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

时间:2025-09-02 17:41:01 小英 自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精选7篇)

  难忘的工作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回眸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有惊喜,也有不足,为此一定要做好总结,写好自查报告喔。如何把自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精选7篇)

  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 1

  为配合分行个人金融部开展20xx年尽职监督检查,本着规范业务经营,强化风险管理,扎实推进合规管理和风险防范,增强全员合规经营意识,减少案件风险隐患,确保安全、稳健运行,我行进行了严格规范的自查活动。现将有关检查情况报告如下,请审查:

  一、个人贷款业务方面

  截至自查之日,我行个人贷款余额为xx万元,其中“随薪贷”余额xxx万元,其他个人贷款余额xx万元(包括不良贷款余额x万元)。为强化对不良贷款存量的管理和控制,我行严格按照《中国xx银行信贷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和《中国xx银行xx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的要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不良贷款的增长,并积极组织业务人员通过上门催收、电话催收等方式减少现有不良贷款,截至自查之日共收回不良贷款利息xx万元。“随薪贷”业务从受理、审查到发放全过程严格按照《x银x办发(xx号)》等相关规则制度执行,不存在资金发放方式、资金用途等违规行为。

  二、客户管理系统方面

  根据PCRM、CFE相关文件要求,我行及时更新新用户和清理冗余用户,到目前为止我行在客户管理系统中共有4名操作人员。根据我行实际,我行针对性的组织操作人员进行集体讨论、培训和学习,通过培训,全体系统操作人员都能较为熟练的运用相关的功能模块。

  三、客户关系维护方面

  由于我行人员不足,尚不存在专门的客户经理,大堂经理和客户维护人员。对此,我行根据《客户关系营销管理工作指引》要求指派专门兼职人员负责,维护重要客户和贵宾客户。并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以保障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四、基金代销业务合规方面

  我行根据上级产品发行文件和产品销售文件,及时传达至每一位员工,并根据《xx银行证券投资基金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等通知积极组织宣传销售,但由于基金行情等原因,从xx年到目前为止尚未销售成功,故不存在操作风险。由于我行目前暂无人员取得基金销售资格,现正组织人员学习和培训,以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五、个人理财及贵金属方面

  在自查过程中我行发现以前销售个人理财产品中有个别客户存在尚未填写《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等资料,保管也尚不完善。对此,以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贵重金属业务尚未开办。

  通过自查,发现我行在个人金融相关业务方面还存在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业务受理不规范、风险管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对此,我行将及时根据制度要求进行整改,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杜绝类似不合规、不完善、有漏洞、有风险的情况发生。

  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 2

  为了迎接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检查,规范支行个人理财业务,根据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我支行对20xx年以来的经营业务进行了全面、逐项、细致的检查,现将开展自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员配备情况

  为了确保个人理财业务的合规销售,支行配备了专职理财经理一名,该人员已通过××银行总行的理财经理资格考试、并取得了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所有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保险、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均由专职理财经理销售。

  鲜有一般产品销售人员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情况发生,现已全面杜绝。

  二、销售流程

  支行理财经理均是在充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风险偏好、投资预期等的前提下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并为每一位购买产品的客户填写《个人客户投资风险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理财经理根据其评估结果,向客户推荐相应得理财产品。《评估报告》经理财经理与客户进行签字后,交由支行理财主管审核并签字,单笔购买金额超过100万的客户,《评估报告》还经由支行分管个人理财业务行长签字。自查中发现有少数客户的《评估报告》未经支行理财主管签字审核,已补交给支行主管审核。

  在具体的理财产品销售前,理财经理均向客户说明了产品结构、风险、收益等相关信息,让客户在充分了解产品的基础上作出选择。理财产品的《合约》、《合同》、《风险揭示书》中客户资料均填写完整。

  三、资料档案保存

  20xx年以来,所有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估报告》、《合约》、《合同》、《风险揭示书》等文件资料均保存完整,并按期装订成册,入库统一保管,其中,《客户风险评估报告》实行专夹保管、一年内有效的`保管机制。支行理财经理为每期产品和《风险评估报告》建立了详尽的客户电子档案,方便及时了解客户情况和日后与客户沟通。本次自查中发现有些风险评估报告未装订建表,拟定于今天下班前完成建表装订工作。

