许少有人知道,五月初五端午节亦是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国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和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并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据说,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时代祭奠龙祖演变而来的节日。“端”有古汉语中“开头”、“初始”的意思,“端午”也就是“初五”,古代的'人们习惯把五月的头几天分别用端来称呼,“端一”也就是五月初一,“端五(午)”也就是我们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了。
端午节有许许多多的别称,而我们端午节的习俗决定了我们常把端午节称为“粽子节”和“龙舟节”。在我国许多与屈原关系密切的地方,端午节是要进行龙舟比赛的,所以这一天也被人们称为“龙舟节”,而传说中的用粽子去驱散咬食遗体的小鱼这一习俗,让我们都习惯了在端午这一天里包粽子、吃粽子,每家每户都会把粽子当做我们的食物,一方面祭奠屈原,一方面预祝我们自己端午安康。
我的家乡正是屈原投江的那个地方,这让我比其他人对于端午节的重视是要多一些的。我们家乡到了端午节,都会早早的去江边等待,等待龙舟赛的开始,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会在站在江边为划龙舟的队伍摇旗呐喊。
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都会回家去吃粽子。粽子是我们每家每户勤劳的“主厨”们提前几天包好的,粽叶是我们这群小孩去水边摘来的,粽叶里面包着的,有纯糯米的碱粽子,有红豆的甜粽子,也有在中间藏有一小颗肉的咸粽子,不管是哪一种,摆上餐桌的那一刻,我们都会挑上自己喜欢吃的那一种,进行端午节吃粽子的仪式。我家因为我很喜欢吃粽子,我的妈妈业会给我多包一些粽子,冻在冰箱里,等到我又想吃粽子了,拿出来解冻,粽子也就成为端午节之外的一种零食或者主食了。
同学们,你们对端午节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如果有的话,也都上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我们需要重视我们这些传统的节日,这些都是我们祖宗们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是我们活着的历史和过去。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了!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多同学都喜欢过节,但是大家是否有想过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对于即将迎面而来的端午节,你是否去了解过它的来源呢?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要多去了解一些中华文化,慢慢的积累起来,我们就能在自己的思想上提升一个高度,也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加内含底蕴深厚的.华夏儿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感受端午节吧!
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和大诗人屈原有关联的,屈原是一名振振有名的爱国大诗人,他爱国,最后投身于汨罗河,最后人们为了纪念他而在端午节这一天向河里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他,爱戴他。其实更早大家是在端午节这一天祈求身体健康,祛病除灾。直到今天,我们依旧继承着以前的习俗,每每端午,就在耳朵背后带上一片艾叶,话说这样就不会感到头痛了。所以我也总是在这一天早早就带好了艾叶,为了祈求一个健康的身体。
我相信大家的家庭在端午这一天,也有很多不同的习俗。这些习俗虽然看起来简单也不太符合实际,但是确实我们一笔非常丰厚的财富啊。在文化上,我们是需要去尊重和继承的,这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责任。不管是纪念屈原,还是为了祈求一份健康,我认为大家都应该把这样的习俗和文化传承下去,不至于到未来的世界丢失了这些美好的文化。所以在这里,我热烈的号召大家,端午佳节,请在平常粽子的同时,多去了解一些乡俗文化,为我们文化的继承传播一份力量!
