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避险自救指南

时间:2025-07-11 11:20:06 安全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暴雨避险自救指南

  暴雨来袭时,预警信号分蓝黄橙红四级,提前疏通河道、检查电路是关键;若遇洪水,抓住固定物向高处转移;雷雨天远离金属物和大树,双脚并拢下蹲避险;山体滑坡要垂直逃离,地震时躲桌下护头部——这些防灾技巧能救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暴雨避险自救指南,欢迎阅读与收藏。

暴雨避险自救指南

  暴雨与洪涝防范

  暴雨预警与准备

  暴雨预警信号是由气象部门发出的,旨在提醒公众在暴雨来临前采取防范措施。这种预警信号根据暴雨的强度和可能性,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而长时间的暴雨累积,往往会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因此,我们也需要关注和防范洪涝的风险。

  在暴雨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有哪些必要的准备措施呢?这关系到我们能否有效地应对暴雨带来的各种挑战。在暴雨即将降临之际,我们需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确保安全。首先,要确保河道畅通,避免垃圾和杂物被丢入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导致积水成灾。其次,建议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考虑停课,户外人员应迅速前往地势较高的区域。同时,务必检查电器和电路设施的安全性,并关闭电源总开关。此外,若居住在危旧房屋或低洼地带,应及时转移至安全区域;家住平房的居民则应在雨季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检查和必要的维修。这些准备措施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暴雨带来的挑战。

  暴雨中的自救

  在暴雨期间,为保障个人安全,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若确实需要外出,务必小心谨慎,尽量远离积水严重的区域,例如地下通道等。行走时,应贴近建筑物,并密切留意周围环境,以防不慎跌入窨井或地坑等危险区域。

  2、在持续暴雨导致地面积水的情况下,行人应避免涉水行走。

  3、为防范居民住房遭受小内涝,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门前设置挡水板、堆放沙袋或构筑土堤。对于那些处于危旧状态或位于低洼地带的住宅,其居住者应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一旦室外积水涌入室内,务必立即切断电源,以确保安全,防止因积水导电而发生意外伤害。

  5、夜间暴雨时需特别警惕,旧房屋可能因积水而倒塌,导致伤人事故。

  6、大雨天气时,尽量避免骑自行车出行。

  7、驾驶员若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应选择绕行,切勿冒险强行通过。

  8、若汽车在雨天因积水而熄火,务必下车至高处等待救援,切勿在车内逗留。

  企事业单位自救

  登封铝合金厂爆炸事件实际上是一个企业自救的典范:当洪水来时,全员立刻停产撤离,不急于抢救企业财产。最终虽然出现爆炸,但这种反应槽中剩余的熔融金属遇水导致的爆炸不可避免,而正是因为人员撤离及时,截止目前没有人员伤亡的报道,可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

  其它非防汛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参考这种操作。在暴雨和洪水来临的时候,不必要求全员在岗,而应该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然后积极应对下一阶段的事态。

  企事业单位如确保安全,应积极启用自己手中的救援物资。做好救援物资的管理和分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临近地区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援。

  企事业单位如有确定安全的场地(如地势较高的广场、可容纳较多人员的房屋等),可积极做好开放接纳避险人员的准备。

  企事业单位可以组织自身的安保团队,负责自己物业和辖区范围内的秩序管理。并设法和当地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将现场情况及时上报公安部门,获得相关的指导。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企事业单位应该设法打通自己周边的通道,使用自己的通讯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和户外设施,对外发布信息,告知自身安全情况、人员情况、可提供场地情况、可提供物资情况。

  在可能的情况下,设法保证自己单位存储的水、粮食、食物、卫生用品的安好。除可以确保本单位驻留人员使用外,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救助需要的人。

  社区自救和居家自救

  1、大多数人居住在小区中,社区一般由基层居民组织,在灾难来临时,居委会就是最基层的离你最近的政府。积极和居委会取得联系,乃至和自己的楼长、单元长取得联系,就能快速组建一个居民自救的集体。人多力量大,组织起来后,更容易战胜灾害。

  2、低楼层的人员应立即做好转移的准备。如果水没有漫进单元,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一下人员转移的准备,以及整理一下需要携带转移的物资。

  3、老弱病人等,需提前进行转移。如果可能,就申请借住到高楼层的邻居家中。如果不便,哪怕在高楼层过道、楼梯上暂时安顿下来也好。

  4、有需要使用维生设备,如呼吸机、氧气瓶的人,需及时将维生设备搬迁出来,申请接入邻居家的电路上,确保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生存。并且及时给备用的氧气袋充气,确保在断电后还能够获得紧急的氧气供应。

