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

时间:2025-04-03 06:55:09 家乡 我要投稿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1

  在我的故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故乡的春节,你们的故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我的故乡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美丽小城扬州。我们故乡过年的习俗大概从腊月二十四左右就要算起了,那时候已经充分感觉新年的脚步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

  我们故乡一般腊月二十四这天掸尘,用鸡毛做的掸子将屋里的所有旮旯角落的灰尘都要打扫干净,然后给灶王爷上好香,帖好“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对联,送灶王爷上天,禀明今年在我家一年的待遇情况,和我们家的`大小事情。记得那时在家给灶王爷上香帖对联要相当严肃的,要诚心诚意的,这样灶王爷才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保我家平安。

  接着就要将家里的被褥床单衣服什么的全部洗干净,将屋前屋后也要收拾妥当,做到窗明几净,干干净净迎接新年。二十五开始做馒头,馒头的面要发酵,发酵的时间就可以准备馒头馅,馅有很多种,我家一般都喜欢坐糯米肉丁馅的,青菜肉丁馅的,豆沙馅的,平安菜馅的,还有芝麻馅的。现在想来家里的馒头真是香,真好吃,比外面买的包子有嚼劲多了。

  二十八左右开始帖对联和福字,不知几何起,福字都是倒帖着了。好像以前妈妈解释倒着帖,就是福到了。现在的对联一般是买现成的,手写的少了。记得小时候在家,每年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别人一来,爸妈都会对别人炫耀那是我儿写的对联,自己好不得意。因此小时候是特盼着过年的,除了好吃好喝外,就是自己的虚荣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大年三十这天,基本就是在家做吃的,为晚上的年夜饭准备,杀鸡宰羊,煨汤炖肉,凉菜热菜准备一大桌,晚上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享用。我们家是一大家,每年我们兄弟姐妹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都是用一个大圆桌来吃饭,伴着晚会上的相声小品的哈哈声,年味气氛十足。

  我们家一般在年夜饭中途的时候就去放烟花爆竹,我们兄妹几个都会抢着放烟花,点着了放孩子手里,看谁的烟花放得高,放得远,好开心。晚上会一直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等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去放鞭炮,然后我们打牌,爸妈会去准备芝麻杆放在门边,门槛那儿还会放一根木材。

  第二天早上,我们兄妹几个都会起得很早,去放自来水,也叫抢财神水,谁第一个抢到谁今年就会行大运。然后开大门,看见木材,要说发财,讨得吉利,看见芝麻要说,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好运。然后放鞭炮,拿吉礼。就是每人一个托盘,托盘里有一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一个桔子,寓意运气好,一条糕,寓意甜甜蜜蜜,一个红包,寓意红红火火。

  然后就是吃早点,一般就是枣茶加各色点心,去村里给长辈拜年。

  从初二开始拎着礼物走亲戚,亲戚如果多的话,要一直走到十五元宵节才能算结束。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2

  我的家乡在山东胶东地区的烟台。那儿有着许多的风俗,例如:饺子、剪纸、花饽饽……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在我的老家,人人爱吃饺子。具体爱到什么程度呢?就这样说吧,逢年过节必吃饺子,哪怕是中秋节,哪怕是公历的元旦、国庆、周末;家里来了客人必吃饺子;今天不知道吃什么?那就吃饺子吧!烟台人最常吃的.就是鲅鱼馅饺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胶东地区位于渤海湾和黄海交界处,水产丰富,有不错的鲅鱼资源。鲅鱼饺子的馅以鲅鱼肉为主,剁好的鱼肉馅中还要加入五花肉和鸡蛋,用猪肉的脂肪和鸡蛋防止鱼肉过干过柴、还能去腥。饺子皮要大且薄,要能包进很多的馅。这样的饺子肉质滑嫩,好吃极了。

  烟台剪纸相当有名。在烟台各地窗花以大红颜色为最多见,因为窗上糊白纸半透明,自然以大红最显眼,最易造成热烈、吉祥的气氛。除了用单色大红纸制作窗花外,烟台还历来做半剪半染的窗花,名称也改作“窗染花”。这种窗花,用白纸剪出轮廓,叫做“坯儿”,然后在“坯儿”上施色勾勒。烟台剪纸以画面精美,线条流畅而著称,作品注重内容实质,不拘泥于形式的美感,主要表达富贵、吉祥、多子、长寿等生活理想。在20xx年,烟台剪纸还被录入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呢。

  花饽饽是胶东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美食,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候,人们都要蒸制花饽饽进行祈福和纪念。过大年蒸饽饽也是胶东年俗之一,寓意让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花饽饽有许多的样子,比如:鸳鸯、鲤鱼、龙、凤、寿桃等等,这些用面做的花样饽饽,既好看又好吃,还蕴含求吉纳福的愿望。