端午节,希望大家可以在家里开开心心的包个粽子,体验劳动的快乐,也体验端午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也希望大家带着一份赤诚的心尝一颗粽子,去纪念我们屈原诗人的爱国情怀,也为我们良好的传统文化接力传承!同学们,端午节就这样到来了,在了解了节日文化的情况下,让我们衷心的为我们的端午祝福,为我们的祖国祝福,也为我们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祝福吧!这一个端午节,是一个你我安康的节日,也祝愿不远的未来,我们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即使这是一个纪念性的节日,但是也希望能够带来一些未来的希望,让你我,在这条道路上共同前行,共同健健康康的成长!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6
亲爱的老师 同学们:
大家好!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晰,它是纪念我国闻名的诗人 ‘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 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 弱肉强食的时代。那时的楚国在 列强环视的状况下,却不 能及时的发明自己的错误,依旧墨守陈规,没有 改革的锐志,在 国力方面远远地被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 了 后面。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 顾,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 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 着清醒的熟悉,于是在 国内倡导推行了 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 旧贵族遭到了 诋毁攻击。
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 弯,宁为玉碎,不 为瓦全的思想,在 与保守势力的斗争 中显示了 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 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 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 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 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 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知道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来之不 易,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璀璨的教室,我们的 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怀持‘爱国’的理念,对幸福和平生活的憧憬,扫净了 自鸦片战争之后布满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阴霾,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 的同学“玉可碎而不 改其白,竹可黄而不 毁其节。”,期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 ‘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谢谢大家!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7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呼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化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行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其次点,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燥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避开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点,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概、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渐渐演化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情纽带的作用。
第四点,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态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因为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稍有不同。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少,今日的国旗下讲话,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们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尊敬之心和珍爱之情来过好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8
亲爱的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很清楚了,它是为了纪念我国的诗人和爱国主义者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屈原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他是楚国人。那个时代是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楚国处于列强包围的困境中,却未能及时发现自身的错误,仍然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决心,导致国力远远落后于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选择了偏安一隅的方式,对国家存亡漠不关心,继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他对当时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在国内倡导和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他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和攻击。
面对压力,屈原坚持宁可折断也不愿弯曲的思想,展现了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赤诚的爱国之心。这份坚毅的精神穿越了两千年的时光,仍然在中华大地上闪耀。
今天,两千年过去了,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时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时宁可折断也不愿弯曲的精神。我们应该体会到屈原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感受到屈原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这片土地就是我们脚下的广袤神州。
与屈原不同,我们生活在一个盛世的中国。国家强大,民众和谐。在这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珍惜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明白这一切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些都是我们的父辈乃至我们的祖辈怀揣爱国理念,为了幸福和平生活而付出头颅洒热血的结果。
最后,我想用屈原的话来向大家表达:“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相互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为自己的未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为回报和呵护父母和师长的人;为不辜负炎黄子孙的人。
谢谢大家!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9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么,端午节的起源是怎样的呢?
端午节又称为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所以也称为"初五"。而端五的"五"字和"午"相通,按照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由于午时是"阳辰",所以端五也被称为"端阳"。由于五月五日的月份和日期都是五,所以又称为重五,也被称为重午。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表明了端午节习俗起源的多样性。事实也正是如此。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至今至少有四、五种说法,例如:纪念屈原的说法;吴越民族图腾祭祀的说法;起源于三代夏至节的说法;恶月恶日避邪的说法等等。到目前为止,最广为人知的端午节起源观点是纪念屈原的说法。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们国家的人民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视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对贤臣屈原投江自杀的不舍,许多人划船追赶他们以拯救他。他们争先恐后地追赶,当他们追到洞庭湖时,屈原的踪迹消失了。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来纪念他。他们划龙舟的目的是为了驱散江中的鱼,以免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的习俗在吴、越、楚地区流行。
吃粽子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粽子又被称为"角黍"、"筒粽"。它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人家家户户都会浸泡糯米、清洗粽叶、包粽子,它的花色和品种也非常多样。从馅料的角度来看,北方人喜欢包含枣子的北京枣粽;而南方人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最为著名。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千百年。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精神,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谢谢大家!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0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散发出生命的气息和文化的魅力,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能学习和使用中国汉语言传统文化而自豪。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和我一样,拥有一颗热爱汉字、热爱汉语的心。
几千年前,仓颉创造出了汉字,并赋予它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涵,几千年来,中国人借助它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如行云流水般滔滔不绝,一泻万里,在人类语言长河中绵延流淌。
一个字,一个意,一份情,每一个字都寄托了我们祖先心灵的美感。每一个汉字都拥有它独立的意思,拥有它铿锵的声律。譬如一个“寒”字,点点滴滴的水,如坚冰融化,一阵冷气扑面而来,寒冷的天气里,总要戴帽子的,它上面的“宝盖头”让人感觉戴上了帽子,你看,汉字的造型多有趣!
汉字不是造出来就长成这样的,它经历过几番演变。
看看早起的甲骨文字的马,多像一匹站立的马,到了秦朝,篆字的马则更像弓着背,拉着车的老马。也不知道是哪位传奇人物,给了它如此形象上的真真切切,精神上的饱满与肉体上的升华!
