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生防火安全知识资料
户外用火须谨慎。在户外野炊时,应选择无风天气,选择远离易燃物并靠近水源的空旷地点,或是用水桶等容器备好水以防万一。野炊结束后,要及时熄灭火源再离开。一旦发现起火,要迅速利用周围工具进行扑救,并及时报警。
一、基本知识
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等,
二、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常识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3、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4、不带火种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洒精等)去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山林防火常识
1、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2、学校组织学生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等活动。
四、家庭防火常识
1、安全使用炉火
(1)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2)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风天倒炉灰更应注意。
(4)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洒精等引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
(1)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2)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3)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4)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5)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灭火措施】
1、自家发生火警时,立即到该层之消防综合盘按警铃通知全大厦。
2、每户於警铃响时,应即先检视自家是否失火,再到外面察看是否邻户失火,以便采取措施。
3、要立即拨一一九电话,向消防单位报案。
4、火灾刚发生时,火势较易扑灭,应及时处理,如立即关闭瓦斯,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使用消防栓,不应等消防人员赶到才展开救火,更不可仓惶失措忙著搬东西逃走,任由火势蔓延,使用灭火器自行扑灭最重要。
5、各位平时就应具备操作灭火器及消防栓的要 ,并确保存放位置。
6、消防栓箱及安全梯等处不可堆积物品,以免妨碍救人行动及人员疏散。
【管理员应有之消防措施】
1、警铃响时管理员先由消防受信总机得知那一楼层发生火警。
2、到失火地区查看情形,若在火警初期应立即参与,并指导以大厦救火设备进行灭火并立即通知九九九。
3、消防人员到达时,管理员应与之配合,提示消防人员安全梯、安全门、消防栓、紧急电源的位置及其他有关设备资料,让消防人员能采取正确的行动。
4、火警灭火後,要求住户恢复平静,并即清理现场,清点检修共有设备,追查起因。
幼童防火安全
根据统计,儿童在火灾丧生的比例中占了三分之一,由於儿童对於灾害缺乏判断与应变的能力,因此在一个没有成人的房间中,一个儿童与一个打火机的组合,就可能形成难以估计的灾害,甚至造成一生的遗憾。
父母应该做的
1、火柴、打火机及其他引火物,应放在儿童拿不到的橱柜(最好是上锁)。
2、绝不让幼童独自留在房内。
3、教导幼童正确的防火常识。
4、教导幼童熟练「防火逃生计划」。
幼童应该知道的
1、不可玩火柴或打火机。
2、不可玩弄瓦斯炉、热水器开关。
3、不可乱丢鞭炮,以免伤人或引起火灾。
4、不可玩弄电源插座、插头。
火灾发生时:
(1) 马上离开房子
(2) 打119
(3) 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别的同学还喜欢:
提高安全意识黑板报-防火防盗防溺水
安全天使预防火灾手抄报图片
你我聚焦防火防盗板报
预防火灾手抄报宣传图片
校园秋季防火低年级黑板报
森林防火,我们共同的责任手抄报作品
一、消防工作方针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可见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是在日常中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在实践中,要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防与消,即预防和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做好各项防火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专职消防队伍的建设,随时做好灭火的准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有效地予以扑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防”与“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重消轻防”和“重防轻消”都是片面的。只有全面、正确地理解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在实践中认真地贯彻落实,才能达到有效预防火灾的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预防火灾发生。
二、“四懂”