  5、一般家庭,需要随身携带的物品并不多。一些怕浸水的票证票据可以用塑料袋、保鲜袋封好,随身携带,或者放置在家中避水的位置。家中一般最避水的设备是电冰箱。把这些物品放在电冰箱中,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干燥和安全,关起门来电冰箱一般不会被水冲走。重要物品因此可以得到保全。诸如收藏的邮票、钱币、字画、书信等,都可以用这种办法来保存。乃至化妆品、珠宝首饰、手办等小件收藏品,都可以用这种办法保存。如果怕大水漫灌冲开冰箱的门,可以用胶带把冰箱缠一圈,门就能闭锁。当然,大水过后,冰箱是肯定没法用了,冰箱里原来保鲜冷冻的食品也没法用了,所以如果预计大水会灌到家里来,不如现在就把冰箱里的东西清空,用来做贵重物品的保险柜。

  6、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要用品。

  7、断掉家中的电源,避免家中进水导致设备短路和电线短路,避免短路造成的电火灾。

  8、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线。

  9、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10、随身携带手机、充电线、充电头、充电宝。确保有通讯能力。

  11、如果有无线电爱好者,有对讲机和小型电台,请携带好,并且告知社区人员,这些可能成为特别重要的救援通讯设备。

  12、家中如果有便携式收音机和电池,带上。不仅可以确保自己能够获知外界的信息,也能帮助邻里乃至社区。

  13、离开前关闭门窗。尽量避免进水。

  14、户口、身份证之类甚至都可以不带,只要社会恢复秩序,这些随时都可以重新办理。靠人脸和指纹,公安机关就可以确认你的身份。但是结婚证、学位证、毕业证等需要做好保护,这些都不太容易补办。需要报销的发票、报修凭证等也都需要保管好。这些都存在冰箱里即可。如果没有冰箱,找一个密封的塑料盒或者其它饭盒,或者暖壶、或者保温杯,都是很好的密封工具。可以保证在大水之后还完好如初。

  15、备用的食物,比如包装好的饼干、方便面等等,可以随身携带。如果大水一时无法过去,可以充饥。从冰箱里清理出来的食物,熟食类的可以随身携带。无法食用的生鲜可以打包丢弃掉到垃圾站或者寄存-送给楼上的邻居。没有办法生火的话,生的鱼肉蛋之类根本无法食用。就当成垃圾好了。

  16、如果家中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带在身边,这些不仅能保障你一家人的安全,在必要的时候还能救助更多人。

  17、有水果刀、剪刀、创口贴、外用消毒药物、抗生素、家人日常使用的药物等随身携带。

  18、打火机。

  19、有行动能力的健康人,在社区的指导下组成团队,分别负责救援、维修、维持秩序、卫生救助和自助服务。中国人只要组织起来,能战胜一切。

  20、在社区的组织下,积极将现场情况上报上一级政府。包括所处环境、现场水情、电力状况、燃气线路状况、道路交通状况,最重要的是现场的准确人数,以及男女人数、老弱人数、患病和伤亡人员情况及时上报,以便于政府调动资源进行救援。

  21、如果有救助用的绳索之类的,带好。

  22、在社区的组织下,可以组织起一个善于使用工具的团队,制作一些加固或者防水设施。

  超大降雨会引起前所未曾经历过的灾害,灾害之下一定要果断应对。要清楚的认识到生命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而家中无法携带的财物都必须要及时处理甚至抛弃掉。只要人在家就在,只要家在,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相信自己,相信各级政府,相信我们的国家。

  公共预警和准备

  1、通过各种手段,立即发布灾害信息,包括网络、电视、广播、空袭警报、流动车辆、企事业单位动员、社区动员等手段。

  2、公共预警应对暴雨的时间、强度、可能灾害情况作出预告和说明,在可能情况下,应提供自救指导,

  3、发布紧急求救热线,并确保求救热线畅通。

  4、防汛救助组织、人员和设施就位,各级指挥系统畅通。

  在灾害环境下,如果政府暂时失能,如何应对?

  突然的暴雨可能导致地区性政府失能,包括通讯阻断、电力中断、信号消失、公共信息系统中断等。一方面政府要做好突发失能的预案,积极组织以恢复政府的指挥和救援功能。另一方面,在没有政府组织和指挥的情况下,全社会每一个分子都要做好可能范围内的自救。

【暴雨避险自救指南】相关文章:

暴雨自救指南07-11

发生洪灾时应如何自救和避险方法05-16

地震自救方法12-19

关于自救的作文10-18

开车自救的知识06-17

暴雨09-08

(经典)暴雨11-05

关于自救的作文10-20

火灾如何避险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