  四、今后工作计划

  支行虽一直坚持专职理财人员介绍、合规销售理财产品,但本次自查中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近几天集中整改。在今后的工作中,支行将继续坚决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合规销售、定期开展个人银行理财业务自查工作,保证××银行芜湖××支行理财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

  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 3

  一、自查背景与范围

  为贯彻落实《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费用管理指引》等监管要求,进一步规范费用支出流程,防范合规风险,我行于[自查周期,如20xx年x月-x月]开展全流程费用合规自查。自查范围涵盖总行及32家一级分行,重点核查20xx年度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招待费、营销宣传费、固定资产购置费用、差旅费五大类费用,涉及凭证12000余份、金额合计87.6亿元。

  二、自查方法与过程

  制度梳理:对照监管政策与内部《费用管理办法》《财务审批流程规范》,排查制度漏洞,重点检查费用审批权限、支出标准、票据审核等条款的合规性。

  数据核查:通过财务系统提取费用支出数据,与业务台账、合同协议、发票凭证交叉比对,筛查异常支出(如超标准报销、无实质业务支撑的'费用)。

  现场抽查:选取8家分行进行现场检查,查阅费用报销原始凭证,访谈财务人员与业务部门负责人,核实费用支出的真实性与必要性。

  系统校验:利用财务管控系统自动校验功能,检查费用支出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如业务招待费是否超年度营收5‰、差旅费是否按职级标准报销)。

  三、自查发现的问题

  手续费支出不规范:3家分行存在手续费支付对象资质审核不严问题,涉及2笔共计15.8万元手续费支付给无金融服务资质的第三方机构;1家分行手续费核算延迟,20xx年Q4有3笔手续费未及时计入对应会计期间。

  业务招待费超标准:5家分行业务招待费超年度预算10%-15%,其中2家分行单次招待费用超2000元,未履行“大额支出集体审批”程序;部分招待费发票未附消费明细,无法佐证业务真实性。

  营销宣传费管控不足:总行某部门在未签订正式合同的情况下,向广告公司预付营销费用8万元;2家分行营销宣传品采购单价超市场均价20%,存在价格虚高嫌疑。

  四、整改措施与计划

  强化手续费管控:建立第三方合作机构“白名单”制度,对合作方资质进行年度审核;优化财务核算系统,设置手续费支付“先核验、后付款”流程,确保核算及时准确。

  规范业务招待费支出:修订《业务招待费管理细则》,明确“单次超2000元需经分行行长审批”“发票必须附消费明细”等要求;按季度监控各分行招待费使用进度,超预算时及时预警。

  加强营销费用审核:推行“营销项目立项-合同签订-费用支付”全流程线上审批,未签订合同的项目不得预付费用;引入第三方询价机制,对单次采购超5万元的宣传品进行比价,避免价格虚高。

  建立长效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费用合规培训,覆盖财务人员与业务部门负责人;将费用合规指标纳入分行绩效考核,对整改不到位的分行扣减绩效得分。

  五、自查结论

  本次自查共发现问题12项,涉及金额58.3万元,均已制定明确整改计划,预计20xx年x月底前完成全部整改。通过自查,进一步规范了费用支出流程,提升了全员合规意识,后续我行将持续完善费用管控体系,确保各项支出符合监管要求与内部制度。

  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 4

  一、自查目的

  为响应银保监会“关于规范银行业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管理”的监管提示,防范“乱收费”“虚增收入”等合规风险,我行聚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开展专项自查,旨在确保收入核算真实、定价合规、披露透明,维护客户合法权益与银行品牌形象。

  二、自查范围与内容

  收入范围:20xx年1月-20xx年x月的'银行卡手续费、结算与清算手续费、代理业务手续费、咨询顾问费等12类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涉及金额合计32.5亿元。

  自查重点:

  定价合规性:是否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自主定价项目是否公示收费标准;

  核算真实性:是否存在“以费抵息”“虚列手续费收入”等情况;

  客户告知:收费前是否履行告知义务,是否存在“强制收费”“捆绑收费”现象;

  退款处理:客户申请退费的是否按流程及时办理,退款记录是否完整。

  三、自查发现的问题

  定价公示不及时:20xx年x月推出的“小微企业账户管理费减免”政策,部分支行未及时更新网点公示栏,导致3家企业仍被收取该费用,涉及金额0.8万元。

  核算存在瑕疵:1家支行通过“代理业务手续费”科目虚增收入2.3万元,用于冲抵不良贷款利息;2笔银行卡跨行取款手续费未按“实时计入当期收入”要求,延迟1个月核算。

  客户告知不到位:3家支行在办理“个人大额存单质押贷款”时,未主动告知客户“质押登记手续费”收费标准,导致5名客户投诉;部分信用卡分期业务未明确告知“提前还款违约金”计算方式。