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
1)防止触电;
2)防止引起火灾;
3)可燃、易燃品、火源。
懂预防火灾的措施
1)加强对可燃物质的管理;
2)管理和控制好各种火源;
3)加强电气设备及其线路的管理;
4)易燃易爆场所应有足够的、适用的消防设施,并要经常检查,做到会用、有效。
懂灭火方法
1)冷却灭火方法;
2)隔离灭火方法;
3)窒息灭火方法;
4)抑制灭火方法。
懂逃生方法
1)自救逃生时要熟悉周围环境,要迅速撤离火场;
2)紧急疏散时要保证通道不堵塞,确保逃生路线畅通;
3)紧急疏散时要听从指挥,保证有秩序的尽快撤离;
4)当发生意外时,要大声呼喊他人,不要拖延时间,以便及时得救,也不要贪婪财物;
5)要学会自我保护,尽量保持低姿势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6)保持镇定,就地取材,用窗帘、床单自制绳索,安全逃生;
7)逃生时要直奔通道,不要进入电梯,防止被困在电梯内;
8)当烟火封住逃生的道路时,要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塞住门窗缝隙,防止烟雾侵入房间;
9)当身上的衣物着火时,不要惊慌乱跑,就地打滚,将火苗压住;
10)当没有办法逃生时,要及时向外呼喊求救,以便迅速的逃离困境。
三、“四会”
1、会报警
1)大声呼喊报警,使用手动报警设备报警;
2)使用专用电话、内线电话、控制中心电话报警等;
3)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报警。
2、会使用消防器材各种手提式灭火器的操作方法简称为:一拔,拔掉保险销;二握,握住喷管喷头;三压,压下握把;四准,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即可。
3、会扑救初起火灾在扑救初起火灾时,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第一,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4、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1)按疏散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2)酌情通报情况,防止混乱;
3)分组实施引导。
四、“四个能力”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2)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一、春季风干物燥,是火灾的高发期,应注意正确的用电、用火方法,及时清理各种易燃物品,如废纸、垃圾等。
二、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不要随便焚烧垃圾、纸张及各种易燃物品。
三、春季是人们外出游玩、踏青的季节,不要带火种上山,不要点火野炊,不要乱丢烟头。春季又是一个旅游的好时节,而且又有清明节,人们举家郊游或祭奠先人时又常常在野草较多、树木繁殖的地方,一旦用火不慎就会引起树林火灾。
四、不要卧床吸烟、不要乱扔烟头木柴,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五、白酒、纸张、窗帘等易燃可燃物品应与火源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六、正确使用各种家用电器,选择安全可靠的电源开关,出门前关闭电源。
七、不要在熨烫衣物时接电话及做其他家务。使用液化气、煤气、天然气时不要离家外出,用完后,应关好开关,不要让小孩儿乱动燃气设施,避免气体泄漏。
八、妥善保管好家中易燃可燃物,保证公共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
九、不要埋、压、圈、占消防设施,维护消防设施的完好。在家庭中配备必要的灭火器,并学会正确使用。
诱发火灾因素有以下几类:
1.春季一向是家庭装修的旺季,特别是在装修过程中大量使用油漆、稀释剂、亮油、双氧水等甲类危险物品,装修过程中的电焊火花极易引发火灾。
2.春季天气回暖,市民外出踏青增多,但是野炊生火、清明节不文明祭祀行为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此外,春季风大,一旦用火不慎引发火灾,火势很可能借风势迅速蔓延,从而形成大面积燃烧火灾。
尽管春季火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但无论是装修、电焊,还是踏青、祭扫引发火灾,大多是因为忽略了消防安全细节,“不慎”引发火灾。因此,无论是身处家庭、单位,还是走到户外,一定要留心各种防火安全细节,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
家庭火灾大都是由于居民用火、用电疏忽大意导致。因此,家庭在使用明火时要做到不卧床吸烟,不乱扔烟头火柴,并教育孩子不玩火;外出时要做到“三清三关”,即厨房清、阳台清、楼道清,关燃气、关电源、关门窗。
单位发生火灾往往影响较大。员工们应做到“三懂三会”,并具备“四个能力”。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或商品性质存在什么火灾危险、懂得怎样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理火险事故、会报警。同时应具备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补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小学生防火安全知识资料】相关文章:
小学生防火安全知识06-18
小学生防火安全知识(精选)05-20
小学生防火安全知识09-12
小学生防火安全知识11-19
【精选】防火安全知识09-19
防火安全知识09-07
防火安全的知识08-25
小学生防火安全知识[通用]05-17
小学生防火安全知识【精选11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