  我家乡的风俗很特别吧,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吃鲅鱼饺子、花饽饽、学剪纸。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3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家乡的风俗有趣而特别——打年糕。

  打年糕是一门学问,要打得又快又好真的很不容易。但家人说,年糕年年打,生活年年好。所以,妈妈、爸爸、外婆和我一起到慈城打年糕。

  打年糕依旧是在那间小屋子,远远瞧见小屋子,要过一座绳索桥。下面是流淌着的小河,我不敢走,却也不得不走,因为年糕诱人的糯米香深深地吸引着我。

  走过了小桥,杨师傅便来迎接我们,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但却很有精神,仿佛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

  我一边和杨伯伯热情地打招呼,一边跑去拿那个榔头捶,它在那个我永远不会感到陌生的地方。我拿起榔头捶往石舀一放,仿佛碰到了解压玩具,软绵绵的,我酷起脚尖一样那一块白白嫩嫩的年糕。在石臼里面熟睡了。

  杨伯伯说:“这块年糕已经打好的,你另外再打一块吧,我用这块做年糕汤!”我看着他又往石臼里放了一块未经修理的“胖娃娃”,我努力挥着捶子向她锤去,她却像刘胡兰一般把身体挺得直,毫无畏惧。

  我仿佛觉得自己要被这块大大的年糕所折服。“娃呀,不要放弃,杨伯伯年轻时来这里打年糕,捶过几下子就不想干了,现在已经干了三十年,打年糕,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是很平常的呀。”我看着他,他一边和我拉话,一边把玩着手里的“工艺品”。这技术就像拉面师傅一样纯熟,他先把年糕团放在板上搓,随即用菜刀在年糕上挥舞。左边切大块,做大头菜烤年糕;右边切小块,做年糕场汤。

  我再看看石臼里的大团子,“它还是硬邦邦的,呜——腰酸背痛脚抽筋。爸爸冲上来,一把夺过榔头捶,往石臼里死命地锤,像立下了要把它剁烂的誓言;妈妈撸起袖子,双手并用,向着年糕发起进攻;外婆精神饱满打年糕,我们在一旁加油助威,这“年糕战士”的骨头终于软了,被打怕了。

  辛苦过后便是甜滋滋的收获,杨伯伯端出一盘香喷喷的大头菜烤年糕和一碗热腾腾的年糕汤。吃着这富有嚼劲的年糕,祝福着我们全家和杨伯伯一年更比一年“糕”!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4

  春节的习俗可多了!有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等。“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在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在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

  欢声笑语一片。

  妈妈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有年糕、螃蟹、大黄鱼、萝卜、虾、春卷,我在一旁看得口水直流。这桌上的菜有很多讲究,比如:吃年糕,正所谓年年高,其中黄、白年糕还象征着黄金白银,给予了新年发财的愿望;吃火锅说明红红火火;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象征着“吉庆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鲍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饭吃好后,就听到外面到处都是“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边的响声还没结束,那边又响了。大过年的,为什么要放鞭炮呢?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十分可怕的怪兽,叫年,在每年的`除夕夜,都会出来吃人或家禽家畜,弄得民不聊生。后来人们听说年害怕红色和爆竹声,就用放鞭炮来驱赶年兽。以后,人们年年在除夕都放鞭炮,年再也不敢来了。到现在,放鞭炮成为了一种新年习俗,示意旧岁平安。我家也不例外,不过为了环保,爸爸只象征性地放了一串百子炮。

  新年习俗其实还有好多,祭灶、扫尘、贴春联、门神、年画、请神、拜神、送神、烧香、燃烛、挂灯笼、拜祖先、拜年、收压岁钱等等。其中,收压岁钱是小芽儿们最喜欢的。比如说我,爸爸、奶奶、婶婶和姑妈都每人给了我一个红包,心里面别提有多开心了。每次拿到一笔钱,我就想怎么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帮助有困难的人,买学习用品,书等等。

  这就是我们的新年习俗,这些习俗使我知道了中国文化底蕴的丰厚,也让我更加的喜爱过大年的习俗传统。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5

  我的家乡处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受到地地道道的潮汕文化的影响,因此家乡有着非常有特色的风俗文化。

  在我家那边,风俗文化从小孩子满月酒时,潮汕人家非常热情好客,小孩子满月那天主人家会准备尽可能的丰盛的酒菜来款待客人。亲朋好友们不到万不得已都是会到的,客人还为带来了新衣服或是礼金或是金银饰品。小孩满月后,每年都可以吃到一颗或是几颗红壳蛋,接受神灵们的祝福和好运,这会一直延续到小孩子的`成人礼。