  四、整改措施

  完善定价公示机制:建立“收费政策-网点公示-线上更新”联动机制,政策调整后24小时内更新网点公示栏与手机银行“收费标准”模块;安排专人每月抽查10家支行公示情况,确保信息同步。

  规范收入核算:修订《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核算细则》,明确“禁止以费抵息”“实时核算收入”等要求;在财务系统中设置“异常收入预警”功能,对单笔超5万元、无业务支撑的手续费收入自动拦截。

  强化客户告知义务:制作“收费告知确认书”,要求办理收费业务时由客户签字确认;开展一线员工“收费话术培训”,确保主动告知收费标准、减免政策及退款流程;设立“客户收费投诉快速响应通道”,24小时内处理投诉并反馈结果。

  五、后续工作安排

  20xx年x月底前完成全部问题整改,对涉及的违规收费全额退还客户;

  20xx年x月开展“手续费合规专项检查”,验证整改效果;

  将手续费合规管理纳入年度内控评价,权重不低于15%。

  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 5

  一、自查背景

  结合《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监管评级办法》中“费用管控有效性”评价指标,我行针对业务招待费与差旅费开展专项自查,重点排查“铺张浪费”“违规报销”等问题,提升费用使用效率,践行“厉行节约”的管理要求。

  二、自查范围

  20xx年度全行各部门及18家支行的业务招待费(金额合计4.8万元)与差旅费(金额合计12.6万元),涵盖费用申请、审批、报销、核算全流程。

  三、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业务招待费问题:

  超标准支出:3家支行存在“人均招待费超100元”情况,其中1家支行单次招待客户花费800元,超内部标准50%;

  凭证不完整:5笔招待费报销仅附发票,无“招待对象名单”“业务事由说明”,无法佐证招待的`必要性;

  转嫁费用:1家支行将员工聚餐费用3000元计入“业务招待费”,违规转嫁成本。

  差旅费问题:

  超职级报销:2名支行副行长出差乘坐高铁一等座,超出“副行长可乘坐二等座”的标准,涉及金额680元;

  虚报天数:1名员工出差实际2天,报销时按3天申请差旅补贴,多领补贴300元;

  票据不合规:3笔差旅费发票为“手撕定额发票”,未注明出差地点与时间,无法验证真实性。

  四、整改措施

  细化费用标准:

  修订《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明确“人均招待费不超100元”“单次招待不超500元”,超标准需经总行财务总监审批;

  完善《差旅费报销细则》,按“总行部门负责人-支行行长-普通员工”分级明确交通、住宿标准,系统设置“职级自动校验”功能,超标准无法提交报销。

  强化凭证审核:

  业务招待费报销需附“四件套”:发票、招待对象名单、业务事由说明、审批单;

  差旅费报销需附“行程单+住宿水单+交通票据”,手撕发票需注明“出差地点、时间、事由”,否则不予报销。

  严肃问责与整改:

  对违规报销的员工进行约谈,责令退回超标准、虚报的费用(合计1280元);

  对3家问题突出的支行行长进行通报批评,扣减年度绩效得分。

  五、自查总结

  本次自查共发现问题15项,均已完成整改。后续我行将通过“每月费用公示”“季度合规检查”等方式,持续监督业务招待费与差旅费使用情况,确保费用支出合规、高效、节约。

  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 6

  一、自查背景

  为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营销宣传行为管理办法》,防范营销宣传费用“使用不规范”“效果未达预期”等风险,我行对20xx年度营销宣传费用开展专项自查,确保费用支出符合监管要求、内部制度及业务实际需求。

  二、自查范围与方式

  范围:20xx年1月-20xx年x月的营销宣传费用,包括广告投放费、宣传品采购费、线下活动费等,涉及金额合计18.7亿元,覆盖总行市场部及25家一级分行。

  方式:采用“数据比对+现场核查+效果评估”结合的方式,提取财务系统数据与营销活动台账比对,选取10家分行现场检查凭证,对单笔超100万元的营销项目进行效果复盘。

  三、自查发现的问题

  费用审批流程不规范:总行市场部在“信用卡品牌推广”项目中,未履行“大额费用集体决策”程序,单笔支付广告公司费用500万元,仅由部门负责人审批;3家分行存在“先支出、后补审批”情况,涉及金额86万元。

