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精选3套)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欢迎阅读。
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 1
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还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1992年的春天,我随一支科学考察队从帕隆出发,经过三天的艰辛路程,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顶端扎曲。傍晚,站在扎曲的山顶,白云从身边飘过,对面的雪峰近在咫尺。雪峰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
滔滔大河突然转了一个直角,令人惊叹不已,教人不可思议。门巴族向导说:“那是雅鲁藏布江在追赶弟弟妹妹呢!”传说冈底斯神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叫雅鲁藏布江、老二叫狮泉河、老三叫象泉河,小妹叫孔雀河。有一天,冈底斯把他们叫到跟前说:“现在你们都长大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正是你们闯荡天下、开阔眼界的时候了。”于是四兄妹各自奔流而去。老大雅鲁藏布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思念起弟弟妹妹。当天上的苍鹰告诉他弟弟妹妹都向南边流去以后,雅鲁藏布江焦急万分,立即卷起巨浪,拐了一个弯,向着印度洋方向匆匆忙忙呼啸而去,于是便形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在于它为印度洋的水汽穿越喜马拉雅山提供了通道。大峡谷之外,荒山秃岭,雪山高原,翻过山口进入大峡谷地区,顿然是另一番景象。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处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树。大峡谷的两边可以说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青藏高原60%~70%的生物物种集中在这里,仅杜鹃花就有154种。在茂密的森林、灌木丛和草甸间,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在大峡谷的台地边,不时能见到藏族和门巴族同胞的木屋。河谷平原上,黄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豌豆花,镶嵌在绿浪翻滚的青稞地里,好似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无与伦比。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1、许多(______)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______)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______)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______)
2、(______)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3、世界最高的山峰是(______);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是(______)
4、组词。
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 2
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还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1992年的春天,我随一支科学考察队从帕隆出发,经过三天的艰辛路程,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顶端扎曲。傍晚,站在扎曲的山顶,白云从身边飘过,对面的雪峰近在咫尺。雪峰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
滔滔大河突然转了一个直角,令人惊叹不已,教人不可思议。门巴族向导说:“那是雅鲁藏布江在追赶弟弟妹妹呢!”传说冈底斯神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叫雅鲁藏布江、老二叫狮泉河、老三叫象泉河,小妹叫孔雀河。有一天,冈底斯把他们叫到跟前说:“现在你们都长大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正是你们闯荡天下、开阔眼界的时候了。”于是四兄妹各自奔流而去。老大雅鲁藏布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思念起弟弟妹妹。当天上的苍鹰告诉他弟弟妹妹都向南边流去以后,雅鲁藏布江焦急万分,立即卷起巨浪,拐了一个弯,向着印度洋方向匆匆忙忙呼啸而去,于是便形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在于它为印度洋的水汽穿越喜马拉雅山提供了通道。大峡谷之外,荒山秃岭,雪山高原,翻过山口进入大峡谷地区,顿然是另一番景象。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处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树。大峡谷的两边可以说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青藏高原60%~70%的生物物种集中在这里,仅杜鹃花就有154种。在茂密的森林、灌木丛和草甸间,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在大峡谷的台地边,不时能见到藏族和门巴族同胞的木屋。河谷平原上,黄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豌豆花,镶嵌在绿浪翻滚的青稞地里,好似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无与伦比。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阅读题:
1、文章开头提到人们一般对西藏的印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描写站在扎曲山顶看到的景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3、门巴族向导讲述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4、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
6、文章结尾说“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文章开头写人们一般对西藏的.印象,是为了引出下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一西藏丰富景观的介绍,同时与后文所描述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形成对比,突出大峡谷的独特和令人惊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站在扎曲山顶看到的景象特点:白云从身边飘过,雪峰近在咫尺,雪峰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雅鲁藏布江浩浩荡荡且作马蹄形大拐弯。整体景象气象万千,雄伟壮观。
3、门巴族向导讲述的传说作用:增添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秘色彩和趣味性,使文章更具文化内涵;同时,通过传说与眼前峡谷景象的联系,进一步强调了大峡谷的神奇,引发读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
4、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
5、文中从以下方面体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处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树;青藏高原60% - 70%的生物物种集中在这里,仅杜鹃花就有154种,还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
6、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度赞美之情。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见到了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这些自然景观神奇壮丽,无与伦比;同时,大峡谷内生物物种丰富,还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如藏族和门巴族同胞的木屋以及美丽的田园风光,这些都构成了大峡谷独特的魅力,所以说它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 3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无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1.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景色吗?把上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涓涓细流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找出第二段的中心句。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两处使用了引号,这两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喜欢。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2.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皑皑雪山
3.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4.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5.特定称谓。
(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文章:
《雅鲁藏布大峡谷》说课稿05-29
雅鲁藏布大峡谷作文09-11
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10-10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11-18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反思12-24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反思09-10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08-29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反思07-25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反思10-16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