  在家乡还有一个体现风俗文化的重要日子——春节,春节在家乡是一年里最大的节日。每到春节,村子就会请剧团到乡里搭棚唱大戏。这大戏就是潮剧,潮剧也是梨园戏种,与京剧相同又有所不同。每唱大戏都会吸引到村里的老老小小十分日闹。在村子的另一个地方也会有精彩的木偶戏。有时也会有精彩的舞狮、英歌舞,英歌舞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小孩到了十五岁便迎来了成人礼,家那边叫的名字很好听“出花园”。15岁的孩子会穿上红色的衣服,迎接来自亲朋好友们的祝福,那宴会的气派程度是屈指可数的。

  如果要说那最具风俗、宴会最盛大,我会直接告诉你说是潮汕的婚礼。家乡婚礼时请的人的范围是非常广的,除了三姑六婆还有邻居等。那时你会品味到最具家乡风味的食品,也会有鲍鱼、燕窝等名贵食品。那时吃的就集吃奇、吃好、吃贵于一身。

  家乡风俗很多,很多场景、细节没身临其境是没办法体会到的。如果有机会希望多来品味博大精深的潮汕风俗,热情好客的潮汕人家会泡一杯满蕴茶道的功夫茶来欢迎你……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6

  “新年到,真热闹,鞭炮响,压岁钱,年夜饭,送祝福,真是快乐而又热闹的一天。”

  人情味是中国人最浓重的年味,由于重亲情、重家庭,为了团团圆圆过大年,四川人早早就开始了准备,甚至比童谣里唱的“腊八”还要早。在过去的成都会杀猪过年,包括现在也会杀猪过年,每年立冬后家家户户杀猪,装香肠,腌腊肉,不单农村到处肥猪嘶叫,城市里也常见到又白又肥的大肥猪被开膛破肚的情形。成都人郑光明的《成都旧事》中载,过去的杀猪匠鬼板眼多,他两手紧按猪头,一副不能脱身之状,看热闹的人往往会把杀猪刀给他,这时他会低声嘀咕:“猪大爷,不是我要杀你哈,是递刀的叫老子杀嘛。”年猪杀好后,人们在烧柴灶的灶门上方,将鲜肉串绳从梁柱上悬垂下来,利用每次生活煮饭时伸出灶门的火舌和柴烟逐日熏制,直至色泽金黄,闻至甚香,它表面那一层咬下去口感妙不可言。

  除夕夜,大家围着桌子品尝美味可口的团圆饭,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断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大家都不想睡觉,要守岁,盼望着新的一年来到。

  过了除夕夜,正月初一就悄悄的来临了。大人们说:这一天不能扫地,应该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来,不让财富被扫走。到了晚上,小辈们要给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要给小辈们发年钱——就是“压岁钱”,意味着新的一年富富裕裕。

  四川民间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旧时在春节前后,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现在的'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大年三十,正是人们做这么多的准备所求的,正如大年三十不可少的年夜饭,这顿饭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丰盛热闹的一顿饭了吧,这一顿饭一定有鱼,因为年年有余,菜品越多代表好运更多,初二初三就吃剩菜表示有余有剩。我们家今年团圆饭是火锅,酸菜鱼,肉,素菜等美食火锅的味道与香气简直就是色聚香全,使人咽上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7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他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都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大街上放鞭竹,那场面格外的热闹呢!

  除夕过完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了,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能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的.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啊,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都领着自己的小孩子去别人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都会发红包的,这些红包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都可以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买点文具啦,对了,这一天大家还会放鞭炮呢,有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看电视。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15,小孩子可以买元宵,到了晚上煮元宵吃哦。正月十五这一天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了,屋子里还有大门口都点上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都是办喜事一样。

  正月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又各忙各的去了。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

  我的家乡在福建长汀,每年一到清明节我们老家的人都会去上山拜祭祖先,也叫扫墓。

  我们清明节一大早就去山上扫墓,带了米粿、公鸡、猪肉、豆腐、墨鱼、酒、茶、香、蜡烛、纸钱、鞭炮。到了墓地我们先用刀把墓地上的草割干净,用锄头把墓前的.泥清理干净,墓前的树太高了要砍掉,不能挡住视线。清理完开始把带来的食物放在墓碑前供蔡,在墓地前不能说不好的话,不能大声叫,烧香要说祖先保佑我们平安、健康、发财。

  我发现墓碑上刻了祖先的名字,年份,左下角还刻了我们后代男性的名字,女性的就没有。

  我们老家还有一个习俗按十二生肖分类,每年都有一些生肖不能去扫墓,不然会运气不好。今年是属蛇的生肖不能去。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9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不同民族的大家族,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