如此美轮美奂的汉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它,有什么理由不把它传承下去呢?可是汉字当前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电脑的普及,人们已经习惯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宣纸上的肆意挥洒已经成为记忆逐渐被淡忘。很多人很简单的汉字也不会写,听英语老师说,他们函授的.时候考大学语文,填空写鲁迅的《“友邦惊诧”论》,他们英语老师中,居然有人把“友邦”写成“有帮”,“惊诧”写成“斤X”,五个字仅仅写对了一个!试问,这样的老师还配当老师吗?这样的人还有资格当中国人吗?
网络时代,汉字被肆意篡改、不规范乱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什么“高大上”“涨姿势”“我伙呆”“喜大普奔”……朋友,你能明白这些语言的意思吗?
祖先留下来的汉语言文化,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应该珍惜的宝贝,我们怎么能如此糟蹋它呢?
汉字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我的心,它的独特魅力深深地将我征服,我决心努力学习,长大做一名语言文字工作者,保护我们的汉字,传承我们的汉语,让汉语言传统文化更发扬光大。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1
同学们:
这是团会改革后的第一次团会,同样也是我们班里团会改革后的一次团会,改革就是为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与向心力,通过团会召集的家的目的是为了大家坐在一起谈谈学习与生活,找出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团结大家,让集体变得更丰富。
这是本学期最后一次团会,临近端午节,所以这次团会与端午密不可分。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过、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正是在这样的德育目标的指引下,为了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节日——端午节,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举行了这次主题团会。当然还少不了各位负责人前期在班内做了十分到位的活动宣传和准备,提高了大家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将有效地增进广大同学对端午文化的认识,并继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悠久习俗,也提高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让屈原热爱祖国的思想在我们及下一代人中间能得到不断的延续。
那有一个诗给大家念一下:
人们会永远记住你,为了风雨中的祖国,在只膜拜权势的人群中,在黑雾弥漫的朝廷里,在冷漠、诬陷、迫害交织成的罗网中,你不屈的《离骚》,你绝世的《天问》,在危急的祖国和受难的苍生中,你不计个人的安危、荣辱,不叹自己的'流落漂零。
你痛苦的是被焚毁的故都,你抗击的是狂风暴雨,你慨然地面对的是沉重的命运,你独立于苍茫的暮色里仰天长啸,你穿行于荒草蓬蓬的湖畔低头苦吟。
山河破碎,你的心破碎。
一道眩目的霞光,从汨罗江上腾空而起,穿越千年的时空,永不消毁。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提起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也应该略知一二吧!但是,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有很多端午习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揩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糯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馅肉馅啥都行。糯米沾着红枣香,粽叶包着情。”不管怎么说,听完介绍后,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节的呢?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3
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今年的端午节,首次被列为国家法定休假日。按照传统,过节的时候可以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本应该是非常愉快的时刻。然而,今年全国上下正在进行抗震救灾,因此没有心情去细细品味粽子的味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我们特别思念四川地震灾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小伙伴们!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小朋友举行了一个特殊的主题队会,名为“情系灾区、共过端午”。对于灾区的小伙伴们,我们充满了思念和担心:废墟中长眠的小朋友们,他们在天堂里会如何过端节呢?失去父母的小伙伴们,他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如何呢?受伤的小伙伴们,你们的伤势好些了吗?真想手捧粽子插上翅膀,飞上灾区去看望那些受苦受难的小伙伴们,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在队活动中,我们观看了抗震救灾中感人至深的一张张图片,讲述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我永远忘不了九岁的小男孩林浩逃离教学楼后,又返回去救其他同学的英勇行为,也忘不了三岁的男孩朗铮被救出后躺在担架上向救援队的叔叔阿姨敬礼的感人场景。你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勇敢和在受到援助后懂得感恩,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地震是无情的,但是人间有爱!地震摧毁了灾区的房屋,却无法摧毁全国人民的意志。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队员们纷纷慷慨地捐出了自己积攒的钱,用来表达他们的.爱心,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来帮助救灾。活动最后,我们手捧点燃的蜡烛,齐唱着“明天会更好”,向远方的灾区小朋友们致以祝福。我们希望在全国人们的帮助和支持下,灾区的小朋友们能够尽早脱离灾难,重建家园,恢复健康,继续学习。我们衷心祈祷天堂中的小伙伴们安息,同时也祈盼灾区的小伙伴们能够更加坚强,永远幸福!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是《离骚》。屈原因为爱国的伟大报负得不到实现,郁闷中跳汨罗江自杀了。人们怕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了,就包粽子扔到江里给鱼虾吃。于是有了现在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5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共同庆祝端午节。这个节日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更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时刻。