  宣传品管理漏洞:2家分行采购的宣传品(如印有银行LOGO的`水杯、雨伞)未建立库存台账,部分物品丢失或私用,无法追溯使用去向;1家分行宣传品采购单价超市场均价30%,存在浪费嫌疑。

  营销效果与费用不匹配:“小微企业贷款推广”项目投入费用200万元,但仅新增客户30户,远低于“100户”的预期目标;部分线上广告投放存在“点击量虚高”情况,实际转化效果差。

  四、整改方案

  优化审批流程:制定《大额营销费用管理办法》,明确“单笔超100万元需经总行党委会审议”“超50万元需进行可行性论证”;推行营销费用“线上审批系统”,未完成审批的项目无法发起支付。

  规范宣传品管理:建立“宣传品采购-入库-发放-核销”全流程台账,指定专人负责库存管理,每季度进行盘点;引入第三方比价平台,对单次采购超10万元的宣传品进行公开比价,确保价格合理。

  强化效果评估:建立营销项目“事前预算-事中监控-事后评估”机制,对投入超50万元的项目,要求每月提交效果报告(含客户新增量、业务转化率等指标);对效果未达预期的项目,分析原因并调整策略,避免重复浪费。

  五、后续监督

  将营销宣传费用合规性纳入内部审计范围,每年开展一次专项审计;建立“营销费用效果排行榜”,对效果优异的分行给予奖励,对低效支出的分行进行约谈整改。

  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 7

  一、自查依据与目的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固定资产管理合规性”要求,我行针对20xx年度固定资产购置费用开展自查,重点排查“超标准购置”“未履行审批程序”“资产闲置”等问题,确保固定资产购置合理、管理规范、使用高效。

  二、自查范围

  20xx年度全行固定资产购置费用,包括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家具、电子设备(ATM机、自助终端等),涉及金额合计5.2万元,涵盖购置申请、审批、采购、入账、使用全流程。

  三、自查发现的问题

  超标准购置:总行办公室购置2台高端笔记本电脑,单价1.2万元,超出“办公电脑单价不超8000元”的'内部标准,涉及金额0.8万元;1家支行购置真皮沙发一套,花费1.5万元,超“办公家具单价不超5000元”标准。

  审批程序缺失:3家支行购置打印机、文件柜等办公设备时,未提交“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单”,直接采购后补录审批,涉及金额1.2万元;1台ATM机购置未经过总行科技部“技术适配性审核”,导致采购后无法接入核心系统,闲置3个月。

  资产管控不足:部分固定资产未粘贴“资产标签”,无法对应到具体使用部门与责任人;2台淘汰的旧电脑未按“资产处置流程”报废,被员工私自带回家,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四、整改措施

  严格执行购置标准:修订《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细则》,明确各类资产的单价上限、使用年限,系统设置“超标准购置自动拦截”功能,无特殊审批的超标准申请无法提交。

  规范审批流程:推行“固定资产购置线上审批”,需经“使用部门申请-财务部门审核-总行分管领导审批”三级流程,科技部对电子设备需额外进行“技术适配性审核”,审批通过后方可采购。

  加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对所有固定资产粘贴“唯一资产标签”,记录资产编号、使用部门、责任人信息,建立电子台账;

  制定《固定资产处置细则》,淘汰资产需经“技术鉴定-财务评估-审批报废”流程,报废设备由专业机构销毁,避免信息泄露;

  每季度开展固定资产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对闲置资产进行内部调剂,提高使用效率。

  五、自查结论

  本次自查共发现问题8项,涉及金额3.2万元,已制定整改计划并启动整改,预计20xx年x月底前完成全部整改。后续我行将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控体系,确保购置费用合规、资产使用高效,防范各类合规风险与资产损失。

【银行费用合规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合规自查报告09-28

银行合规自查报告(精选)06-12

银行合规自查报告10-06

内控合规自查报告10-26

银行合规自查报告06-13

内控合规自查报告10-26

合规个人自查报告09-05

银行合规自查报告09-15

银行柜员合规自查报告02-06

银行合规风险自查报告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