  过年时,家家都要大扫除,也就是辞旧迎新,之所以要大扫除,不仅仅只是过年的一种习俗,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坏神仙“三尸神”喜欢搬弄是非,他向玉皇大帝报道,说人间那些挂了蛛网的人家正在做乱。玉帝听了非常生气,要惩罚人间,这事被灶王爷知道了,他赶紧通知每家都打扫卫生,玉帝一看,人间到处气象更新,并没有像“三尸神”所说的那样,于是吩咐诸神为人间送瑞添福。

  熟悉是热闹的,家家户户都赶着与买鞭炮、爆竹,以及各种年货,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等到了除夕晚上,那些提前买好的鞭炮就有了大用处。大家都会鞭炮、爆竹等东西燃放完,来庆祝新年。瞧,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响着,一排排圆形花炮里的烟花“嗖”的一声直冲云霄,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在猛然炸开,化成数道火苗在天空中绽放,这时候,孩子一般都会躲在门后,注视着那片量的烟花。

  放完了烟花爆竹后,就该吃年夜饭了,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外出的家人再忙,也会在这一天赶回来,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上有象征团圆的汤圆,有寓意为年年有鱼的鱼,又代表长寿的面条……吃过年夜饭,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红包上有“万岁千秋”等吉祥祝福,也有龙、鬼、双鱼等吉祥图案,这些红包表示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孩子们收到红包,不仅孩子开心,家人们也会很开心。

  拿玩红包后,孩子们就坐不住了,纷纷去找玩伴疯玩,他们有的'结伴放花筒,有的一起打着玩具枪,还有的一起去县里买东西,好不热闹。孩子们在这一天里还要守岁,到了午夜时分,村子里的每一户人家都还灯火通宵,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没有人睡觉每个人都在守岁。

  希望家乡的风俗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让年味变得与越来越浓,让这种文化能够更加悠久的继承下去。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10

  在上海,有一条有名的老街,叫七宝老街。每到元宵节,都异常热闹。

  日暮时分,月影淡淡,可那里已经游人如织。整条街的铺子灯火通明,绚烂迷人。

  我们挤进人群,走到了一家满是花灯的老铺子。从远处看,它本身并不起眼,只是那天花板上、墙上、货柜上、地板上溢出来的灯光太引人注目了。店口总站着一个老爷爷,已年过六旬,见我们进店,便热情地招呼我们。

  一进屋,我的目光便落到了墙上那亮闪闪的灯笼上。有各种动物样式的,有写着诗词的,有写着灯谜的,有画着插图的……它们明亮而闪耀,各有各不同的美。我痴痴地望着,痴痴地笑着,陶醉其中。老爷爷看我这样,便笑着说:“小姑娘,这么喜欢花灯,晓得花灯的故事吗?”我回过神来,急忙摇摇头。看着我期待的目光,他缓缓地说起来:“从前,有个猎人啊,惹怒了天帝,天帝就说要放火烧人间!而天帝的女儿听到了这一切,她是个好人,就下凡,和我们商量着。这时,有个老人想到了办法,说是家家点上红灯笼,天兵一看,肯定以为那是火,就不会在烧人间了。等到那天,果真如老人所料。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天帝女儿的善行,就在正月十五这天,挂上花灯……。”“呀,原来这就是花灯的传说!”还没等老爷爷说完,我早已迫不及待地接过话来。是呀,这么明媚的花灯,带着我们的感恩幸福地闪烁着。最后,我又环着看了一遍花灯,谢过老爷爷,离开了店铺。

  刚走出店门,天已经黑了,十五的月是那么圆,散着淡淡的光,有“月华灯影光相射”之感了。漫步在满是月影的路上,我们心情舒畅,接着奔往元宵店去了。

  七宝老街有数不胜数的元宵店,但最正宗的,还要数那家蓝底金字招牌的老店。隔离一条街,就已听到热闹的.叫喊声,走近一看,里里外外都塞满了人。但长时间的等待是值得的,这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小团子,在略带芝麻的汤里嬉戏着。一口咬下去,芝麻从元宵流出来,一股甜味在我的嘴里四散开来,又慢慢从我的嘴边溢出来。我一碗接一碗地吃着,一颗接一颗地品着,真是欲罢不能啊。爸爸连连提醒我慢点吃,但看见我的馋样也忍俊不禁了。

  继续向前走,各种各样的小吃摆在街边,还有如臭豆腐、烧烤、糖人等美食;如风筝、香包、扇子等玩具,只不过是人们更爱花灯和元宵这两样罢了。

  元宵节,让人无比期盼,也让人珍藏心中。它不仅多彩,更意味着美好与幸福。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作文11-27

家乡的风俗作文小学习作《家乡的风俗》07-01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11-14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27

家乡风俗作文12-22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07-24

家乡风俗的作文04-08

家乡的风俗作文06-22

家乡的风俗06-02