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来历吧。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据传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他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每年五月初五,我们都会通过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方式来纪念他,传承他的爱国精神。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端午节的一些传统习俗。吃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粽子是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里,再用绳子捆紧,煮熟后剥去竹叶,就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粽子了。不同的地方,粽子的形状和口味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大特色。在宽阔的江面上,一艘艘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奋力向前。船上的队员们齐心协力,配合默契,为了团队的荣誉而拼搏。赛龙舟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更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端午节还有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挂艾草可以驱邪避害,保佑我们平安健康;佩香囊则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希望我们都能像香囊里的香料一样,散发出迷人的香气,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小朋友们,端午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意义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铭记屈原的爱国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感恩和珍惜,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份情感。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端午节期间能够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节日。让我们共同携手,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6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如火的石榴点缀着初夏的阳光,淡雾弥漫成朦胧的温暖。顺着时光的小路走向前去,我们触到了五月——端午节。
这个古老的节日流传了几千年,前辈们将端午节交到我们的手中。它依然保持着古朴的外表,被历史冲淡的忧伤凝固成坚定的曲调。
提起端午节,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的,就是这样一个屹立在浩浩荡荡的江中,他沉默地望着身后的山川,慢慢闭上眼睛,向苍凉的世界告别,写下了离骚的屈原,以这样绝望的方式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冷艳的句号。
随着屈原投江的悲壮,端午节来到了中国孩子们的生活中。后人为了端午节的凄凉渐渐注入了愉快的气息,仿佛想为屈原抹去生命中的哀愁心酸,祭奠着,惜怜着屈原短暂的生命。
然而,他的身躯落入汨罗江,变成了一泓至明至澈的水,他的灵魂,带着对祖国的赤诚,对人民的.责任,在中华的天空中闪耀。
爱国、责任、忠诚、坚贞——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因为端午节代代相传,铭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今天,端午节的气息正围绕着我们,屈原的灵魂在明朗的天空中停伫,向我们宣读着的誓言,抬起头,望向天,对着他坚定地眼神,让我们也大声呼喊:屈原你的品格让我们敬佩,我们的人生,是你指明了方向。
我们对爱国和责任感并不陌生。
在四川地震中,全体中国人民行动起来,慷慨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给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的关怀。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因为我们的心手相连而风貌重现。
北京奥运会,从曲折的火炬传递到精彩绝伦的开幕式表演,从国家领导到全体人民的参与,大家积极配合,为北京奥运会前绝后的精彩,铺垫了一条夺目的阶梯。
这是爱国、是责任,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
对祖国赤诚的心凝聚在一起,领导中国变得强大,责任使我们容光焕发!
责任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仅要对同学、朋友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也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对老师、家长殷切希望的答复。
考试即将来临,灿烂的未来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学习、奋斗,汗水将换来成功的喜悦。
在端午节明媚的阳光下,伸出双手,张开双臂,深吸一口气,向天空喊出自己的信心:不抛弃,不放弃!
向你的梦想迈出第一步,对你的父母、老师和自己负责!
端午节,是我们的节日,让千古传承的信仰,在我们花样年华中永不凋零。
谢谢大家!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五一班的xx,今天我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从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让我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在悲愤之下,他选择投江自尽。因此,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也是爱国的节日。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彰显了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了共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之际,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节日。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2004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遗产;2005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用“骇人听闻”来形容这个消息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它让人深思。祖先留下的传统竟然成了别国的珍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内心又会有何感受呢?
同学们,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通过遵循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来激励自己。当父亲或母亲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时,你能否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当你的朋友陷入困境时,你能否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当你对别人许下承诺时,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当你在考试中失利时,你能否不灰心不放弃,而是寻找原因,总结教训?我们在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的时候,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那将成为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悠久的5000年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中断;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应该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就像我们现在大力练习书法一样,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挽救中华传统文化。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8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捆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嘻嘻……这首就是有关于端午节的儿歌呦!你们想知道我家乡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吗?好,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端午节这天早上,要先准备好要用的东西,装到盒子里或袋子里。到了下午,全家人坐车去海滩边看龙舟。海滩上人山人海,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过了一会儿,只听“咚咚咚”几声,开始的鼓声击破了海滩的宁静。“加油,加油”加油声纷纷传遍了整个海滩。带着四种颜色的船——红、黄、蓝、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似的,好像个个都想争第一。
过了30多分钟的激烈比赛,红队取得胜利。人们看到了这番情景,可高兴得不得了,有的想跑上前去给红色的`船里的人献鲜花,有的在鼓掌,还有的在大喊着:“红队必胜,红队必胜......”
我还注意到了其他队——那就是黄、蓝、绿。他们的表情好像很不服气似的,好想很嫉妒红队连续赢了18场似的。有的还说:“这次只是红队运气好罢了,明年的端午节,冠军一定是我们的了!”还有的甚至还要在比一场。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了,是不是很有趣呢?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9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提到端午节,不得不说一说粽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粽子则是为了不让河里的鱼把屈原给吃了,所以包粽子扔到河里,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一说粽子,那各家包粽子是少不了的,我家就是这样。
准备几片竹叶,浸泡过的米,还有一些馅料,这个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了。
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了,用竹叶卷出一个角来,接着先放一些米,到一半就差不多了,然后再把什么馅料,或者是酱料放进去,最后再铺一层米就可以了。
不过这还不够,包粽子当然是包的了,现在就要把竹叶包起来了,首先把上面的竹叶翻下来,接着捏成一个三角形,把三个角都捏出来后,还有多余的一些竹叶就把这些顺时针的翻过来就好了,最面把包好的粽子蒸一下就大功告成!
做好粽子当然要品尝了,不然光看着也没啥意思。将粽子领出来,一阵竹叶的清香散发出来,接着拨开开竹叶就是一层呈黄色的米,一股股糯米的味道,光是看着就流口水,咬下一口来就能看见藏在深处的“宝石”,如果有糖或调料,伴着这些吃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包粽子是如此的简单,吃起来是如此的美味,如果大家想吃的话可以到我家来吃,在这里祝大家端午快乐!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20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纪念传统节日 传承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故事。屈原的国家楚国被入侵,屈原跳进河里死了。屈原死后,楚国人民划着龙舟,把粽子和鸡蛋扔进河里,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端午节的习俗是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传统习俗。粽子皮是由叶子做成的,里面有很多种馅料。吃粽子的习俗已经广为流传。
同学们,我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吃过哪些粽子馅?你做过粽子吗?知道粽子怎么包吗?是的,最常见的是用糯米或枣子来做粽子。我记得,在幼儿园,端午节前举行过一次一包粽子,当时我和奶奶都参加了。每逢端午节,社区还会组织各民族居民一起包粽子。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习俗。每年电视上都有龙舟比赛。
我从我母亲那里听说在她的家乡有很多活动来纪念端午节。例如,清晨用艾叶、艾草、冬瓜插在门上洗手洗脸,用草药做一些香包,给小孩子戴五彩线,煮鸡蛋,包粽子等。喜气洋洋的。总之,这个节日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大的民间节日。
在端午节之前是中国的儿童节日,每年人们将五颜六色的线团五彩球,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后一个雨天,人们会把球扔球到下雨的地方,传说每年将人带来好运。
我国历来重视传统节日。近年来,端午节作为法定节日,全国人民庆祝的.传统节日。
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有很多人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喜欢外国的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这是不能提倡的,我们是中国人,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每过一次传统节日,身心都受到洗礼,我们应该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同学们,屈原的故事离我们很久远,但他的爱国情怀却离我们很近。热爱伟大的祖国,建设美丽的家园,我们需要每一代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学习,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相关文章:
端午节主题小报06-03
端午节主题作文06-13
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征文05-11
【优】端午节主题作文10-28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06-01
庆祝端午节的主题作文03-08
描写端午节的主题作文05-12
大班主题端午节教案09-18
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07-12
端午节主题文案230句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